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马来西亚古晋:多元化的“猫城”

2017-12-28 吴德广 马来西亚商界杂志

随处可见猫的涂鸦


街道皆有华文名称

关于猫的故事,像“猫城”的猫一样多。笔者也有一段经历。我的住宅位于古晋美宝花园郑和统帅路第二巷,在那里居住两年之后,有一天我下班回来,看见一只猫窜进院内,其毛色黑白相间。它仓皇地盯着我,看起来甚是饥饿。我先飨以一小片牛肉干,它舔而食之。以后它几乎都同一时刻到来,日久天长,干脆赖着不走,还在院里生产了6只猫儿。每当我们夫妇下班回家,开门的声音一响,母猫就带着小猫跑来相迎,有时还在地上翻滚以示亲热。看猫儿进食很有趣,母猫先让小猫吃个够,自己才将剩下的猫饭吃个精光。母子之间似有无限的深情。有时它们感到安全受威胁时,母猫一下子把小猫一个个叼离到别处去。在猫城,猫就是大自然的生灵,像这样人与猫和睦共处的故事甚多。

 

“猫城”的街道都有华文名字,路牌上的马来文和华文名字并列,按图索骥,每次我都如愿抵达目的地。有些街道以风土人情和农作物命名,富有诗情画意。比如建于1878年的甘蜜街以出售甘蜜而得名,这条街位于闹市区,那里一座座二、三层楼的店铺鳞次栉比,除传统的杂货店外,土特产店也闻名海内外。印度街多是印裔商人经营生意。海唇街建于1868年,是昔日主要商业街,那里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古晋是华人聚居之地,大量图片和实物记载了中国商人早在唐宋时代就漂洋过海来到沙捞越。1830年粤籍华人移居沙捞越,他们先到成邦江,其后转到古晋从事农业,后来经商,在漫长的岁月里,华人在古晋落地生根,代代相传。今天古晋的中国街、大井巷都是早期华人到古晋拓荒时的落脚地。在古晋还有不少以华人先贤名字命名的街道,让人饮水思源。华族先贤虽然大部分已经离开人间,但是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街道,让人们不忘他们的贡献。古晋是个古色古香的城市,当我参观那圆堡、四方堡、古朴街坊时,我感觉这古城历尽人间沧桑。人们说,古街道是历史的脐带,真是如此。


古老的长屋。


多元文化的居住乐园

古晋达迈山都望文化村是沙捞越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缩影。那里的高脚屋是典型的马来族房屋,而华人的农舍则保留着传统的民族特点,有香炉、祭具、红色的对联、农舍周围的种植物,聚族而居的土著人长屋则风格迥异,这些住所充满着传统文化气氛,是优美的人文艺术景观。

 

44 32526 44 14445 0 0 5581 0 0:00:05 0:00:02 0:00:03 5579当地的华人多居住在市区,马来人也有不少住在市区的,而郊区居民则以土著人为主,诸如伊班人、达雅人等。老城区的印度庙、清真寺、天主教堂、天后宫等和睦共处、互映生辉。背靠猫眼岭、面临沙捞越河的寿山亭大伯公庙,在每年华人的春节或福德正神诞庆之时,都有各界善男信女所供奉的巨型龙香,也吸引了众多的马来人和达雅人前来观看。

 

笔者任总领事期间,曾几次应邀前往沙捞越州斯里阿曼等地参观土著族群达雅人的长屋。长屋是一座高出地面2米多,由木料、竹子建成的一间挨一间的长列屋子,周围有篱笆环绕,以防偷袭。长屋长通常有30米以上, 居民少的有几户,多则近百户,古老的长屋约有150个门,住有百余家人。长屋的结构分成三部分,一是晒棚;二是居室,成排的房间和卧室是用木板作墙壁间隔而成的。我曾参观一座长屋的房间,有沙发、电风扇、电视机、自来水等,与城市人家的住房没有太多的差别,不同的是夜里席地而睡。长廊是长屋的第三部分,它既是居民开会和联谊的场所,又是会客地点,一切重要庆典都在长廊举行。长屋设屋长,负责处理长屋婚丧喜庆大事,调解居民各种纠纷。

 

昔日达雅族有猎取人头的习俗。笔者应邀参观布诺长屋时,屋长陪同参观长屋的会堂,那里是祭祖之堂,尚放置着一串串人头颅骨,那是达雅人的胜利品。猎人头的习俗后来被政府禁止了,1941年日军侵占沙捞越以后,猎人头的习俗又恢复,如今在那里的长屋里还悬挂着日本官兵的头颅。抗战胜利后,这种习俗已不复存在。

 

有意思的是,达雅人喜欢保存中国的瓷瓮,并视为传家宝。笔者在长屋里看到唐、明、清时期的一些陶瓷器及古铜器,住户十分珍爱那些古董。

 

当地政府规定,每年6月1日和2日为土著人的丰收节。丰收节就像华族的春节一样隆重热闹。节日里不仅达雅族群之间互相祝贺,马来族、华族也纷纷来到长屋和他们共庆。达雅人披上艳丽的围巾,戴上高贵的羽冠,穿上威武的兽袍,佩起祖传的宝刀,欢迎四面八方的宾客。长屋沸腾起来,有盛宴、祭祀、歌舞演出,

选美比赛、斗鸡比赛,庆祝活动多姿多彩。在节日里,长屋居民与来宾一直共舞至天亮。

 

1998年5月底,我和同事应邀随沙捞越州政府工业发展部助理部长沈庆辉先生前往斯里阿曼达雅族长屋出席达雅节庆典。在长屋长廊里,宾客济济一堂,屋长热情宣布中国驻古晋总领事等来宾出席祝贺节日,并介绍长屋达雅族和睦相处的情况,宾主讲话完毕,宴会开始,客人与主人边攀谈边享用“因奈”(母亲之意)细心准备的菜肴,独特的烤鱼块,香喷喷的竹筒饭……人人鼓腹欢腾的样子,令人难忘。


令人眼花缭乱的猫儿世界


                    马来西亚的“一国两制”

沙捞越州是马来西亚最大的一个州,面积为12万多平方公里。沙捞越州被称为“犀鸟之乡”,堪称热带雨林天堂。那里蓝天白云碧水悠悠,树木花草郁郁葱葱,山丘丛林错落叠翠,自然资源蕴藏丰富,风土人情别有一格。


1994年7月,笔者到古晋上任不久,沙捞越州内阁文化、青年兼体育助理部长叶金来对我说:“我们马来西亚早就实现‘一国两制’了”。我想,他说的“一国两制”当然指沙捞越州和沙巴州在马来西亚内的独立性。


沙捞越州和沙巴州的确与西马各州不同,有其历史渊源。历史上两州均属文莱苏丹统治。1841年文莱苏丹将沙捞越的主权割让给英国人詹姆士·布鲁克,同年布鲁克建立了沙捞越王国。1941年日军侵占沙捞越,统治3年多之久。日军投降后,沙捞越沦为英国殖民地。1963年9月16日沙捞越州在古晋中央广场举行沙捞越加入马来西亚的庆典,同时宣布沙捞越在马来西亚内独立。根据两州加入马来西亚联邦时签订的条约,他们在移民、土地、森林等方面保留相对的独立性。

 

笔者在古晋国际机场看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景象。从西马来西亚入境的马来西亚人抵达古晋机场时,照样进入国际厅,用护照或身份证在古晋移民局办理入境手续,出境也是如此。记得有一次,马来西亚最高元首访问沙捞越州,州政府在古晋机场组织隆重热烈的欢迎,机场鸣放礼炮,检阅仪仗队,外国领团也被通知前往机场欢迎。

 

马来西亚的成立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过程。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宣布独立。1961年马来亚联合邦首相东姑阿都拉曼第一次提出了“马来西亚联邦”的政治概念。即把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自治邦、文莱保护国以及沙捞越、北婆罗洲(后改称为沙巴)两个殖民地,合并组成一个政治体。东姑的建议立即得到英国的支持。同年11月东姑与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哈罗德在伦敦会谈,对马来西亚计划达成协议。随后派遣一个联合民意调查团到沙巴和沙捞越鉴定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两邦大多数人民认为在适当的条件和保证之下,原则上赞成加入马来西亚。当时东姑向沙捞越人民联合党保证,沙捞越在加入马来西亚后将保持其独立地位,不会失去自治权利。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邦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

 

1994年8月,中国在“猫城”建立总领事馆后,总领事馆在颁发签证、开展商务和文化交流以及领事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笔者在任期内研读各地风情世态,广泛接触当地官员和人民,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2003年笔者重游“猫城”时,沙捞越州元首授予PBS荣誉勋章,这也是对笔者促进中国和马来西亚友好合作关系的一种肯定。


文/本刊记者 吴德广

中国 — 东盟博览—

关注 《中国-东盟商界》杂志官方微信

1.中国-东盟博览会马来西亚官方媒体


2.CASTPP中国—东盟中小型企业贸易促进平台指定媒体


3.中英文双语月刊,面向中国和东盟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发行


4.商务广告合作,请致电: +603-9074 0808


5.稿件投送,请E-mail:hello@cabusiness.com.m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