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观影笔记之二 |《隐剑鬼爪》:日本武士与中国儒生
《隐剑鬼爪》是一部松竹映画出品的古装片,改编自藤泽周平的短篇小说,2004年10月30日在日本上映。影片以幕府末年的弱小地方藩为舞台,讲述了下层武士的故事。由山田洋次执导,永濑正敏、松隆子、吉冈秀隆、小泽征悦主演。
《隐剑鬼爪》形象地向观众诠释了武士阶层的没落。第一,他们不能适应近代战争。这些平日里威风八面的中古武士,面对江户来的新军教练,表现的比新兵还不如——队列走的零零落落,向左看齐怪相毕露,摆出武士的架子跑步不肯摆臂,结果根本跑不快,进行西式火炮的射击训练被巨大的后坐力搞得人仰马翻……
逃亡武士狭间弥市郎,最后不能按照传统死于刀下保持一个武士的尊严,而是被一枪击毙,也暗喻了工业时代传统武士的没落。
第二,幕府和大名的腐败。家老作为大名重臣,统帅家中所有武士,并总管家中一切事物,地位仅次于藩主,却借机敛财,甚至乘人之危,奸污落难武士妻子。作为下级武士的主人公宗藏最后忍无可忍,使出户田导师秘传的独门必杀技——秘剑“鬼之爪”,刺死家老,随后辞去武士身份,带着心爱的女人绢远走北海道去当农民了。
英雄在大功告成之后携带心爱的女人飘然远去,这是好莱坞用烂了的俗套。但《隐剑鬼爪》中,宗藏对爱情却极为隐忍,是一种静水深流般的克制,也给观众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的武士从中世纪到近代转折时期,虽然囧态毕现,但总的来说还是顺应并主导了日本的维新运动。武士阶层消失了,转型后的武士却在日本新式陆海军以及工业化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继续在舞台上扮演主角。这其中的原因,盖由于日本的“士”为武士,“文武合一”,有理念、也有行动能力。
反观中国,由于早早文武分途,“士”为文士,手无缚鸡之力,儒生主导的戊戌变法,其失败的内在原因就在于变法方案迂阔而不切实际,所以不旋踵即被扑杀,儒生也退出历史舞台。与之相对应,武人则为赳赳武夫,囿于“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传统,武人素质极为低下,多有目不识丁的人,甚至以流氓地痞充数,自然不能承担主导历史转折的重任。
中国重新文武合一,是毛泽东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之后,他的名言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井冈山建军后,通过三湾改编、古田会议等开辟的道路,毛主席把红军/解放军锻造成一支能文能武的、中国近代史上绝无仅有的优质的政治、军事力量,就综合素质而言,远远优于日本武士主导的近代日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支战斗队,同时又是工作队,又是生产队”就是由高度军事、政治和文化素养做基础的。靠着这样一支力量的支撑,毛泽东主席带领中国走出了近代陷阱,铸造了现代中国,中国人今天才能享受到做“中国梦”的奢侈。
改开以后,中国文武分途的传统再次顽强复苏,毛泽东主席的传统被弃之如敝履,今天的中国精英阶层既无道德权威又无历史担当,他们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疯狂追求,使中国人在心理上重归一盘散沙,这已成为“盛世”中国的最大隐忧。
2016年6月2日(星期四)
推荐阅读(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郭松民观影笔记之一 | 苏联电影《雁南飞》
喜欢此文章请用力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