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季即将拉开帷幕!在这里,感受原汁原味的西南民族风情
肇兴侗寨五谷丰登;©BernJing/图虫创意
永不停歇,遍及全省的嘉年华
©zjz00010001/图虫创意
当更多人因节日的同质化和商业化而感到厌倦,贵州人却仍能从中汲取到原汁原味的乐趣。近千个大小节日填满了贵州的365天。
黄岗喊天节;由無名营造社提供
长桌宴上觥筹交错,稀奇古怪的山野美味让人大饱口福;芦笙乐声悠扬而起,为锦鸡舞伴奏的还有清脆作响的银饰;神秘的喊天求雨和换花草药,仍然是侗家人的日常生活;元宵节的“花脸龙”和平安夜的圣母颂,则记录了外来文化在苗疆腹地的另类延续。
吹芦笙;©王家骏/图虫创意
丹寨绣品;©Lonely Planet
最近去贵州,能玩什么节?
如果你身在某个苗乡侗寨时听闻即将要过牯藏节,那就向老板多请两天假吧,别错过这个13年一遇的大日子。
©李建荣/图虫创意
牯藏节是苗侗族人最隆重的祭祖大典,又称为牯脏节、鼓臧节。从规模上看,“苗年”也只能算是牯藏节的简化版。根据苗族的原始信仰,祖灵附在鼓中,所以要制作木鼓以祭祀祖先。每次牯藏节会连续过3年,分别是起鼓、立鼓和藏鼓。其中藏鼓那一年最为隆重,会邀请周围县区的族人一起来庆贺,有杀猪宰牛祭祖、跳芦笙、踩铜鼓等活动。
©猴子石/图虫创意
在新中国成立后,牯藏节的庆祝时间和活动都进行了简化,一些村寨将所有庆祝活动都集中在了第三年的藏鼓仪式,很难再看到宰牛场面,活动会持续1~2周。今年的牯藏节将于11月9日在西江镇开觉村举行,届时将会有一系列盛大的活动,不过也会有相应的交通管制,驱车前往请及时关注相关信息。
开觉村街景;©龙歌谷, CC BY-SA 3.0 , via Wikimedia Commons
西江千户苗寨;©戈文/图虫创意
雷山县郎德上寨;©迹拾/图虫创意
雷山苗年通常在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卯日,也就是公历11月中上旬(今年在10月31日),会有为期一周左右的过年狂欢。这时雷山县的各苗寨都会派出队伍,在县城盛装游街,并参加歌舞表演等各种民俗活动。
而后各自回到寨子里,杀牛宰猪,煮鱼炒禽,当然,还有很多醇酒佳酿。每个村寨也有自己过年的具体日期,大可在县城打听一番,随着某支表演队伍返乡,再过个更为地道的年。
雷山县方祥乡丰收景象;©龙歌谷, CC BY-SA 3.0 , via Wikimedia Commons
其他时间到雷山,若逢辰日和戌日可去小广场(解放路,近永乐路) 赶赶集,看看售卖
竹器、山珍、画眉鸟的热闹场面。县城南3公里的排卡苗寨有悠久的芦笙制作传统,村里有几家芦笙作坊,行在村中也会不时听到飘来的芦笙曲子。
郎德下寨
很少有人在雷山留宿,如果觉得意犹未尽,可以前往附近的郎德下寨。其外的巴拉河是黔东南颇有灵气的一条河流,它将雷公山西北麓的溪流尽纳怀中,最终在施洞附近注入清水江。巴拉河两岸的山坳里藏着不少漂亮的苗寨,虽说现在大都是新砖房和老木楼的混搭建筑,但鸡犬相闻、阡陌交通,依稀还能感受到旧日生活气息。
水族美食;©酷鸟魏建/图虫创意
鱼包韭菜是端节祭祖时必不可少的供品,除夕晚饭和初一早饭得忌荤,但不忌鱼虾。敲击铜鼓、跳铜鼓舞、芦笙舞等是端节传统的娱乐活动,最热闹的是端坡赛马(在每个过端节的村寨附近的山坡举行),水族赛马的独特之处在于裸骑,即不使用马鞍。
赛马;©十三摄影-陶拾三/图虫创意
卯节是与端节同样重要的水族节日,由于性质、形式都类似,因此没有一个水族聚落会同时过两个节,过卯节的寨子便不再过端节。卯节俗称“借卯”,节日主题是青年男女通过对歌寻找意中人,也被称为“歌节”。
水族乐器;©十三摄影-陶拾三/图虫创意
“水族”
水族起源于河南睢县,最早称“睢”,后以“水”代“睢”,因战乱历经数次迁徙,最终定居于黔桂交界的都柳江上游一带,如今主要生活在黔南和黔东南。水族有自己的历法、语言和文字,可见其底蕴深厚。每年11月28日是从江一年一度的侗族大歌节,当地政府会在县城举行一系列的文艺活动。而作为主会场的小黄,将要上演一场最隆重的演出,是你欣赏千人侗歌合唱的最佳时机,但也要做好一房难求的准备。
对侗族人来说,歌唱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更是结朋交友、婚姻嫁娶的必备技能,“汉人有文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世代传唱的歌曲本身又成为侗族文化的最佳载体。
小黄侗寨的妇女服饰;©张景珍/图虫创意
小黄侗族文化推广人
除了大歌节,春节的热闹“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家都会回乡团聚,从年初四到正月内,每天下午三四点,会有男女两支歌队在鼓楼对歌,七十多岁的侗族大歌非遗传承人潘萨银花也会和大家一起唱歌。正月里,村子之间也会“吃相思”,就是串门吃饭、喝酒、对歌。这个时段来小黄,人人都能参与这些活动。
1904年,英国传教士伯格理(Rev.Samuel Pollard)到达石门坎,并开始传播基督教。他不仅开辟了教堂,创办中国最早的麻风病医院,还兴建了西南苗疆第一所中学,并依据当地大花苗服装纹样的元素发明了苗文,首创英语与苗语双语教学。
如今石门坎的苗人们依然信仰着基督教,虽已经不复当年“文化圣地”的景象,但很多遗迹依然保留着。
每周日13:00的礼拜时间,远近村寨的苗族信徒就会着盛装赶来,用苗语朗读《圣经》,唱赞美诗。而每年12月24日晚上,这里还会有规模较大的礼拜活动,非基督徒也可以参加。
过不过节,会让同一个村寨变成全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在贵州的村寨里,一年总共有近百个节日,看似令人应接不暇,但当你来到当地,却可能会扑空——大部分传统节日并非按公历定期举办,加上复杂的计算方法和“不测风云”,运气可能是你最需要的东西。好在尚有大把重要的节日方便把握。
作为黔东南苗族占比最多的县之一,台江和雷山一样宣称自己是“苗族第一县”。而在姊妹节期间,下辖的施洞镇的狂欢也会传到县城:万人走街、千人踩鼓等活动其乐无穷。
施洞姊妹节在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盛装出行的青年男女游方对歌、吃姊妹饭、互赠信物。这个台江县域最隆重的节日被誉为“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近年来虽增添了几分稍显恶俗的氛围,不过这场雪银络首的民族服装秀,绝对让所有人大饱眼福。这里是苗绣中最经典、最著名的破线绣苗装产地。制作一件衣裳耗时四五年。
农历五月二十五的独木龙舟节是到访施洞的另一个绝佳时机,从独木舟本身到清水江上的比赛都很有看点。而在正月十五,台江县城用“舞龙嘘花”庆祝元宵节,同样会让你觉得不虚此行。
岜沙,在当地念作“biā shā”,苗语的意思是草木繁多的地方。人们纷纷前来一睹岜沙古老而神秘的生活方式——身佩火枪、镰刀剃头、树祭树葬。这些风俗习惯的确依然在寨子里传承至今,但从收费状况就可看出,这里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景点。
每年农历六月中旬,岜沙除了有“吃新”传统之外,别具一格的秋千节也不可错过——这可是本地的“情人节”。通常在农历六月十三这天,寨中的青年男女相聚在守恼坪附近的山坡上,借助两根从树上垂下的粗麻绳,在陡峭山坡间腾空摆荡起来。为了向心上人展示胆量,他们甚至可以荡到离地四五十米,让观者也心跳加速,有时还能看到赏心悦目的“男女混荡”。
从小黄继续向北6公里,就到了黄岗。如果你从小黄来到黄岗,会被这里清一色的木屋打动,并惊讶于这个300多户的寨子竟然有5座鼓楼,而且座座古雅凝重,内部雕刻精致。
黄岗侗寨;由松桑提供
喊天节是黄岗独有的节日,侗语“谢萨向”,意思是祭雷婆,为的就是祭天、求雨。农历六月十五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全寨男女老少云集寨心,将喊天台围起来,吹芦笙、跳踩堂舞、唱大歌,是在其他侗寨难以获得的体验。鬼师会在喊天台下向天神敬酒、起鼓、念诵,用侗语跟天神对话。
黄岗侗寨内部;由松桑提供
温馨提示:近期贵州防疫政策较为严格,请务必在出行前与目的地疾控中心或酒店、社区等询问清楚再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