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影】《安娜·巴赫的编年史》

2016-01-30 每晚一张音乐CD


 Chronik der Anna Magdalena Bach (1968)


观看点击阅读原文


     影片以真实的素材为依据,表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巴赫的一生,尤其是他的复杂的个性以及时代环境之间的关系。如片中表现他为了音乐创作和个人的发展如何依附于当时的权贵。而他对婚姻和家庭的态度则几乎是冷酷无情的,要求其完全服从于他的音乐创作需要。与一般的传记不同,斯特芬布在片中采取了一种独特的“纪实”方法。她以巴赫的第二个妻子安娜·玛格达丽娜的日记作为基本线索,再加上其他大量的原始资料,构成了一种“编年史”式的体裁。






     本片为德国新电影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让——玛丽·斯特芬布的代表作。评论家们认为:它不仅是一部关于一位艺术家性格和精神世界的纪实,同时也可以说是一部关于艺术家的处境的政论性影片。影片引用了大量巴赫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影片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它对“间离效果”的寻求。在片中还插入了一些“沉默”的表现自然景观的段落。旨在引起观众对于大自然与巴赫的生活、创作、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思索。影片的剪辑则常常使用对位与重复的方法,以与巴赫的音乐结构相呼应。影片也是一部突出的风格化的作品。其节奏缓慢、动作性差、人物也很少说话,使音乐成为其中重要的、而又相对活跃的因素。另外,在构图和布光上有一种近乎理性的美感。




电影中引用的曲目:


Brandenburg Concerto No. 5, BWV 1050: Allegro 1 (First Movement), bars 147-227 
Prelude 6 in E Major from the Klavierbüchlein für Wilhelm Friedemann Bach, BWV 854 
(French) Suite #1 in D Minor from the Notebook for Anna Magdalena Bach, BWV 812: Minuet 2 
Sonata No. 2 in D Major for viola da gamba and obbligato harsichord, BWV 1028: Adagio 
Trio-sonata No. 2 in C Minor for Organ, BWV 526: Largo 
Magnificat in D Major, BWV 243: Sicut locutus est; Gloria (first part) 
Partita #6 in E Minor from the Notebook for Anna Magdalena Bach, BWV 830: Gavotte 
Cantata BWV 205 ("Aeolus placated"): Bass recitative ("Ja! Ja! Die Stunden sind nunmehro nah") and Aria ("Wie will ich lustig lachen") 
Cantata BWV 198 (Funeral Ode for Queen Christiane Eberhardine): Final chorus ("Doch, Königin! du stirbest nicht") 
Cantata BWV 244a (Funeral music for Prince Leopold of Anhalt-Cöthen): Aria, "Mit Freuden sei die Welt verlassen" (music lost, reconstructed from St. Matthew Passion, BWV 244, "Aus Liebe will mein Heiland sterben") 
St. Matthew Passion, BWV 244: Opening chorus ("Kommt, ihr Töchter, helft mir klagen") 
Cantata BWV 42: Sinfonia (Da capo: bars 1-53) and tenor recitative ("Am Abend aber desselbigen Sabbats") 
Prelude in B Minor for Organ, BWV 544, bars 1-17 
Mass in B Minor, BWV 232: Opening (start of the first Kyrie, bars 1-29) 
Cantata BWV 215 (for the coronation of August III): Opening chorus ("Preise dein Glücke, gesegnetes Sachsen"), bars 1-181 
Ascension Oratorio, BWV 11: final chorale, 2nd part 
Conventional Sunday motet (11th after Trinity) by Leo Leonius from the Florilegium Portense 
Clavier-Uebung, BWV 671: Organ-chorale from the 3rd part ("Kyrie, God Holy Spirit") 
Italian Concerto, BWV 971: Andante 
Cantata BWV 140 ("Awake, the voice calls to us"): 1st duet, bars 1-36 
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 Variation 25 
Cantata BWV 82 ("I am content"), last recitative 
Musical Offering, BWV 1079: Ricercar a 6, harpsichord, bars 1-139 
The Art of Fugue, BWV 1080: Contrapunctus XIX, bars 193-239 (harpsichord), last part 
Chorale for Organ, BWB 668 ("Before thy throne, I tread"), bars 1-11



巴赫演员:Gustav Leonhardt 


莱昂哈特(Leonhardt),键琴家、管风琴家和指挥家。1928年生于荷兰,早年在瑞士巴塞尔圣歌学院从师于爱德华.穆勒,后来在维也纳学习音乐理论,并成为维也纳音乐学院的羽管键琴教授,80年代先后获达拉斯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和哈佛大学荣誉博士称号。1980年荣获伊拉兹马斯大奖。自1954年起,担任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教授以及当地着名的Nieuwe Kerk教堂管风琴手。莱昂哈特以荷兰为大本营,积极投身“古乐运动”,鼓舞、影响并且培养了整整一代年轻的古乐艺术家,包括古乐键盘家和管风琴家Bob van Asperen,横笛家、录音师Barthold Kuijken,大提琴家Anner Bylsma,并最终将荷兰发展成为“古乐运动”的重要中心。



A Still-life of Bach


文:Philharmania 


在买得 DVD 的两个月之后,终于看完了当初十分向往的 Chronik der Anna Magdalena Bach。事后反观,我应该在看这部影片之前,将乌利希·格雷戈尔所著的《世界电影史》中关于该片和编导 Daniele Huillet & Jean-Marie Straub 的一段介绍重新阅读一遍以避免错误的期望。这样做的话,我就不会以体验传统传记片的心情去期待这部影片的故事,而导致心理最终产生小小的落差。

影片的编导 Daniele Huillet 和 Jean-Marie Straub 是一个夫妻档的组合,而且两人的合作关系贯穿所有他们拍摄的影片,这在百年电影史上应该也是相当有特色的吧。他们处在和似乎更受世人瞩目的德国新电影四杰(R. W. Fassbinder,W. Herzog,W. Schloendorff 和 W. Wenders)同一个时代中,然而在艺术风格上却走着一条完全不同于这些人的极简主义路线,Chronik der Anna Magdalena Bach 则正是这种表现风格的典型代表。

其它传记片中剧情上不可避免的艺术发挥和再司空寻常不过的演员个人表演在这部影片中都被压缩到最小的程度,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与巴赫和当时的莱比锡音乐生活相关的历史文献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利用。编导将 Chronik 设计成一部并非以剧情,而是以音乐作为推动力的影片,其核心由一部部按照创作时间顺序排列的音乐作品构成的,相对单薄却总是以史实为据的情节则站在附属的地位对其进行丰满。这使近三百年前的历史记录匮乏的客观现实和编导力图完全通过真实素材来构筑影片的主观愿望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调和,也使影片不同于一般传记片必需借助虚构剧情来保持故事流畅性的手法。二十多年后,32 Short Films about Glenn Gould(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91829/)以主题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再次打破传记片的线性叙事传统——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演员在本部影片中的作用基本上和普通道具没有太大区别,这并不是对们的贬低,而是 Chronik 并不需要也不允许演员发挥演技。静态构图中没有太多肢体语言的表现余地,人物的活动因此被有意地抑制。在为数不多需要对话的场景中,我们看到饰演巴赫的 Gustav Leonhardt 面无表情地说出台词,演员和角色之间似乎处在一种事不关己的间离状态中。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影片何以会邀请多位当时声誉鹊起的古乐演奏家来客串完全不称职的角色演出,因为他们并不需要去表演,Harnoncourt,Asperen 和 Kathrien Leonhard 等人完全没有半句台词,所做的事情也和音乐纪录片中无二致,由摄象机拍摄他们的演奏而已,和日常的工作相比最多也就是穿上了古装的区别罢了。而反过来讲,以一般演员的素质来要求这些音乐家进行角色上的发挥或许不仅无法成功,而且难以被接受,因为演绎势必导入个人的想象和附会,这显然违背以本真为追求目标的音乐家个人理念,以及完全以真实素材进行拍摄的导演初衷。不过就效果而言,恐怕难免让大多数观众产生角色木呐呆板的印象。另一方面,我们能否说以 Chronik 这种叙事风格就真的能够产生出一部本真的巴赫传记片呢?诚然,片中所描绘的事件都有历史根据可查,从巴赫口中说出的台词更是完全由确凿的文本记录构成,此外没有半句凭空臆想的废话。但是,这些仅仅是历史记录和事实堆砌出来的骨架而已,巴赫被静止凝固在其中供人仰瞻,却不再被赋予鲜活的生命。不过虽说如此,片中仍然不乏几处令人动容的静态画面,而且在极简风格的衬托下,产生出一种非编导预置,而是观众内心自发的感动更加显得真实可触,愈久弥新。例如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巴赫凭窗远“眺”,安娜·玛格达莱娜平静的话语和管风琴众赞歌在画外响起,讲述作曲家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日子——双目失明,两次失败的白内障手术,由女婿代笔写下 BWV668,在视力短暂恢复后不久中风最终离开人世……

与影片禁欲式的拍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占其内容三分之二强的音乐演绎都货真价实地充满生机勃勃的艺术活力。无论是几位大师在独奏乐器上的个人表现还是规模比较大的声乐器乐作品,即使拿到三十年后的今天与才俊辈出的新录音相比较,仍然丝毫不见逊色。尤其当看到诸如从 Leonhardt 口中说出巴赫关于通奏低音“的终极目标乃是为了净化灵魂,歌颂上帝……”这段著名的论述,并随即在大键琴进行演奏示范这样的段落时,更无法不让人喜不自禁。不过分地说,单单以影片的音乐而论就足以向喜爱巴赫的乐迷推荐这部影片了。这让我更加为这部影片只有在日本被 DVD 化,而且完全没有电影原声的受冷落境遇而感到惋惜了。

总的来说,Chronik der Anna Magdalena Bach 是一部值得推荐但并不适合所有人的影片。观众不该期望于从影片中获得一个 Le Roi Danse 式的 Lully(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97966/),或是一个 Amadeus 式的 Mozart(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93399/),编导以摒弃剧情炮制和演绎发挥为主旨的风格化手法促使我们思考希望从银幕上获得一个什么样的巴赫,不过并没有给出一个满足所有人的答案,而这种风格本身对观众而言,甚至也会被理解为只是另一种新的演绎而已。对于包括我的一部分人来说,巴赫,Gustav Leonhardt 已经成为欣赏这部影片的充分理由,但它很可能完全不适合对古典音乐和巴赫没有太多兴趣的人。对作曲家生平的了解有助于领会影片中人物台词的典故,而且 DVD 的中文字幕由日语转译而成,大部分人名和术语的糟糕翻译使只有对这段历史人物有所了解的人才能看懂。

PS:在《巴赫:世人称颂的乐长》(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71433/)一书的附录中,有英国作家 Esther Meynell 在上世纪初撰写的一部名为《安娜·玛格达莱娜·巴赫小史》的小说节选,从片段中洋溢的优美笔触和浪漫风格来判断,和影片应该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大家都起了一个相似的名字而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