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读︱看火车乘坐轮渡远行 粤海铁路中国第一条跨海铁路的诞生始末

2016-07-04 GeekCivil 土木极客

 

【土木极客】一个深耕于工程科技传媒的公众号

有思想

有温度

有情怀

以下是正文,敬请关注

工程总投资:48亿元

工程期限:1998年——2003年


2003年1月8日上午10时55分,首列货物列车乘“粤海铁1号”跨过琼州海峡抵达海南岛。这标志着粤海跨海大通道正式开通,结束了海南与大陆不通铁路的历史,使多少世纪来一直孤悬海外的海南岛与大陆有了直接的通道。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出席庆典活动并剪彩。

当粤海铁路正式开通之后,很多人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为何选择轮渡的方式而不去修建海底隧道?今天小编为您解读关于粤海铁路诞生的始末。

轮渡与过海隧道之争

火车渡轮与过海隧道相比,缺陷是运输能力有限,而且舒适程度以及抗风浪能力也都不及过海隧道。虽然目前“粤海铁1号”能抵御8级左右的风浪,在一般的运输条件下,火车渡轮基本能够满足运输条件,但是一遇更大的风浪,就只能停运。

如果修建汽车和火车两用的海底隧道将是最方便快捷的运输方式,乘火车从广东徐闻到海南海口只需30分钟,而且不需要换船的周转时间。有关专家测算,如果在琼州海峡修建一条过海隧道,需花费近200多亿元,而粤海铁路通道全部投资则是四十多亿,其中火车轮渡本身仅两亿,轮渡加码头的投资不过十多亿。且不论琼州海峡海底百米深沟给海底隧道建设带来的技术难度,仅是就国内、国际工程报价而言,海底隧道对目前的海南经济来说都显得过于昂贵,而火车轮渡则是经济的、有效的。

“粤海铁一号”火车跨海渡轮

粤海铁路以两艘跨海火车渡轮为运输主体。2001年4月25日,粤海铁路公司与江南造船厂签订了“粤海铁一号”建造合同,同年11月20日,“粤海铁一号”正式开工建设。

承担跨海铁路运输任务的“粤海铁1号”排水量为13000吨,总长165.4米,载重量为4080吨,拥有近十项中国铁路史上独创的技术,如安装有一整套减摇平衡系统,保证火车上船时不会发生任何角度的倾斜;船体还可象螃解一样横行,甚至可以原地打转;并安装有自动驾驶系统以及卫星导航系统等先进设备。

 从下到上三层甲板分别用于装载火车、汽车和旅客,主甲板为火车甲板。最底层的火车甲板可装载每节长14米重80吨的货物列车40节,也可装载每节长26.5米的旅客列车18节;第二层汽车甲板还可装载汽车56辆;旅客舱室可载旅客1360人。

在轮船的底舱火车甲板轨道上,“粤海铁一号”在全国首次采用嵌入式轨道安装方式:整个甲板在安装了四轨火车道后,没有凸起物,使得该甲板可以多用途使用,必要时可以运载汽车、多用途重型车。在两条轨道之间的甲板上,焊接了许多钢铁圆环,舱内还摆放了许多类似于千斤顶的铁家伙:原来那是一种捆绑装置,在火车停靠之后,可以靠气动自动升降,用于抵住车厢底部对车箱进行捆绑,同时还将有钢铁楔块在车轮位置参与固定车厢,防止其发生位移。

在二层宽阔宛如“小型航空母舰”的汽车甲板上,同样有设计周密的捆绑装置:那是一道道如履带印的防滑道,加上一些十字槽口“地令”。一种汽动式捆绑装置,一头固定在汽车上,一头卡在地令槽中,然后充气拉紧捆绑,确保汽车在船舶十五度倾斜中无恙。

在顶层的驾驶室,这里有多项中国第一次在船舶上使用的技术:英特灵减摇抗倾装置、单手柄操作系统、船泊用“黑匣子”。

所谓英特灵减摇抗倾装置,形象地说就是在船底部U型安装的三个水舱,舱口分别安装了巨型鼓风机,利用电脑全自动检测船泊的摇摆频率和倾斜度,按照船舶倾斜相反的方向向水舱中鼓风施压,从而减少船舶摇摆频率和倾斜度。当海上风浪高达八级以上时,其减摇抗倾能力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粤海铁1号”汽车甲板上的船舷外有世界最先进的垂直逃生系统,这个设计的目的是:一旦“粤海铁1号”出现事故,六个“圆筒”将迅速被放在海面上,并在短时间膨胀后成为帐篷式的救生筏,每只救生筏可容纳100名乘客。据悉,这个世界最为先进的垂直救生系统是首次在我国轮渡上使用。

为了配合栈桥对接,在“粤海铁一号”船头、尾均有保持平衡用的重倾调节水舱、水泵,以确保对接时船体吃水线基本保持平衡。保证“粤海铁一号”轨道对接误差设计不超过五毫米。

粤海铁路大事记

1992年,海南省、广东省和铁道部召开会议,首次在会议纪要中,提出建设“海南铁路通道”,从广东湛江到雷州半岛再到海南。

1994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召集广东、海南省和铁道部研究,提出成立“海南铁路通道”建设领导小组,加紧建设这条铁路。

1995年,铁道部成立粤海铁路通道建设领导小组,决定成立粤海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酬资、建设和运营,决定将“海南铁路通道”改名为“粤海铁路通道”。

1996年,铁道部上报粤海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计委组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项目评估,国家开发银行进行贷款评估。

1997年,粤海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

1998年8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粤海铁路通道开工建设,8月29日确定了分批实施、分段建设、分批投产运营的建设方针,粤海铁路通道由“两线一渡”组成:北线是广东湛江北到海安南的139公里铁路;一渡是广东海安南到海南海口南的24公里铁路轮渡;南线是海南海口到三亚182公里铁路。总投资45亿元。

1998年8月30日粤海铁路开工,2001年1月28日湛海段正式通车。

2003年1月8日跨海铁路轮渡开通,“一线一渡”全线贯通。

为何都是“夕发朝至”?

海口开往广州的跨海列车都实行的是“夕发朝至”,据解释,从去年起,国内大城市之间运行距离不超过1000公里总里程的列车都按这一原则运行。由于从海口出发的旅客一般都领略过琼州海峡的风光,所以海口始发的客列18∶58出发,而从广州到海口则是22∶26出发,第二天上午10∶00多抵达海口,这将充分解决内地旅客上岛前饱览琼州海峡和海口西岸风情的需要。

火车过海如何保平稳?

据介绍,粤海铁一、二号技术上都已达到抗十级风的要求,但出于航海安全相关规定,高于八级风就要停运。同时,两艘轮渡都加装了一些小“机关”———车厢到达指定位置后,每节车厢都由四台千斤顶略微顶起,防止车底弹簧“随波伸缩”,同时,四条每条拉力达20吨的铁链从四面拉紧车厢,从而保证车厢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人数为何严格限制?

由于列车过海的特殊性,轮渡上设置的救生设备基本是固定的,所以渡海轮船对列车人员额度有着严格限制,一趟列车只能载630人过海。

据介绍,这其实是粤海铁路客运开通初期的规定。目前规定粤海铁路客运轮渡不上汽车和散客,日后也可能根据实际情况逐渐放开。

版权声明:未注明出处信息皆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及联系:1205205530(QQ)

招聘公告:

柏嘉工程技术研究院职位招聘火热进行中,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招聘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