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列文的舒伯特《鳟鱼五重奏(D667)》
聆听本专辑点击阅读原文
“比方说他们可以演奏德沃夏克那美妙的五重奏或雅纳切克的曲子,贝多芬的八重奏,甚至舒伯特的《鳟鱼》。您知道吗?那才是峰巅——就个人在音乐生涯发展的角度来说,一个低音提琴手梦寐以求的曲目就是舒伯特的作品”——聚斯金德《低音提琴》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148decz5i&width=500&height=375&auto=0
01 D 667 'The Trout': 1. Allegro vivace
03 D 667 'The Trout': 3. Scherzo. Presto
04 D 667 'The Trout': 4. Thema. Andantino-Variazioni I-V-Allegretto
05 D 667 'The Trout': 5. Allegro giusto
06 D 96: 1. Moderato
07 D 96: 2. Menuetto-Trio I-Trio II
08 D 96: 3. Lento e patetico
09 D 96: 4. Zingara. Andantino-Trio
10 D 96: 5. Tema con variazioni. Thema. Moderato
一.钢琴五重奏《鳟鱼》
这首五重奏,A大调,D667,作于1819年,其标题因其第四乐章变奏曲主题采自舒伯特1817年所作的歌曲《鳟鱼》(德文:Die Forelle)旋律而命名。
此曲乃舒伯特与其好友、男中音歌唱家佛格尔在北奥地利旅行时,受到博文加纳热情款待,因此而受博文加纳委托而作,首演于博文加纳府邸。其5个乐章为:
1、活泼的快板,A大调,古典奏鸣曲式。开头以钢琴弹奏三连音音型,起连接全曲的作用。先是第一主题的呈示与发展,然后经过部形成E大调,钢琴弹出第二主题,小提琴反复后进入呈示部小结尾。发展部在以附点4分音符及8分音符进行的新节奏伴奏下,小提琴以C大调奏第一主题,展开幻想追逐。再现部第一主题发展音型以D大调由钢琴再现,通过短小的尾奏而结束。
2、行板,F大调,由3个抒情的旋律组成。第一旋律为F大调,第二旋律为升F小调,第三旋律为D大调。然后第一旋律以降A大调,第二旋律为A小调,第三旋律为F大调重现,为巴赫、莫扎特的传统。
3、谐谑曲,急极,A大调,复合三段体。以弦乐与钢琴对答,再构成赋格。
4、小行板,D大调,主题与6段变奏。主题为歌曲《鳟鱼》,先以第一小提琴奏主题,弦乐陪衬。第一变奏把旋律分配给钢琴,弦乐琶音为衬托。第二变奏中提琴主奏,小提琴衬托,旋律移到低音提琴,钢琴奏复杂的快速经过句。第四变奏转调到三连音节奏,第五变奏也有转调,第六变奏和结尾使用原歌曲伴奏中钢琴的波浪音型。
5、快板,A大调,不完全的奏鸣曲式,其中流露着匈牙利色彩。
二.吉它,长笛,中提琴和大提琴四重奏
这是舒伯特为长笛、吉他、中提琴以及大提琴(Flute, Guitar, Viola, and Cello)所作的四重奏,G大调,D96/Op.21。该作品的手稿于1918年发现,并于1926年出版。从手稿的注释上来看,这部作品最初是以三重奏(长笛、吉他、中提琴)的形式写成的,大提琴部分是后来加进去的。这部四重奏有五个乐章:1)Moderato;2)Menuetto;3)Lento e patetico ;4)Zingara ;5)Tema con variazioni.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164em04mh&width=500&height=375&auto=0
杜普蕾、巴伦博伊姆、梅塔
作品的两个独特之处
这部作品有两个独特之处。通常五重奏的编制都是钢琴加上一组弦乐四重奏(即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也称为钢琴五重奏。而舒伯特的这部作品,却是由钢琴与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构成。减少了一把小提琴,增加了一把倍大提琴,使作品的低音声部浑厚、深沉。强大的低音使人倍感过瘾。特别是现代的爱乐者,有了出色的聆听器材对低频的上佳表现,加之人们对低频的偏爱,在此曲中便可尽情地享受了。这部作品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整部作品由五个乐章构成(一般为4个乐章)。全曲便形成了一首规模较大的室内乐作品。
溪水、鱼、渔夫三者关系的表现
这首《鳟鱼》篇幅将近40分钟。我把整个作品看作对溪水、鱼、渔夫以及三者关系的表现。第一、第二乐章我设想渔夫还没出现,所以是鱼与水在那样一种幽静而美丽的自然里的美妙交融。第一乐章钢琴表现的鱼的戏水,我简直能感觉到尾鳍在水中舒展和它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呈现出丰富的色彩。而当弦乐表现水流的交叉融合之后,钢琴反过来再表现溪水的清澈与晶莹,弦乐变成鱼儿在水中像箭一般穿梭。这种戏水的神妙只有在舒伯特音乐中才可以听到。舒伯特的音乐常常是围绕一个极抒情的舞蹈化音型不断地通过轻重变化处理,变化出一连串精致的趣味。比如这个作品的第三、第五乐章。我常常觉得这些自然的、不是刻意得来的趣味中有太多的神秘性。这也是舒伯特音乐中甜美的舞蹈性可以甜而不腻的真正原因。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151btgjcc&width=500&height=375&auto=0
孙健:鱼得水,乐入境——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
从《鳟鱼》开始,便不再寂寞
从艺术歌曲《鳟鱼》到室内乐《鳟鱼五重奏》,大概用“如鱼得水”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当然,我们可以选择“顺理成章”或“一蹴而就”,但这些词汇却总无法准确表达《鳟鱼五重奏》(Op.114)第四乐章、乃至整部作品的风貌与美妙,而这些词汇,又恰恰弥补了我们被《鳟鱼》的美妙歌声所牵起的意犹未尽。
如果没有接下来在钢琴五重奏中的“如鱼得水”,或许我们总会对《鳟鱼》抱有一点儿难以言说的“遗憾之美”——既然它曾这么美,那为何不干脆延续下去呢?
对舒伯特来说,这种等待并未坚持太久。从作曲家可能最广为人知的艺术歌曲至室内乐,仅仅过去了两年。那是1817至1819年,正是舒伯特刚刚步入20岁后的“好时候”。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品本身被赋予的活力,以及睿智的音乐处理,那是一种即便困苦难耐仍淡然处之的独特况味;这与舒伯特中期钢琴奏鸣曲所流露的黑暗色泽很不一样。
据说这首艺术歌曲的灵感,来自作曲家的一次夜半沉思。似乎昏暗的黑夜、激动的心绪都成了这首作品成型的主因,至少现存原稿中的墨水印渍,会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当然,《鳟鱼五重奏》手稿的遗失,也会反复加深我们对《鳟鱼》原初的兴趣。它在反复提醒我们:这首完美的艺术歌曲,起自一股无法遏止的音乐冲动。
实质上,这首作品除了明晰的主题,灵动的伴奏,辗转于大小调间的不同情绪色彩外,在舒伯特的歌词以及全曲的寓意上,也会给予我们更多空间。奸猾的渔夫与自由的小鳟鱼形成了讽喻时事的绝佳对比,这在19世纪显得非常别致。当然,这样完美而有趣的二元对比在漫漫德奥历程之中也并非形单影只,至少马勒,便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屡试不爽。于是在德奥音乐里,关于“鱼”的故事,后继有人了。
马勒的艺术歌曲《安东尼对鱼布道》,同样讲述了一个关于鱼与人的讽喻故事,只是他在二元对立中加入了更多属于20世纪的荒诞意味。无人可诉的牧师安东尼竟选择了向鱼布道——他褪去了舒伯特渔夫的奸猾,变得无辜、坦诚地令人不安。有趣的是,马勒亦像舒伯特那般意犹未尽,于是将其写进了自己的《第二交响曲》的谐谑曲乐章里。
舒伯特的《鳟鱼》,从艺术歌曲至室内乐;马勒的《安东尼对鱼布道》,从艺术歌曲至交响乐。所以,我们很难将其完全归咎于一种孤立的创作自觉,因为马勒的作品与舒伯特一样熠熠夺目,并会让我们欣喜地发现某种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是如何在不同的时代生根发芽的。
好了,在追根溯源与探问来路后,我们将把重点锁定在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上。探寻它与《鳟鱼》究竟如何如鱼得水,又如何和而不同。
当鱼得水:关于创作背景及艺术特点
《鳟鱼五重奏》的创作主要和两个人有关,他们分别是作曲家的朋友、男中音歌唱家约翰·福格尔(Johann Vogl),以及矿主西尔维斯特·鲍加特纳(Sylvester Paumgartner)。1819年,伴随着尚未消散的创作冲动,在《鳟鱼》创作完成的两年后,舒伯特在与福格尔的远足中,展开了其生动、庞大的“鳟鱼”第二篇章。
福格尔是当时著名的男中音,曾于此前五年成功出演了贝多芬的《菲德里奥》中无恶不作的恶棍皮查罗,亦曾在此后演唱了舒伯特的《冬之旅》。他虽比舒伯特年长30多岁,但这却并不妨碍二者成为一对令人艳羡的忘年交。同时,他也是舒伯特音乐的大力举荐者,甚至将后者的音乐创作归结于潜意识一说,这种过分抬高作曲家的做法虽有失偏颇,但却充分说明福格尔对这位后生所寄予的厚望。舒伯特亦铭记福格尔的知遇之恩,他曾在写给费迪南的信中明言与福格尔的合作是“合二为一”。
这趟深入阿尔卑斯山的远足旅行在福格尔的家乡——斯泰尔停了下来,作曲家的创作兴趣在此萌发。此时舒伯特的心情大好,他称“对我来说一切皆好,我生活着,并感觉自己像上帝一般作曲,好像一切都手到擒来”。另外一个证据来自于舒伯特所住客房的八位女邻居,他曾称“她们都很可爱”,满满的自信与适宜的生活环境,似乎都在无形地帮助他和他的作品不断向前。
为《鳟鱼五重奏》添上最后薪柴的,便是刚刚提到的鲍加特纳,他将舒伯特浓厚的创作兴趣最终落实为作品。鲍加特纳是当地有名的音乐爱好者,会演奏大提琴,同时特别喜爱舒伯特两年前创作的《鳟鱼》。从某种意义上,正是这两点促生了舒伯特这首经典的五重奏。
鲍加特纳喜欢和他的朋友们演奏约翰·尼波默克·胡梅尔的重奏作品。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重奏往往会加入有趣而特别的乐器组,比如他的《降e小调钢琴五重奏》(Op.87)便将钢琴与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相融构成重奏,这在当时并不多见。于是顺其自然,鲍加特纳便委托舒伯特创作一部配器类似的重奏作品,其中还要加入他所钟爱的“鳟鱼”主题。我们应该感谢他的“私心”与舒伯特的用心,至少这两点在《鳟鱼五重奏》中实现了一举两得。
同时,我们还能感受到这部作品在田园诗风中的优美音色与特别,这将是我们下文中将要论述的重点。
如何在室内乐中调配钢琴的位置,舒伯特经过了深思熟虑。
比如提及他的涉及钢琴的室内乐,我们首先能想到的,恐怕是作曲家创作的一大批四手联弹作品。而显然,一触及到钢琴与其余乐器的重奏,他则显得比较“小心”了,于是这类作品便较为稀少,我们能记得的,多半也只是有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演奏的《柔板与协奏回旋曲》(D.487),以及钢琴、小提琴与大提琴的两部三重奏(D.898和D.929)。
而无论在这其中,还是在舒伯特整体的室内乐创作上,《鳟鱼五重奏》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这首作品延续了舒伯特希望将艺术歌曲与室内乐作品相联系的创作习惯,即他乐意将某一艺术歌曲元素植入室内乐。舒伯特的《d小调弦乐四重奏》(D.810)名为“死神与少女”,这个名字正出自其同名艺术歌曲,这点与《鳟鱼》以及《鳟鱼五重奏》几乎如出一辙,另外其艺术歌曲“致意”的主题则出现在了《C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幻想曲》之中。结合《鳟鱼五重奏》来看,抒情与如歌性显然是舒伯特室内乐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整体上看,《鳟鱼五重奏》虽采用了五个乐章的少见架构,但激烈的对比或冲突倒并不突出,或者说,每每情势略有“危难”之际,舒伯特似乎很喜欢主动为我们的听觉“解围”。幽默与轻松,亦让五件乐器在“角色扮演”上形成了有趣的默契,钢琴往往有“光射大地”之感,从而与低音提琴与大提琴时而滞重、时而刻意陪衬形成对比。加入低音提琴本身也体现了舒伯特的大胆与革新,这种做法随后也被用到了《F大调八重奏》(D.803)中——这首作品似乎在配器与乐章架构上均较《鳟鱼五重奏》更上一层楼,在此,舒伯特用六个乐章,以及在弦乐四重奏、大管、圆号、单簧管中加入低音提琴予以补充。
当然,在五重奏中加入低音提琴显然同样会带来一定的“问题”,那便是低音也许会过于厚实或丰满,从而在听觉上影响到钢琴与小提琴的“锐度”。舒伯特似乎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在本作品中安插了大量钢琴的双手八度以强调其对主题的引领作用,这一点,我们从作品的第一乐章即可深刻地感受到。
另外一点,则是舒伯特对传统奏鸣曲式的改革,比如我们接下来要谈到的奏鸣曲式再现部的问题。当然,在整部作品中还是能感受到鲜明的古典主义烙印,比如第一乐章呈示部的主部与副部主题仍具对比性,前者为A大调,后者为e小调。但到了再现部,主部主题竟忽然“跑”到下属调D大调上去了——这种逾矩的做法也让这一乐章听上去有些奇怪,为此,舒伯特甚至在再现部中删去了本该还原的呈示部1-24小节以及100-113小节这几十个小节。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调性的相对弱化以及旋律的提升,看成是舒伯特对抒情性的强调。他似乎在说:一旦到了直抒胸臆的时候,过度的“繁文缛节”就不必计较。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入这部作品之中。
如鱼得水,乐音入境
这部作品虽因第四乐章“鳟鱼”主题的变奏而得名,但实际上其余四个乐章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与众不同的感受,或者说,它让“鳟鱼”得以在更广阔的空间之中纵情嬉戏。
乐曲的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在一声激动人心的力度f之中,乐曲引入了钢琴如水银泄地般的琶音上行。此后的引子在钢琴大量双手八度中有序的向前推进,这种一鼓作气般的“单刀直入”,似乎从作品一开始便向我们宣告了它的勇气与不竭的力量。
另外,引子1-2小节以及25-26小节的首尾呼应,似乎也很容易给我们带来一种循环不息以及层层递进的感觉。这种感觉,甚至会在接下来27-39小节、40至60余小节中继续加强。在A大调上的主部主题显得清新、明快,我们很容易被它那抒情、绵延而果敢的音色所感染。与之相比,e小调上的副部主题则显得更为灵动一些,二者相映成趣,构成了作品的呈示部。
正如上文所言,第一乐章的重点还在于再现部中主部主题“误入”下属调,值得注意的是,这在舒伯特的整体创作中也是并不多见的。引子的缩减、旋律的强调,使这部作品在保持一定张力的同时,也令聆听产生了更多丰富的意味。
乐曲的第二乐章为行板,两段体,这一乐章显得更为宁静、温婉,充满了清新而质朴的田园之风。换句话说,它悄悄拭去了第一乐章的果敢,披上了温暖、明亮的外衣。
在作品伊始,钢琴的4小节演绎即为这幅流动的音画添上了美妙的注脚,朦胧的颤音与连续的附点充满淡淡的诗情,钢琴双手八度似乎也如第一乐章一般,宣告了其在乐章之中的引领与穿插之作用,随后中提琴则动情地予以重复。乐曲的第二主题则缠绕着不同的心绪,或者说更为复杂一些,忧愁的乌云时时飘来又易被轻轻卷走。此外,还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在整个乐章里,中提琴对主题的演绎深情且宽广,甚至在作品伊始便容易让人忘记小提琴可能的瑰丽音色,尤其是自32小节开始,中提琴与大提琴的“如泣如诉”与蜻蜓点水般的小提琴点缀,形成了极好的互动,其二则是整首作品的调性,舒伯特不断用半音予以过度,形成了f、g、a之间大小调的自然转移,这种半音处理使整首作品形成了层层的情感波浪,不断绵延至心。
紧接而来的,是精神抖擞的第三乐章谐谑曲。舒伯特刻意采用迅驰而有力的急板为全曲定下了活泼而生动的基调。首段中的小提琴与中提琴形成了很好的呼应,有序的断奏上行形成了很好的冲劲。另外,不论是钢琴的重音强调,还是与小提琴细密的对话,均是妙笔。
三声中部开始时声势稍弱,弦乐的大量连音似乎短暂“粘”住了刚刚精神抖擞的冲力,弦乐与钢琴间力度的强弱变化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而随着首段的迅速回归,乐曲最终在如初的活力中结束全曲。
第四乐章小行板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鳟鱼”主题的引用与变奏使之成为整部作品的核心。建立在D大调上的乐曲主题由弦乐奏出,其中小提琴负责主奏,绵延的附点节奏动情地勾勒出鱼儿游动的神态,中提琴、低音提琴与大提琴则形成两层陪衬,鱼水共融的美妙画面呼之欲出。
随后,乐曲的变奏则由此前并未出场的钢琴引导而出。钢琴的主题演绎较小提琴而言更为开放,大量颤音的加入增添了几分潺潺细水的灵动,亦与小提琴突出的高音区颤音形成了有趣的对比。第二变奏则显得更为“憨厚”,中提琴对主题的演绎毫无“花哨”可言,它拭去了钢琴演绎时的颤音以及小提琴那绵延不息的附点,用敦实而厚重的音色将“鳟鱼”主题重新加以诠释。换句话说,这是一次老成持重的主题“演说”。但舒伯特却不想让主题“憨厚到底”,他在中提琴之上加入了绵密的小提琴连音,于是二者便形成了沉稳与活泼的有趣对比,亦不会使中提琴过分诚恳的“演说”太过苍白。
乐曲的第三变奏听上去像是第二变奏的加强,只是这一次,弦乐全部维持在低音区,似乎决定面向钢琴“一致对外”了。比中提琴越发“老成”的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合力奏响了主题,这宛若老牛的低吼与急速飞驰的、由通篇密集的三十二分音符钢琴跑句形成了夸张的对比——一动一静,迅即对稳定。较之前而言,第四变奏既是一次整体的“提速”,也是情感爆发的一个节点,它将前三次变奏累积的能量选择一次性释放,于是化成了钢琴与小提琴、中提琴的错落有致的、咄咄逼人的三连音,而“鳟鱼”主题的轮廓被彻底冲垮,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变奏却并未选择“一冲到底”,舒伯特通过力度上刻意调控的“头大尾小”,而使得前半段的力量更具冲击与张力。
高潮过后,乐曲回归正轨,由大提琴演绎的主题迎来第五变奏。
这是一个夹杂着浓郁情感的变奏,大提琴在整体较为安静、平和的氛围中,尽诉了主题的如歌与温暖,可谓感人肺腑。此后,乐曲进入小快板。最终,舒伯特选择了“返璞归真”,他将主题的歌唱交给了小提琴与中提琴,而将原谱中的钢琴流动的音浪重新写在了尾声。
第五乐章如第三乐章一般,保持了两段体的结构,同时,那朝气蓬勃的力量亦随之重新回归;它明亮、华丽、充满干劲又生机勃勃。不论是弦乐或钢琴对乐章主题的演绎,均使人想到舒伯特在谱曲时所保持的那欢愉的神态,全曲最终在如歌而热情的乐音中完美作结。
入境,归初
舒伯特选择用《鳟鱼》的方式结束《鳟鱼五重奏》,于是,当钢琴那流动的音浪再次响起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借由“五重奏”,竟又重返那首艺术歌曲之中。显然,这是舒伯特送给我们的一次返璞归真。
推荐《鳟鱼五重奏》的理由有很多。比如,它几乎是你进入舒伯特室内乐作品的最好选择之一。它那优雅、幽默而不过分的音色,饱含“鳟鱼”主题所做出的改变与创新,都会让你产生一听再听的欲望与动力。面对这样的舒伯特,没有为错过找理由的机会。
推荐《鳟鱼五重奏》的理由自然还有很多,但笔者认为,它最可贵之处正在于入境、以及入境后的回归。如果说,《鳟鱼五重奏》使《鳟鱼》找到了更大、更广袤的创作海洋的话,那么这片展开的海洋,即将向你延展它的更多可能,并将由此打开那扇你更期待的舒伯特的大门。
如鱼得水,乐音入境。这一点,不论是《鳟鱼》,或是《鳟鱼五重奏》均通用,均会让我们在聆听中不断感同身受。
五重奏乐队编制
贾晓伟:舒伯特: 奥地利小镇的“鳟鱼”
飞利浦公司出品的钢琴家布兰德尔与克利夫兰四重奏团合奏的《鳟鱼五重奏》,空灵,鲜活,琴声致密而潇洒,是室内乐录制的极品。布兰德尔在唱片里年轻起来,与几个大学生模样的弦乐手竞逐,舞蹈;钢琴的点状,与提琴的线条交叉,充满忘我的神意。飞利浦一直以录制室内乐闻名,以此与宝丽金、笛卡、百代与哥伦比亚等公司共分古典唱片的天下。这张片子时长38分35秒,除“鳟鱼”外,不加他物。而通行的做法是两个室内乐作品做成一张唱片,飞利浦仅用一个作品,可谓自信。大概发行者认为此版就是绝唱,宁缺毋滥。少,即是多。
日本乐评家在《唱片艺术三百首名曲》里选中了这个版本,但对演绎略有微词,认为缺少奥地利味道。所谓奥地利味道指的是雅致与端庄,而布兰德尔与年轻人配合得有点疯魔,自我痴迷,不管不顾。舒伯特在作品里的忧郁内涵,因此打了些许折扣。
但就舒伯特而言,写作此曲纯粹是游戏,为了几个朋友在聚会上各执乐器,一起玩一把。1817年,他写出艺术歌曲《鳟鱼》,甚得友人喜爱。两年后的1819年夏天,舒伯特与朋友一起到奥地利斯戴尔小镇游玩。在当地一个名叫鲍姆加特纳的业余大提琴手的家里,一起夜宴,外加演奏。他请舒伯特写一首五重奏,要把歌曲《鳟鱼》的旋律用在里面。舒伯特一蹴而就,杰作就此诞生,如今竟成为他最受演奏家与乐迷喜爱的作品。看似游戏的即兴制作,舒伯特的表达却能钻骨入髓:一条上下回旋的鳟鱼活着,呼吸着,别有魅力。
那年在斯戴尔小镇度过的几周,是舒伯特少有的明朗与快乐时光。他在另一个朋友家居住时,喜欢上了房东五位千金中的一位。她弹琴,歌唱,舒伯特则为她写曲子。但舒伯特是一个漫游者,热衷流浪的行吟诗人。用本雅明的话讲,是与母体与故乡疏离的人,拒绝与现世发生任何深刻的关系。两人无疾而终的爱,成就了一个梦,这对爱慕的双方都是另一重圆满。那座小镇,唤醒了舒伯特的“鳟鱼”,已算最大功德。对他而言,美梦无需成真,也从来成不了真;只有作品的完成才是真,而真的作品,属于“未完成”。
《鳟鱼五重奏》有五个乐章,其中第一乐章超长,第三乐章十分短,布兰德尔这个版本分别的时长为十三分钟二十五秒与三分五十四秒,其余三个乐章均在七分钟左右。在第四乐章,开始了鲍姆加特纳盼望的歌曲《鳟鱼》的变奏。五个乐章表面在长度上不均衡,但内在结构却谨严有加,逻辑清晰,层层翻滚的旋律线让人分不清是水流还是鳟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大提琴你方唱罢我登场,彼此缠绕,剥茧抽丝,不亦乐乎。而钢琴作为统领之王始终居于中心,使结构之像不偏不倚,防止某根旋律线过分突兀,打乱平衡。
除了这个版本外,钢琴家塞尔金领衔,在索尼公司推出的版本也有极高评价。塞尔金的弹奏十分老派,精益求精,其风格与布兰德尔有相像的地方。学者味道的钢琴家,搭上激情四溢的提琴手,看来是《鳟鱼五重奏》成功的标准配置。塞尔金的版本除鳟鱼外,还加上了莫扎特的《单簧管五重奏》,给购片者更大的实惠。
“鳟鱼”这个物种,因舒伯特爆得大名,恐怕是音乐史独一无二的例子。十几年前,北京北部的郊县怀柔大量养殖鳟鱼,周末尽是城里的饕餮客来此地大快朵颐,满脸放光。鳟鱼是冷水鱼,对水质要求高,必须有活水才行。由于热爱《鳟鱼五重奏》,我对鳟鱼也发生了兴趣。也许怀柔县的纬度与环境,与奥地利的小镇大致相似;但就安静而言,就不能说了。
听《鳟鱼五重奏》最好的地方,往往适合在静谧小城或小镇。记得那时痴迷此曲,压缩到MP3上,有一次在怀柔的傍晚看山野干干净净的光亮消失,耳机里的“鳟鱼”与四周的景象有种精准的对位。离开城市的最大好处,是卸掉了噪音,在声音减少的地方才可觉察一支旋律的复活。倾听音乐而能真正听见,其实很难,需要契机。那个黄昏,山野与水库边,“鳟鱼”与我都听见了对方。
王岳龙:舒伯特《鳟鱼五重奏》第4乐章
《鳟鱼五重奏》“”是舒伯特“A大调钢琴五重奏Op.114”的通俗称呼。在原作中,“鳟鱼”只不过是第四乐章的副题,并非整个五重奏的名称。由于第四乐章的主题完整地引用了作者自己的一首歌曲《鳟鱼》(德文:Die Forelle),并写成了变奏曲,所以这部作品被世人称为《鳟鱼五重奏》。这首作品于1819年完成,当时舒伯特只有22岁。
舒伯特的歌曲《鳟鱼》,歌词原本是一首同名诗,是德国十八世纪诗人舒巴特(Christian Friedrich Daniel Schubart,1739 – 1791)所作,作者因政治因素而遭囚禁,在牢狱中渴望自由,而作了《鳟鱼》这首诗。
原诗的大意是:
清澈的小河里有一条小鳟鱼,
像箭儿一样快活地游来游去。
我站在河边上静静地朝它望,
在清清的河水里游得多欢畅。
渔夫手拿着钓竿来到河岸旁,
冷酷地看着它想把鳟鱼钓上。
我心里默默想只要河水清亮,
他别想用钓钩把小鱼儿钓上。
但渔夫不愿久等浪费了时光,
立即把河水搅浑没等我多想,
他就举起钓竿把小鱼儿钓上,
我激愤地看着小鳟鱼上了当。
附:德文歌词:
In einem Bächlein helle,
Da schoß in froher Eil
Die launische Forelle
Vorüber wie ein Pfeil.
Ich stand an dem Gestade
Und sah in süßer Ruh
Des muntern Fischleins Bade
Im klaren Bächlein zu.
Ein Fischer mit der Rute
Wohl an dem Ufer stand,
Und sah's mit kaltem Blute,
Wie sich das Fischlein wand.
So lang dem Wasser Helle,
So dacht ich, nicht gebricht,
So fängt er die Forelle
Mit seiner Angel nicht.
Doch endlich ward dem Diebe
Die Zeit zu lang. Er macht
Das Bächlein tückisch trübe,
Und eh ich es gedacht,
So zuckte seine Rute,
Das Fischlein zappelt dran,
Ich sah mit regem Blute
das arme Fischlein an.
Die ihr am goldenen Quelle
Der sicheren Jugend weilt,
Denkt doch an die Forelle,
Seht ihr Gefahr, so eilt!
Meist fehlt ihr nur aus Mangel
der Klugheit, Mädchen, seht
Verführer mit der Angel!
Sonst blutet ihr zu spät!
《鳟鱼五重奏》的第四乐章用变奏曲式写成,首先出现的是基本上完整的歌曲《鳟鱼》的音乐,接下来是根据这首歌曲进行的6次变奏(或者说是5次变奏加一次尾声)。
乐曲结构为:
A(主题)+A1(变奏1)+A2+A3+A4+A5+尾声。
全曲大约7分45秒。
在欣赏这段乐曲之前,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般而言,钢琴五重奏是一套弦乐四重奏加一架钢琴组成,也就是2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和钢琴。但由于这部作品是应一位大提琴演奏家朋友的请求而作的,所以舒柏特去掉了一把小提琴,而增加了一把低音大提琴(也称倍大提琴),因此大提琴和倍大提琴在这部作品中的作用和表现一直受到人们称赞。我们在欣赏这部作品时,可以注意听一下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是如何表现的。
[0分00秒]歌曲《鳟鱼》优美的旋律描绘了深山溪流中自由遨游的小鳟鱼。主旋律由小提琴独奏,其他乐器只提供了伴奏的和声。
[1分03秒]第一次变奏,钢琴优雅地弹奏主题,有的地方用颤音来装饰一下旋律。小提琴则在高音区流动着,像是箭一样游来游去的小鳟鱼。
[1分58秒]第二变奏由大提琴主奏,主题变得充满爱意。小提琴的变奏依然闪烁着光芒。
[2分58秒]第三变奏是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演奏的浑厚的主题,沉重的音乐似乎令人感到了渔夫的脚步声。钢琴在高音区慌乱地奔跑着,音乐中也透出不安的气氛。
[3分47秒]第四变奏是强大的和弦和阵阵的哀伤,好像是渔夫钓到了小鳟鱼和小鳟鱼的挣扎。
[4分47秒]第五变奏大提琴奏出了作者的同情和忧伤。
[6分22秒]尾声中优美的主题再现,小提琴和中提琴演奏主题,钢琴的演奏如鱼儿欢快地游动,表现自由欢乐是永恒的,美好的未来终将会到来。
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一共有5个乐章,完整演奏一遍大约需要40分钟的时间。如果朋友们有兴趣,可以通过下面的视频来欣赏这首乐曲的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