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录音】富特文格勒 :《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

2016-02-23 CATS 每晚一张音乐CD


Furtwangler :Brahms Complete Symphonies

纯属偶然,这是我拥有的第一套富特文格勒指挥勃拉姆斯作品的唱片,也是我第一次聆听勃拉姆斯的作品。多年后再回想起来,仍不由得十分感慨:我实在是一个非常幸运的爱乐人!

可能是因为Music & Arts唱片公司是一家美国公司,其著名的两次发行(CD-4049和CD-4941)的说明书都使用了约翰.阿杜安在其著作<The Furtwangler Record>中的相关评论;具体发行版本也都选择了这位美国乐评家推荐的“权威版本”。在对富特文格勒唱片的版本选择问题上,可能世间没有任何其他人比约翰.阿杜安更具权威性。所以无论是论聆赏“勃拉姆斯作品”,还是“富特文格勒指挥的勃拉姆斯作品”,这套唱片都为古典乐友设下了一个无疑相当高的起点。

喜欢富特文格勒的爱乐者,通常会比较心仪他二战时期的作品。确实,因德国的没落产生的忧愤意念成为了大师的潜在表现力,他战时的几乎所有作品都激情四溢,光芒四射。据说二战时期富特文格勒指挥的《第一号交响曲》表现极佳,但令人痛惜的是没有留下任何一场完整的现场演出录音。1945年1月23日柏林爱乐演出《第一号交响曲》的末乐章录音,是这首交响曲战时留下的唯一的纪念品。这个录音被收录于第一张唱片的最后。

尽管只有一个乐章,但这段录音却非同寻常:不仅因为她是富特文格勒最佳的《第一号交响曲》的演出,留下了音质绝佳的唱片,还因为这段录音录自二战时期富特文格勒在德国的最后一场音乐会,他再度回归柏林将是两年半以后的事情。这是高度激情,幻想,控制力的稀有结合————乐曲,乐团和指挥高度结合的难忘例证。这是德国战败前的最后时刻,富特文格勒所喜爱和熟悉的一切都在他眼前瓦解了,大师的痛苦,激愤和无奈之情直接铸就了这个不朽的乐章。

时至今日,她听起来仍然是那么令人激动异常!这是无与伦比的绝唱!这段录音标志着一个时代,一种风格的终结。战后的富特文格勒虽然为世人留下了众多的音乐遗产,但二战时期作品中那些璀璨夺目的光芒,却已经永久地熄灭了!

这个录音是阿杜安先生在他的著作中着墨最多的:他用了几乎整整两个页面(中文版)来细细阐述这一录音,而且即使是阅读翻译得不甚精确到位的中文版,也能明显地察觉出这位乐评家对这个录音心怀无比敬畏之情。从他的具体用词和使用篇幅来判断,这十几分钟的音乐,应该是阿杜安先生所认为的,富特文格勒的艺术遗产中最重要和最精华的部分。

柏林爱乐乐团经常处于富特文格勒出色动人的感应之下(尤其是在战时),它的演奏精妙、协调、富有内涵。演奏此曲时强烈显示的富特文格勒风格在处理末乐章开端的adagio时就仿佛将它看成是一块巨大的大理石,并将大理石劈分为五块结构形建筑石料,每块石料都有纹理受piu andante(比行板更慢)和其后的allegro non troppo(不太快)乐段的检验。

在1945年的演出中,五小节的第一块石料铺陈得突兀,一个宽广的ritardando(渐慢)和长时间的等待,将它和六小节带一拍的第二块石料(全部是弦乐拨奏)分开,乐曲开始时音响和力度减弱到音符最初只能意会而并非实际听闻。另一个强化的缄默将第二块石料和四小节的第三块石料分开,这里再度有许多crescendo(渐强)和decrescendo(渐弱)支撑下行的管乐乐句。在另一个引人注目的间顿之后,有四小节的拨奏在最后动人的休止前重现。在运用第五块石料时,富特文格勒开始释放能量,引领我们直达地势开阔、阳光明媚的高原。这一乐段的震摄人心之处在于它始终许诺新景象必将出现;在越过了这一道悬念和期待的沟壑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allegro non troppo(不太快)的阳光璀璨的谷地,这是交响音乐最动人的旋律之一。

小提琴深处托出的出色动人的主题是抒情意味的,而在富特文格勒的处理下几乎带有豪迈气息。它逐渐蓄集力量,演奏得愈来愈紧凑,直到在勃拉姆斯标明conbrio(有生气)处取得突破。conbrio的力量因24小节的延缓而扩大,富特文格勒需要用这段延缓的时间来形成一种动力以达到基本乐思原来节奏安排不可能具有的强度。

一旦运行,乐段就能匆急、强劲地直驱上方和前方,富特文格勒适当运用了许多sforzando(突强)和marcato(强调)来支持乐章和织体。这一神奇的音乐结构发展的每一步都是为了促成辉煌的铜管乐合奏,它是《第一交响曲》的顶峰......在1945—1950年期间,有过三次演出,它们都令人钦佩,各有管弦乐的美妙处理和敏锐的洞察力。即便如此,它们却缺少1945年柏林演出中的那种惊心动魄、富表现力的活跃劲头。......在北德广播电台管弦乐团1951年于汉堡演出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的唱片问世以前,我们还未听到过能和柏林爱乐乐团1945年演出《第一交响曲》媲美的唱片。——约翰.阿杜安

面对这些和音乐一样激情四溢,生动形象的评论文字,我打心底里不愿意,也不敢再“狗尾续貂”了。

这套唱片中收录的《第一号交响曲》完整录音当然正是乐评家于上文中高度评价的1951年版本。这场确实很优异的演出的乐团既不是柏林爱乐也不是维也纳爱乐,而是“北德广播电台管弦乐团”,令我颇有些吃惊。不过,我对阿杜安先生的“能和柏林爱乐乐团1945年演出的《第一交响曲》相媲美”的意见持保留态度:一来,我个人更认可录音质量比较差的1950年阿姆斯特丹音乐会堂管弦乐团(仍然不是大师的御用乐团的作品)现场演出版本(见04:ARPCD 0157-2),1951年版本与之相比之下显得略过于严谨,欠缺生动;二来,在听过战时的《第一号交响曲》之后再听大师的任何其他《第一号交响曲》的录音,都会感受到“手法有欠妥当,细节不够精彩,结构不很紧凑,感情投入不足......”等等等等各种各样的缺陷,哪怕是阿杜安先生所认为的“最佳版本”,也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曾经在一次头脑发热的时候跟一位爱乐前辈这样说道:

“如果我是上帝,我定会毁掉世间除了这个第四乐章之外的所有富特文格勒的《勃拉姆斯第一号交响曲》录音!

因为这一个乐章,已经完全道尽了大师艺术的真谛,再没有了!

其他剩下的,说得极端点......都是杂碎!都是鸡肋!”

客观地说,幸好我并真的不是上帝,否则世间将少了多少价值非凡的艺术瑰宝啊!这种想法,也委实太残暴太“纳粹”了。

不过,其实并非只有我有这种“罪恶”的念头————阿杜安先生在他的著作中这样说道:“另外两场《勃拉姆斯第一号交响曲》的演出......也很令人失望。不仅因为这两个团体不关心也不熟悉富特文格勒的风格,问题还在于乐团成员的无能。”然后在这一章节的最后,这位著名的乐评家是以这样一句话作为结束语的:

“这两张唱片,最好是不予发行。”

这也是阿杜安先生在全书中唯一一次表达这种“纳粹”式的观点。作为一名深具权威的乐评家,这样的观点可能显得有些草率和过于感性。不过,这个很可以理解————再权威的乐评家也是“人”,也会有“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当面对一部令人敬畏得足以下跪的艺术杰作时,他当然很难接受在杰作的周边居然存在着诸多“糟糠”。有时候由于皇冠最顶上的那颗钻石实在是过于璀璨夺目,导致人们错把镶嵌钻石的金光灿灿的底座,以及四周五光十色的众多宝石都视为无足轻重之物,这固然有失公允,也是“人”之常情。

想来假如阿杜安先生听到我上述这几句“疯言狂语”,应该会先略皱眉头一下,然后......会心一笑。


这张著名的照片自左至右是布鲁诺•瓦尔特、托斯卡尼尼、埃里克•克莱伯、奥托•克伦佩勒、富特文格勒五位指挥大师。1930年在意大利驻德国大使馆为托斯卡尼尼率纽约爱乐做欧洲巡演召开的欢迎酒会上的合影。


中文名称:富特文格勒指挥勃拉姆斯
英文名称:Furtwängler Conducts Brahms 
资源类型:APE
版本:Music & Arts
发行时间:1999
地区:德国
作曲:Brahms
指挥:Furtwängler
演出:North German Radio Orchestra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CD编号:CD4941


       对于喜欢富特文格勒的爱乐者,通常会比较心仪他二战时期的作品。确实,因德国的没落产生的忧愤意念成为了大师的潜在表现力,他那个时期的作品激情四溢,光芒四射。
       据说战时的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表现极佳。痛惜的是:没有留下任何一场完整的录音,而这一版本的第一交响曲是富特文格勒众多版本中唯一可以与战时作品相媲美的。    令人有点惊奇的是演出乐团既不是柏林爱乐也不是维也纳爱乐,而是“北德广播电台管弦乐团”,乐团整体表现好得令人吃惊!我只能是对大师惊人的指挥技巧和号召力深深叹服。
在第一张唱片的最后收录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录音:

        1945年1月23日柏林爱乐演出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的末乐章,这也是这首交响曲战时留下的唯一纪念品。

        尽管只有一个乐章,这段录音在音乐史上享有盛誉。不但因为她是最佳的第一交响曲的演出,留下了音质绝佳的唱片,还因为这段录音录自二战时期富特文格勒在德国的最后一场音乐会。他再度回归柏林爱乐将是两年半以后的事情,而且这段录音标志着一个时代,一种风格的终结。战后大师的作品虽然为数众多,但二战时期的光芒已经蜕变到达文字无法标明的境界。

        这是高度激情,幻想,控制力的稀有结合————乐曲,乐团和指挥高度结合的难忘例证。这是德国瓦解前的最后时刻,他喜爱和熟悉的一切都在他眼前消失了,大师的痛苦,激愤和无奈之情成就了这个不朽的乐章————她听起来是那么令人激动异常!
这是无与伦比的绝唱!

        这一版本的勃拉姆斯第四号交响曲也是勃四的所有唱片中最令人心仪的一个版本。
她比其他所有的演出都要更加热切动人,末乐章迅猛,冲劲十足,有一种令人眩目的放纵意识。类似意识在URANIA“英雄”和战时“贝七”中异常突出,属于大师战时所有演出的发挥程度不一的共同属性————听过URANIA英雄的朋友非常轻易就可以想象出这张唱片的面貌。

        富特文格勒的勃拉姆斯第四号交响曲录音从1943—1950间的所有演出都保持了手法的高度一致,对听众几乎不存在版本的勉强取舍问题。大凡大师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同一作品进行不断地探讨和实验,类似勃四这一状况在大师指挥的音乐作品中并不多见,这也是富特文格勒从一开始就首肯一部作品并且找到完美演绎手法的少见例证。“最佳版本”显着的优势其实在于录音质量和更加协调的音响。乐友欣赏时需仔细留意大师对抒情作品的独特意识————一种“无限”的意识,不断变化的音乐结构,以及巧妙的推进和回控手法。她们都是大师指挥手法中奥妙无穷的独特体现。

        即使是在战时,大师也并非简单扼要地把“斗争意识”注入所有的作品————一些流行的概念通常会成为我们欣赏的障碍。对待任何作品,即使个人强烈的“辨别意识”得出的结果很可能是错的,但这种意识也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就象“世间根本没有绝对正确的演绎”那么简单的道理一样。

        这张唱片有一个细节是我一直觉得困扰和遗憾的:我曾经领教过1948年大师率Berliner Philharmoniker在伦敦演出“勃四”前最后的排练片段(在那之前我并未听过1943年的这张唱片),从现场的音响来判断,排练时末乐章出现的强劲和激情并没有在这张“最佳版本”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能量未能完全集中地发挥,戏剧性相比之下也明显逊色,包括音响的协调性本身也不足。

        我很少看见别人提及那场排练的片段,但毫无疑问那才是真正的“最佳版本”,(没有看过这一片段的乐友可以对比一下第一张唱片中1951年北德版本勃一和1945年Berliner Philharmoniker勃一末乐章的强烈反差)而且,当时是在1948年的战后。很显然一直以来的说法:“富特文格勒战后已经不再具备强烈的斗争意识,他的所有作品也已经全面进入宗教般的深远意境”又是一个流行的谬误。


专辑曲目:

Furtwängler Conducts Brahms 

Disc: 1
1. Symphony No. 1 In C, Op. 68: I Un poco sostenuto - Allegro
2. Symphony No. 1 In C, Op. 68: II Andante sostenuto
3. Symphony No. 1 In C, Op. 68: III Un poco allegretto y grazioso
4. Symphony No. 1 In C, Op. 68: IV Adagio piu andante - Allegro non troppo ma con brio 
5. Symphony No. 1 In C, Op. 68: Adagio piu andante - Allegro non troppo ma con brio 

Disc: 2
1. Symphony No. 2 In D, Op. 73: I Allegro non troppo 
2. Symphony No. 2 In D, Op. 73: II Adagio non troppo 
3. Symphony No. 2 In D, Op. 73: III Allegretto grazioso 
4. Symphony No. 2 In D, Op. 73: IV Allegro con spirito 
5. SYMPHONY NO. 3 IN F, OP. 90: I Allegro con brio 

Disc: 3
1. Symphony No. 4 In E, Op. 98: I Allegro non troppo 
2. Symphony No. 4 In E, Op. 98: II Andante moderato 
3. Symphony No. 4 In E, Op. 98: III Allegro giocoso 
4. Symphony No. 4 In E, Op. 98: IV Allegro energico e passionato 
5. 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Haydn, Op. 56A: Haydn Variations 

Disc: 4
1. Piano Concerto No. 2 In B Flat, Op. 83: I Allegro non troppo 
2. Piano Concerto No. 2 In B Flat, Op. 83: II Allegro appasionato 
3. Piano Concerto No. 2 In B Flat, Op. 83: III Andante 
4. Piano Concerto No. 2 In B Flat, Op. 83: IV Allegretto grazioso 
5. 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Haydn, Op. 56A: Chorale St. Antoni: Andant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