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出炉!海珠学术在世界出名了!

望亦星 广州海珠发布 2019-05-19


海珠“学术”又攀新高峰!

先来看看这个榜单!



中国最好大学榜中山大学进前十


1月23日,作为全球四大高校排名系统之一,拥有16年历史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最新发布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除我国台港澳地区之外综合实力最强的549所大学上榜。中山大学位列全国第九!



对,就是前段时间

刚凭“古墓派”刷屏的

位于海珠区的中山大学!


(戳文字了解更多)


麦宗豪摄


其实,中大不仅是一块宝地

还是独特的观光游赏地

人才辈出、环境优美

来一次就被圈粉!

现在,是时候和你分享,中大校园更有趣的打开方式。


旅行坐标 #中山大学

#海珠故事



这一次,我们设计了中轴线东区西区三条不一样的线路,满足你在时间上的不同需求。


如果你只有半天的时间,在中轴线行走,即可解读中大的前世今生;


如果你拥有一天甚至更多的时间,不妨分别前往东区及西区,在这个浪漫的校园漫步,细味她的学术,神秘和可爱。





■  【中轴线】

打开平行时空

让孙中山先生带你走中大





中大的中轴线,浓缩了近一个世纪以来这个校园发生的精彩故事,是这所学校的最佳体验方式。


☐ 中轴线:感官打开,进入平行时空



进入中轴线,一股怡人的清香扑鼻而至——仔细观察,发现校道两旁穿插栽种了白千层和洋紫荆树。


这股清香,正是来自于澳洲树种白千层的叶子。


白千层叶,是茶树油的主要成分,小女生们都知道茶树油的主要功效,却不知道茶树油的叶子其实就在身边。还有一年开花多次的洋紫荆,学名“宫粉羊蹄甲”,其艳丽的色彩上成就了视觉上的盛宴,一年到头几乎都繁花锦簇。


不管是白千层还是洋紫荆,有趣的东西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就看我们是否愿意把感官打开,发现生活的细节,说不定就有大惊喜——正如中大的这条中轴线。



开地图APP观察这条中轴线的平面图,自南往北,从十字校训后的怀士堂往江边方向延伸,就像一支钢笔的笔杆,文艺风十足。


此十字校训,是孙中山先生摘抄《礼·中庸》而来。


☐ 怀士堂:基督建筑,揭开两校故事序幕



能够立在中轴线上的建筑,背后都有不平凡的故事。


怀士堂1915年动工,1917年落成。1923年12月21日,孙中山先生与夫人宋庆龄到此视察,还在怀士堂作长篇演讲,勉励青年学生“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


怀士堂为何叫怀士堂?

这就是校园背后的另一个身份——原岭南大学的故事。


从老照片上辨认,当时怀士堂的外部装饰,有不少十字架,以此追溯,这曾是一所基督教青年会馆,原捐赠者名为安布雷·史怀士,以“怀士堂”命名以作纪念。


岭南大学和如今的中山大学,还有孙中山先生有何关系?

我们从孙中山的好朋友——岭南大学第一华人校长,钟荣光先生说起。


☐ 黑石屋:这位校长有点酷



孙中山先生和钟荣光是同乡,钟校长用几句话,到位地概括了他自己的一生:


“三十年科举沉迷,自从知罪悔改以来,革过命,无党勋;作过官,无政绩;留过学,无文凭;才力总后人,唯一事工,尽瘁岭南至死。”


在民国时期的教育界流传一句话:“北有蔡元培,南有钟荣光”。作为第一代中国大学的校长,同为举人出身的蔡元培和钟荣光,承担起中国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历史重任。


黑石屋,便是钟荣光先生曾经居住的地方,坐落在小礼堂东面,最早的时候,黑石屋是学校的教工宿舍,由芝加哥的黑石夫人出资兴建并以其名字命名。


1924年,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变,孙中山先生的妻子宋庆龄,从现在的北门进入岭南大学,避难在孙中山先生友人钟荣光先生家——黑石屋,后来又从北门出去上了中山舰与孙中山先生会合。


☐ 马丁堂:多个“第一”的头衔

有“中大狮”守护



丁堂外墙边上,“AD1905”的石刻异常醒目,只因马丁堂在中大的地位,非常珍贵——她拥有多个“第一”的头衔,校园内第一座永久性建筑物、广州第一幢由硬制红砖所建的房屋、全国第一幢用钢筋水泥地面的建筑。


“AD1905”的石刻上方,有一张老照片,记录的是1912年5月7日,孙中山先生到岭南学堂访问,在马丁堂前发表题为《非学问无以建设》的演讲,并与师生员工合影留念。


马丁堂前,有一尊形象生动的石狮,现在名为“中大狮”,甚至有着比马丁堂更悠久的历史。


这只被誉为中大“马丁堂守护神兽”的石狮,是岭南大学首任华人校长钟荣光从广州城内一个旧庙觅得,并迁入校园安置的,在康乐园里已经默默伫立了近百年。作为典型的“南狮”,蹲姿回首,脚踩一头小狮子,口含飘带,生动灵巧,肌肉部分处理柔韧而富有弹性,强调线条的流动感,隔着草坪,远望着钟荣光先生当年的宅邸黑石屋。


☐ 孙中山铜像:友人远洋相赠,全球四尊



今天屹立于中轴线的孙中山铜像,是孙中山先生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先生所赠。在中山先生逝世后,梅屋庄吉按照1:1的比例,花重金铸造了四尊孙中山铜像,希望通过孙中山铜像宣传其主义。这四尊铜像分别赠与南京中央军官学校、广州黄埔军校旧址、中山大学以及中山县孙中山故居。


☐ 惺亭:古钟和烈士



铜像前方便是惺亭,又称钟亭、烈士钟亭,由美国建筑师墨菲(曾在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设计清华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和燕京大学等多所重要大学的校园,并主持了国民政府南京的“首都规划”,是当时中国建筑古典复兴思潮的代表性人物)1928年设计并落成。


那时候,岭南大学每届学生都有一个社名,1928年毕业的班名为“惺社”,惺亭由此得名。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即为惺社学生。


☐ 乙丑进士牌坊:明朝牌坊,在老城发光



惺亭不远处,立有一个比这个校园历史更老的小品建筑——乙丑进士牌坊。


“乙丑进士”牌坊建于明朝崇祯八年(1635),为表彰天启年间广东的七位进士所建,已有近400年历史,由砂岩砌筑,三间、四柱、五楼石,各楼下的石制斗拱承托出檐,石额刻“乙丑进士”四字。


☐ 哲生堂:古典宫殿建筑从何而来?



康乐园西北区有两栋极为相似的“仿宫殿式建筑”,都是惺亭建筑师墨菲的作品,哲生堂为其中之一。

 

哲生堂的下层为普通红砖砌成的“底座”,上层则由明黄墙身、朱红圆柱、宝蓝琉璃瓦屋顶及仙人瑞兽这些中国人司空见惯的建筑元素组成。


哲生堂之名取自孙中山先生之子孙科的字。当时,孙科任铁道部长,为推动岭南大学工科发展,由铁道部出资兴建工科大楼。严格来讲,哲生堂是以个人命名的非个人捐赠楼宇

 

☐ 荣光堂:了解岭大好去处


中轴线的另一边,荣光堂和哲生堂相对。


荣光堂原来是岭大的宿舍,为纪念钟荣光先生对大学的贡献,以其命名。


现在的荣光堂是西餐厅和招待所,收藏有很多岭大建筑的老照片,是了解岭大建筑历史的好选择。



☐ 马应彪招待所:接待来宾和小聚会场所



当时岭南大学没有招待所,为解决招待来宾和小聚会用房,岭南大学首位华人校董、先施公司创办人马应彪先生,捐资兴建了一栋招待所。


马应彪招待所落成于1922年。1989年,马应彪之子马文辉先生捐资加建一层。


☐ 中大北门广场:又一道迷人风景线



现在看到的北门牌坊,是以中山大学原石牌校区老牌坊为蓝本修建的。中大北门广场建成后,除岿然矗立的中山大学北门牌坊外,还加入中大校徽、校训、校史等元素,保持学校临江格局之外守护了大学的精神和传统。


而中山大学原石牌校区的老牌坊位于现在的五山路斜坡处,建于1935年,既融合了西方建筑的风格,在细部装饰上又兼有中国传统元素。




■  【东区】

浪漫又神秘,“古墓派魔法学校”到来!




如果说中轴线浓缩了历史和建筑的精华,中大的东区,便是这片校园文艺和学术精神的担当。在这片以老教授房子、学生宿舍和运动场馆为主的区域,是保留了中大学子最多回忆和生活痕迹的地方。


学子们喜欢调侃,自己身处“中大魔法学校”就读,近日考古发现的汉代、明清古墓,又让学子们兴奋,原来一直在“古墓派”读书。


所有的这些,都和马岗顶、小红楼有莫大的关联。


☐ 康乐园的来源:马岗顶



在中大本部的各处,都不难发现“康乐园”的字眼,康乐园究竟在何处?


这就不得不提“康乐公”谢灵运的故事。


谢灵运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18岁就世袭康乐公,后来刘裕建立刘宋政权,谢灵运对布衣出身的刘裕自然是有点孤傲,寄情于山水之间,得罪了当权者。


元嘉年间宋文帝将谢灵运流放广州,就是现在的康乐园内。康乐公旧居早已无存,后人甚至无从考证马岗顶的茂林修竹间。


不过从那时候起,马岗顶便成为了广州的一处“风水宝地”,这里山清水秀,更有名人“加持”,后人便陆续在此修建坟墓,光耀门楣。直至岭南大学选择校址的时候,觅得此块宝地,加以开发。所以,今天马岗顶一带,依然散落很多考古发现,为学子们兴奋。


☐ 瞻仰教授中的教授:陈寅恪先生



在阳光的照耀下,斑点洒在白色的小路上。然而这条小路并不平凡:它在中大超过半个世纪,是那条照亮先生回家的路。


陈寅恪,大师的成就早就蜚声海内外,牛津大学一直想聘请他为客座教授,虚位等待多年才另请他人。季羡林说:陈寅恪为一代史学大师,“一代史学大师必须能上承前代之余绪,下开一世之新风,踵事增华,独辟蹊径”。


据说陈寅恪讲课时总是端坐而讲,态度严肃。大师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 大钟楼的拱形浪漫:格兰堂



格兰堂建于1915年,由于屋顶上有一座大钟,因此又称“大钟楼”。


在格兰堂,最具表现力的是“拱”。入口高高的台阶上,两对方形双柱支撑起三个大尺度的拱,勾勒出了格兰堂粗犷的线条;双柱之间留空,并各镶入ー个小拱;周围的门窗也多采用拱形。


受拱的影响,格兰堂的门窗尺度也相对较大,中央三个大门加上门拱上的大型玻璃花窗均有两层楼高,大门是黑漆的中国木隔扇形式,显得古色古香。


☐ 光影美拍最佳点:岭大附中附小建筑群



怀士堂两侧,都是原来岭南大学附中的建筑。而东区不远处,在图书馆附近,就是附小的建筑群。


在马岗顶西,有相对集中的8栋红楼建筑立于图书馆旁,冠以“岭南大学附小建筑群”的名称,位于建筑区域中心,唯一有名字的即“陈嘉庚堂”。


每当太阳光透过茂密的树丛,洒落一座座小红楼,在微风中晃动的光影,使红墙绿瓦间多了金色的点缀,一条条校园的小路把散落的红楼串联,中大校园的独家大片,便在此刻上映。


中大校园的甜蜜,正源自于此。





■  【西区】

名字有点怪,和生物标本们Say个嗨!




与东区相对,西区的老建筑们则更擅长“搞怪”,一个个有趣的名字都争相脱颖而出:爪哇堂、十友堂、模范村……殊不知,这都是钟荣光先生对岭大的建树——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代表了不同捐赠者的故事。


更有趣的是,几乎所有的中大学子和广州人都不知道,这里还藏有一个“琳琅满目”的生物博物馆,可以和90余万个生物标本们Say个嗨的精彩体验,又岂能错过?


☐ 老外设计新尝试:陆佑堂



说到“陆祐”,取自捐资建楼者的先祖。黄容章和黄容康兄弟捐款6万元修建岭大学生宿舍,以纪念先祖黄陆祐先生。与实际建设费用11万不足的部分,由“同学筹措基金会”补足。旧称“学生第三宿舍”,与“学生第一宿舍”(爪哇堂)、“学生第二宿舍”(荣光堂)相对应。


最有趣的是,陆佑堂的开间数达到了十一开间——这是中国建筑中的最高等级——也正正印证了老外设计的时候摒除规制,求实用美观的初衷。


☐ 印尼华侨赤诚造:爪哇堂



“爪哇”一词指的是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康乐园内为何以爪哇命名楼堂?


1919年,钟荣光校长赴印尼爪哇各地,向华侨募捐建造大学宿舍经费。在爪哇,他进行为期5周的游说活动,得到广大华侨的热心襄助,共募集7万港元。该栋四层建筑于1920年动工,当年建成,为岭大学生第一宿舍。


为纪念爪哇华侨的赤诚,故名为“爪哇堂”。


☐ 农学圆梦:十友堂



十友堂1929年落成,由十位岭南大学校友捐建,是四层(含地下室)的岭南风格建筑。当时为岭大农学院大楼。后经过多次维修,至今仍能较好地保留原有的风貌。


☐ 为教师造房子:模范村



据文献记载,模范村每栋建筑基本不超过万元,“而屋有两层,上为宿所及露台,下则客堂、膳室、浴房、厨所、储藏室皆具。屋外留地数弓,花圃菜畦,随意开辟。将来拟建筑十间为一列,屋之距离各数丈”。


因其代表当时教师住宅的小洋楼模式,故名曰“模范”。


后来,学校把青年教师安排在模范村的小红楼居住,又再后来,已婚或即将结婚的情侣,都被安排到一栋楼居住,所以这边就被叫做了“鸳鸯楼”。


☐ 对话十八先贤:永芳堂



永芳堂由对称的外方内圆的双曲面组成,前庭舒展的两翼象征开放中的国门,直达三楼正厅的室外六十级台阶象征着国家的发展进步。


十八先贤铜像广场,十八先贤两边布局,以历史顺序为序。


两组铜像分别以林则徐和洪秀全为首,以孙中山和黄兴为后,既自成独立,又与永芳堂连成一体,其宗旨是纪念和弘扬近代中国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华民族及其优秀儿女为维护民族尊严、国家独立而前仆后继的奉献精神。它为中大增添了一道亮丽景观,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断有各地学生和游客前来参观。


☐ 和90余万标本Say个嗨:生物博物馆



如果中山大学本部的最美校园打动过你,那么,藏身校园一角的北极熊、亚洲象、恐龙蛋、萨斯特鱼龙、鳞齿鱼等90余万号的生物标本。


入口处的一端,北极熊的标本非常醒目。


自1973年开始,捕猎北极熊在全世界是被禁止的。而你看到的这尊标本,则是美籍华人刘国烈先生获得许可,在1971年2月在阿拉斯加采集到的,当时的价值就达到了20万美元,可见其珍贵的程度。


2005年,刘先生把这号珍贵的标本捐赠给博物馆,体重700公斤、体长2.8米、高1.5米,陈列在博物馆的入口处,举起右爪,栩栩如生般,给参观的游客来一个热情地拥抱。


1808年的植物标本怎么从欧洲带来中国?生活在2.5亿年前,7.8米长的萨斯特鱼龙化石,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全国最小的鸟,在广州到处飞?3.5米长的新中国龙、兴义龙和鳞齿鱼的芳容,你见过没?


就连珍贵的玳瑁、浣熊、赤狐、翻车鱼……只要你细细观察,总能够在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找到你的“兴奋点”。


百万馆藏,等待好奇的你,慢慢聊一下他们的故事。


************


中大校园的精彩,

又岂止于此?


更多的故事,

更多的线索,

更多的路线,


我们一起继续挖掘。






● 中山大学:如何到达

@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如何前往:地铁8号线,中大站


@预计停留时间:

中轴线区域:2-3小时

东区(含陈寅恪故居):约2小时

西区(含生物博物馆):约2小时


@【温馨提示】

✔校外人士中大校园进出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请遵循校方管理办法进入,并请通过中大官方网站提前了解开放情况;

✔参观中大校园,请勿大声喧哗,切勿影响学校本有的教学秩序,避免进入学生生活区域。


感谢合作方:Muatrip原地旅行

编辑 | 田心君责编 | 晓东南、文森南、土土兔来源 | 广州日报、广州海珠旅游


|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