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韩怡媛 | 电子系优秀毕业生专访




韩怡媛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信息工程专业

2015级班班长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可能我最近比较中二,要用一句话可能比较难,挺巧我最近经常听一首叫做《西门少年》的歌,我感觉那首歌唱的挺符合我这四年的心境的,一句主要的歌词是“野火烧不尽我们的野生野长”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来到南科大说实话我最开始真的有点“艰苦创业”的心态(虽然来了发现物质条件一点也不“艰苦”),这四年无论是自身还是周遭环境都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不确定的因素,但是在各种各样的难题之前,虽然时常感到困顿,但我也切实感觉到我建立起了一种很“深圳”的面对目标的态度,那便是只要认准了就敢做,只要敢做就想办法做出来,不惧艰险不停奋力。”

—— 韩学姐








起初入学是说实话我确实有一点自卑心态,真可谓是葡萄美酒夜光卑(???),因为毕竟身边的同学高考的表现确实比我要好,而且某种意义上我的家乡并不算是教育水平非常发达的省份,至少在最开始我无论是外语水平还是理化生基础课的知识面上我可能都是弱于其他同学的(比如说身边很多同学可能高中时搞过竞赛、自招这些)。


但是说起来是卑微,我在心里说起来本质上并不是太在乎这些,因为大学入学前我就清楚告诉自己,好也好,坏也罢,任何东西到了大学都是从零开始,我来这是为了学我感兴趣的专业知识,做我感兴趣的方向的研究,这些和过去都没关系,所以本质上这种表面的自卑感并没有太影响到我。大一第一个学期可能这种感觉还有些影响,比如我最开始真的是被线代搞得焦头烂额,但是过去了第一个学期发现自己除了线代那时候想不明白之外,其他科目还算是学清楚了,第二个学期就得心应手多了。


不过说实话我真算不上是大佬,我得到A-以上的课程真的是屈指可数,甚至我的成绩单上还有C出现,不过大二大三在进入专业学习后个人感觉基本上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如信号方面的课程我就比较得心应手,而且因为大一那个暑假穷极无聊的我玩了一个月MATLAB,所以专业课的实验课可能也比较轻松。


总之,我认为其实我也没太发生什么大的转变,一定要分享一点经验的话我觉得简而言之就是无论学什么课,一定要保证在结课之前对这门课的整体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那么什么是比较清楚的了解呢?个人认为合上书可以梳理出这门课的整个框架,复习的时候就能猜到要考哪些知识点,基本上就说明你已经get到这门课是怎么回事了,我的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其实也是很多比我厉害得多的同学的做法)就是在复习时列一个知识提纲,把知识结构捋清楚了,各种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我对于未来的计划可能源于我从入学起就有所打算只要大一的学业尚可就在大二开始我的科研生涯。我高中时对生物比较感兴趣,到了大学又一上手就觉得编程很有趣(还记得当时我上JAVA课的助教老师总认为我会去学计算机专业),比较机缘巧合的是在大一下学期,我在陈霏老师的课上听他介绍了人工耳蜗的机制,这就让我想起了我高中时候想过的一个那时候听起来比较奇怪的问题——既然神经信号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那么外界的电信号是不是可以通过适当的编解码传入神经系统?而陈老师的这番介绍让我意识到我这个想法不是天方夜谭,而且脑机接口研究目前已经有很大的进展了,所以我就联系了陈老师请求加入他的课题组,从大二开始,我就算是开始了我的研究生涯。


我入学时立下一个愿望是尝试学校里所有方面我可以做的不违规的事情,那么作为一个希望以后从事研究工作的学生,我心里的这个“隐形list”中间有一项就是希望可以尝试主导申报一个课题,恰好我当时读到一本关于空间知觉的书,因此我就申请了一个大创课题,也写下了我的第一份项目申请书,开始了更为独立一些的研究生涯。


可能概括起来我这四年算是一个“技能树”导向的学生(说起来我还在书院办过一个叫做“点亮技能树”的学生),我做过的很多事情:申请大创、组织EECS的大佬们一起参加信号处理杯、独立搞研究写文章、投稿,其实都是在为以后可能会用到的技能在做准备。当然,这个过程中我真的是非常感激我的导师陈霏老师,不仅在设计研究方法、改论文这些方面给予了我非常耐心的指导,更给了我极大的自主空间让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东西,无论是在学术还是资金上,我真的是经历了一段非常自由畅快的研究生活。




学姐写的自我介绍





   很惭愧,其实那完全算不上诗歌,我从小写东西就有爱排比的毛病,不过大学几年除了几篇笔名发表在某公众号的小品文之外就没太写过什么严肃的文字,我在自己的拉票说说里还说“写一些排不起来的排比句让有强迫症的朋友感到痛苦”。但我确实很喜欢诗歌,因为我总感觉,充满诗意的生活才是维持大脑创造力的源泉,毕竟工程师的生活终归充满了非常“实在”的东西——即使有一天神经工程真的发展到赛博朋克电影里的效果,那它对于有需要的人们来说也是实实在在的实体,像是诗歌这样的从生活中来却又加了特定的滤镜的存在——就比如“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这样的表达,总能让人在真实的世界里找到另一种感知生活的角度,又比如“既然今天 没人识得星星一颗 那么明日 何妨做皓月一轮”这样的让人在消沉时感觉好似有一个远方的声音强有力的托起了你的句子;从另一方面说这种感觉也有点像从频域观测信号——我们的大脑不依赖傅里叶变换也只能感知到时域信号。

不过最近半年没有之前那么忙之后,倒也算是捡起了写东西的爱好,相信在这里也能感受到我是个表达欲比较强且絮叨的人,写一些东西一是可以满足自己的表达欲,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我作为一个思维比较跳跃的人在表达和逻辑上不至于太过混乱。




=========



  早定位,早找准目标

无论走哪条路

不要打无准备之仗







最后,快来帮我们的韩学姐投个票噻!

投个票噻!

投票噻!

噻!



(投票渠道可继续关注电子系可爱的E立方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