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邪不压正》取景地更有京味,北京城里的“老北京”就藏在这儿~

爱老北京的 LonelyPlanet 2019-07-06

Photo by YiYi


“北京下过一场雪后,就变成了北平”——每年冬天只要北京下雪,每条微信微博,每个人的票圈,都会被这句话强行霸占。只有在冬天才能感受老北京?还得有凛冽的寒风?再飘点雪?


其实大可不必这么“寻找”老北京,看最近的热映电影《邪不压正》,随意一个画面就是让你心驰神往的老北京模样,(相信你)紧接着便冒出了两个念头,想去这儿,也想去那儿,想感受感受真正的老北京~那不如来看看Lonely Planet给你规划的“寻找消失的老北平”路线,这或许可以帮你重拾老北京最后的诗意~




图片来源 谷歌地图

路线规划

A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

B

美术馆后街

C

北大红楼

D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E

涵芬楼书店

F

老舍纪念馆(老舍故居)

G

东堂

长度:约3公里   时间:约3小时


A.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


Photo by Regina Yi via flickr

乘坐北京地铁五号线,从张自忠路站A出口出来便是段祺瑞执政府旧址,门口的两只大石狮子映衬着街对面的悬山顶砖雕大影壁,样子十分霸气。以前这里叫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期间发生过的“三一八惨案”,大家课本里读到的刘和珍君便是在这门前牺牲的。

Photo by Regina Jens Schott Knudsen via flickr

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旧址上的三组砖木结构西洋风建筑群,是由中国首位官方建筑师沈琪于1907~1909年设计建造的,融合了民国时代最流行的元素和西方建筑传统,细节处布满砖雕装饰,是不多见的民国时期建筑精品。不少影视剧作品都曾在这里取过景,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米兰就住在这个院子里。

Photo by Regina Jens Schott Knudsen via flickr

可惜的是,现在的西院属于人民大学,东院则划归中国社会科学院,都不对公众开放。虽然门卫看管并不严格,但里面的居民并不喜欢成群的游客。如果要前往参观,请务必低调安静。



B.

美术馆后街


Photo by 三联韬奋书店 美术馆总店

从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出来后,向西走然后进入美术馆后街。这条街上有隐身京城腹地的浓缩798——77文创园,还有赫赫有名的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总店,从2014年4月8日起,三联韬奋书店开始试行24小时营业,并将成为北京首家真正意义上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书店。

Photo by 三联韬奋书店 美术馆总店

同时,这里也为勤奋的夜读者准备了舒适的座椅和台灯。不过要注意的是这家三联韬奋书店从今年1月起开始进行装修,将于下半年与读者见面。



C.

北大红楼


Photo by 飞扬发髻

为人所共知,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在北大红楼,而这座红楼并不在今天北京大学的校址,而是在景山公园东侧,现为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Photo by 九月

北大红楼建于1918年,通体用红砖砌成,是东西宽100米的西式风格,而今依然十分鲜艳。北大红楼曾见证了民国时期多位著名的大师,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先后在此任教任职,毛泽东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时也是在这座红楼里工作。

Photo by 九月

如今红楼的一层可以见到蔡元培的半身铜像,东西两侧则是陈独秀的生平展和蔡元培的办公室陈列。鲁迅的授课教室和书库、阅览室也都保持了原状,展示了当时的大教室和学生运动的模拟情况。在红楼外西侧的平房,常设新文化运动展。

Photo by 九月

展览追溯了从民国初年的政局到《新青年》的创刊、五四运动的始末,至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进程。你可以在此看到袁世凯祭天时所穿的冠服,也可以了解北京学生五四运动时的游行路线图。



D.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Photo by 九月

说起北京“人艺”,这个诞生了无数辉煌瞬间的艺术殿堂是全国话剧迷的福地。这家博物馆能让你全方位地了解“人艺”走过的璀璨60年。

Photo by 九月

剧场四层的展厅上方悬挂着的馆名匾额为人艺老导演欧阳山尊题写。展厅中央大幅的剧照把观众带回了《茶馆》的时代,剧照对面的墙上镶嵌着郭沫若、老舍、曹禺三位戏剧大师的铜塑像和他们的生平介绍

Photo by 九月

长廊上介绍的是著名功勋们的生平,历史厅追溯了“人艺”的建立和艺术风格的形成。继续向右,三间剧目厅介绍了自成立以来至今在“人艺”上演的各大著名剧目,从《龙须沟》《雷雨》到《我爱桃花》和《赵氏孤儿》,各个不同时期演员的定妆照,是不少人成长的记忆。

Photo by 九月

Photo by 九月

橱窗内的翻译手稿、道具和灯光设计图让你了解艺术生产的从无到有。舞美厅里精细的设计图和场景设置、服装道具让你能一一端详。

Photo by 九月

如果意犹未尽,不要错过楼下的戏剧书店(周二至周日14:00~19:00),这里有很多“人艺”的纪念品、CD、剧本和其他的艺术书籍出售。从王府井可乘坐111路公交车至灯市西口站,向北250米即到。



E.

涵芬楼书店


Photo by 九月

说起涵芬楼,也许少人听过,但是背后的商务印书馆就如雷贯耳了。

Photo by 九月

1909年,主持商务印书馆的编务张元济设立了这家图书馆,以存放逐渐增多的善本,馆名取“涵善本书香、知识芬芳”之意。

Photo by 九月

Photo by 九月

这里曾经是中国最大的图书馆,其中包括十二卷《永乐大典》。如今,书店主要出售人文社科类经典。这里离“人艺”很近,可以在话剧开演之前来消磨时间。



F.

老舍纪念馆(老舍故居)


Photo by 老舍纪念馆(老舍故居)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几位巨擘之中,如果说老舍先生代表了老北平文人的精神,大概没有人会反对。老舍先生对北京的挚爱在同侪中无出其右,他对这个城市也着墨最多。位于王府井大街东侧丰富胡同内的老舍纪念馆(老舍故居),正是先生在解放后回国自己购买的四合小院。自1950年直到1966年8月24日自沉太平湖,他都居住在这里。名篇《龙须沟》《茶馆》《正红旗下》等都出自这间小院。

Photo by 老舍纪念馆(老舍故居)

纪念馆的主体建筑是北侧的三间正房,除了两间按照老舍先生生前布置的客厅外,西耳房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兼卧室,东房则是老舍夫人胡絜青的卧室兼画室。院子里有老舍先生亲手所植的两棵柿树以及枸杞、玉簪等生前喜爱的花草

Photo by 老舍纪念馆(老舍故居)

游览这间不大的小居,约需20分钟时间。目前讲解是需要收费的,只限周二至周五,上下午各可预约一次。老舍纪念馆(老舍故居)里也有免费的志愿者讲解,但并不是不是天天都有~


G.

东堂


Photo by Pengjun Jia via Flickr

东堂罗马式的建筑风格完全不同于高耸尖顶的西直门和西什库天主教堂。东堂由两位神甫始建于 1655 年,在嘉庆年间和义和团运动中两次被毁,后来法国和爱尔兰利用“庚子赔款”重修了教堂。坐东朝西的天主教堂宽25米,高耸的堂顶立起3座高大的十字架。

由南门可进入参观,三层高的穹顶由18根金碧圆柱撑起,两面彩绘玻璃透射的光线,映照在堂内的红毯与长木椅上,典雅柔和。除了每天的弥撒,不少婚礼也在这儿举办。在王府井高楼大厦的包围下,这里的古朴和异国情调成为亮丽的风景线。



想感受老北京,不用等冬天

现在就可以

不过最近天气太热,出门千万要注意避暑呀

你还知道哪些特“老北京”的地儿?

👇留言区见👇




*本文选自Lonely Planet《北京》IN指南,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Lonely Planet 公布2018亚洲最佳旅行目的地!这次上榜的四川太抢戏啦!

>>>8月去哪儿?吃下这枚安利,一次性满足你想要撒欢的心~


后台关键词回复起来~解锁新功能!

 BIA BIE 6月 求婚 5月 极光

 皮卡丘 7月 花火大会 签证

葡萄牙 新西兰 巴西 南非 黑山 匈牙利 冰岛

瑞典 秘鲁 意大利 德国 塞浦路斯 印度尼西亚

克罗地亚 濑户内海 桐庐 夏威夷 青海湖 丝绸之路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Lonely Planet《北京》IN指南

市场合作请邮件联系 limuze@cn.lonelyplanet.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