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末古典时间】舒曼最著名的钢琴曲《C大调幻想曲》(Fantasie C-Dur, op. 17)

2016-01-16 每晚一张音乐CD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164c7oil7&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是一首出于对克拉拉的爱情而创作的钢琴曲

  • 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自己并不知道。我是不是一位诗人,命运总有一天会决定。人才进行工作,而天才进行创造。艺术家的天职,是把光亮灌注别人心深处。对我来说,音乐是灵魂的完美表现。——舒曼



C大调幻想曲,op 17,写于1836年。作品在1839年出版前曾交由匈牙利作曲家弗朗兹李斯特(Franz Liszt)审阅并进行过修正。在舒曼创作的大型钢琴作品中,《C大调幻想曲》与《克莱斯勒之魂》、《交响练习曲》具有最重要的地位。乐曲中充满了无限的热情,是著名的钢琴曲之一。1863年时舒曼听说有人为了纪念贝多芬,准备在贝多芬的故乡建立一座贝多芬纪念碑,这在向各界募捐。于是舒曼写了《富罗烈斯坦与艾斯比的大奏鸣曲》作为纪念碑的捐款。“富罗烈斯坦”与“艾斯比”都是舒曼的笔名,或者说这两个名字各代表着人格的一面,“富罗烈斯坦”是代表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斗士,或是只知进而不知退的勇士性格;而“艾斯比”是指重幻想的使人性格而言。这首大奏鸣曲由三个乐章组成,分别用了《废墟》、《得胜获奖》、《棕榈》的标题。舒曼认为,用这首乐曲为建立自己所尊敬的贝多芬纪念碑,尽到了自己该尽的一份心意。

在创作这首乐曲时,他正为克拉拉的父亲以强硬手段拆散他与克拉拉之间的关系而深感苦恼,这一苦恼也在乐曲中发泄了出来。舒曼在给克拉拉的信中写着:“对于这个幻想曲,只要你想起来我再也无法接近你而不得不把你忘怀的1836年的不幸的夏天,你就可以理解的。”



  • 乐曲开始处附了诗人施莱格尔(Friedrich Schlegel,1772-1829年)的诗句:“对于安静倾听的人,在这五颜六色的人生梦幻中,那优雅柔和的音,都一一把它解开来。”在1838年出版时,出版社将此曲名定为《幻想曲》,各乐曲的标题也没有了。当时舒曼将此曲献给了李斯特。


虽然《C大调幻想曲》在后世被誉为舒曼的大作,被钢琴家们乐于演奏,但在舒曼生前,他和李斯特都认为此曲里暗藏了太多的音乐密码,具有很强烈的个人性质,而不适合公开演奏,最好是在舒曼的好友圈中演奏,那些熟悉舒曼生活细节和内情的人才能听懂其中的内涵。






因此原因,尽管李斯特是非常欣赏这一曲目的,也向来大力推荐舒曼作品,却从来不曾在音乐会上演奏此曲,但他深明此曲对于舒曼的重大意义,不仅将自己毕生最伟大的钢琴作品《B小调奏鸣曲》题献给舒曼,还规定自己的所有学生都要学会弹奏《C大调幻想曲》。


  • 乐曲采用了贝多芬风格的奏鸣曲形式。舒曼在《C大调幻想曲》引用了贝多芬生平最后的连篇歌曲集《致远方的爱人》的乐段,他原本还想引用贝多芬《第七交响曲》慢乐章的主题,但是后来作罢,只是在终乐章第30、31小节和第87、88小节的左手声部稍微提到该乐章的特殊节奏。






本幻想曲是一种散漫的奏鸣曲结构。作品由三个乐章组成,下面来聆听吧,第一乐章是狂热而有激情的:



01

第一乐章.C大调,4/4拍,要彻底地保持幻想而且热情的进行演奏。舒曼在给克拉拉的信中表示:“第一乐章可能是我以往所作的最热情的乐曲--因你而起的深沉的悲歌”。这个乐章虽是以贝多芬风格的奏鸣曲形式写成,但其主题的呈示方式及发展手法都完全是十足的浪漫风格。发展部有“以叙述故事的情调”标示,在波浪型的十六分音符的伴奏下,呈示出热情的第一主题,之后不断提高其热情及力度进入第二主题,第二主题仍为第一主题热情的延续。展开部没有贝多芬那样的戏剧性,而是充满了富于情感的浪漫风格。在很短的再现部后摘录了一段贝多芬的“给遥远的爱人”,然后轻轻地结束。


《C大调幻想曲》以不间断的三乐章构成。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舒曼日后对克拉拉表示,此乐章是极度的忧伤,却也是我写过的最热情的乐节,而它们都是因为你而造成的。该乐章原来的标题是“废墟”,后来被舒曼替换为施莱格尔的诗句:“穿过所有的声响/在大地色彩缤纷的梦里/有一个轻柔的声响/只有悄悄倾听的人才能听到。”这个轻柔的声响,其实正喻指着舒曼与克拉拉的恋情。





第二乐章(降E大调)是基于雄壮进行曲的宏伟的回旋曲,插曲部分与第一章的感情呼应:


02

第二乐章.降E大调,4/4拍,是兴奋热烈的进行曲,给人“得胜获奖”的感觉。在演奏上需要很多的技巧。乐章强有力地开始,然后变成附点音符的节奏,曲中有很多模仿手法。中段进入降A大调,速度缓慢,然后回到开始部分,其中加进了其他乐思。


第二乐章是进行曲风格,舒曼原来想以“胜利纪念碑”将它冠名,并标示要以适度的活力演奏。克拉拉说她自己从中听到了管弦乐团的演奏,并在日后经常催促舒曼将之谱写成管弦乐曲。


第三乐章是缓慢而深沉的:


03

第三乐章.C大调,12/8拍,作者提示“要缓慢的演奏,必须保持安稳”。这一乐章是像梦幻一样平静而安稳的乐曲,非常富有诗意。在轻快的琶音伴奏之后,接着随三连音出现像大提琴一样的第一主题旋律,随后,转为降A大调,继低音的旋律之后出现优美的第二主题,经发展后进入再现部。再现部后是尾声,以琶音的伴奏音型平静地结束全曲。这种温和的结束方法很有舒曼自己的风格,充满了优美的浪漫韵味。


在激烈的第二乐章之后,第三乐章之平静与让人恋恋不舍显得非同寻常。舒曼打算为它冠上“荣誉勋章”的字样,并在其中采用了自己早已写好的、被他称为“幸福之中”的主题。舒曼运用了很多琶音来造成了这一乐章宛如梦幻的实际效果,使全曲结束于听众难以分清它是对现实的描摹还是对梦境的遐想的绝妙时刻。



霍洛维茨,31分钟整





舒曼向维克学琴期间,在维克的家里住了两年半。舒曼与老师心爱的女儿克拉拉之间产生了真挚、纯洁的友谊,克拉拉当时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舒曼待她十分亲切,尤其是舒曼丰富的想象力和编造童话的才能,更使克拉拉着迷。舒曼经常把自己编的故事有诗歌或在钢琴的即兴演奏生动而形象地“讲”给克拉拉听,这对她那单纯、天真的心灵具有极大的魅力。克拉拉的钢琴弹得不错,他俩不时在一起弹琴。舒曼对克拉拉的演奏才能十分佩服,他怀着惊喜的心情注视着这个美丽女孩在音乐艺术上的发展。随着岁月的流逝,克拉拉逐渐长成一个婷婷玉立的大姑娘,他们的友谊也随这发展为炽烈的爱情。

舒曼与克拉拉真诚相爱,维克却竟竭力反对。他千方百计地阻挠他俩结婚,认为舒曼没有一个“体面的”、有保障的地位,配不上自己的女儿。舒曼和克拉拉因此长期不得相见。

这段时间,舒曼写了大量的作品。这些感情真挚、如泣如诉的作品,都有克拉拉的影子,充满着热情的期待和强烈的思念。关于《C大调幻想曲》,舒曼曾写信给克拉拉:“当你听到这首幻想曲的时候,你就会想到1836年那个令人诅咒的夏季,不幸的我必须离开心爱的你……啊,只有你才能真正理解这首幻想曲。”。关于《最后的歌曲》,舒曼在信中告诉克拉拉:“整个作品最后以婚礼结束,但在欢乐中掺杂着对你深沉的思念,于是婚礼的钟声的《#f小调钢琴奏鸣曲》就写明是献给克拉拉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