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社会治理】永泰县“三创”发力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3月16日,福州日报头版以《“群众安全感率99.615%”的背后》为题,报道了福州市永泰县坚持走前头、作表率,在体制机制、基础建设、品牌培育等方面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永泰县坚持在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上走前头、作表率,在体制机制、基础建设、品牌培育等方面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取得一定成效。全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始终保持福州市前列,2021年下半年群众安全感率位居全市第1、全省第7;扫黑除恶好评率位居全市、全省第1;执法工作满意率位居全市第2、全省第5,并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
在“机制创新”上发力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突出党建引领、权责统一,着力优化组织体系、职能体系、责任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
一是建强基层“硬堡垒”
把常态化扫黑除恶有机融入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首创“压茬换届前期流程”法,在全省率先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100%实现“一肩挑”。立足各村资源秉赋,采取“强村带弱村”模式,成立福州市首个中心村党委,有效破解基层党组织力量“零散化”、资产资源“小散弱”症结难点,形成了源于永泰、惠及全市的典型经验。试点开展村党组织领办农业合作社,建立“服务队+工作组+合作社”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引入乡贤能人、专家学者、乡建团队等社会治理力量,全面消除“空壳村”“薄弱村”。
二是铸造干群“连接器”
建立县直单位和乡镇平安建设“三率”责任捆绑机制,将全县93个县直单位与21个乡镇挂钩共建,促进县乡条块结合、优势互补。在全市首创“群众点单+机关派送”精准法治宣传教育机制,群众根据自身法治需求“点菜下单”,县乡执法司法部门按照“菜单”精准派送,面对面解决群众法治需求。探索推进全县综合执法改革,整合资源规划、住建、商务等部门398项行政处罚事项,初步实现一窗受理、全链办理。
永泰县举办“忠诚铸平安·利剑反邪教”主题宣传活动
三是用好考核“指挥棒”
实施平安建设“三个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实绩清单)制度,将全年重点工作以项目清单形式分解到县直各部门、各乡镇和村(社区),将平安绩效考评奖励对象延伸至村(社区)干部,推动平安建设触角延伸到每一个乡镇和村落、落实到每一相关单位和个人。实行项目化赋值、台账式管理、绩效化落实,做到对单记账、奖惩结合,阶段性考核成绩及时在“平安永泰”APP上公示,并记入平安绩效考核总分,年终根据考核总分发放平安绩效奖,实现平安建设县域全覆盖、奖惩结果公平公正公开。
在“治理创新”上发力
筑牢基层社会治理大根基
聚焦问题导向,着力补齐网格运作水平低、社会治理功能分散等短板弱项,筑牢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一是整合网格促“精治”
在全面整合县乡综治协管员、民政协管员、医保协理员等“十三员”基础上,将全县网格重新划分为291个基础网格、1085个工作网格,配齐配强1401名网格员,配套制定网格事项巡查、人员考核等制度,推动环保、水利、市监等35个部门涉及民生事务入格,累计办理网格事项1100余件、办结率100%。升级网格维度,助力疫情防控,创新推广“网格员+X”模式,动员近万名平安志愿者充实到全县各网格,协查协控,经验做法被《法治日报》等多家央媒宣传报道。
永泰县樟城镇网格员开展疫情防控走访摸排
二是聚合功能促“善治”
全面推行“大排查、大接访、大下访、大化解、大督查”的大信访工作机制,在全市首推乡镇政法委员到县信访局挂职锻炼制度,由县处级领导带领县直部门和乡镇干部,定期到基层接访、下访,推动矛盾纠纷在一线化解。建立民间调解能手参与处置化解信访疑难积案机制,根据化解积案难易程度分别给予3000~10000元不等奖励。成立道路交通事故联动快速调解中心,由人民调解员进驻调解,平均每起处理周期2.1小时,调处成功率100%且无一重访、闹访。创新“信访+保险”协作机制,单件救助最高可达30万元,尽最大努力促推罢访息诉。
三是融合平台促“智治”
深化推进数字政法平台一体化、实战化建设,实施8期“雪亮工程”,接入社会资源探头1500多路,实现全县272个村(社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成联网;引入社会资本,采取“企业投入+村委扶持+群众出资”方式,建成“智慧看家·雪亮乡村”视频探头3286路,助力全县八类暴力犯罪案件连续3年全部侦破。投入3800余万元,动建县综治信访服务中心, 着力融合线上线下各类相关平台资源,数字化驱动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依托“移动看家·雪亮乡村”监控视频系统防控疫情
在“项目创新”上发力
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品牌
对标中心、服务大局,着力发挥政法优势力量,积极培育品牌,为永泰加快建设现代化绿色发展先行区保驾护航。
一是打响平安文旅招牌
作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永泰现有景区16个,年接待游客量超1000万人次。以此为契机,县委政法委牵头推动县域内全面禁渔禁猎,组建生态旅游警察大队、下设10个中队,全力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治安环境。同时,让司法赋能古村落古庄寨古民居保护与开发,创设全国首个“古村落古庄寨复兴司法保护基地”,以及全省、全市首创的“古庄寨保护法官工作室”等多个司法保护平台,始终保持涉文物、古建筑、古厝犯罪“零发案”。2019年,永泰庄寨建筑群成功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3月,谷贻堂、绍安庄、积善堂等3座庄寨作为全国唯一入选2022“世界建筑文物观察名录”。
开展古庄寨巡护巡查工作
二是深化生态司法保护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生态是永泰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底色。立足县情和发展需要,永泰先后建成5个县级生态司法宣教基地,在全省率先挂牌设立古树名木司法保护工作点,创新引入“古树名木司法保护+保险”机制,协调落实26个古树群监管保护工作。
古树名木认养人现场转交认养古树名木管护资金
加大大樟溪流域水资源司法保护力度,创立全省首个“水资源保护巡回审判点”,实行生态法官定期驻点办案。成立“四市五县”环戴云山生态保护司法联盟、县检察院青云山检察室,严厉打击涉生态违法犯罪。创新生态修复机制,把行为人落实生态修复措施作为从宽处罚的重要条件之一,先后督促当事人补植复绿2500多亩,缴纳生态修复保证金300余万元,为永泰绿色崛起提供坚强司法保障。2021年,永泰县生态司法保护案例获评“福州市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
三是做足关爱服务文章
针对全县留守儿童多、日常监护缺等乡村治理短板,2014年起,县财政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县、乡(镇)分别建成“1+18”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中心;实施贫困留守儿童100%生活补助,首创代理家长制,全面发动热心人士(即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按照“三知、三多、三沟通”的家长职责和“五个一”的具体要求,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相关做法入选“全省中小学德育建设百优示范项目”。同时,深化司法护航,设立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工作中心,为受侵害的未成年人一次提供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心理辅导等全方位帮扶,经验做法获《民主与法制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永泰县留守儿童”生态体验之旅“研学活动
供稿 | 永泰县委政法委
编辑 | 李九岁▼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