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改造肉身的“身体黑客”:人机融合是人类的未来吗?

2017-12-10 德先生



身体黑客们正在违背自然改造肉身,与机器合二为一真的是人类的未来吗?

编译自 theguardian

封面:KAYLA OLIVER

我们经常会在赛博朋克作品中看到,人类最终与机器融为一体。你可能会以为这样的情况暂时只会出现在科幻电影、小说和游戏中,然而,一些疯狂的开拓者早已将科幻变为现实。

 

这群人将自己称之为身体黑客(bodyhackers)。他们在自己的地下室或者车库里,通过生物识别植入物和认知促进剂增强自己的血肉之躯。他们迷恋机械,改造身体,甚至会集结成群,创立赛博格社区,举办各种各样的大会来展示自己与机器的融合。

 

英国摄影David Vintiner过去两年一直在关注这种亚文化。他将自己拍摄的超人类主义者的照片分为三类:努力延长生命的人,将植入物当作人体艺术的人,以及试图永久改变人类状况的人。这些照片反映了科学创新者和幻想者之间的奇特结合。

 

○ Kevin Warwick宣称自己是电子人。


考文垂大学的副校长Kevin Warwick是第一位将硅芯片应答器(能让他自动打开门和灯)植入皮下的人,而且宣称自己为“电子人”(cyborg)。四年后,他推出Braingate,这种装置有着数百个接入神经系统的电极,通过互联网传输信号,一开始控制仿生手,然后直接与他的妻子(也有自己的Braingate)“交流”。Braingate目前被用于研究帮助瘫痪患者,但是Warwick的工作还没有被主流医学、学术界和商业科技公司广泛接受。


 James Young:“机械臂从来都不会像真实的手臂那样好用。”


James Young在2012年伦敦东部的铁路事故中失去了一条胳膊和一条腿。随后他在一个电竞游戏比赛中获得了一条仿生手臂,它虽然有着机械式的未来主义设计风格,但却又沉又重,“正常”的活动功能也是受限的。Young计划用能够正确贴合骨头的模型将其取代,并最终与自己的神经意图结合。目前他正在众筹一个可以用大脑信号自然控制的骨骼植入物。他说道:“这个项目让我明白,拥有替代功能很棒,但是拥有你需要的核心功能才是最棒的。”

 

 Neil Harbisson:“对人类的定义已经不适用于我了。”


Neil Harbisson住在巴塞罗那,天生具有罕见的眼疾,只能看到灰色。2006年,他的外科医生将一根天线固定在他头骨上。天线会将色谱转换为音符,并通过骨传导将数据传输给他。他用声音看到颜色,例如蓝色对于他来说,是中央C。他说:“这不是两种感觉的结合,而是一种新创造的感觉。”这种感觉也能让他看到紫外线和红外线。


Harbisson成立了Cyborg基金会,用以向世界各地的年轻黑客和超人类主义者们提供参考。他认为自己已经进化为一种后人类的状态,更接近有着相似认知器官的生物,例如同样能感受到紫外线的蜜蜂。他将这种意识称为“跨物种”,并将其同跨性别运动相比。他说:“我们面临着许多和跨性别群体一样的问题,生物伦理委员会曾经不接受变性手术,而我们的情况则是,他们不接受跨物种的手术。”

 

 Rob Spence:“有人叫我glasshole。”

 

十年前,被称作“电子眼人”的Rob Spence用摄像机取代了他在童年事故中不幸失去的右眼。他可以用这只电子眼记录和传输他看到的一切。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在家为自己安装了这个装置。Spence花了许多年的时间同商业公司讨论开发电子眼程序,然而由于法律和医学问题,所有人都最终选择撤出。


 Tiana Sinclair:“创造这个装置的想法就是摆脱控制台。”


Tiana Sinclair是一位计算机科学、语言学和视觉文化的研究者。在上图中,她展示了脑波技术,这个装置通过头盔转化大脑注意力,从而控制外部的物体,例如图片中的无人机。她说:“一旦这种技术发展成为主流,就会有很多可能性,而已经有人通过这种方式控制假肢了。”

○ 由德国集团Constitute设计的Eyesect头盔,它使用外部安装的摄像机,让佩戴者体验其他物种对世界的感知——例如变色龙的旋转眼或者马的长脸。


来源:神经现实,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往期文章推荐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49期 | 斯坦福研究院名人堂成员:Peter E. Ha

🔗斯坦福教授状告美国科学院,索赔千万美元,起因竟是两篇论文

🔗做了44年保洁员,一生只会5个字,她却成为香港大学院士

🔗又一位“扫地僧”走了!点一支蜡烛为高伯龙院士送行

🔗中科院新当选的最年轻院士!30岁成长江学者,34岁成院士候选人

🔗AI与哲学 | 复旦教授徐英瑾:人工智能研究为何需要哲学参与?

🔗AI与哲学 | 北邮教授刘伟:人机混合智能的哲学思考

🔗CFP | Virtual Images for Visu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何时机器会掌握常识?Hinton坚持10年内,Lecun说20年

🔗Capsule后最新研究,用软决策树更好理解DNN分类

🔗重磅:第十四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拟入选名单出炉!


德先生公众号 | 往期精选


在公众号会话位置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德先生往期文章!


人工智能|机器崛起|区块链|名人堂

虚拟现实|无人驾驶|智能制造|无人机

科研创新|网络安全|数据时代|人机大战

……

更多精彩文章正在赶来,敬请期待!


点击“阅读原文”,移步求知书店,可查阅选购德先生推荐书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