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男高音翁德里希丨自然地歌唱无需特殊技巧丨舒伯特《致音乐》丨莫扎特《魔笛》

2016-03-24 逝如整理 每晚一张音乐CD

Fritz Wunderlich的名字该如何翻译?是个比较头疼的事情。三联出版的《命运夺走我们的一切》中,使用了“翁德里希”,但实际上“冯德里希”的译法可能更为常用?百度搜索这俩不同的译法,会惊喜发现百度百科直接没有给中文名的词条,而是直接用了Fritz Wunderlich。是Wunderlich不出名吗?显然不会,在广大音乐爱好者那里,Wunderlich可谓大名鼎鼎,否则《命运夺走我们的一切》也就不会翻译出版了。我们这里就直接用“翁德里希”吧,毕竟这是正式出版物的用法。




关于这本书有机会再慢慢介绍


翁德里希是谁?



    弗里茨·翁德里希(Fritz Wunderlich1930-1966),德语国家地区最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莫扎特男高音。他于1930年9月26日出生于德国莱因一法尔茨州的一个名叫库塞尔的小镇,很小时便随母亲学习钢琴。父亲突然过世,小翁德里希只得过早地走向社会,到屠宰场当了一名学徒,以微薄的工资贴补家用。尽管屠宰场学徒的工作非常繁重,但喜爱音乐的翁德里希还是利用工余的时间学习了多种乐器。1950年翁德里希考入弗莱堡音乐学院,而当时所学的专业却并非歌唱而是法国号。一次偶然的机会,翁德里希的歌唱才能被学院的声乐教授温特菲尔德教授发现,翁德里希改学了声乐。  


    1951年在弗赖堡以独唱家身份与巴赫合唱团合作首次演出。1954年在弗赖堡首次演唱歌剧,饰演《魔笛》中的塔米诺,后在法兰克福和慕尼黑演唱歌剧,被慕尼黑歌剧院聘为首席抒情男高音,这期间被认为是演唱莫扎特作品的优秀男高音。1958年参加艾克斯-昂普罗旺斯音乐节。20世纪60年代,翁德里希的歌唱事业开始向国际乐坛拓展。在此期间他不仅活跃于世界各大歌剧院,并且所饰演的人物也从莫扎特的歌剧而转向具有多种戏剧风格的角色。他演唱的法国、意大利和俄罗斯歌剧院同样精彩。这其中有柴科夫斯基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理查.施特劳斯《沉默的女人》、斯美塔纳《被出卖的新嫁娘》、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弗洛托《玛尔塔》、普契尼《艺术家的生涯》、玛斯内《玛侬》等。在演唱这些欧洲大歌剧的同时,翁德里希还演唱了不少精彩的艺术歌曲和轻歌剧。1965年在科文特花园剧院首次演出。1966年参加爱丁堡音乐节。  


    然而,就在翁德里希演唱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不幸的惨剧却在他的身上发生了:1966年9月17日晚,刚与朋友聚会回到家中的翁德里希,在就寝前从二楼书房取书返回一楼的卧室时,不慎踩到自己已经松开的鞋带上被其绊倒,致使从楼梯滚落。由于后脑被猛然撞击到楼下的石板上,遂当场昏迷不醒。虽被送进医院实施紧急抢救,但终因医治无效而与世长辞,时年仅36岁。  


翁德里希的天鹅之歌,QQ音乐收录

Du holde Kunst,是舒伯特的《致音乐》(An die Musik,朔贝尔诗,1817,D547) 的第一句词,也是这张CD的最后一首歌。我们来看着谱子,看着视频,来学学这首歌的演唱吧:


舒伯特《致音乐》歌词范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153rg2fqo&width=500&height=375&auto=0不会德语的,可以跟着德语下面的拼音慢慢拼读……

Du holde Kunst ,
度 吼了的 哭N斯特
in wieviel grauen Stunden,
伊恩 为fi了 个捞嗯 是吨等
Wo mich des Lebens wilder Kreis umstrickt,
沃 米系 的死 勒本死 为了的而 可来死 哦们是特里可特
Hast du mein Herz zu warmer Lieb entzunden,
哈斯特 度 买呢 黑而次 醋 娃吗儿 里b 嗯特村扽
Hast mich in eine bessere Welt entruckt!
哈斯特 米系 伊恩 啊伊呢 被色热 喂l特 嗯特如可特

歌词大意:

可爱的音乐在多少忧郁的诗歌 

你安慰了我生命的痛苦 

是我的心中 

充满了幸福和温暖 

把我带进美好的世界中 

带进美好的世界中 


当我痛苦时把那琴弦拨动 

发出了一阵甜蜜轻柔和声 

使我信服 好象在天空之中 

可爱的音乐 我忠心感谢你 

可爱的音乐 我感谢你

我和你一样哦




    翁德里希的歌声音质甜美、松弛、舒展、流畅,他的不幸早逝,无疑是世界歌坛的一个巨大损失。然而,短短十一年的歌唱生涯足以令他名垂青史。35岁时的他在欧洲已经是享负盛名。可惜,他在准备前往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出的前夕遭逢不测。我们也来比较下其他人演唱的《致音乐》:

先来听男声:An die Musik

Ian Bostridge特斐尔:夸斯托夫:

现在是女声:

费莉尔:施瓦茨科夫普:


“谁自然而言地歌唱,他就不会需要什么特殊的技巧”

——翁德里希的演唱技巧


    豆瓣的Nolix为我们编译了一篇翁德里希关于演唱技巧的访谈(全文大家可以去点击阅读原文),这篇访谈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们都认为,这段谈话录是英年早逝的弗里茨.翁德里希所留下的、唯一书面形式的演唱心得,所以愈发显得珍贵。”访谈的名字也非常动人:“谁自然而言地歌唱,他就不会需要什么特殊的技巧”。

   关于呼吸,翁德里希给出了一个非常有启发的见解:“人们一直理所当然地以为,一个歌手必须有充足的肺活量,足以呼出极长的一口气,其重要性就像他必须有听起来很舒服的音色一样。其实,倘若知道如何一定的技巧,就可以装出在几个音之间并不换气的表象下,充分地延长一口气的长度。对于歌唱家而言,呼吸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处理身体内那些多余的氮气(Stickstoff)。当他屏住一口气的时候,那些氮气会逐渐在体内积聚。所以我们演唱的时候,大多的是用那些经过循环利用的‘废气’,而不是新鲜的空气。在一定的时间之后,身体又会重新需要新的氧气。所以,我尽可能地在想办法,如何将那些已经吸入的空气充分地利用起来,而不是急着去吸入新的空气,直到这个乐句完美地结束。只要经过了足够的训练,歌者就可以将呼吸的时间长度延展到一定的限度,就像潜水者的憋气本领也是通过训练逐步达到的一样。” 看完这段,如果你还为自己的换气机巧洋洋得意,或许就开借鉴下翁德里希的提示了。

    有时候我们理解歌剧的时候,会很难区分歌剧到底是歌唱重要还是戏剧表演重要,如何把握二者的分寸呢?就这一点,翁德里希认为:“在舞台上,身体的过度松弛有可能让表演的成分“盖过”你的音乐表现力。没错,一个歌唱家,若愈听任你自己的身体去表演,那么这种危险的概率就越大。你很有可能演得好过了头,专注于演戏,而不是歌唱了。所以,只有当歌唱家选择最节约、最控制的动作和姿态时,他才能在音乐表达中永不错失目标、除此之外,每一个歌者都会或多或少地将自己的风格与特质带到角色中,这样才塑造出属于他的、独一无二的音乐语言了。他只需要表达出他真正所感受到的、思考出的东西,那么所谓的‘私人气质’就已经足够了。”

   另外,我们常说某某是戏剧男高音,而谁又是抒情的,二者真的完全无法逾越吗?对此,翁德里希认为:“这个问题挺难的,不过也常常被人讨论。显然,太鲜明的分界线应该是不存在的,不过我还是觉得,一个人要不生来就是抒情男高音的料,要不就是天生的戏剧男高音。但有一点是我个人的想法,虽然不是百分百地适用于任何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42、3岁这样的年纪,一个抒情男高音也许能胜任一些较重量级的角色,毕竟,一个人可以通过大量的加压、加负锻炼形成出沉重而结实的嗓音特质,但是此时年轻时轻量级的抒情歌喉可能已经不复存在了。”


    最后,作为最著名的莫扎特男高音,翁德里希也分享了他对演唱莫扎特歌剧的看法:在诠释莫扎特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不需要太注重表情,因为他的音乐本身已经具备了所有应该由的表情。你只需要将那些音符正确地表达出来就够了,表情就已自然而然地流露。我觉得,在演唱莫扎特一类,特别是巴赫这样的曲目时,应该尽可能地少换气。巴赫,其实对于演唱者的要求比莫扎特更高,我所指的是他声乐作品中希望达到像器乐一样连续不断的发音效果。所以,在演唱巴赫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取得更强的表现力,或者音色多么鲜明上,而是应该聚焦于将作曲家的本意诠释地更加纯粹。我说吧,这又落到了“风格感知”的话题上了。倘若一个歌唱家,真的具备了对不同风格的理解、贯彻能力,那么他自然可以在一段轻歌剧后立即转到一段巴赫的咏叹调上,不费吹灰之力。

   最后,翁德里希提出了自己对演唱艺术的看法,他说 “‘自然’这两个字在歌唱艺术中至关重要。我发觉,现在人们已经过多地谈论了演唱的技巧,甚至那些刚出道的歌唱‘学徒’们也过分重视技巧层面的东西了。其实嘛,说到底,只有一种技巧:自然、纯粹的发音技巧。如果我们在演唱时能够找到一种恒定的,不需要作过多改变的状态,那么就掌握了这种自然发声的规律,这有点像器乐演奏家演奏出一个持续但波动着的长音。当你做到了这一点,换气这件事也可以自然而言变得节约了。”



   既然翁德里希被人称作最伟大的莫扎特男高音,我们最后就来听听他演唱的莫扎特咏叹调吧!


最伟大的莫扎特男高音


莫扎特男高音Fritz Wunderlich 魔笛 咏叹调

塔米诺:“这张画像多迷人”(“这肖像美如天仙”) 

Dies Bildnis ist bezaubernd schön(Tamino)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1675ydcs2&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首男高音塔米诺的咏叹调“这肖像美如天仙”是抒情男高音的必唱曲目。此曲是在第一幕第一场的时候,王子塔米诺看到帕米娜那绝美的画像时,被帕米娜美丽的容颜打动,于是对帕米娜产生了爱慕之心,便由衷而发出这首旋律优美、经典不朽的爱情咏叹调。我们知道,翁德里希1954年在弗赖堡首次演唱歌剧,饰演的便是《魔笛》中的塔米诺,因此我们今天一方面聆听了他的最后一首音乐会的歌曲《致音乐》,也听到了令其一炮走红的一首歌。要知道当年演出《魔笛》之时,他还在音乐学院就学,在饰演了塔米诺一角后崭露头角,这位青年男高音以他抒情优美的歌声、英俊洒脱的舞台扮相,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后不久,他在斯图加特的演唱,更加使人们惊叹,由此翁德里希的名字不胫而走。1958年,翁德里希被慕尼黑歌剧院聘为首席抒情男高音,这期间他以演唱莫扎特的歌剧而闻名。这首“这肖像美如天仙”,也可以说是一首翁德里希的自我评价,他的颜值、气质,都足以令人称赞一声:“这肖像美如天仙”,当然最根本的还是演唱,他特别精通德语艺术歌曲和歌剧。他的一副得天独厚的嗓子,加上倾向开放母音,少用Covering的发声方法,强烈的音乐感和对歌词的灵敏,使他能将歌唱升华至更高境界。



    QQ音乐收录的翁德里希的CD非常多,我们可以多品味一下他的演绎。下面是一些我比较喜欢的歌曲。


舒伯特的:

舒曼:

莫扎特:

巴赫:

翁德里希演唱:贝多芬《致远方的爱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1535rnp67&width=500&height=375&auto=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