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是“当代达尔文”,集社会生物学之父、著名公知、高产作家的名誉于一身

2017-12-29 德先生



一个七岁的小男孩儿站在天堂海滩外的浅滩上,低头凝视水中的一只大水母。海水如此平稳清澈,水母身上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在他面前,仿佛它是被放在玻璃瓶中似的。于是,小男孩尽可能地从水面上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端详它。小男孩不禁好奇,这到底是一只动物还是一群动物?当别的小伙伴都在嬉戏打闹时,他却能够安安静静的观察水母一整个下午。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被誉为当代达尔文、社会生物学之父,哈佛大学荣誉教授,也是今天小编要向大家介绍的主角爱德华·威尔逊。如果非要给爱德华· 威尔逊贴个标签的话, “演化生物学家” 就很不错;但是 “社会生物学家”、“终身博物学者”、“多产作家”、“倾尽心血的教育家”或者 “高调的公共知识分子” 大概也同样适用。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517kp5w7l&width=500&height=375&auto=0

爱德华·威尔逊在TED上题为《论生物多样性》的演讲


钟情蚂蚁的残疾少年


1929年,威尔逊出生于一个平常家庭,儿时父母因为不和而离婚。进入学校之前,他被托付给海边一户人家。海边的生活使他对大海里的生物着了迷,常常在海边看水母、海中怪兽。每天都不得已才上床,重温着白天的探险历程进入梦乡——这就是他对自然产生兴趣的最初。


13岁的爱德华·威尔逊

 

长大一点他开始跟随父亲生活。父亲总是巡回不定地工作,让他因为常常转学而难交到长期的朋友,也使得他走遍美国南方各地研究植物和动物,以至于到了痴迷的状态。

 

大学期间,威尔逊面临对未来研究领域的选择,童年时期一次事故使他右眼失去了视力,在少年时他又丧失了部分听力,他无法站在较远处观察鸟类和哺乳动物,于是决定研究蚂蚁。

 

以正式身份对自己所爱的大自然进行研究


1953年的春天,威尔逊获得了一生难得的大好机会,获选为哈佛大学研究生奖助学会的青年会员。威尔逊也以正式的身份钻研任何主题,进行任何形式的研究工作,前往他们兴趣所在的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就在那一年,他跟学会中的几位成员组成了热带植物调查队,去往古巴,然后驾驶一辆吉普车,前往布兰科林地。他顾不得满是汗水的手上、脸上被蚊虫大肆叮咬,他找到了蚂蚁世界里的两个宝贝,属于世界上最罕见的蚂蚁之一,只有在古巴才能找到。


爱德华·威尔逊在哈佛大学研究蚂蚁


在学会中的这段经历也让他认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朋友,奠定了他研究事业的基础。1955年,威尔逊获得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第二年,被哈佛大学生物系聘请为助理教授——这个热情的年轻人,终于以正式的身份对自己所爱的大自然进行研究了。

 

名震天下的社会生物学理论,是福是祸?


任何人要是胆敢在学校里推广这种思想,

可是要被冠上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等重大罪名的危险。

相反地,那些勇于攻击遗传论者的人,则被视为真理和道德的守卫者,备受赞扬。


1975年夏天,威尔逊出版了他名震天下的著作《社会生物学》,威尔逊认为,从蚂蚁到大猩猩,各种动物的社会行为都有其生物上的基础。他把这个观点推广到了人类。他认为,“从战争到利他主义的许多人类行为,也有其生物学基础”。全书27章,除了最后一章:“人类:从社会生物学到社会学”,前面都是写昆虫的社会世界的,但最后这一章却引起巨大争议。


爱德华·威尔逊和他的蚂蚁模型


威尔逊这种将人类降至同动物从根本上一致,以及人类的特征都是由基因决定的这种想法引起了不少人对生物决定论乃至纳粹与优生学、沙文主义的恐慌,在美国当时的思想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大量的评论随之而来,毁誉参半。生物学家们几乎一致给予好评,《纽约时报》也称社会生物学“具有革命性的含义”。但是,在社会学家中却掀起了一阵反对的浪潮,1976年11月的美国人类学会上公开谴责社会生物学,同时还要停止召开早先已计划好的两场相关的学术研讨,还有学者称它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翻版”。

 

其中,最富戏剧性的泼水事件发生在1978年华盛顿,在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上,他竟被人在头上浇了一瓶水。示威者们高喊:“威尔逊,你湿透了!”(美国俚语,意思是“你不受欢迎!”) 这次事件成为了近代美国史上科学家仅仅因为表达某个理念而遭到身体攻击的唯一一宗案例。

 

但他并没有因此倒下,尼采曾说,凡是杀不死你的,都将使你更加强大。

 

站在达尔文的肩膀上,改变人类的自我概念

 

虽然威尔逊提出的社会生物学受到一些社会人士的反对,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对于科学研究的贡献,在社会生物学越来越被大众熟知之后,社会生物学被科学界定为一类学科,他被称为社会生物学之父。1989年一个国际性的团体“动物行为协会”成员将《社会生物学》选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动物行为学专著。



除了在学术上卓越的成就以外,威尔逊还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和科普大师,为了向公众描绘缤纷多彩的自然世界,让他们更多地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他出版过一系列著名的科普著作,他的《蚂蚁》和《论人的本性》更是两次荣膺普利策非虚构类写作奖,我们熟知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哥德尔、艾舍尔、巴赫》等图书都曾获得这项大奖。1996年时,威尔逊被《时代》杂志评为25位最具影响力的美国人之一,评论称他“不只是一位世界级的科学大师,还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达尔文才是那个改变一切的人,包括我们自我认知;他比哥白尼更伟大。”站在达尔文的肩膀之上,威尔逊毕生的工作都以改变人类的自我概念这一目标而奋斗终生。

 

一代生物学家的晚年生活

 

晚年的威尔逊又从理论领域走回到了实践领域,却仍然是关于自己深爱的自然———晚年的他致力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他到处演讲撰文,宣扬“亲生命性”与“生物多样性”等观念。



在美国国家公园的工作蒸蒸日上,颇受公众瞩目之时,他曾与国家地理学会探险家西尔维亚·厄尔等人一同提交报告,敦促公园管理局继续发展一套扎实的、具有专业科学性的自然资源管理规划。 他也关注着中国的环境问题,并且曾经对中国的生态破坏情况提出警告:“由于中国从事经济生产的人口非常庞大,所以她也是世界上动植物区系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大量森林的破坏已使许多物种濒临灭绝,大家熟悉的当属有象征意义的大熊猫。中国的河流尤其是黄河流域的河水断流和严重污染已使大量的水生生物消失。”

 

2000年,威尔逊因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就,再次被《时代》杂志评选为世纪人物。17年后,爱德华·威尔逊的最新一部巨著《半个地球》的中文全译本面世。

  


这个假期,和小编一起欣赏和阅读这位伟大的博物学家的作品吧!



来源:湛庐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往期文章推荐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49期 | 斯坦福研究院名人堂成员:Peter E. H

🔗“棋王”卡斯帕罗夫的20年 | 和智能机器一起工作,而不是惧怕它们

🔗香港中文大学陈方正 | 人工智能与未来世界——所过者化,所存者神

🔗重磅 | 浙江省最新发布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布局路线图(附全文)

🔗武汉光谷出台全国首个区域性人工智能产业政策

🔗回顾 | Hinton、吴恩达十位大咖评价2017 AI大事件

🔗深度 | 韩春雨再调查:河北科大避谈学术评议,被曝曾组织论文买卖

🔗请查收!埃隆·马斯克的圣诞贺信大曝光,他的事业进展都在这里了

🔗机器人崛起,你为什么不紧张?—源于人类思维偏差

🔗王飞跃 | 社会机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他曾是美国最忌惮中国人,隐姓埋名30年后,活成了中国人的骄傲!


德先生公众号 | 往期精选


在公众号会话位置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德先生往期文章!


人工智能|机器崛起|区块链|名人堂

虚拟现实|无人驾驶|智能制造|无人机

科研创新|网络安全|数据时代|人机大战

……

更多精彩文章正在赶来,敬请期待!


点击“阅读原文”,移步求知书店,可查阅选购德先生推荐书籍。

100 35258 100 35258 0 0 9153 0 0:00:03 0:00:03 --:--:-- 9153 * Connection #0 to host 37.48.118.90 left intact d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