中企在非洲 | 兰州拉面进非洲:中国80后的创业历险
金秋送爽,万物生辉。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9月4日落下帷幕。中非友好大家庭又一次的大团圆,见证了双方合作沉甸甸的成果。
中非领导人共襄盛举,在更高水平上谈合作、谋发展,在全新起点上同心筑梦、规划未来,在中非合作的历史长卷上挥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肯尼亚,有这样一群中国的80后把兰州拉面馆开进了非洲,在他们眼里,非洲是冒险之地,也是创业乐土。
肯尼亚时任总统肯雅塔的千金Ngina来面馆就餐,并与工作人员合影。(图中:Ngina 右一:刘勇)
一把枪顶住刘勇的太阳穴。他瞬间举起了双手。
“Money!Money!”车门外,劫匪叫嚣着简短的英语,鸭舌帽下一排白牙。
这是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一处繁华街区,晚上八点,街头空旷。坐在副驾驶上的刘勇定了定神。“放松点,要什么,我全给你。”他语气平缓,并试图安抚劫匪。
坐在车后的哥哥刘忠,大脑早已一片空白。他机械地看着劫匪从刘勇身上摸走手机、护照和现金。还没等反应过来,枪口顶住了他的腰部。
“哥,不要反抗。”声音从前面传来,刘忠的身体僵在座位上,手机、护照也被洗劫一空。之后,劫匪骑上摩托车,绝尘而去。
6月下旬的一天下午,在内罗毕“中国兰州牛肉面馆”里,刘勇讲起曾经的惊险一刻,仿佛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30岁的刘勇,脸色微红,一句话还未说完,嘴角先荡开一圈微笑,带着西北人的质朴与生意人的和气。
在刘勇眼里,肯尼亚和很多非洲国家一样,既是冒险之地,也是创业乐土。
一、枪
“非洲是个丢命的地方。”去肯尼亚之前,国内的朋友劝刘忠一定要慎重,“那里热、脏、乱,特别不靠谱!”
和那些朋友们一样,刘忠从来没有去过非洲,对它的了解仅限于弟弟回家探亲时的闲谈,以及一些新闻报道。
去年10月初,为了帮弟弟打理生意,刘忠带着试一试的心情来到了肯尼亚。当时正值肯尼亚第二次总统大选前夕,内罗毕弥漫在慌恐之中。
刘勇选择留下。那时面馆刚开业两月,局势一旦稳定,他希望马上营业。“毕竟是小本生意”,一想到每天高昂的房屋租金,刘勇焦虑得整夜睡不着。
肯尼亚员工和后厨师傅准备晚餐。摄影:安晶
被持枪抢劫就发生在这段时间。说起被抢时的感受,刘忠停顿了一下,憨笑道:“没啥感受,连害怕都忘了。”回到住所,他才缓过神来,后怕得厉害,“当时万一劫匪开枪了呢?”
刘勇则淡定很多,“尽管被抢光了,但还是觉得内罗毕安全,安全很多。”他在非洲呆了七年,经历过比这更危险的事情。
在安哥拉工作期间,他乘坐的汽车曾被游行队伍哄抬打砸;还曾在七名持枪保安的保护下,从催泪弹、烟雾弹、枪声中脱身而出;他的同事曾惨遭抢劫枪杀……回国探亲,听到鞭炮声,他的第一反应是“哪里又开枪了?”
“这样的事情经历多了,就没什么怕的了。”刘勇觉得肯尼亚民众友好温和很多,“他们只要钱,不伤人。”
二、小黑屋
真正让刘勇担忧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要在这里长期工作生活,签证问题可能是以后最大的困难。”他露出少有的忧虑。
刘勇的拉面馆坐落在内罗毕闹市区yaya购物中心附近,是中国人生活和工作的聚集区之一。平日里爆满的拉面馆,顿时异常冷清。
“这两天,中国人都不敢出来了。”店里零星几个客人,让刘勇看到了潜藏的危机,“如果工作签证审查越来越频繁,有一部分中国人会选择离开。”对中餐厅而言,这意味着主力客源的大量流失。
观赏后厨师傅拉面工艺的印尼母女。摄影:侯瑞宁
刘勇自己也被移民局“抓”进去过一次。
去年圣诞节前夕,早餐高峰期刚过,两位移民局工作人员闯进了面馆,“检查签证”。一番交涉之后,刘勇和两名中国员工被带走。
他们被带到肯尼亚移民局白色大楼,穿过长长的办公楼通道,来到尽头处一间小屋,大约10平方米,几条板凳。一道铁门把他们与外界分开,光线从高处的小窗户射进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小黑屋”。
屋里坐着四五个中国人,两人戴着手铐。其中一个是位20出头的小伙子,瘦瘦弱弱。因为在执法时反抗,被强行戴了手铐。“那天他才知道,自己的签证是假的。”刘勇无奈地笑笑。
经过七个小时的审查,移民局证实,刘勇面馆的两位中国员工,一位是工作签过期,续签还在申请中;另一个以“旅游签证”刚来内罗毕,工作签还没有发放下来。而刘勇在被“抓”两个小时后,工作签证由朋友送了过来。
最终,三人被全部释放。代价是两名中国员工需要缴纳20多万肯尼亚先令,相当于人民币14000元左右。
刘勇很清楚,因为各种原因,不是所有驻肯尼亚的中国公民都拥有合法的工作签证。“这和我们未能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有关,也和当地政府的腐败有关。”
刘勇认为,这和中国人的处事方式有一定关系,“中国人怕麻烦,加上英语不好,很难和对方去理论,喜欢用钱解决问题。”
法庭
目前,刘勇的面馆有九名肯尼亚员工,占到员工总数的60%。丽贝卡是外方员工中工龄最长的一位,圆脸大眼,一寸长的头发在头顶竖成一簇,配着黝黑的肤色,显出别样的风情。她一会倒水、一会端饭,忙完后,便坐在角落里安安静静地干起其他活儿来。
“扒蒜老妹儿”丽贝卡。摄影:侯瑞宁
“她很机灵,眼里有活儿。”刘勇喜欢这样的员工,“一个简单的事情,会想好几种方法去解决。”
本地化用工一直是当地政府的政策。因为“能够大幅降低用工成本”,外国投资者也乐见其成。数据显示,在非洲,中资企业招聘了大量本地员工——非洲员工平均占比达到89%,在肯尼亚约5%的就业岗位来自中资企业。
不过,因为法律法规的差异,劳资纠纷是外国投资者在非洲最普遍的问题之一。刘勇就曾被员工送上法庭。
有一次,他发现一位老员工偷东西,因为已经不是初犯,所以当场决定解雇他。对方要求赔偿4个月工资,刘勇只同意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最终,他成了“被告”。
“当地法律和工会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非常严格,将雇主送上法庭是常有的事情。”刘勇觉得这和国内有很大不同,“我不怕打官司,只是无休止的上庭,太耽误时间。”
随着对肯尼亚认识的不断加深,刘勇意识到,要在当地长期发展,必须熟悉当地法律。被告上法庭的第二天,他为公司请了一名当地律师,负责面馆所有的合同签订和劳资纠纷。经过律师不断的协调,他和员工的劳资纠纷最终被妥善解决。
半年后,这名员工给刘勇发来一条短信:老板,我已经半年没有工作了,面馆还需要人吗?
刘勇没有回复。
创业最艰难的时候,刘勇问自己“做这一切,究竟有什么意义?”看到国内的大学同学在朋友圈晒幸福,他会心生羡慕;在内罗毕大街上看到年迈的老人,他会想起家乡的父母。
尽管如此,刘勇并没有打算回国。
这些年国内经济发展迅猛,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吃饭叫外卖,打车叫滴滴,就连骑自行车,也扫二维码了……”这些让刘勇感到新鲜又陌生,“在非洲呆久了,回去反而不适应。”
留下来更重要的原因是,这里是刘勇事业的起点,也承载着他更大的希望。现在,当地民众和其他外国顾客对拉面馆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印尼人、菲律宾人、欧美人纷纷光顾,更加坚定了他把面馆做成国际连锁店的信心。
梦想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前两天,忙完第二家分店的装修工作后,刘勇和父母通了次电话。大半年没听到彼此的声音,视频刚打开,母亲就开始抹泪:
你在非洲过得好不好?
挺好的。
“那边冷不冷?”刘勇的母亲在甘肃生活了一辈子,觉得走哪儿都应该会冷。
不冷。
“你什么时候能回来?”话音刚落,母亲擦干的泪又滚下来。
“等忙完这一阵,再过两三个月就回去。”他总这么说,母亲也不反驳,只是听着。
(来源:界面新闻、最天下,作者:侯瑞宁)
热点活动
1、会议 | 第13届中国(青岛)-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
8、会议 | 中国-沙特商务理事会会议暨沙特经贸投资推介会(免费)
10、会议 | 2018年“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仲裁高级别对话会(免费)
经贸商机
实操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