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几块的白酒和几百块的白酒,有什么不同?

2017-01-24 思维科学会

 

98度的食用酒精,一吨6500元;如果酿38度的酒,大概要加1.57倍左右的水(有良心的加蒸馏水,没良心的干脆就是自来水),出来的酒成本是1.26元一斤;但,这样的酒味道不好啊,酒厂专业名词叫“固态感不强”,怎么办?好办!加香精,就是前文所说的——各种各样,你听都没听说过的:酸、酯、醇、醛、酮、香精、化学试剂……加香精的成本需要多少钱呢?加最好的香精香料,每吨酒的“改造成本”大概四百块钱左右,这个成本加到酒上,每斤酒的成本就变成了1.46元左右……如果不加粮食酒,这就是成本了。呜呼哀哉!

  这样的酒,这样的成本,白酒质量等级,怎么能卖得贵些呢?

  包装呗!炒作呗!用高级瓶、高级盒、手绘瓷、手工盒、陶艺、紫砂、钧瓷、汝窑、青花、哥窑、釉下五彩、大师手绘、皮盒、木盒、证券纸做防伪、二维码、广告狂轰乱炸、促销小姐穿着短裙乱窜……

  所以,找我讨“王为家藏”喝的哥们死党酒鬼酒仙们,都知道一个顺口溜——

  喝酒不喝瓶,简装最聪明!

  喝酒不喝盒,环保需要我!

  喝酒喝广告,不如捐学校!

  这篇文章,会让很多人拍砖。因为,它可能掀开了比“塑化剂”更猛百倍的黑幕。

  白酒质量等级。也会有低档酒的酒厂狡辩——加是加了!但我符合国标!

陈年老酒和散酒

  没错,这也是我们要抱怨国家的地方——国家标准的确允许“液态法”的存在。

  但,我们要代表广大的喝酒人,问政府——我们并非反对国标!也不是反对液态法!而是要有知情权!

  为什么所有的酒的包装上,都统统标注的是“高粱、小麦、水、豌豆……”?

  既然添加了食用酒精,加都加了,为什么不能标出来?!

  既然添加了几十种“酸、酯、醇、醛、酮”,加都加了,做都做了,为什么不能坦然地标出来?!

  既然是“液态法”,为什么不能直接、明确地标出来?!

  为什么“纯粮固态发酵”的标志,就都在瓶子上印着?!

  液态法,为什么就不能印?!为什么要这么讳莫如深?!

  为什么不能坦率的让消费者知道真相呢?!

  比塑化剂更猛百倍的是低端酒的酒精香精香料……

  白酒质量等级。比香精香料可怕一百倍的是“隐瞒消费者”的默契和习惯。


 

家里有个爱喝酒的老爸,前几天,发现家里储酒断档,就陪着老爸去超市买酒。白酒的价格区间着实太大,上到几千元,下到几块钱。同样是酒,他们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首先,当然要来算算成本了。第一个成本,也是最重要的成本——酒本身,酒是什么东西酿出来的?现在白酒的生产主要有三种方式:1、配置型白酒:就是食用酒精经过降度和使用正常的勾兑技术进行调兑而成。而食用酒精现在的可用原料很多,像薯干、玉米、糖蜜、秸秆都可以发酵蒸馏酒精。此称为液态酿酒,好处就是可控、干净、效率高。市面上一吨食用酒精的大概价格在5000-6000元,当然也要分原料和等级。2、酿造型白酒:即纯粮固态酿酒,其原料标准很高,必须是高梁、玉米、小麦、大米、糯米、大麦、荞麦等谷物(不包括薯类与果蔬类),要求颗粒均匀饱满、新鲜、无虫蛀、无霉变。谷物的出酒率大概是40%-45%,而大米高粱的价格大家心中有数,折算下来,第二种生产方式只算原料成本大概也是第一种方式的2倍及以上了。3、第三种方式,即固液结合。吸收固态法白酒的丰富口感,液态法白酒的纯净,扬长避短。

现在说第二个成本,大概可以叫做劳作成本。液态酿酒,相对简单:蒸酒-除杂-复蒸-增香……。更有一些酒厂直接购买食用酒精,进一步简化了造酒步骤。这中间的硬件成本、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是相对较少的。固态酿酒,生产工艺那是真的复杂啊,只能简单说一说:原料处理-泡粮-初蒸-闷水-复蒸-摊凉-下曲培菌-发酵-蒸馏……每个酒厂酿造规程不同,多次回沙、反复蒸馏的酒厂多了去了。这中间的硬件成本、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可想而知,非常得高。

第三个成本——时间成本。真正贵的酒成本就在这里了。这个时间成本与劳作中的时间成本不同。好酒是需要陈酿的,刚生产出来的新酒,有辛辣味,不柔和,只能算半成品,一般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存贮,让其自然老熟,使酒体绵软适口,醇厚香浓,口味协调。陈酿的方法一般是把生产出来的新酒放在陶、瓷等具有轻微透气性的容器内,随自然界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人工的调整。时间本身的消耗就是一项非常高的硬成本,茅台酒每年只能生产一季;每年产出的酒要封存放三年以上才能勾兑,勾兑后又要存放一年以上才能出厂,其中加上投料、发酵、烤酒的时间,酒龄至少都在五年以上。

在时间的流逝中,酒还会挥发的。装酒的器具本身需要成本不说,而且还有渗漏、破碎的风险。综合起来看,成本高得吓人。

其次,我们来说一说品牌,白酒的品牌到底值不值得我们买单。笔者认为:值!

白酒行业的品牌形成与许多行业的品牌形成并不同,比如服装行业、电器行业,品牌大都在于商,而并不在于厂。白酒品牌却恰恰相反。为什么?

首先,白酒酿造及品牌形成需要独特的地域环境。在白酒的酿造过程中,有五个要素尤为重要——水、土、气、气、生。酿造好的白酒,一定需要一块好的风水宝地,也就是今天白酒讲的“产区”。我们常说:“离开茅台镇就产不出茅台酒。”这句话是真的。因为多年前茅台收购习酒厂,就曾实验能否复制茅台,结果是:始终未见复制的茅台,习酒却依然以浓香著名。

其次,不可复制的窖池。好酒一定是在好的窖池中酿造而成的,但窖池是需要“养”和“护”的。笔者曾采访过一个行业的资深技术专家,据他说,浓香型白酒的窖池通常需要25年左右才能出好一点的酒,而酱香型白酒的窖池也非常苛刻。如今好的、能够使用的窖池已经越来越少了。


 

除了上述两点以外,酿造工艺、出身血统、品牌背书也都会增加白酒的品牌价值。

说到酒就想再说说酒量这个事了。人的酒量大小与人体基因有直接关系。不同人种及不同地域的人,体内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含量是不同的。总体上说,白种人60%的人是较能喝酒的,黄种人60%的人是不大能喝酒的,而黑种人能喝不能喝的各占一半。

我国与欧美国家不同,人口中乙醛脱氢酶缺陷所占比例很大,所以酒量小的人较多。虽然酒量小,可我们的酒胆大,青春献给小酒桌,醉生梦死就是喝!喝多了就会有一场宿醉头疼在第二天等着我们,那么,在断片前或者头痛后我们能做些什么拯救下自己呢?

有个朋友收购了一个建国初期的老酒厂酿酒,后来酒厂倒闭了。他在库里面储存了几十吨纯粮酒,没经过勾兑的原酒。有些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酿造的。这种酒直接饮用口感一般,但是喝多后醒酒很快。这些酒会和储存两三年的新酒互相调和勾兑装瓶卖,低于50元就亏了。酿酒成本不高,但是储存麻烦,密封不好就会直接影响酒精度,时间长了酒就变酸了。世面上的名酒都是老酒窖酿造出来的酒,但是产量很低,厂家会用老窖出的酒与普通窖的酒进行勾兑,一吨成品酒里面老窖的酒也很少,十分之一都不到。有些说是十年陈酿,他没骗你,但是这种酒一斤里面所含的十年原酒也就几时十克。味道全部都是用二三十种添加剂勾兑。一瓶酒500元,里面包含的包装成本,广告成本,调酒大师的勾兑成本等等比例很高,真正原酒用不了多少钱。咱们喝的酒就是喝牌子,喝调酒师的手艺,原酒只是提供一种味道基础而已。悲哀。中国白酒的价值远远低于进口葡萄酒,好的葡萄酒从葡萄的品种,产地,产地当年天气,采摘时间,酿造时间,酿造工艺,储存温度湿度容器都要严格把控。葡萄酒一瓶几千上万的很多,而白酒却少的可怜。国酒都是为了钱而酿酒,产量不够就去勾兑。有些葡萄酒大师都是为了传承而酿酒,当年葡萄产多少就酿多少,葡萄品质太差宁可不酿。以上都是本人自己对酒的理解,不喜勿喷。


 

我家是做汾酒工艺清香型大曲酒的,对酒水有一些了解。

市面上很多成品的低端酒都是食用酒精加各种酯类酸类甘油等调制出来的,现在国家管这个叫液态工艺。

还有一类高端酒是用传统工艺用粮食加酒曲酿造的,这种国家规定叫固态发酵工艺。

两种工艺成本天差地别,但是如果都按国家标准来说是喝不坏人的,国家也是都认可了的。但从营养成分来说固态发酵法的酒营养更丰富,口感也更柔和回味悠长。

从成本上来看固态发酵法的白酒差距也很大有的玉米小烧成本几块钱一斤,如果像我家这种汾酒工艺的大曲酒原料成本就得几十块钱,这还不算设备折旧和长达50天发酵的时间成本,另外这种酒只能冬季天冷才可以酿造,夏天热了就不行了,一年只有半年温度允许酿酒。所以真正的原浆酒我们给朋友都得100一斤,包装出售都得几百块。

绝的我说的成本贵的可以淘宝查查汾酒酒曲我们进货一吨15000多,淘宝价格更贵一些,酒曲和高粱一比一5斤才出一斤酒,酿造好了陈放一年左右才算真正出酒了。很多做小烧的不懂大曲酒做法,以讹传讹把高端酒成本说的很低,其实真的不像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好酒酿造需要时间,喝过真正好酒的人是不惜的喝低端酒的,无论口感味道香气回味真的差太多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