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必看丨耳聋的贝多芬指挥《欢乐颂》的视频?

2016-03-16 逝如整理 每晚一张音乐CD



耳聋后,只能靠钢琴的震动来感受音乐的物质存在,

但在贝多芬灵魂深处,对音乐的美好回忆永不磨灭!


贝多芬13岁的肖像画


    电影《贝多芬传》里展示了耳聋后的贝多芬如何指挥《第九交响曲》,这是真的么?


《第九交响曲》

演出时间:1824年5月7日

演出地点:维也纳卡特纳托剧院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139niw857&width=500&height=375&auto=0



Joseph Karl Stieler,1820年绘制


    贝多芬的一生,是充满各种困难和痛苦的一生,也是辛勤与丰盛的一生!在困难面前他没有退缩,用辛勤来迎接各种挑战!在痛苦面前他没有绝望,用音乐感悟生活的丰盛!

    在其逝世前一年,他曾这样说:“我的箴言始终是:无日不动笔。如果我有时让艺术之神磕睡,也只为要它醒后更兴奋。我还希望再留几件大作品在世界上,然后如老小孩一般,我将在一些好人中间结束我尘世的途程。”

     在他即将耳聋的时候,他也曾说:“我决心扫除一切障碍,我相信命运不会抛弃我,我恐怕需要充分估量自己的力量,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在其生命结束前的不久,他又曾说:“我只希望自己能给这个世界一些美好的音乐,然后就像一个老顽童一样,在各位体面的先生面前了结尘世上的事。”



1803年的贝多芬,由克里斯蒂安·荷尔文所绘


贝多芬何时耳聋的?


    贝多芬出生于1770年12月17日,也有人认为是16日,因为17日是受洗的日子。在1796年的时候,26岁的贝多芬出现了耳疾的先兆,他说自己:“耳朵里常闻低鸣和呼啸”。后人还怀疑在1797年贝多芬曾得病,非常有可能成为其日后全聋的先兆。根据一些资料记载,贝多芬患耳疾的初期听不到高音,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仍可听到低音。也就是说,这是一种逐渐衰退。听觉的衰退伴有严重的耳鸣,这令他无法忍受、不知所措。

    作为一名音乐家,贝多芬一心想治愈此病,并且到处求医,但都完全没有效果。那时侯的许多治疗手段让人难以忍受,他有时为了逃避服药和向耳中点滴药水而避开医生。 到1801年,贝多芬到维也纳的修养地圣城(Heiligenstadt),意图靠当地矿泉水浴,以治疗自己日益严重的耳硬化症。虽然前一年,贝多芬还写下过:

    我决心扫除一切障碍,我相信命运不会抛弃我,我恐怕需要充分估量自己的力量,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的壮语,但是在圣城他的情绪则一度陷入低谷,还写下了一封寄给自己兄弟的信,后世称之为《圣城遗书》(一译海利根施塔德遗书,Heiligenstädter Testament,写于1802年10月6日)。这封信在1827年才被发现。信中的语气如此悲观可怜,可见贝多芬的耳疾导致其出现自杀的念头,只有他的音乐,和一种模糊的对世人的使命感才让他不致走上绝路。

      贝多芬开始感到听觉衰弱,最初他瞒着别人,但是随着病情的恶化,他再也无法瞒下去了。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朋友。他于1801年给韦格勒医生的信中说发病已有三年。因此,他可能从28岁时就发病。但是,1802年他所写的遗书中又这样说:“六年以来,受此病所折磨,庸医们使我的病情恶化。”如果这种说法是真实可信的,则发病时间应再提前两年。这种耳疾是神经系统的疾病,所以他在生理上并不感到痛苦。

    到1806年的时候,贝多芬已能正视自己耳聋这个事实,并且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事业面前极力将这个不利因素排除在外。他在第三首《拉祖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的终乐章草稿上写上了:

    即使对于艺术,也不必再对它掩饰你的耳聋。


    不过随着贝多芬的听觉不断丧失,其钢琴演出也越来越少。1815年1月25日他最后的一次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出现,是在宫廷音乐会中为自己所作的歌曲《阿德莱德》Op.46伴奏。到1819年他变成全聋,这无疑完全剥脱了他指挥和演出权。就是日常的沟通,也显得非常的吃力。耳聋使他与人交往时发生了困难。他从中年开始使用助听器,节拍机的发明者梅策尔为他设计制造了种种助听器,但是后来这些都不起作用了。晚年,助听器失效,他不得不用笔交谈。他让对方在谈话簿上写下事由,他读后再口头回答。贝多芬从1818年起需要“谈话册”(Konversationshefte)才能与人“交谈”。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很多贝多芬的话语都被保留了下来,成为后人研究其为人的重要资料。 今天,在柏林的图书馆中,仍然保存着1819~1827年的136册笔谈手册。失聪所带来的被动生活使贝多芬不愿与人见面,过着孤独的生活。

    但这逐渐全聋的贝多芬也在适应这一事实,并努力找到自己新的创作方式。1814/15年维也纳会议期间他写了一部《荣耀时刻》(Der glorreicher Augenblick,Op.136)的大型康塔塔和一部名为《平静的海洋和幸福的旅程》(Meeresstille und glückliche Fahrt)的合唱作品。1818年,贝多芬写下了《槌子键钢琴奏鸣曲》(第29号),标志着他新一轮创作的开始。度过危机之后的贝多芬,作品的精神面貌随之一变。作品显得内向反思、深邃,例如其晚期的弦乐四重奏和三首钢琴奏鸣曲(30、31和32),而作品规模变得更宏大,如《庄严弥撒》和《第九交响曲》。有评论家认为,晚期的贝多芬并不注重作品是否谐美,是否可行,一切都要遵从他的构思,并归咎于其耳聋。贝多芬的学生车尔尼的话就是例证:

    贝多芬的第三种风格起始于他逐渐耳聋的时期,这导致他最后三部钢琴奏鸣曲的独特风格,出现了许多不谐调的和音。



贝多芬1823年画像


耳聋后如何指挥《第九交响曲》?


先来推荐一本好书

第一版封面

修订版封面(比第一版差好远,咋想的?)


    “他拥有统帅力,无比的尊严,极佳的记忆力,丰富的经验,强烈的风格和宁静的智慧。他已经受过烈火的考验,但仍未融化,反而闪耀出一种刺目的光芒。他有多重身份:音乐家,管理者,执行官,使节,心理学家,匠人,哲学家,以及可以随时发怒的人……就事论事,他是个自大狂,他必须是。如果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没有绝对的信任,他就什么也不是。”这就是勋伯格所说的指挥家。勋伯格是是《纽约时报》的乐评家,本书是他的系列音乐史之一,与他的另外两部著作《伟大作曲家的生活》、《伟大钢琴家》一样,深受古典音乐爱好者推崇。在本书中,作者详尽考察了世界伟大指挥家的生平、个性和事业,带领读者观察每一位指挥,聆听他的诠释,并理解这诠释何以完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精彩绝伦的指挥家群像,弗里茨•莱纳、阿图罗•托斯卡尼尼、布鲁诺•瓦尔特、理查•施特劳斯……在这幅绵延的画面中活动起来。作者对音乐优雅的感觉和热爱亦闪现其中。如果你想了解指挥家从十八世纪以来在古典音乐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该从本书开始。


    在上面推荐的《伟大的指挥家》中,有对耳聋后的贝多芬如何指挥《第九交响曲》的介绍:1824年贝九的首演是由几位指挥通力合作完成的。不过贝多芬一如既往地坚持到场。但经历了前面多次贝多芬指挥的演出惨剧之后,这一场贝多芬的干预较少,他只是象征性的指挥,所有乐手的眼睛要么在看乐队首席乌姆劳夫(Michael Umlauf,他让乐手们别看贝多芬),要么在看钢琴边的康拉丁·克罗伊策。(是的,钢琴。交响乐谱上并没有钢琴部分,但所有早期演出中都会使用钢琴。克罗伊策对着合唱队或是乐团的某个部分打拍子,只有在表演即将失控时才去弹钢琴。)—— 也就是说,我们上面的视频并不准确,其实这场演出并没有真正意义的指挥,非要说有,应该算是乐队首席乌姆劳夫。


    这是一张法国1963年4月27日发行的首日封。在首日封的右上角贴着法国为《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名人》发行的五枚邮票中的一枚-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首日封的左边图面上即是贝多芬亲自指挥(贝多芬与指挥家乌姆劳夫同时指挥)《第九交响曲》在维也那首演的盛况。当这部作品的最后一个音符奏完之后,音乐厅中竞是死般的沉寂。然而,片刻沉寂后的爆发是何等地惊人!人们狂热地鼓掌欢呼,许多人涕泪交流地向舞台涌去。但是,这部伟大作品的作者却背向狂热的听众,毫无所闻。当女低音歌手翁格尔拉着他的手转过身时,他才"看到"听众强烈迸发的热情,耳聋失聪的贝多芬激动得晕倒了。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轰动欧洲乐台,震动全世界。


 《第九交响曲》完成于1824年4月,并于5月7日在维也纳卡特纳托剧院(Kärtnerthor-Theater)首演。贝多芬坐在舞台上,在每个乐章开篇时给出节奏速度方面的提示……当天晚上,首先以《雅典的废墟》序曲打头阵,再是《庄严弥撒》的三部分,然后才是压轴的第九交响曲。虽然乐队的素质不是最好的(临时拼凑而成的乐队),但演出很成功,盛况空前。辛德勒写道:演奏结束后,背向观众的贝多芬并不知道身后发生何事。这时,观众看到了最感人的一幕,一位独唱演员卡罗琳娜·温格(Caroline Unger)拉贝多芬转过身,才让他看到观众起立五次并疯狂地在鼓掌。当时,即使是皇室夫妇出场,观众也只会起立三次表示敬意,而五次对于一位非受雇于皇室的人来说,是未有的。这甚至引来警方到达现场,去制止这种自发的致意。贝多芬深受感动。

伯恩斯坦指挥的《欢乐颂》(Ode an die Freude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1838v5667&width=500&height=375&auto=0

Ode an die Freude

334554321123322





《第九交响曲》(《欢乐颂》部分)作品介绍


    《第九交响曲》又称《合唱交响曲》,d小调。这部交响曲是贝多芬创作的巅峰,集中体现了贝多芬的生命意志和艺术理想。《第九交响曲》不仅仅第一次在交响曲中加入了合唱,而它宏伟的构思和开浪漫主义先河的表现手法,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瓦格纳在谈到《第九交响曲》时说:“今天我们站在它面前,就像站在全人类艺术史上一个崭新时期的里程碑面前一样,因为它带来了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艺术连它的影子也没有显示过的现象。” 

  第九交响曲末乐章合唱部分是引用了德国人诗人席勒的《欢乐颂》。青年时期的贝多芬在波恩就曾想过为《欢乐颂》的8节诗全部谱曲。他在1789和1812年,都曾为《欢乐颂》起过稿。贝多芬在1795年用德国诗人毕尔格的诗作曲的歌曲《同情互爱》,其曲调与第九交响曲末乐章的《欢乐颂》主题骨架上有近似之处,可以说是《欢乐颂》主题的前身。 

  1808年,贝多芬在《合唱幻想曲》中再一次用这个曲调作为主题,唱的是库夫纳的诗。《合唱幻想曲》的合唱部分,是为写作《第九交响曲》的一次尝试,后来贝多芬说过,“《第九交响曲》的终曲是按照《合唱幻想曲》的格调写的,但规模却比前者大很多”。由此可见,贝多芬想为《欢乐颂》谱曲的意图,从1793年就开始了,经过了30年的努力,最终才在《第九交响曲》中完成。尽管在前三个乐章已经埋下了伏笔,每一乐章的音乐素材都在暗示、隐现、趋向它的到来,但是在从来没有加入人声的交响曲中,合唱部分何时引进以及如何引进,还是让贝多芬煞费苦心。贝多芬经过无数次的反复推敲,最终写下了定稿。在第四乐章的引子中,暴风骤雨般的急板,引出了低音弦乐的宣叙调,然后依次重温了前三个乐章的主题,但每次都被宣叙调打断,它就好像是在说:不要再重弹旧调,要另创新声。这时《欢乐颂》的合唱主题才“千呼万唤始出来”,先由低音弦乐奏出,然后由弦乐接应,最后扩大到整个乐队。紧接着,又是一段急板,但这次的宣叙调,由男中音代替了低音弦乐,他唱到:“啊,朋友们,别再唱这些调子了,让我们愉快地、充满欢乐地歌唱吧。”于是《欢乐颂》的合唱一领众唱。这样的表现手法,确实是神来之笔,无怪瓦格纳要说:“低音乐器上强有力的宣叙调,几乎超出了纯音乐的极限,它挺身而起,好像是在催促别人出头露面,我们的大师用这样奇妙的方式来为绝对必要的人声和歌词开路,不能不使人叹服。” 

 第四乐章是整部作品的精髓,急板,D大调,3/4拍,自由变奏曲式,这一乐章通常被分两个部分即序奏和人声。乐章的开头,贝多芬使用了一个暴风骤雨般的急板乐句,仿佛预示着全部的苦难和痛苦一起涌来,庞大的声势令人胆战心惊。但它一上来,就马上被低音提琴和大提琴的宣叙调打断,我们可以从管乐器的乐句中,感受到这两种力量的碰撞与较量。在第一乐章动机出现时,马上就被大提琴声部奏出的宣叙调打断,仿佛在说:“哦,不,不要这个,我要别的,更愉快一些的”;这时第二乐章动机便轻盈的跑了过来,大提琴的宣叙调又驱散了戏谑的浪花,似乎在说:“也不要这个,这只是一种戏谑,要更美、更好的”;这时第三乐章的抒情主题登场了,这时大提琴的宣叙调又像在说:“这也太纤柔了,要找一种使人振奋的东西”。经过几次的选择,最后当《欢乐颂》的主题动机出现时,宣叙调马上肯定说:“这才对了,终于找到了!”在一系列的探索之后,贝多芬终于找到了那个最能体现全人类的胜利与欢乐的主题。这时木管声部缓缓奏出《欢乐颂》的主题音调,当欢乐主题逐渐动魄人心将要爆发的时候,管弦乐队突然终止,天地间一片静寂,慢慢地乐队深处传来了低音提琴和大提琴用低沉的音响奏出的质朴的旋律,没有任何伴奏。紧接着响起了乐章开始的号角声,这时,男中音唱出了贝多芬自己写的歌词:“啊,朋友们,不是这种声音,让我们以更开朗的歌声,唱出更加欢乐的颂歌!”接着,欢乐仿佛从天而降,光辉的《欢乐颂》终于在人声鼎沸的高潮中高歌而至。 





  《第九交响曲》不论是在和声、配器还是曲式方面都有许多创新之处,它不仅开了浪漫派音乐的风气之先,同时也是各种现代音乐技法的预示。如第四乐章采用康塔塔的形式,第一次在交响曲中加入了声乐,并把分节歌形式与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和奏鸣曲式的原则相结合,开混合曲式的先例;第四乐章中庄严宏伟的颂歌,后来一变而为英勇豪迈的军队进行曲,德裔英国音乐学者丹罗伊特称之为“蛹变成了蝶”,开性格变奏的先例;在第四乐章的引子中,d小调的七个音同时出现,预示了现代音乐的和弦块。今天我们站在《第九交响曲》面前,正如瓦格纳所说,“就像站在全人类艺术史上一个崭新时期的里程碑面前一样。” 

  这部交响曲的博大精深是无与伦比的,这里不仅包含贝多芬个人人声的体验和总结,也深藏着作曲家对人类终极价值的关切,对上帝、宇宙、自然和人世的思考与憧憬,在交响曲的外表框架中深邃的哲理和动人心魄的气势相融,神圣的崇高感与发自内心的欢乐颂歌同在。贝多芬似乎是在回顾人世间生活的历程:困苦彷徨与奋斗抗争、狂热激情与欢悦戏谑、温暖的回忆与深沉的思索,最终升华到有爱与超然的欢乐。末乐章的“欢乐颂”是整部《第九交响曲》的至高点,前面三个乐章的音乐素材都在暗示、隐现、趋向它的即将到来。当末乐章以其沉厚庄重的宣叙音调宣告:前面的各种选择不再是所要寻找的东西之后,引出“欢乐女神圣洁美丽”,“在你温柔的翅膀下,人们都会结成兄弟”的颂歌,这是贝多芬一生领悟到的人生真谛,“从痛苦到欢乐”也是这部交响曲给予人们的坚定信念。 



     如今《第九交响曲》公认是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说《欢乐颂》是贝多芬交响乐的颠峰之作,更因为整部作品仿佛是贝多芬一生与其命运的一部斗争史。乐曲的第一、第二乐章均采用小调,表现了贝多芬早年的命运多舛,痛苦与绝望一直伴随着他、折磨着他。但他一直坚持着,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着。慢慢地,痛苦转为宁静(第三乐章),以至到最后他完全得到解脱,得到了真正的永恒的最终的欢乐(第四乐章)。斗争,一直充斥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尤其是《第九交响曲》,更能给在痛苦与绝望汹涌的风浪中挣扎的人们以无穷的力量和希望。

  《第九交响曲》以最为妥帖的音乐形式来表述这宏伟浩瀚的构思,贝多芬从曲式结构到旋律特征、和声及配器等各方面突破了传统的音乐语言形式,也包括贝多芬自己的前期作品在内。交响曲的篇幅极大地扩充,整部交响曲的各个乐章都渗透着奏鸣曲式所特有的巨大张力,其动力发展与调式回归的手法贯穿始终,连续五度或大幅度跳动的旋律进行,切分式的或固执重复的节奏及音型,和声与复调的复杂及延迟解决等手法大大地增加其内在的紧张和冲突,与之相对应的又是极其温暖深情而舒展的旋律音流。紧接在第一乐章之后的谐谑曲所采用的三部曲式,前后部分以自成戏剧性的奏鸣曲式结构,而惯常的慢板乐章安排在第三乐章位置,类似最后导入庞大终曲的引子。末乐章开始的管弦乐队像是揭开了终场戏剧的序幕,将人声作为一个丰满的“乐器组”音色导入,领唱合唱自如地变换并与管弦乐织体水乳交融。贝多芬理性地驾驭这些具体的音乐表现手段,将其紧密而合乎逻辑地组织在奏鸣交响套曲之中,它所造成的庄严雄辉使《第九交响曲》成为贝多芬为人类文化所作的最光辉贡献。 



联邦德国1959发行的柏林贝多芬纪念厅小全张

(小全张上方是贝多芬肖像及《第九交响曲》乐谱)




1959年中国首演贝九,指挥严良堃,这个视频在优酷可以找到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蒂勒曼/维也纳爱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180amihvj&width=500&height=375&auto=0



    《第九交响曲》之后的1825/26两年,贝多芬集中精力创作弦乐四重奏,完成了12到16号5首作品,还有一部大赋格,而其中的最后一首弦乐四重奏Op.135,是贝多芬的遗作。但可惜天不予寿,1826年贝多芬音乐种种原因健康迅速恶化。他说:

我只希望自己能给这个世界一些美好的音乐,然后就像一个老顽童一样,在各位体面的先生面前了结尘世上的事。

     1827年1月3日贝多芬立下遗嘱,3月份健康明显恶化。当时一位德国指挥家费迪南·希勒,年方15岁,去看访弥留之际的贝多芬。他说道,3月20日时贝多芬曾说:“我想我得准备上去了。”1827年3月26日17:45贝多芬逝世。而舒伯特的朋友胡藤布伦勒(Huttenbrenner)则描述了贝多芬离去时戏剧性的一幕,当时空中雷鸣电闪:

贝多芬突然挣开眼睛,向空中伸出右拳并这样过了几秒钟,神情严肃,脸带怒气。然后他身子跌回,半闭着眼睛,口中再没一句话,心也不再搏动了。

    第二年冬天,灵魂属于贝多芬的舒伯特,也随他而去……

 

    延伸阅读:看“灵魂属于贝多芬”的舒伯特的公众号多久更新一次?


1827年3月29日贝多芬葬礼,由Franz Stober(1795年 - 1858年)所画



贝多芬在维也纳中央公墓的墓碑




今日同步推送,欢迎移步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