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又一位无所不能的大师---磁动力大师

2017-02-18 思维科学会

 

又一位大师,能治疗各种疾病,能让水变成解酒水,能让孩子学习好。现场应用磁动力做水感受人体磁动力,又是水知道答案之类伪科学。

科学证明人体磁场很微小,用所谓宇宙磁场治疗要么是假的,要么是心理暗示作用,磁场本身没有用处。为何每当一位大师被揭露之后,下一位大师出现时大家又信。原因很简单,万一是真的呢?这个在心理上叫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得到舒缓的现象。比如你恰恰有某种疾病,或者想让孩子学习更好,你会怎么样,你当让抱着万一是真的呢的想法去看看。和三十年前的气功大师们一路,没有丝毫的分别,只是气功变成了磁动力、宇宙能量、心灵如何如何。气功可以调节身心,包治百病是骗人的。


 

田瑞生无所不能,最后死于癌症。

 


 

看看宣传广告

2016116日北京首开生命磁动力学课程,至今已十几期,并相继在上海、深圳开设。每次都是场场爆满,100多人(照片在后面)。课堂上出现了太多的奇迹,拄拐的都把拐留给了我们主办方,胃病、乳腺增生、浅表性胃炎课堂上立马好转,乃至痊愈。所以磁动力被称为终极疗愈之道。只要你敢来,你的身体健康从此就不是问题。

***老师不断地用自己的科研成果让我们看到生命的真相,减少生命中的痛苦!  

- 如果您走在心灵成长的道路,但却帮助不了亲人朋友身体上的疾病,不免无奈和疑惑,难道黄金时代已经到来,对于疾病还是只能靠开刀吃药?

- 如果你每天静心参禅,参加很多身心灵课程,进步却并不明显,想进入更高的修行层次,希望通过激活松果体开启神性天赋,同步地球意识扬升的步伐。

-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疗愈师或者你已经是疗愈师却对身体的疾病束手无策,或者效果差强人意,对于疗愈师的道路充满疑惑,收入并无保障。

- 如果你对宇宙真相好奇,对开启人体特殊天赋并且探索究竟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

- 如果你是一位想继承祖国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为己任的佛道儒及国学的爱好者、实践者。
(传统文化,神棍文化吧!)

今年6月北京,亲眼目睹了李老师带领大家把干辣的二锅头白酒改成了像五粮液那般绵柔的口感时,真的被震撼到了!那么神奇的生命磁动力学就应该传播给更多中国家庭,让更多国人远离疾病,永葆健康!

我是一个从小爱科学的人,但是磁动力确实颠覆了我原来的科学观!在李博士用生命磁动力激活我松果体后,我很快就可以用意识控制磁动力改变水分子和酒分子结构,多人多次盲测均可验证口味变得甘甜绵软。

(哈哈,改变水分子结构,就这素质还爱科学!)


 

生命磁动力学:是***老师在宇宙磁动力学和量子磁动力学的原理基础上,根据磁动力学基本定理,分析了构成人体生命的水、蛋白质、氨基酸量子结构。
首次在人类社会实验证明:
人体生命磁动力场的产生原理:是由人体中的水和蛋白质、氨基酸等,构成人体碱基对中的原子核外电子运动产生的人体基本生命磁动力场。人体磁场是自然存在人体中的生命量子磁动力场体系。正是人体的量子磁动力场体系维系着人体细胞、器官、呼吸、循环等生命活动;人的意识、记忆、思维是人体生命磁场体系的运动的结果。
提出了人体生命磁动力场的产生、存在意义、作用原理;定义了生命磁动力场的产生、传输、发射原理,总结出了采用生命磁动力场可以治疗人类疾病的基本方法,由此建立了生命磁动力学基础理论。

(气功、邪教、伪科学、神秘主义都喜欢拿量子力学贴金,事实上神棍们根本不懂啥是量子力学,此类还有什么纳米、石墨烯,总之什么时髦拿来什么撑场子。)

人体自然存在的生命磁动力场体系。未经与自然界的宇宙磁场和生物磁场进行能量交换、传输磁动力场,没有经过专业的激活、锻炼,是不能够将人体生命磁场对体外进行传输、辐射、作用其他生物体的。

每个健康的正常人经过对大脑松果体的激活和专业训练,学习,都可以成功掌握人体生命磁动力场的应用方法。

是否真正激活人体磁动力场,可以通过最简单的方式验证,即看是否可以将酒在短短几分钟内变为水。

对比用生命磁动力场处理前后烈酒的的口感,用味觉感受是否激活了让人体磁动力场。激活了口感发甜,反之发苦、涩、辣。 

 


 

让失聪小朋友20分钟后听到声音。3秒治疗腰间盘突出。等等神奇案例,如果是真的,要医院干什么,我敢保证,要么是假的,要么等大师离开后再复发。

公益课1天500元场地费(磁动力治疗案例分享,现场应用磁动力做水感受人体磁动力的神奇疗愈体验。降血压·调理心脏等内容,具体根据老师安排!)


 

“吸引力法则”是幼稚的空想--伪心理学骗局系列连载6

“打通任督二脉”的执迷不悟---伪心理学骗局系列连载3

心灵磁场的科学解释


 

安慰剂效应,简而言之,就是因为以为自己吃了真的药,使得吃了假药产生了有用的效果

这里的药可以是真药,吃的,敷的,注射的都行;也可以不是药,可以是某种治疗方案,甚至可以是某位名医生(所谓见着了名医病就好了一半了),或者是漂亮的护士之类的。

 

安慰剂效应的概念在电影《绿野仙踪》中有绝佳的阐述。仙女并没有真的给铁皮人一个心脏,没有给稻草人一个大脑,也没有给狮子以勇气,但他们都感觉更好了。实际上,直到近一百多年,医学才发展出具有确凿疗效证据的治疗方法,因此有人曾经这样说过;本世纪以前,整个医学史只能说是安慰剂效应的历史罢了

安慰剂(Placebo,拉丁文,I will please)一词最早出现于5世纪初期,源于St Jerome在将圣经从希伯来原文翻译成拉丁文的过程中,把第116篇赞美诗的第9行的第1个单词的误译成Placebo。到了13世纪,由于当时葬礼上雇佣的哭丧者经常唱诵这错译的第9行,于是人们开始用placebo来形容用于取悦他人的虚假行为[1]1955年,Henry Beecher[2]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强大的安慰剂》,宣称35%的患者能从安慰剂治疗中获益,引起了公众对安慰剂效应的广泛关注。现如今对于安慰剂效应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临床试验和新药开发领域,将安慰剂控制组应用于随机对照试验,以排除心理因素对治疗手段或者药物的实际效果的影响。与此同时,安慰剂效应本身作为一种研究心理对神经生理调节作用的重要模型,也得到了日益密切的关注。

几乎每种疾病都可以通过安慰剂缓解,目前已经知道疼痛和帕金森病背景下的安慰剂效应的神经机制,但是否每种疾病的安慰剂效应都涉及到相同的神经机制?从通路层面说,我们想知道其确切的投射机制;从神经递质上说,我们想知道介导各个疾病背景下的安慰剂效应是涉及到什么神经递质;甚至可以深入到分子水平,看长时期的对疾病的积极预期在其漫长的安慰剂效应中,是否使得身体自身针对该疾病表达了某种我们未发现的蛋白质或者治疗方式,这将有助于我们对此类疾病的治疗。这就是我们的研究目的。

一个实验:Benedetti通过对志愿者的血压袖带施加压力引发疼痛,在几天时间里,每个人每天都被施压数次,每次用吗啡控制痛感。最后一天在不告诉志愿者的情况下将吗啡换做用食盐水。同样缓解了志愿者的疼痛感,这就是安慰剂的一种效应。但当他把纳洛酮加入盐水当中,疼痛的缓解效果消失。这间接证实了安慰剂是具有天然麻醉剂效用的,至少部分如此。


虽然科学家还不确定安慰剂效应的具体原理,但他们也已经积累了一些相关知识,知道如何触发这些效应。例如:伦敦的风湿学家发现红色的假胶囊要比蓝色绿色或者黄色具有更好的止痛效果。一项针对美国学生的研究显示,蓝色药片比粉色药片更容易使人镇静,粉色则更适合用于兴奋剂。甚至商标也会影响药效:阿司匹林和氢苯基乙酰胺可能是你头痛是最常服用的药物,于是对你而言,和他们同样药性的替代物可能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

基因与安慰剂效应:你容易被愉悦吗?——安慰剂效应也许取决于个体DNA
给病人一粒糖片,而你告诉他这是一颗特效药,这粒糖片常常能使他感觉好许多。即使你告诉他这颗药的真相,他也许依旧感觉不错。安慰剂效应——该词来源于拉丁语我将安慰,被认为是医学中最奇怪的现象之一。它对医生来说是福利,而对那些临床试验工作者却是烦恼,因为在他们的试验设计中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至于安慰剂效应是如何起作用的,仍难以解释。
要是能弄清这一点,将会打开一片医学新领域。如果安慰剂能被合理利用——也许是与有效用的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会产生更好的疗效。随着试验设计者根据试验指令的需求,选择出那些对疗效有较大或较小影响的因素,药物检测也将得到简化。这一切可能会省力、省事和省钱。
关于安慰剂效应,已知的一点是它涉及到了几个大脑系统,每一个都由一种特殊的信使分子控制,称为神经递质。和机体其他系统一样,这些系统也是由基因控制。这让一些研究者产生了疑问:涉及到的不同基因版本是否可能调节个体对安慰剂的敏感性。
最近,由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凯瑟琳·霍尔(Kathryn Hall)和她同事一同发表在《分子医学进展》上的一篇综述表明:基因确实很关键。霍尔博士寻找了安慰剂效应强度和某些基因突变之间的联系,这些突变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其基因中单个DNA的碱基字母序列发生改变。她总计发现了11个这样的基因,分布于四个神经递质系统,都与SNPs有关系。其中5个存在于由多巴胺介导的系统中,包括大脑的奖励中枢;4个存在于5-羟色胺介导的系统中,该递质可以调节情绪;此外,阿片样和内源性大麻素样物质系统分别有1个基因。
顾名思义,这两个系统分别受阿片样及其衍生物、大麻样及其衍生物影响。而另外两个系统受可卡因和百忧解影响。前者阻断神经细胞对多巴胺的再摄取,由此增强其作为信使的功效;后者与5-羟色胺有相同功效,被用作抗抑郁药。不难想象,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安慰剂效应产生时大脑中所发生的变化有相似之处。
大部分与安慰剂相关的SNP证据表明,基因编码的酶被称为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和单胺氧化酶。两者都是多巴胺系统的一部分,均负责多巴胺的新陈代谢,因此可以在正常范围内调节其含量。(其实,单胺氧化酶是二类抗抑郁药的靶物质,这类抗抑郁药的机制不同于百忧解。)拥有这些不同版本基因的人们体验着不同程度的安慰剂效应。此外,这些不同的基因版本都稀松平常,这提示对安慰剂感知的区别也许具有广泛性的。
霍尔博士涉足的这些研究都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它们最好被视作深入研究的风向标,而非临床用药的处方。但如果有深入研究能证实这些结果,基于基因测试,这可能用来预测个体是否会体验到强安慰剂效应。如果预测有强安慰剂效应,将允许医生减少规定药物的剂量;也将允许医药公司在排除安慰剂影响后进行试验,从而更好地检测到试验药物的潜在功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