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索尼(1866-1924)是谁?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149po05wq&width=500&height=375&auto=0
费卢西奥·布索尼钢琴集锦(1922)
费鲁乔·布索尼 Ferruccio Busoni (1866~1924) 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1866年4月1日生于意大利恩波利(Empoli)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一位音乐家,母亲是德籍钢琴家。少年时代是在的里雅斯特(Trieste)度过的,随她的母亲学习钢琴。1875年曾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后随家庭迁至格拉茨(Graz),并于1878-1881年,在这里跟随W. A. Remy学习了和声、对位和作曲。1886年,他为摆脱父亲的音乐影响而来到音乐都市莱比锡。在这里,他结识了许多音乐界的朋友,诸如格里格、德利乌斯(Delius)、柴可夫斯基、辛丁(Sinding)和马勒等。1888年在赫尔辛基音乐学院担任钢琴教师,与西贝柳斯成为朋友。1890年、1891年先后在莫斯科和波士顿任教。不久移居纽约,筹办音乐会。1894年回到欧洲,并定居于柏林,致力于创作。自1900年一直到1915年,他又转向钢琴演奏的事业,辗转巡回演出,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此外还时常在魏玛、维也纳、巴塞尔讲学,指挥乐团演奏,并进行音乐哲学的研究,最终写下了《新音乐美学设计》(Entwurf einer neuen Ästhetic der Tonkunst)一书。同时他还创作歌剧和其他音乐。
1913年,担任意大利博洛尼亚剧院(Musical Lyceum of Bologna)总监。1915年,一次大战爆发后前往纽约,这时他在意大利和德国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因此他于这年秋天在瑞士申请政治避难。在苏黎世的五年中,虽然心理上承受了很大的痛苦,但在艺术上却有很大的收获,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赫-布索尼版》,创作了歌剧《图兰朵》、《阿莱基诺》及大部分《浮士德博士》,还写了许多其他曲子。他在苏黎世的寓所成为当时艺术家们聚会的场所。
在接受了苏黎世大学荣誉博士的那年,他离开瑞士,前往英国,并于1920年回到柏林,接受普鲁士艺术学院作曲教授的职务。由于通货膨胀,他不得不再次开始筹办音乐会演出,但由于日益恶化的身体健康,使他终止了演出。1924年7月27日,布索尼逝世于柏林。
他未完成的歌剧《浮士德博士》,由他钟爱的学习菲利普·雅尔纳赫(Philipp Jarnach)续成,并于1925年在德累斯顿首演。
早期创作以《钢琴协奏曲》为代表,后来的重要作品包括《交响夜曲》、《印第安幻想曲》、《小奏鸣曲》、《长笛与乐队的小夜曲》等。在歌剧方面,他以超现实的神秘幻想作题材,写了《选举新娘》、《图兰多》以及著名的《浮士德博士》等五部作品。
布索尼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盛行的新古典主义音乐(Jungen Klassizitat)的先驱。他认为音乐应当保持严格的客观精神和中立态度,而古典的对位手法以及帕蒂塔、大协奏曲、托卡塔、帕萨卡里亚、里切尔卡列等古典形式是实践这种理论的最好途径。在创作上模拟古代音乐风格,而在手法用现代的技术,形成新的拟古风格。他的后期创作手法在当时有很浓厚的超前意识,他在韦伯恩、巴托克、梅西安之前运用了近代作曲手法,这和他前期作品的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影响形成强烈的反差。由于他在德国受音乐教育,大半生也在德国度过,所以风格常常游离于德国和意大利之间,有时强调意大利的特色,有时又流露出德国气质,性格中呈现出矛盾和复杂的状态。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166x4ye23&width=500&height=375&auto=0
巴赫/布索尼《恰空》
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是小提琴艺术史上一件不可多得的瑰宝,而其中第二奏鸣曲的终乐章《恰空舞曲》(全曲由五个乐章组成,也就是在典型的乐章结构——阿勒曼,库郎,萨拉班德和基格等四种舞曲之后)更是其中最受追捧的作品。它被后世的音乐家们改编成各种不同的形式,其中以布索尼这位巴赫作品改编大师的钢琴独奏版《d小调恰空》尤为著名。布索尼凭借自己对巴赫音乐的理解,并针对钢琴这一现代乐器的优势,在忠于原版《恰空》的基础上进行了旋律、和声织体上的扩充,将小提琴的演奏技法钢琴化,并利用钢琴丰富的表现力,对“恰空”主题进行了强化,在其中加入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时代特征。
先来感受下这首无伴奏小提琴Partita No.2, BWV1004的Ciaccona
Lipatti演奏的Chaconne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164g4y0z9&width=500&height=375&auto=0
恰空舞曲(巴赫/布索尼)James Rhodes
初探《d小调恰空舞曲》巴赫—布索尼
于月亮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22.1
【摘要】:《d小调恰空舞曲》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中的第二首《d小调组曲》的末乐章。但其篇幅却远远超过了组曲里的前四个乐章,并且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其内涵和深度也远远超过了其它的几首组曲。这首作品不仅在小提琴届具有圣经一样的地位,在后来的各个器乐改编中也受到更多音乐家的喜爱。 在演奏完意大利作曲家费鲁奇奥布索尼改编的《d小调恰空舞曲》,对于这首《d小调恰空舞曲》有了更为切身的感受。这篇论文的目的有三个,第一个是对于巴赫时期的音乐风格和巴赫的音乐特点的掌握,第二个是对于布索尼的改编曲的特点总结,第三个就是演奏布索尼改编后的《d小调恰空舞曲》中的一些经验上的分享。 通过对以往资料的整理和搜集,将巴洛克时期恰空舞曲的发展转化过程,和这一时期音乐形成的各种外界因素的介绍,来了解巴赫的音乐特点成因。从内因上也简略的分析巴赫的宗教情结形成的原因,从而能更详细的理解巴赫创作的《d小调恰空舞曲》的特点和思想感情。 众多的音乐家中费鲁奇奥·布索尼并不算是最耀眼的一位,但是他的巴赫作品改编曲却让他成为了音乐史上的明星。通过对这位意大利音乐家的生平介绍,和布索尼所处的浪漫主义末期和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交接点,通过对这两种时期对比式的介绍,可以了解到布索尼的音乐历程和他的改编音乐的特点。 本文的第三部分,也是篇幅最大的部分,是本人通过对布索尼改编的巴赫《d小调恰空舞曲》的演奏心得分享。全篇是通过变奏的形式来进行分析的,分别对每一变奏的思想感情,所需要注意的技巧,和与小提琴版本的对比来进行阐述的,通过这样能将作品的思想和演奏进行一种经验上的交流,希望能帮助对这首作品感兴趣的音乐人。 每个人在演奏的时候对同一首的作品理解和切入点都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但任何作品的演奏都是要建立在对作曲家的了解上,再加上后天自己对作品的努力追求上。《d小调恰空舞曲》无论在技巧上还是在情感表达上,都是十分考验演奏者的。但也因为这样内容深刻,技巧复杂的作品,在演奏的时候,即提高了演奏的技巧,也在了解作品的同时反省自己的人生道德观,这正是每位音乐爱好者的乐趣所在。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更多的音乐者了解巴赫,也发觉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周言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24.1
【摘要】:布索尼“恰空”钢琴曲改编自巴赫的小提琴独奏曲d小调“恰空”(选自《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第二组曲第五首)。在巴赫“恰空”的众多改编曲中,布索尼的改编曲是比较著名的一首。布索尼将演奏该作品的乐器由小提琴改为钢琴,在基本保留原作框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音响及和声上的重组,使整个乐曲更加雄伟壮阔,荡气回肠。布索尼尊重巴赫的原作,在结构上采用明确的三段体,并运用变奏曲式发展众赞歌似的主题,从而用一个八小节的简单主题呼唤出三十九个变奏。变奏风格多变,有来自主题的材料,也有抒情诗式的歌唱旋律,还包括节奏紧凑鲜明的托卡塔式舞蹈风格的内容,这些或对比或呼应的材料推动着乐曲的发展。本文采用表格形式对作品各个小段落进行详细划分,简洁明了,以便读者快速了解和把握“恰空”的结构。此外,对于一直富有争议的巴赫作品的踏板使用问题,本文将单列一节,配合谱例进行论述,由于研究对象为改编曲这一特殊身份,因此结合布索尼对踏板的使用想法更为科学,而且布索尼在踏板运用方面颇具独创性,他是把踏板融入音符,不仅用其润色更像是用踏板来演奏。布索尼的作品中有大部分是改编曲,期望通过对“恰空”进行的全面分析能为研究和演奏布索尼的其它改编曲提供解读的思路和研究的方向。
索尼公司1999年出品过一张美国钢琴家佩拉亚的CD,24比特技术录音,音符质地透明,有发烧片的感觉。唱片的曲目有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李斯特改编的舒伯特以及布索尼改编的巴赫。此片是近来我听钢琴作品的首选,尤其喜欢开始四节改编后的巴赫,佩拉亚的演绎有一种奇特魅力。
布索尼的大名此前早有耳闻,但其作品却鲜有大师级别的演奏录音。作为20世纪初“新古典主义”的鼓吹者,他作曲家的名声一直没有建立起来,远逊于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甚至还不及魏尔与欣德米特。但就音乐素养来讲,他不弱于上述任何一位大师:童年的钢琴演奏水平几近莫扎特,成年后有大量曲子问世,除钢琴作品外,还写有若干部歌剧,出版了有影响力的音乐论著。一个如此全面而又才华非凡的人,在后世却被忽略与遗忘,英国乐评家对此写道:“对于广大的听众来说,他的音乐个性不够强烈,不足以获得人们持久的热爱。”
用奥地利小说家穆齐尔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的名字——“没有个性的人”,可以隐约概括乐评家及乐迷对他的看法。但此番见解,不能轻易解读布索尼,因为他的作品吨位太大,其内涵的丰富性远远超过一般的理解。就我听这张佩拉亚的唱片而言,布索尼的巴赫有震撼感觉;作品的庄严与肃穆,在极为严谨的表达里充满了抵达另外一个空间的寓意——巴赫通过尘世的熬炼与净化,在星空之间找到了与神性同在的梦境。布索尼去掉了巴赫作品的深重,以超越与轻盈的感觉来表达其神学信条。
1924年就早逝的布索尼(生于1866年),被很多人说成是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但美国乐评家勋伯格却把他归入德国,因其人生的大半在德国度过。他写道:“布索尼是最伟大、也是最富有独创性的钢琴家之一。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和作曲家,他的音乐在当时鲜为人知,在我们今天也同样如此。他是过渡时期的著名人物之一,拥有不安分的头脑,他在音乐理论方面的贡献超过了他的音乐作品。”
布索尼的内心矛盾,在于痴迷从巴赫到贝多芬,再到李斯特的古典遗产,难以割舍,难以告别,即使在音乐理论上跨入了现代——比如他提出了“电子音乐”的概念,但在创作中还是巴赫,又巴赫。有人说,他的另一个矛盾是身份上的分裂。意大利与德意志的混合血缘(父亲是意大利人,母亲是德意血统各半),让他的感性与理性发生冲突。他写钢琴曲十分德国,写歌剧又充满意大利味道。就像肖邦既法国又波兰一样,他对于现代主义作曲方法的态度,是以雅致回避野蛮,以看家者与留守者的态度整理家谱,朝逝去的故国回流。
相对于时代美学的巨变,布索尼不是一个无知觉的人,但其态度却是有意贻误,渴望折衷与融合。叶芝所说的这种“可怕的美”,不和谐与腔调的野化,是布索尼不愿应和的风暴。当“野蛮人”敲碎了“月亮”,人的意义开始变异与瓦解,所有的价值开始重估:作为一个作曲家,是到未知之国去,还是守定青山,原地向更深处开掘呢?从今天来看,守定家园与出门远行是一回事,没有守旧与先锋的真正区别。唯一可察的是作品的优劣。
“新古典主义”后来成了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信条与标签,而最早提出这一说法的布索尼鲜有人知了。20世纪各种主义波澜壮阔,每一面游行的旗帜都在混乱里换了名字。比如,绘画上的立体主义之父应是法国画家勃拉克,但人们最终看见的是它被毕加索收入囊中。毕加索的明星魅力,大于勃拉克这个几乎不问世事、避居画室的人。与此同理,布索尼不爱折腾,性情温和,热心书斋与教学,没有花边与八卦,也不激进,而名声有时是靠意外之举、闹场或丑闻支撑的。布索尼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实人。
时代风暴过后,往往在原地诚实劳作的人,会有真正的收获。布索尼是一个有水准的作曲大师,不比那些名声显赫者差,甚至还要更好。他写了系列的巴赫作品改编曲,首首都是精品。此时需要乐迷抛开新旧美学的标签,从自己的内在感受里重新认识与感知布索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