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教版四年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朗读与预习

七点半与你相见 小学语文网 2020-09-21

电子课本


课文朗读

点击上方绿标听课文朗读


课文知识点

1.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  

2.课文结构清楚,层次分明。 

在运用比喻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 

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   

3.四字词语 

写声音的“人声鼎沸、风号浪吼” 

写形态的“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浩浩荡荡、漫天卷地”。 

4.对词语的理解。 

笼罩:指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鼎沸:用来形容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5.背诵3、4自然段。 

6.词句解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中心句,中心段) 

(2)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文中把水浪比作“水墙”,形容江潮浪头之高,范围之宽。

7.课文的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6.直接描写:大潮的声音和形态: 

从“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山崩地裂”“颤动”“风号浪吼”等词语中感受江潮的声威及其变化过程; 

通过“宽阔”“横卧”“横贯江面”“白浪翻滚”“奔腾西去”“漫天卷地”等词语体会江潮的形状和气势。 

7.间接描写:对观潮者神态、动作的描写,如,“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踮着脚”,“又沸腾起来”,从中体会观潮人的惊喜之情,从另一个角度体会钱塘江大潮之奇。


课文图片详解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及练习

1. 让我们一起来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在交流读后的感受。 

答:“潮来前”的景象:江面上很平静,观潮人的心情急切。闷雷滚动、一条白线 “潮来时”的景象:潮的声大,浪高,声如“山崩地裂”,形如“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横贯江面 “潮头过后”的景象:潮头汹涌,漫天卷地,余威犹在, 恢复平静,水位上涨。 

2. 我发现课文许多语句写得具体形象。找出来读一读,并谈谈对这些描写的体会,在抄下来。 

A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横卧”  一词具体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江的宽阔。

B、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这句话把白浪比作白色城墙,从这个比喻中,我体会到大浪的浪潮很高、很宽、很壮观。

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浪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

四年级语文上册朗读与预习

第一单元

人教版四年上册第1课《观潮》



第二单元



人民日报:小学生练字标准攻略!

规范写字入门练习:第1课到第19课汇总

新版语文教材1~9年级必背142篇古诗文!

硬笔书法28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快收藏起来

还记得小时候读的音序表吗?音序表字母正确发音

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知识汇总!太有用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