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银行理财 VS. 公募基金 | 是什么制约了银行理财的创新与发展?

北大汇丰智库 财策智库
2024-08-25


本文共 14036  字

阅读预计 36  分钟


投稿及合作:wealthmagazine@163.com


智库导语





在2023年上半年,中国的公募基金存续规模首次超过了银行理财产品。在后疫情时代,投资者对风险的忌讳情绪增加,但银行理财产品,主打稳健低风险,却面临着筹资困难。尽管2023年银行理财公司的产品收益已经从2022年的“破净潮”中恢复,但理财公司的管理规模却出现下降,多家理财公司的净利润也大幅下降。银行理财市场正面临着客户向公募基金转移的风险。







01

银行理财 VS 公募基金现状对比

资管新规的实施,银行理财公司和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目前是理财市场和公募基金市场的主要发行人。截至2023年6月,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数据显示,31家银行理财公司的存续规模占据了理财市场的81.55%。同时,根据Wind数据统计,142家基金公司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占据了公募基金市场的90%以上。这两个市场主要的发行人,即银行理财公司和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数据情况,而由于一些理财公司的数据披露不足,分析时采用了全理财市场数据代替。
在2023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公司的存续产品规模从2022年下半年的22.24万亿元下降到20.67万亿元,环比下降了7.09%。这标志着自资管新规改革以来高增长趋势的结束,母行向银行理财公司转移的产品基本完成,未来银行理财公司的规模增长更需要依赖自身发展。与此不同,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存续产品规模在2022年下半年下滑后,在2023年上半年出现了大幅回升,与银行理财公司的管理规模有明显的差异趋势。

公募基金与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增速对比(单位:万亿元%

截至2023年上半年,理财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84.21%,而基金公司的净利润下降了50.75%。具体数据显示,理财公司的平均净利润为7.21亿元,是基金公司3.01亿元的2.39倍。此外,理财公司的平均资产回报率(ROA)为13.96%,而基金公司的ROA为7.58%,几乎是其两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理财公司的ROA在2021年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后,正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上半年的利润水平并没有完全恢复。
2023年上半年,有16家理财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占披露数据的理财公司的84.21%。其中,19家理财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平均下降了2.04%。与此相比,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仅占50.75%。理财公司的利润下降与其管理规模的下降密切相关。与2022年底相比,2023年上半年,仅有29.14%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资产净值下降,而这期间产品存续规模下降的理财公司高达62.07%。各种类型的理财公司(包括国有行、股份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子公司的存续规模变化分别为-11.41%、1.83%和-3.63%,而净利润分别下降了-3.27%、-1.67%和-1.22%。国有行的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和净利润的下降幅度较高。
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和银行理财公司平均净利润(单位:亿元




02

各投资性质产品对比

银行理财产品主要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其份额不断增加。截至2023年6月,银行理财公司现有的产品中,规模最大的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据了全部产品的96.23%。其次是混合类产品,占比为3.39%。而权益类产品和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比例都不足1%。相比之下,公募基金产品更加多样化,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类基金占据较大比例,还有一些银行理财没有涉及的REITs基金。截至2023年6月,公募基金市场中规模最大的产品是货币市场型基金,占比42.84%。其次是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分别占比31.02%、16.18%和8.01%。
银行理财公司产品投资性质规模分布(单位:%)
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产品投资性质规模分布(单位:%)
固定收益类理财与债券型基金之间存在相似的表现,但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在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期间,纯债固定收益类理财以及“固收+”类理财与债券型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非常接近,分别为3.43%和3.34%。
然而,债券型基金的月度收益率波动范围相对较广,较固定收益类理财更加波动。就夏普率而言,固定收益类理财的表现除了在2022下半年以外,一直优于债券型基金。在月度负收益占比方面,这两类产品的表现相对相似,固定收益类理财和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月度负收益产品占比分别为14.32%和15.97%。然而,在业绩基准达标率方面,固定收益类理财的表现低于债券型基金,固定收益类理财和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月度业绩基准达标率分别为50.22%和58.85%。
债券型公募基金(左)及固收类银行理财(右)产品月度年化收益率
债券型公募基金(左)及固收类银行理财(右)产品负收益占比
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期间,银行理财公司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64%,高于货币市场型公募基金1.95%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表明银行理财的现金管理类产品总体上表现更好于公募基金的同类产品。此外,就夏普率而言,现金管理类理财的表现也较好于货币市场型公募基金。在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期间,货币市场型公募基金的半年度平均夏普率均为负值,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除了在2022下半年以外,均为正值。
在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期间,货币市场型公募基金产品的月度平均业绩基准达标率为96.69%,月度负收益产品占比为0%。而与之相比,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月度平均业绩基准达标率仅为76.98%,且月度收益率偶尔出现负值。根据Wind数据,2023年上半年,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月度业绩基准达标率在82%-93%之间浮动,没有超过95%。
在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期间,混合类基金和混合型理财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0.67%和2.00%。尽管这两类产品的收益走势图非常相似,但数值范围相差很大。在平均月度负收益产品占比方面,混合类理财和混合型基金分别为36.88%和51.94%。而在平均月度业绩基准达标率方面,混合类理财和混合型基金分别为35.41%和49.97%。混合型产品的对比情况与R3产品相似。
混合型公募基金(左)及混合类银行理财(右)产品月度年化收益率(单位:%)
股票型公募基金(左)及权益类银行理财(右)产品收益率(单位:%)




03

各风险等级产品对比

权益类理财和股票型基金的月度收益率都呈现出比混合类更高的波动范围。在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权益类理财和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53%和16.75%。此外,平均月度负收益产品占比方面,权益类理财和股票型基金分别为52.33%和53.86%,而平均月度业绩基准达标率分别为47.70%和59.74%。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银行理财的权益类产品数量较少,数据可能不具有代表性。
监管部门规定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产品的风险等级划分规则相似,划分为R1至R5五个风险等级。然而,公募基金的风险等级划分规则更为详细,具有具体的参考标准,覆盖了多个方向。相比之下,银行理财的风险等级划分更为灵活,主要由理财发行人或代销方根据公司内部规则划分,监管文件没有对各风险等级的持仓资产类型和比重进行明确规定。
总体来说,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在风险等级划分上存在一定的不一致,主要在于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评定有更大的灵活性。不过,普通个人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通常难以区分这些细微差异。销售平台上,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都会明确标明产品的风险等级(R1至R5),因此对于普通个人投资者来说,它们之间的产品风险等级命名是一致的。从数据看,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产品都可以划分到R1至R5这五个风险等级中。
在产品分布方面,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都以R1和R2风险等级的产品为主。截至2023年6月,理财公司管理的理财产品中,风险等级为R1和R2的产品总规模占比为90.90%;而风险等级为R4和R5的产品规模仅占0.34%。就产品数量而言,风险等级为R2及以下的理财产品约占78.31%,而风险等级为R4及以上的产品数量仅占3.65%。
银行理财公司产品风险等级规模分布
截至2023年6月,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公募基金产品中,风险等级为R2及以下的产品规模占比较高,达到67.48%。而风险等级为R3、R4和R5的产品规模分别为3.40、4.74和0.03万亿元,分别占比13.55%、18.87%和0.10%。在产品数量方面,风险等级为R3或R4的基金产品也占比较高,截至2023年6月分别占33.48%和40.30%;而风险等级为R2及以下的产品数量仅占25.85%。
总的来说,公募基金的产品风险等级分布更加多元化,包括中、中高、高风险产品的数量和规模都高于银行理财产品。相比之下,银行理财产品主要以低风险为主,而公募基金则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包括风险水平较高的产品。
在R1风险等级产品方面,银行理财在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的表现略优于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公司的R1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95%,高于公募基金的R1产品的1.95%。然而,银行理财的R1产品的收益波动明显大于公募基金产品。由于公募基金的R1产品的收益率相对较低,其在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的半年度平均夏普率均为负值,不如银行理财的R1产品。银行理财的R1产品半年度夏普率除了2022年上半年外,都为正值。
募基金(左)及银行理财(右)R1 产品月度年化收益率
在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期间,风险等级为R1的公募基金产品表现较稳定,月度平均业绩基准达标率为96.69%,而月度负收益产品占比为0%。相比之下,风险等级为R1的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不如公募基金稳定,其月度收益率时常出现负值,月度业绩基准达标率也较低。具体来说,银行理财的R1产品在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期间的月度平均业绩基准达标率为75.78%,而2023年上半年的平均达标率为82.00%。这表明,公募基金的R1产品在达标率和负收益方面表现更稳定。
银行理财 R1 产品负收益占比(左)及业绩基准达标率(右)
在R2风险等级产品方面,银行理财的表现较为稳定,其R2产品在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略高于公募基金的同类产品,且收益波动较低。夏普率除了2022下半年外均高于公募基金。然而,银行理财的R2产品在同期的平均月度业绩基准达标率却明显低于公募基金,仅为53.17%,不及公募基金的59.96%。显示出银行理财的R2产品在稳定性方面表现较好,但业绩基准达标率较低。
公募基金(左)及银行理财(右)R2 产品月度年化收益率
银行理财及公募基金 R2 产品夏普比率
公募基金(左)及银行理财(右)R2 产品负收益占比
公募基金(左)及银行理财(右)R2 产品业绩基准达标率
在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R3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6.87%,远高于银行理财R3产品的2.57%。这表明公募基金的R3产品在收益方面明显优于银行理财。此外,公募基金的R3产品在平均月度负收益产品占比方面也较高,为45.57%,而银行理财的R3产品的负收益产品占比较低,为28.27%。这符合市场逻辑,即高波动性通常伴随高风险溢价,因此公募基金的R3产品与银行理财的R3产品不处于同一风险水平。
然而,银行理财的R3产品在业绩基准达标率方面仍然低于公募基金。具体而言,银行理财的R3产品在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的平均月度业绩基准达标率为41.05%,不及公募基金的R3产品,后者的平均达标率为51.58%。这也指出了一种现象,即理财产品在业绩基准设定方面可能存在虚高的情况。
公募基金(左)及银行理财(右)R3 产品月度年化收益率
在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R4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5.62%,远高于银行理财R4产品的0.57%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此外,公募基金的R4产品的收益波动程度也明显高于银行理财的R4产品。
在平均月度负收益产品占比方面,公募基金的R4产品为54.46%,同样高于银行理财的R4产品的47.28%。至于平均月度业绩基准达标率,公募基金的R4产品为53.45%,高于银行理财的R4产品的46.89%。总体来说,银行理财的中高风险及以上的产品呈现出更为保守和稳健的投资结果,而公募基金在这些风险等级产品的收益方面表现出色,但波动性和负收益占比也相应较高。
公募基金(左)及银行理财(右)R4 产品月度年化收益率
风险等级为R5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较少,因此统计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在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期间,这类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仅为0.03%,负收益产品占比高达57.99%,表现远不及公募基金的R5产品,后者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2.95%,负收益产品占比为44.66%。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基金的R5产品在收益波动方面明显高于银行理财的R5产品,且业绩基准达标率低于银行理财的R5产品。
具体来说,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的R5产品和银行理财的R5产品的平均业绩基准达标率分别为29.01%和53.97%。这表明,尽管公募基金的R5产品在收益率方面表现较好,但其波动性较高且业绩基准达标率相对较低
理财子公司和公募基金在投资规则和资产配置方面存在一些差异。首先,理财子公司拥有更广泛的业务范围,可以投资于包括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在内的多种资产类型,而公募基金如果要投资非标资产,则需要设立子公司专门从事相关业务。
其次,公募基金在税收方面享有一定的优惠,根据相关政策,公募基金在买卖股票、债券、未上市股权等方面的价差收入可以免征增值税,而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则需要按照3%的税率缴纳增值税,这为公募基金提供了交易上的优势。此外,公募基金相对于理财产品具有免税优势,尤其是在债券交易中规避了资本利得税,同时也具备更好的流动性指标。
另外,在资产配置方面,理财产品和公募基金都以债券类资产为主导。然而,公募基金在资产配置上更加倾向于投资于股票等权益资产,而银行理财产品则更多地投资于现金、银行存款和同业存单等低风险资产。具体而言,截至2023年6月,公募基金投向债券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和现金资产分别占总投资资产的51.33%、20.30%和17.57%,覆盖了大部分投资资产规模。与此不同,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投向债券类资产、现金及银行存款和同业存单,分别占总投资资产的47.70%、23.70%和10.60%,尽管覆盖了相当大一部分投资资产规模,但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重较低,仅占总资产规模的3.2%。
公募基金市场产品持仓资产结构
银行理财市场产品持仓资产结构

截至2023年6月,银行理财产品的杠杆率为109.06%,略低于公募基金的110.38%。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以来,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银行理财产品,它们的杠杆率一直保持在不超过监管要求的140%以内,表现出相对谨慎的杠杆水平。
公募基金、银行理财杠杆率
银行理财公司在人力团队配置和市场化薪酬激励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这主要受限于商业银行的薪酬体系和传统的业务模式。根据《中国资产管理市场 2021》的数据,理财子公司的平均薪酬相对较低,与公募基金相比存在差距。具体来说,公募基金的激励性薪酬比例更高,约70%的薪酬来自浮动薪资,而理财子公司的人均浮动薪资仅占48%左右。此外,银行理财公司的人均薪酬也低于公募基金和保险资管。
不同类型资管机构现金薪酬水平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在调研上市公司方面的活跃度明显高于银行理财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公司仅进行了2507次上市公司调研,而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调研总次数达到了6.4万次,是银行理财公司的25倍之多。这一差距可以部分归因于银行理财公司在权益类产品方面的相对不足。
截至2023年6月,银行理财市场仅持有0.90万亿元的权益类资产,而公募基金在权益类资产上的投资规模高达6.20万亿元,是银行理财的7倍之多。银行理财公司的权益类投研团队可能相对不够成熟,投研力量也较为有限,这也导致了他们较少进行上市公司的调研活动。
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银行理财公司调研上市公司总次数
公募基金与银行理财存续产品数量与增速对比
银行理财公司在人力团队配置方面存在一些特点。首先,他们的人均管理资产规模较高,超过了大部分基金公司。其次,银行理财公司拥有大量的理财产品,数量远远超过了公募基金市场,截至2023年6月,银行理财市场存续产品数量达到了3.71万只,是公募基金市场的3倍。
这种情况下,银行理财公司的人均管理产品数量明显高于基金公司,这也使得他们面临更大的管理难度。银行理财产品数量众多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的限制相对较少,只需要登记而不需要像公募基金一样需要证监会的批准,并且有一定的募集时间、金额和人数的限制。另一方面,现金管理类产品的监管规定对单个产品的"T+0"额度设定了1万元的上限,这也导致了银行理财产品数量的激增。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监管主要规范了理财产品售前推介材料的披露,但在产品运行期间的信息披露方面存在标准化程度不高和及时性不足的问题。尽管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等文件对信息披露内容、披露频率和披露渠道进行了规定,但由于没有统一的信息披露平台,也没有明确的披露格式或模板,各家理财公司对信息披露监管要求的理解存在差异,因此信息披露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举例来说,理财新规明确规定了公募理财定期报告需要详细列示直接和间接投资的资产种类和比例,但许多理财公司在定期报告中存在数据合并披露的问题,没有按监管标准逐一列出每项投资资产种类。此外,有些公司在定期报告中列出了投资规模占比前十项的资产,但存在部分披露的是穿透前,部分披露的是穿透后的情况,导致披露不一致。



05

产品运作及销售结构对比

相比之下,公募基金在信息披露方面拥有统一的模板和规范。根据相关规定,公募基金需要以饼状图的方式披露最近一次定期报告期末基金投资组合中各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情况,并明确显示相关数据的截止日期。此外,公募基金在年报或中报中需要列出基金持有的所有股票明细,相对更加透明。
公募基金几乎全部采用开放式产品模式,自2020年以来,开放式基金的规模占比一直保持在超过99%以上。而银行理财产品虽然以开放式产品为主,但相对而言,封闭式产品在其产品组合中所占比例较高。截至2023年6月,银行理财公司的产品中,开放式产品规模占比约为80.94%,而封闭式产品规模占比则为19.06%
公募基金(左);银行理财公司(右)运作模式分布
封闭式银行理财产品期限分布
大多数封闭式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期限主要分布在3个月至5年之间。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3年6月,运作期限在3至12个月之间的产品数量占比为34%,运作期限在1至2年之间的产品数量占比为39%,而运作期限在3至5年之间的产品数量占比为25%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数据显示,2023年6月全市场新发封闭式产品的加权平均期限为346天,较年初缩短了30.32%。
另外,从费率结构来看,公募基金产品的费用一般包括认购费/申购费、销售服务费、赎回费、管理费、托管费等多个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费率结构与之相似,其中销售费率和固定管理费率较高,托管费率相对较低,而认购费率和赎回费率几乎为零。
从综合费率的角度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综合费率低于公募基金。根据普益数据测算,2022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各项费用合计约为1106亿元,按照存续规模加权计算的综合费率约为0.40%,较去年下降了4个基点。其中,销售费率约为0.18%,托管费率约为0.03%,固定管理费率约为0.18%。与此相比,根据Wind数据,2022年公募基金的在管规模加权计算的综合费率为0.87%,费率有所下降。
2019-2022 年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费率比较图
在投资者结构方面,银行理财市场主要由个人投资者组成,占据主要份额。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全市场持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数量为10254.38万人,占比98.87%,而机构投资者数量为117.33万个,占比1.13%。相应地,个人投资者的规模占比为89.13%,而机构投资者的规模占比为10.87%。而在公募基金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各占一半。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3年6月,个人投资者持有公募基金产品的净值规模约为14.57万亿元,占比52.62%,而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募基金产品的净值规模为13.04万亿元,占比47.37%。因此,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明显高于公募基金,因此银行理财仍然是零售客户的主要投资选择。但是,自2020年以来,银行理财的个人投资者占比有所下降,而公募基金的个人投资者占比不断上升,表明个人投资者有向银行理财市场转向公募基金市场的趋势。
此外,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的起投金额都大多为1元,但平均来看,公募基金的起投金额门槛低于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中起投金额小于等于1元的产品数量约占76.43%,小于等于100元的产品约占93.02%,小于等于10000元的产品约占93.86%。而银行理财产品中,起投金额小于等于1元的产品数量约占43.72%,小于等于100元的产品约占47.97%,小于等于10000元的产品约占66.74%。
公募基金(左);银行理财(右)投资门槛金额分布
公募基金的销售渠道多种多样,以直销为主。公募基金的销售模式包括基金公司直销、商业银行代销、证券公司代销和第三方销售机构代销。根据2019年中基协基金销售数据,基金公司直销占比高达57%,商业银行代销占比约为23.59%,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占比约为11.03%,证券公司占比约为7.59%。
在2022年第四季度的基金代销机构百强榜单中,共有53家券商、26家银行、16家代销机构、3家基金销售子公司以及2家保险公司。其中,银行渠道股混基金的保有量为2.89万亿元,市场占有率为38.6%,第三方机构股混基金的保有量为1.45万亿元,市场占有率为19.4%,券商渠道股混基金的保有量为1.26万亿元,市场占有率为16.8%(图35);同期,银行渠道非货币基金的保有量为3.89万亿元,市场占有率为25.0%,第三方机构非货币基金的保有量为2.60万亿元,市场占有率为16.7%,券商渠道非货币基金的保有量为1.44万亿元,市场占有率为9.2%。这些数据表明,公募基金销售渠道的多样性,使得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销售途径来购买基金产品。

2022 第四季度公募基金各销售渠道市占率
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渠道相对有限,主要依赖于母行代销。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模式包括理财公司直销和银行代销。根据《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目前,证券公司和互联网公司暂无法代销理财产品。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30家在营的理财公司中,只有15家公司开展了直销业务,上半年的累计直销金额仅为0.11万亿元。
尽管由母行代销金额占比有下降趋势,但到了2023年6月,母行代销金额仍然占据了超过75%的份额。此外,有3家理财公司的产品仅由母行代销。根据普益标准数据,2022年,约有94.46%的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被代销,其中高达72.17%的产品由银行理财公司的母行代销。这表明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主要依赖于母行的销售渠道。
2019-2022 年银行理财各销售渠道市占率(单位:%)



06

监管规则对比

尽管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公司都从事资产管理业务,但它们受到不同的监管机构监管。公募基金受到中国证监会的监管,而银行理财公司则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监管。中国公募基金的发展起步较早,监管规则也相对较为健全。公募基金在公司监管、从业人员管理、信息披露、投资运作、产品销售托管、信息技术等方面都已有单独的监管规则予以规范。
自从理财新规发布以来,银保监会对公司监管、产品销售等方面也单独制定了监管规则,而有关信息披露、从业人员管理、投资运作、托管等方面的规定则整合到《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中(表 2)。此外,与公募基金不同,银行理财公司还受到一些特殊监管规则的约束,例如流动性管理办法、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养老产品业务暂行办法等。在监管规则的详尽度和覆盖范围方面,银行理财公司的监管规则仍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07

2023年上半年比对总结





具有风险等级为R1和R2的银行理财产品在表现上表现出色,超过了具有相同风险等级的公募基金。而具有风险等级为R3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相同风险等级的公募基金相当。然而,总体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业绩基准达标率相对较低。



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在资产配置、调研频率、产品类型、投资者结构以及销售渠道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债券类资产,而公募基金更偏向权益类资产。公募基金公司调研上市公司的次数远远超过银行理财公司,表现出更积极的投资研究活动。
公募基金几乎全部为开放式产品,而银行理财产品中约有20%为封闭式。投资者结构也有所不同,公募基金吸引了更多的机构投资者,而银行理财主要依赖个人投资者。银行理财产品通常具有较低的综合费率,利用稳定的销售渠道和更好的客户接触能力。这些差异使得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在市场上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08

制约理财公司规模增长的可能因素

1、新规下面临转型压力,银行理财投资者仍有刚兑预期
银行理财行业面临监管环境的深刻变化,需要调整经营模式以适应新规定。资管新规对公募基金没有带来太大的变化,但银行理财之前采用了分离定价和资金池模式,这导致了需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如净值化等。因此,银行理财需要建立新的体系来适应监管规则的变化。这一转型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银行理财公司自身的调整和客户的接受过程。由于银行理财以前被视为一种存款替代品,客户习惯了预期的保本性质,因此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的特点。

2、2022“破净潮”舆论影响个人投资者决策
2022年底,受到债市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出现破净现象,对投资者信心产生了较大冲击。数据显示,百度搜索指数显示,2022年11月,银行理财的搜索热度达到了极高水平,而公募基金的搜索热度相对平稳,没有出现特别异常的高点。银行理财的主要投资者是个人投资者,他们更关注历史收益率,并且更容易受到舆论的影响。因此,2022年的“破净潮”对个人投资者产生了负面影响,可能会对未来的理财产品融资产生不利影响。

银行理财及公募基金百度搜索指数
此外,公司自购有助于向市场传递信心,但 2022 年的“破净潮”时,银行理财公司似乎并未充分利用这个工具来稳定市场情绪。在2022年3月至4月期间,有5家银行理财公司发布了自购消息,总自购金额为28.5亿元;而在11月至12月期间,只有杭银理财一家发布了自购消息,自购金额为1亿元。
与此不同,根据东方理财choice金融终端的数据,3月至4月期间共有53家机构参与基金自购,合计认购金额为12.39亿元;而11月至12月期间有54家机构参与基金自购,合计认购金额为22.95亿元。这表明,与基金公司相比,银行理财公司在市场情绪波动较大时未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稳定市场。这可能是因为银行理财公司大多数是银行的全资子公司,受到母行的影响和流程限制,难以在市场下跌时迅速做出反应。
低风险产品亏损冲击投资者信心银行理财产品中的R1分级产品和现金管理类产品出现负收益,而公募基金的低风险产品一直保持正收益。尽管银行理财产品的R1分级产品和现金管理类产品总体收益表现较好,但其较高的波动性使得投资者难以接受低风险产品出现负收益。
低风险产品的负收益对个人投资者的信心影响更大,远超过中风险产品的较大亏损。尽管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可能具有更高的收益,但这种高收益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存在潜在的风险。
截至2023年6月底,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达到了11.48万亿元,同比增长近10%。与此相比,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规模却在收缩,其存续规模仅为7.21万亿元,同比下降近15%。这表明,银行理财市场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低风险产品的客户流失。从银行理财产品数量的增长趋势以及产品发行的难度来看,新规对现金管理产品应该不是导致低风险客户流失的主要原因,低风险产品的负收益和较低的业绩基准达标率可能更重要。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评定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各家理财公司自行制定产品风险评级标准,导致产品风险评级的一致性不足。虽然公募基金也存在分级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但大多数证券和基金公司都公开了具体的风险评级标准,而且相关规定和指南更为全面。相比之下,银行或理财子公司并没有公开披露其理财产品风险等级的评定标准的详细规定。
理财产品风险等级的释义只在产品说明书中有所披露,但由于产品说明书中对每款产品的投资标的、范围等描述较为宽泛,投资者难以了解产品的具体投资方向,因此也难以判断产品的实际风险水平。这种模糊的风险评级标准不利于投资者的适当性匹配,可能导致投资者对产品风险的认知混乱。
息披露不够充分及时,信息统一度不足从信息披露的渠道来看,大多数理财公司主要在官方网站上披露相关信息,使用统一的信息披露平台的程度较低。目前,大多数理财公司主要在其官方网站上披露理财产品信息,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在中国理财网等官方信息披露平台上发布完整的产品信息。部分理财公司甚至没有建立官方网站,而是将相关信息挂靠在母行官方网站上,这导致信息容易混杂在一起,或者缺乏高效的搜索渠道,使投资者难以迅速获取理财公司和产品信息。
从信息披露的内容来看,不同理财公司的信息披露内容各不相同,披露事项的定义也不明确。监管文件规定,理财公司应该公告有关产品的销售文件、发行规模、收益表现、收费情况、终止日期、临时信息、重大事项等内容。尽管在主要方向上有规定,但缺乏统一的公告模板,各公司的公告形式和详略程度各异,增加了投资者获取信息的困难。
关于临时信息和重大事项的定义也不明确,大多数理财公司只将罚款作为临时信息披露,将关联交易作为重大事项披露,这使得信息披露的范围相对狭窄,远不如公募基金披露全面。
另一个问题是,理财产品的产品代码不统一,这使得投资者难以查询产品信息。虽然理论上,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应该具有统一的官方编码,但由于一些理财产品存在相同的登记代码,但分为不同的份额运作,因此产品登记代码无法作为唯一的标识来整合产品信息。与此不同,公募基金的代码通常较为简洁,而且在各种金融数据平台上基本一致,这使得投资者能够更轻松地获取公募基金产品的信息。
产品流动性较差,投资门槛较高,管理费优势正在减小公募基金几乎全部都是开放式产品,而银行理财产品中占比较高的是封闭式产品。开放式基金允许投资者每日申购或赎回基金份额,而封闭式理财产品存在提前赎回限制,这导致投资者的资金不够灵活。
此外,公募基金的起投金额门槛通常低于银行理财产品。大多数公募基金的起投金额为1元或100元,甚至更低,这使得更多人能够以较小的金额购买基金份额,从而享受投资带来的红利。相比之下,一些传统理财产品可能需要较高的起投金额,这限制了小额投资者的参与。

随着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推进,公募基金的管理费用逐渐下降,这使得银行理财产品的管理费用优势越来越小。银行理财公司以往依赖母行的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享有相对较低的销售费用和托管费用,但在净值化转型后,银行理财产品的费用降低空间受到限制。
由于《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的限制,目前证券公司和互联网公司无法代销银行理财产品,因此银行理财产品只能通过直销和银行代销的方式销售。然而,由于理财公司的成立时间相对较短,直销渠道的建设尚未成熟,推进速度较慢。在2023年上半年,30家正在运营的理财公司中,只有15家开展了直销业务,累计的直销金额仅为0.11万亿元。此外,受制于银行数字化平台建设的问题,银行手机客户端的用户体验通常较差,产品选择和对比功能不如蚂蚁等第三方机构成熟。相比之下,公募基金的销售渠道更为丰富,且对机构投资者的直销渠道已相对成熟。
银行理财产品倾向于过度偏好低风险,存在一定的同质化问题。银行理财产品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并且其比例不断增加。截至2023年6月,固定收益类产品占银行理财公司产品的比例高达96.23%,而风险等级为R1和R2的产品占比达到90.90%。这导致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谱系趋同。此外,产品的投资方向也趋同,截至2023年6月,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规模中,债券类资产、现金及银行存款、同业存单占比达到82.00%。
相比之下,公募基金更具多样性。公募基金推出了较多的股票型和混合型产品,还有一些理财未涉足的REITs基金等。此外,公募基金的主题产品更加多样化,涵盖了ESG、新能源、服务实体等不同主题基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银行理财产品的缺乏多样性与其人才激励制度有关。受限于商业银行的薪酬体系以及理财子公司主要依赖母行的传统业务模式,大部分银行理财公司在人才团队配置、市场化薪酬激励、权益类资产投研等方面相对不足。这限制了银行理财公司推出更多多样化的产品。


10

结语

在分析了2023年上半年中国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的详细情况后,我们可以看到,两者在市场定位、产品多样性、风险管理以及投资者偏好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银行理财产品面临转型压力和规模增长的挑战,而公募基金则在多元化投资和市场适应性方面表现出色。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深刻变化及投资者行为的新趋势。

未来,银行理财公司需要创新和调整策略以应对竞争和监管环境的变化,同时公募基金的成长也预示着市场多样化和成熟度的提升。总之,理解这些趋势对于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它们不仅影响着个人的投资选择,也在塑造着金融市场的未来格局。

文章摘自《银行理财 VS 公募基金:什么制约了理财公司规模增长》
主要作者:北大汇丰智库、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资管研究中心,巴曙松、刘柏霄、马琳琳、吴佳璇、詹星意

免责声明:“财策智库”公众号涉及的内容仅供参考,本公众号所发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同时不构成对所述产品及服务的出价、征价、要约或要约邀请,不构成买卖任何投资工具或者达成任何合作的推荐,亦不构成财务、法律、税务、投资建议、投资咨询意见或其他意见。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公众号涉及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公众号内的文章版权及相关权益归相关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涉及侵权等问题,请联系微信号:happykorea01
推荐阅读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迎来发展新机遇(上)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迎来发展新机遇(下)

中国信托业务的转型方向与破局思路

全球家族办公室的投资策略与投资偏好是什么?

私域经营:银行业的未来转型之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财策智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