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动科 · 懂你——在这里,成就更好的自己

扬大动科 2024-02-05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扬州小城悄悄坐落于此

曾经一曲

《春江花月夜》

唱的张若虚满眼相思泪

曾经一句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惹得柔情入骨七分

不知不觉中

时针悄悄辗转至今

步伐从古城迈入扬大动科

让我们来细细一品这别样的风光吧!

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2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建的通海农学堂,经过数代人的艰苦创业,学院得到了持续发展,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而现今,学院已形成了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博士后研究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并设有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和草业科学3个本科专业,畜牧学和草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有畜牧学和草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畜牧学是江苏省优势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草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校友会2020年专业排名中我院动物科学专业名列全国第三

在这里,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职工11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1人、副教授20人,获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2项1人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和“科技领军人才”,多名教师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动物科学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动物遗传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学院教师主编、参编国家规划教材、全国农林院校规划教材、江苏省重点教材20余部。拥有“动物遗传繁育和分子设计”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效性评价机构、扬州大学现代牧业实践教育中心等一批部省级平台。学院现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科研课题300余项,年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在研项目总经费8000余万元,在动物遗传资源评价、保护与利用,动物营养代谢调控,动物胚胎发育遗传工程,动物生产与动物福利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标志性成果。

在名城,遇名师。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训练,4年、7年、10年的学习,赋予动科学子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能力。多年来,我院毕业生因为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熟练、适应能力强而迅速成为用人单位教学、科研、技术和管理骨干,另有一批毕业生成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被国家有关部委授予“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全国大学生创业就业典型人物”等荣誉称号。

近三年来,学生出国升学率在65%以上,10余名学生考取选调生,50余名学生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一批学生进入医院、科研院所、大型国有企业等单位工作。本科生就业率连续10年达100%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强调“三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农科专业发展前景广阔。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始终致力于畜牧、水产、草业创新复合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畜牧、水产、草业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餐桌上的安全不懈努力。


欢迎你来到

佳木葱郁 芳草盈地的

扬州大学文汇路校区

成就富有价值的精彩人生


学院立足当前青年大学生的现状,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经过长期地探索,形成并有效实施了“510行动”和“五个一计划”。

“510行动”即:每天整理宿舍内务10分钟、每天早餐10分钟、每天提前进教室10分钟、每天读报10分钟、每天反思回顾10分钟;

“五个一计划”即: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计划”、每周一次“校园文化体验计划”、每月一本“好书阅读计划”、每季度一次“亲情感恩计划”、每学期一份“学业规划计划”。

活动特色鲜明、成效显著,深受各方好评。

为实现师生全方面互动,营造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良好学府氛围,2004年起,学院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2008年,出台《本科生科技导师制实施办法》;2012年,动员全院教师参与到导师制中,实现本科生全覆盖。一年级新生实施随机对接,实行学业导师;二年级、三年级学生双选对接,实行科技导师;四年级学生双向对接,实行就业导师。

通过全员导师制的实施,不仅优化了本科生培养模式,丰富了本科生实践教学内容,而且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了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学生专业思想得到巩固,专业素质显著提升,大学生科创项目立项数逐年攀升。2020年,研究生、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17篇(65篇为SCI),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一区文章2篇。

2021年,学院成立智慧畜牧产业学院,以智慧农业为抓手,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高质量推进全省畜牧水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提出扬大动科方案,通过政校企融合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目前,学院已在80余家省内外单位设立就业创业基地,为学生争取了众多“暑期试就业”、就业、创业岗位和条件,连续九年举办校企合作论坛,并倡议成立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校企(1+20)合作联盟,坚持“交流、合作、服务、共赢”的理念,以“联合人才培养、联手科技攻关、联建实训平台、联动就业创业、联袂合作发展”为目标,共同为学生成人成才服务。目前,多家企业在学院设立了奖助学金、学生国外游学基金、大学生创业基金、大学生学生活动基金。

为创新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以我国著名小动物专家,原苏北农学院首任院长冯焕文先生为名,成立“焕文书院”和“焕文卓越班”,开设焕文讲坛。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风建设为主导、以学术科研为动力、以专业文化为基础、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发展提供平台与机会。“焕文书院”设立学业拓展中心、技能发展中心、生活体验中心、文体活动中心、校企合作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六大模块,切实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努力做到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相结合,素质拓展训练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宏观管理与学生自治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格完善相结合。

在动科

有能够提高同学综合素质的

专业技能大比拼

还有轻松快乐的

趣味运动会

还有能唤醒心底温暖的

科技馆和江上青志愿服务

当然

还会开展拓展专业素养的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论坛

每年暑期

牧歌支教团

都会前往大山深处播种

温暖着你我

学院的国际化进程

也在稳步推进

学院与多国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

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

在动科

有人连发SCI不眨眼

还有人国奖拿到手软

科研达人、抗疫先锋、文学才子

各路大神在这里汇集

你也许就是下一个

学院先后在全国大学生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水产技能大赛中取得佳绩。连续三届获得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十余人获得个人单项奖;水产技能大赛中综合成绩在54所院校中排名第三,获颁优秀组织奖

2021年,我院学生参加“光明杯”第四届牛精英挑战赛,我院奶牛、肉牛团队双双斩获大赛团队一等奖,1名学生获个人特等奖,2名学生获个人一等奖,3名学生获个人二等奖。

我院学生参加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守护长江微笑,我们在行动”获得大赛铜奖。

先后3名学生加入扬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学院“党员博士团”“牧歌支教团”“孺子牛服务队”等志愿服务,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近3年,我院学生参加江苏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先后有1名学生获得研究生赛道特等奖,1名学生获研究生组总冠军。

近年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国省级科研立项十余项,互联网+大赛获得国家奖1,创青春获得国家奖1项,挑战杯获得省级奖5项,连续被评为“创新创业先进集体”。

2018年,我院学子参加“创青春”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喜获金奖

2020年,我院学子参加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全国铜奖,江苏省一等奖

2021年,我院学子参加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决赛,1个项目获得一等奖,1个项目获得二等奖

动科·懂你

在这里,成就更好的自己

祝每一位高考学子都能金榜题名

期待你能够成为YZUers中的一员

我们在扬州大学动科学院

等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动科 · 懂你——在这里,成就更好的自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