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这块“宝地”的变化让全国都羡慕!
(戳图片抽奖!)
海珠再次以广州唯一代表
挺进“国家队”!
中国改革(2018)年会于2018年12月27日召开。大会揭晓了“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最终名单,广州市委改革办推荐的“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城央湿地建设与经济互动发展探索新路”改革案例成功入选“40年40案例”,成为广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40年40案例”评选工作于2018年7月启动,主要依据案例自身价值、典型意义、对今后改革的影响和引导、群众获得感以及社会影响力等因素,对初次征集的600余个案例,经过多轮专家评议,征求数十位各领域专家意见,梳理出28个省区市140个入围案例;通过网络热度调查,各地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最终确定40个地方改革创新案例,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6大领域,从地方改革创新的角度反映出改革开放40年成就。
专家们评议认为活动从地方顶层设计、基层创新落实、改革推进方式等角度深入观察、梳理和研究地方经验,涵盖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历程,具有研究意义和实践意义。
评审专家认为,海珠湿地保护建设是“用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指导具体实践、开创性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体现”,在生态文明改革领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相关经验值得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作为“广州城市生态的守护者”
海珠湿地保护建设案例
正是多年来海珠区努力践行
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面对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
海珠区克服了哪些难题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之道
一起了解海珠湿地的“前世今生”~
海珠湿地位于海珠区东南部,是果基鱼塘农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被称为中国湿地“四颗明珠”之一。一直以来,海珠湿地被誉为广州“南肺”、城市“绿心”,与“北肺”白云山遥相呼应,对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
20多年前的
“保肺”和“保胃”之争
海珠湿地历史上又称万亩果林,早在20多年前,便是广州生态保护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万亩果林慢慢被城市包围,直接影响果树生长与收成,果树生产人均年纯收入仅为300多元,不能保障村民基本生活。由于万亩果林用地受到严格控制,只能种果树,不能“种”房子,成为严重制约村社经济发展和社员收入提高的“紧箍咒”。万亩果林范围内村社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拉越大,村民和各方对果林进行经营开发的冲动越来越强烈,城市“保肺”和村民“保胃”之间的矛盾逐渐凸现。
为破解这个难题,海珠区曾采取租地建果树公园,也探索过用土地融资公司运营等方式开展保护工作,效果不甚理想,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社员“保胃”的问题,城市“保肺”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
2
新路子“只征不转”
带来华丽蜕变
“只征不转”即政府将万亩果园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但不转变农用地性质,作为永久生态用地予以保护。由政府统一保护、统一管理果园,让村社和村民安心在留用地上发展集体经济。
这一创举,既可永久保护万亩果园,又为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破解了城市“保肺”与农民“保胃”的矛盾。
海珠湿地征地共11044亩,涉及8个村、11382户、34146人。在征地过程中,海珠区做到:“三绝不”:绝不强求,绝不强征,绝不强拆。由村社组织民主表决,体现广大村民群众意愿;“三承诺”:承诺立法保护,承诺不搞商业开发,承诺征地款及时到位、安全发放;“三落实”:落实留用地,落实社保政策,落实产业引导,征地实现零上访。
突出抓“大保护”,坚持“原生态、微改造、少干预”的原则,尊重自然、科学布局,确保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
一是致力于修复果园系统,重现积淀千年的果基农业智慧。对原有退化、受污染的果林进行清淤整改,启动建设果基农业示范基地,用专业、科学的管养,让百年老树重新挂果。每年盛夏,湿地都举办水果文化节,与市民分享龙眼、黄皮等岭南佳果。
生物多样性也大大增加,现有维管束植物630种,鸟类169种,鱼类54种。
二是致力于恢复水网生态,再现岭南水乡景象。通过开展水网联通、水系清淤、管网截污、“食藻虫”水生态修复等工程,在湿地水域恢复了珠江自然潮汐动力,使区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水安全、水治理和水景观相促进。
海珠湿地扮演起了“城市生态守护者”的角色:它犹如一块巨大的海绵,可收纳约200万立方米雨水,起到了“海绵城市”的功能作用,令辖区东南部内涝现象大大缓解;它又是一个水质净化器,湿地内水质基本从V类提升到III类,部分指标达到II类水质标准,同时由于湿地内39条河涌与珠江相通,也有效净化了珠江水质;同时,它还是一个城市大氧吧,使湿地附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PM2.5常现个位数,更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
为加强运营管理,海珠区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广泛听取专家、市民等社会各界的意见,精心规划水道、绿道,不断完善景区配套和管理,在细节上下功夫,设计人性化旅游线路,使湿地具有亲和性、互动性、观赏性。
市民漫步于果林间,低头可见淙淙流水,抬头可见小鸟栖息的树荫,伸手就能摘取诱人的佳果。
目前,海珠湿地成为广州市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广东省目前唯一国家重点建设湿地,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设专章永久保护。
2017年5月,海珠湿地发起成立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创新联盟,充分发挥“城市生态综合服务、科普宣教、文化传承”等功能,积极探索“湿地+”模式,拓宽湿地利用内涵,成功将地处城央、不利于湿地保护的劣势,转化为共享共建的后发优势。
如大力推广“湿地+教育”,成立自然学校,打造全社会参与的开放式教育平台。引进广东省环保宣教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等社会环保力量,积极开展丰富的科普宣教等活动。海珠湿地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全国自然学校试点单位。
3
海珠湿地保护建设启示
⇊⇊
(上下滑动查看)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珠湿地面积达11平方公里,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如果按商业开发来估算,仅拍地收入就有几千亿元。要商业还是要生态?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作出决策,就是要把大面积的绿色空间保护起来,留给子孙后代,就是要让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齐头并进,实现“出则闹市、入则桃源”,城市的居民也可享受乡村的山清水秀、田园风光。海珠湿地的保护利用,就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一流的生态环境,吸引一流的人才、汇聚一流的产业。海珠湿地的生态效应已转化为创新经济的聚集效应,成为吸引高端企业和人才的“金字招牌”。2016年以来,已有26家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央企及上市公司的项目在海珠湿地周边聚集,形成了广州新落户企业的“湿地效应”现象。目前海珠区集聚了科技企业1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550家。微信就诞生在海珠区,其新的总部大楼落户在与海珠湿地相邻的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是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重要支撑,目前已吸引了腾讯、阿里等20家领军企业,总投资达725亿元。预计到2020年,琶洲集聚区将吸引8万高端产业人才,崛起1000亿级创新产业集群,形成知识经济的新高地。
二是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海珠区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在海珠湿地征地中,按征地面积10%为村社落实1100多亩的经济发展留用地。对留用地统一进行产业规划,引导村社利用湿地良好的生态效益发展高端产业,有效增加了村社集体和村民的收入。投入5.5亿元,按当年政策“最高标准”为被征地村民购买社保,保障被征地村民的长远生计。优先聘请村民在湿地从事果树保育、维护管理等工作。这些举措,在改善周边环境的同时,增加了村社集体和村民的收入,实现了共赢共享。
改革不易,坚持可贵
创新思路,不懈努力
海珠湿地保护建设的有效探索
让海珠成为更加宜居宜业的羊城“宝地”
随着改革举措不断深入
相信海珠家园将越来越美!
责编 | 晓东南、文森南、土土兔
来源 | 广州改革、海珠湿地、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