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厉老师,一路走好丨深圳校友泪别大先生

北大人在深圳 北大人在深圳 2024-01-13




深痛悼念






2月27日,厉以宁先生飘然辞世,驾鹤西去。作为深沐厉老师恩、受惠于先生同步“改开”思想和建树推动的中国社会进步的深圳校友,必然有更多悲伤哀悼、万千思绪。在多位校友的发起推动下,深圳校友会已以集体之名,代表在深千万校友全体,在厉老师灵前敬献花圈,哀悼追思。另,今日即厉老师遗体告别会,特别征集校友们切肤之追思悼言,聚集校友们最真的心和情,为厉老在人间送最后一程。





厉以宁

  1930-2023  


“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著名经济学家、杰出的教育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创始院长、名誉院长厉以宁先生因病于2023年2月27日19点31分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2岁。


出生于江苏南京。1941年考入上海南洋模范中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1955年毕业留校。1985年—2005年,先后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管理系主任、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在经济体制改革、宏观经济分析、教育和经济增长、就业问题、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企业管理等方面都有开创性的研究和论述,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为中国经济政策的指定与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



校友们深切悼念





纪念厉以宁老师

文/彭远才

86级经济学校友


有作家说过:人的一生有两个不会忘记,一是母亲的面容,另一个是从小居住过的城市。而我却想加上第三个:老师的音容与谆谆教诲。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二月,敬爱的厉以宁老师不幸病逝,永远离开了我们,让我不禁扼腕声声长叹。


南国花锦,一地梨花满地心。心怅然兮,老师的音容笑貌,永远定格。


作为国师级的一位大家,厉老师的思想和理论,乃至为人师表,已然高峰。作为学生,已受用终生,却难以评写。


我在北大求学时期,正是中国思想和理论大讨论大解放丰盛时期的一九八零年代。当时的厉老师,也正值学识与思想影响力的青壮盛时,年龄不到六十岁。


大师逝去,国之不幸。先生远游,学子心伤。有关厉老师的思想、学识与为人等等的回忆点滴,借助文字,定会成为这些时日里祭念的最佳归处。


关于西方经济学,在上世纪整个八零年代的中国,大家几乎都是初涉者。面对浩瀚的西方经济学说史,在东西方制度和政论的二元冲撞间,如何领悟其中一二,对像我这样的大多数经济学院的学子来说,无疑是一件不小的挑战。懵懂间,我们初涉了这门由厉以宁等几位老师作为学术主导的经济学课。


按老师们总挂在嘴里的说法,经济学理论从能略知一二点滴皮毛,到进阶三四、吃透其中半桶水,须有三条路可走,一是认真上课,二是抱原著啃读,三是听名师指点迷津。而这三点,正是当年北大经济学院的强项。更有幸的是,得到像厉以宁等名师的亲自授课和指点,真正验证了传道授业解惑的真谛。这些方法论,纵是毕业三十五年后,历经岁月洗涤,仍见其精粹,像深烙入心的航标和指路明灯。

厉老师上课,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是我印象最深的记忆。他的这种风格,在毕业离校后的多次经济论坛上,或大小校友聚会交流时,都让我持续享受思想盛宴。厉老师讲课或做论坛报告,几乎不用书本课件,也不在黑板前手舞足蹈,只是一张便签式的提纲,黑板上一行大字标题,标题后缀厚实的省略号……然后便是他旁征博引,撷学说史料与数学公式的秀华,透过他坚毅、匀速,且略带江南润实的婉转音调,引导我们进入西方经济学的宽门殿堂……温文尔雅,娓娓道来,抑扬顿挫,不打草稿,绝不拖泥带水,更不信口开河。收放自如,精确的定义和概念表述,配合他右手指掌的点拨,课堂里或讲坛上,流淌着经济学的概念、定义,以及那些关于所有制、股份化、非均衡、科尔内和短缺、供求、价格、二元结构、改革开放、边际函数、公平与效率、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手、企业家精神……等等的论断和自信观点。2015年深圳北大校友会的新年论坛,原本只为年逾八旬的老师安排三五分钟的致辞。厉老师缓步上台,手持麦克风,完全脱稿地做了近四十五分钟的即兴讲演。其间,声音宏厚,站姿伟岸,畅谈关于改革开放、公平和效率、非均衡下的路径之选、财富再分配等等话题。大师的鼓与呼,久久回荡……听着已年届耄寿的老师声情并茂,如此投入地讲授,令作为主持人的我既着急又不舍,诚惶诚恐。


感动于,那份耳目一新的师情和先生气度,久久地在校友间传递和生发……


更迷人的是,在穿越时空的记忆里,无论课堂还是讲座论坛,厉老师总是洋溢着只属于他的那缕坚毅而淡淡的微笑表情。

今年的深圳北大企业家协会新年论坛上,张新华师兄代表协会向全体理事赠送了厉老师的一本诗文集。字里行间,老师的家国情怀,涓涓畅流,令人如沐春风。现抄录其中两首,于字句间找寻那些永恒的记忆,老师的细语呢喃,吟哦观照,依旧柔逸弥散。


“缓流总比急流宽”“山景总须横侧看,晚晴也是艳阳天”“可以不说话,但不要说假话”“作为读书人,总有些正心、齐家、改善人民生活的想法,这是我坚持至今的动力”“推动中国的现代转型,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厉以宁先生如是说,且更是一生之诺,一辈子之风范,更是吾等后辈自强不息,继往开来之使命与担当的模范。


先生之境,至盛至伟;诗意人生,高天流云;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经世济民,心系天下……先生风范,得之我幸!


世间再无厉以宁,遗留风采动人间。一缕春风忆先生——敬爱的厉老师千古!




深痛悼念厉以宁先生

文/禹振飞

北大光华EMBA华南校友会第八届会长


2004年,我进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成为光华EMBA 29班的学生,厉以宁先生教我们《宏观经济》。厉先生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著作等身,参政议政,百忙中还在坚持教学。有幸在北大燕园,仰望先生,追随先生,聆听先生的教诲,领悟先生的学术思想。我切身体会到,先生大师风范,高山仰止。


厉先生满腹经纶,尽管已是名满天下的经济学家,但对于教学,他总是一丝不苛。他上课,不拘一格,基本上不用讲稿,只是在卡片上列出提纲,讲台上的先生,总是微笑着,娓娓道来,那一刻他整个人,是发光的。


课前,先生都会提前10分钟到教室,讲课时往往开门见山。“非常讲究逻辑和条理,同时又深入浅出,生动形象。他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往往从大处着手,以逻辑和分析见长,条分缕析,抽丝剥茧,引人入胜。”看厉老师的著作、听厉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


课间休息,先生会到楼道里与同学们一起吸烟、小憩,这个时候,大家最放松,先生和我们轻松地交谈,脸上洋溢着笑意。我们也总是抓住机会,向先生求教,先生乐呵呵地解答,胸罗万有,全部知识尽藏于心,信手拈来,许多难解,在先生一支烟的功夫里,烟消云散。 


先生是大家,集教育养成、知识传授为一身。他教学注重身教胜于言教,和蔼而不失严格,少批评,多鼓励,博学而谦逊的人格魅力,如春风化雨,沁人心脾。


同学们尊称先生为“大先生”。金庸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以为,先生这个“大”,也当得上“为国为民”——先生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亲历者、参与者和“积极倡导者”,改革先锋、中国股份制开创者、主持起草证券法、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的身上,有着非常多权威显赫的标签。


先生在改革开放中力推股份制,为民营经济“鼓”与“呼”。时隔多年,我还能清晰记得。他喜欢用左右两边食指比划出一个十字叉,说“经济学很简单,就是两条线一个点。一条线是供给,一条线是需求,中间是供给需求均衡。”很生动、很形象,就像一道厚厚的黑幕突然透进了光,豁然开朗。把深奥的理论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厉先生。


“龟兔赛跑”的故事新编,是厉先生最喜欢引用的寓言,他把它用来比喻民营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他说“龟兔赛不光是一回。到第二回,兔子就不睡觉了,兔子就跑了,龟就输了;龟兔赛跑还有第三回,兔子跟龟商量一下,咱们赛跑时一起跑,遇到河时,乌龟帮兔子过河,到陆地上兔子帮乌龟”。厉老师用这个故事来讲述不同主体在市场中的合作共赢。而这个故事,在我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也常常用来提醒自己,员工、团队、或者合作伙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其长,补其短,合作共赢,众行者远。


14年,厉先生夫妇到深圳。在蛇口海上世界望月楼,与厉先生小酌,先生云淡风轻,讲国际大势,讲改革开放,讲特区,讲蛇口的沧桑巨变。先生祖籍扬州,我有幸与先生同乡,说起家乡,先生谈兴愈浓;望月楼主打淮扬菜,先生饶有兴致,故土难离,家乡的味道勾起先生对往事的追忆。席间送两个女儿各一套6卷本《厉以宁诗词选》,对尚幼的小女殷殷寄语,言辞切切。书的落款,厉老师习惯地署上了他和夫人何老师的名字,先生伉俪情深,小小的细节彰显先生对何老师的深情、呵护。



先生的词明丽流畅,夫妻爱笃、舐犊情深、同窗之谊……至情至性之情跃然纸上。



这套书一直珍藏,书橱由上往下数第三排,左手最边上。

2023年3月4日





--THE END--


文字丨彭远才、禹振飞

排版 | 任思艺

编审 | 王芳、阚巧云



推荐阅读

北大师生校友与社会各界人士深切缅怀厉以宁先生

03-06 特稿

厉爷爷,一路走好 | 您说的话我一直都记得

03-01 特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厉老师,一路走好丨深圳校友泪别大先生

北大人在深圳 北大人在深圳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