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芳华》人物论之:爱“整人”的文工团宁政委
在《芳华》中,文工团“宁政委”被设定成一个爱“整人”的阴狠角色。
文工团里正气不彰,相互倾轧,好人被嘲笑、利用,新兵被老兵歧视、霸凌,都和他有关——
除了在队列前发号施令,板着一张令人生畏的脸走来走去之外,作为政委(尤其电影的背景还是四十年前),他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改善文工团的风气。
刘峰是团里的学雷锋标兵,也可以说是宁政委一手培养出来的。
剧中他曾经试图安排刘峰去军校学习,但发生的事情却又证明他其实对刘峰很冷漠,也并不了解——
他对刘峰爱上林丁丁的“活思想”一无所知;待到刘峰因为向林丁丁拥抱示爱,“出事”之后,又一言不发,袖手旁观,坐看上级保卫部门介入,把事情闹大,导致刘峰被“发配”伐木连。
如果宁政委是一位称职的政委,对文工团里青年男女之间的思想动态应该了如指掌,对可能发生的问题也早有预案。他应该清楚刘峰和林丁丁的事,不过是正常的感情纠纷而已。只要一句话,就可能改变刘峰的一生。
但他什么也不做。
对此,冯小刚、严歌苓没有给观众任何合乎逻辑的解释,也许他们就想塑造一个令人憎恶的政委,至于是不是真实,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宁政委最令人发指的是在对何小萍的处理上。
何小萍受到郝淑雯、林丁丁们的霸凌、欺辱,他绝不可能毫无耳闻,但却视而不见,既不对郝、林进行批评教育,也不做何小萍的思想工作,而是听任事情恶化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待到因为刘峰的“被发配”,何小萍万念俱灰,再也不想登台,甚至装病逃避为骑兵连演出时,他又不做任何调查,也不对何小萍进行批评,反而恶作剧般地将计就计,把何小萍逼得毫无退路。演出结束后,又是在不做任何思想工作的情况下直接宣布把何小萍下放到野战医院。
这是纯粹的蓄意整人,哪里有一点点当年我军政委的气味?
何小萍最后精神分裂,应该和这位政委爱“整人”的偏好有极大关系。
宁政委如此恶劣,把团员视为“宫斗”、腹黑的对象,待到文工团解散时,又流着眼泪唱“送战友”,这不是太虚伪、太矫情了吗?难道不怕有团员借着酒劲上来揪他的脖领,揭他的老底?
在作品中丑化我军政工干部的形象,冯小刚不是第一次。
十年前的《集结号》中,就出现了两个指导员的形象。
第一个,急躁盲动,缺乏经验,逼着连长谷子地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冒险发起冲锋,不仅自己丧了命,还害得谷子地杀俘虏,被关了禁闭。
第二个,本是被炮弹吓尿裤子的文书,和谷子地一起被关禁闭。后来被谷子地“要”到九连当指导员。他纯粹是凑数的,九连没有一个人尊重他,最后只能以死来证明自己“配得上”九连。
当然,在影视作品中丑化我军政工干部,冯小刚也不是唯一一个,而是近四十年的一个潮流。
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政工干部要么没有出现(比如闻名遐迩的“战狼”),要么就是很衰,或咋咋唬唬,或笨手笨脚,或阴险毒辣,总之很少正面形象。
《亮剑》中,政委赵刚的形象倒是果敢沉毅,但能赢得李云龙和独立团战士的尊敬,主要靠自己是一个神枪手。此外,也看不出赵刚对塑造独立团的“军魂”起过什么作用。
李云龙说了,军魂主要取决于“首任军事首长”。
但是,我军政工干部,真的都是《芳华》、《集结号》当中的形象吗?
当然不是。
人民军队自毛主席在井冈山建军以来,在历次战争中打败了无数强敌,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少胜多,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
人民军队为什么能够战无不胜?
关键就在于政治优势。
人民军队的勇敢精神,“压倒一切敌人而不绝不被敌人所屈服”英雄气概,来自于指战员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政治认同,来自于军队内部“官兵一致”的平等精神,来自军队和老百姓之间“军民一致”的鱼水情谊。
所以,做为人民军队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高度重视军队政治工作。
1944年4月,毛主席在修改谭政起草《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即军队政治工作史上著名的“谭政报告”)时,提出了“军队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的著名论断。
军队的各级政工干部,就是这条“生命线”的主要承载者。
试问:如果他们都像冯小刚们表现的那么“衰”,人民军队又怎能从井冈山一路走到今天?
当然,不能排除政工干部中有少数不称职的人,甚至有个别败类。但政工干部队伍整体上是好的,这保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世界军队之林中政治素养最好的一支军队。
一个好的政治委员,往往是一支部队真正的灵魂和主心骨,能够使部队内部的“摩擦系数”降到最低,把部队整体的战斗力发挥到最大,政委也会赢得全体指战员的衷心爱戴。
当年我在航空兵部队的时候,有一次团里飞行发生一等事故,牺牲了一名新飞行员。当时飞行大队的气氛极其压抑。当天下午,团政委就带着背包来到飞行大队,住在那位牺牲飞行员的铺位上,这个简单的动作立刻就让大家的情绪平复下来。此后政委和大家同吃同住同训练同总结,直到事故处理完毕。
《集结号》、《芳华》中的政工干部形象,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
类似《红色娘子军》中党代表洪常青、《英雄儿女》中的政委王文清、《回民支队》中的政委郭陆顺、《铁路游击队》中的政委李正,以及《上甘岭》、《霓虹灯下的哨兵》中的指导员,等等,才能代表我军政工干部的形象。
在文艺作品中丑化政工干部,说到底是因为“告别革命”(其实是否定革命)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精英仍然不认同中国革命的政治目标。
自由主义的主流话语中,中国革命被视为“悖离了人类主流文明”(即英美牌号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既然如此,作为“革命的政治目标”的主要宣传者、承载者、落实者的政工干部,也就不能不是负面的,无所作为的。
毫无疑问,文艺作品除了重新诠释历史之外,通常也折射了现实。
冯小刚们塑造很衰的“政委”、“指导员”形象,之所以在观众中还有一定市场,很大程度是因为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代入了现实生活的经验——军队政工干部中,确实出现了类似徐才厚、张阳这样的败类,他们触目惊心的罪行玷污了整个政工干部队伍的荣誉。
此外,中国社会贫富分化的现实,也和政治教育中的许多说辞形成了张力,甚至矛盾。
根本解决丑化政工干部问题,一方面需要继续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下大力气还原历史真相;另一方面,要如十九大报告所言,下大力气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只有这样,政治工作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冯小刚们对政工干部的丑化才会彻底失去市场。
快速支持通道
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支持
长按上方二维码
识别可一键关注
喜欢此文章请用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