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向黎明,舍生忘死!今天,致敬了不起的她们!

国家记忆 CCTV国家记忆 2021-05-22

关注《国家记忆》,一起涨知识!


今天是母亲节

在这个有意义的日子里

让我们向每一位英雄母亲致敬


回望历史

在奋斗之路上

忘不掉的是她们的动人身影

这些革命母亲

既有战争中的英勇刚烈

又有家庭中的贤惠温情

她们有的为革命事业牺牲了生命

有的则不得不舍弃小家之温暖

与亲人、孩子分别

她们为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值得我们铭记




望你好好长大成人



1929年3月26日,在给襁褓中的女儿喂过最后一口奶后,赵云霄毅然走上了刑场,牺牲时年仅23岁。



这是赵云霄给孩子留下的第一封也是最后一封信,她给女儿取名为“启明”,意为在黑暗中盼望破晓。


“小宝宝,我很明白的告诉你,你的父母是共产党员,且到俄国读过书(所以才处我们的死刑)。小宝宝,我不能抚育你长大,望你好好长大成人,且好好读书,才不负你父母的期望。可怜的小宝贝,我的小宝宝!你的母亲于长沙陆军监狱署泪涕。”


赵云霄,1906年出生于河北阜平。1925年冬,被党组织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被调往长沙工作,转入地下与国民党斗争。1929年3月26日,赵云霄牺牲于湖南长沙。




希望你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牺牲的



1931年春,赵一曼带着她刚满周岁的儿子拍下唯一一张合影。


从照相馆出来后,赵一曼将孩子送到亲戚家中寄养,自己则继续执行潜伏任务并在不久后孤身一人前往东北。黑山白水间,留下了她战斗的身影。


1935年11月22日,由于汉奸告密,赵一曼不幸被捕。受尽酷刑,她只字未吐。招数用尽的日本人决定把赵一曼押往珠河“示众”执行死刑。


赵一曼知道生命已到尽头,她大义凛然,慷慨赴死。而作为母亲,此刻她还有长长的牵挂。



在开往珠河的火车上,她向押解她的宪兵要来了纸和笔,给儿子留下了最后的话语。信中道尽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眷恋以及一位共产党人对革命的坚定信仰。


直到20多年后,这封信才被她的儿子陈掖贤看到。



向上滑动阅览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假若不幸的话  云儿就送给你了



她叫江志炜,也叫江竹筠,大家更习惯称她江姐。从青年入党、求学川大到暗中从事地下工作,在血雨腥风的斗争环境中,她追求真理,坚持革命,并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共隐蔽战线上的战士。



1948年1月,她的丈夫彭咏梧不幸牺牲。残暴的敌人将彭咏梧的头颅砍下,在奉节竹园镇游街示众。得知丈夫噩耗后,江竹筠强忍悲痛,将儿子送给朋友养育,自己则在丈夫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



1948年,由于叛徒出卖,江竹筠不幸被捕,被关进重庆渣滓洞。面对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用生命践行对党的忠诚。可作为一名母亲,她时刻牵挂着自己的孩子。



江竹筠用筷子磨成竹签作笔,用棉花灰制成墨水,给代她养育儿子彭云的谭竹安姐弟写了一封信:“我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年底有出狱的可能……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娇)养,粗茶淡饭足矣。”



1949年11月14日,重庆解放前16天,江竹筠在渣滓洞看守所被国民党杀害,牺牲时年仅29岁。





小宝宝 小宝宝 妈妈忘不了



她是毛泽东的湘籍契友,蔡和森的红色恋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位女中央委员,被称为“革命的老祖母”。


为了天下的儿女都能生活在平等自由的社会里,向警予抛下个人的幸福,用一生追求着理想与光明。她将女儿蔡妮送回湖南,托付给家人抚养。后来儿子蔡博出生不到一个月,也被送给大姑妈哺养。



1927年3月,向警予回到湖南长沙看望多年不见的一双儿女,照了一张全家福。这成了向警予与儿女短暂的最后相见,也是唯一的合影。


1928年3月20日,由于被叛徒出卖,向警予不幸被捕。在狱中,向警予经常把照片拿出来看,以解忧思。


向警予曾给儿女留下几首儿歌。“小宝宝,小宝宝,妈妈忘不了。希望你像小鸟一样,在自由的天空飞翔。”


1928年5月1日,向警予壮烈牺牲,年仅33岁。




舍家纾难 献出6个儿子



她虽是一位农家妇,但却清楚什么是爱国。


邓玉芬为八路军烧水做饭、缝补衣服,为伤员接屎接尿、喂汤喂水,没有一句怨言。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她把丈夫和4个孩子送上前线。不幸的是,他们全部战死沙场。


1944年春,日军对无人区进行疯狂“扫荡”。逃亡的过程中,邓玉芬背着刚满7岁发着高烧的七儿子和逃难的群众躲到一个隐蔽的山洞里。为了不让孩子的哭声传到敌人的耳朵里,给乡亲招来杀身之祸,她只好将一些旧棉絮塞在小七嘴里。然而,饥饿和长时间缺氧夺走了小七的生命。



解放战争中,邓玉芬再次毅然决然把六儿子永恩送到县支队,并叮嘱六儿子:“不要惦记家里,好好打仗,立了功回来见妈!”


六儿子没有让妈妈失望。1947年8月,他在密云县河北庄战斗中立了功,却在1948年攻打黄坨子据点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她先后献出了丈夫和儿子共7位亲人,被当地人民誉为“当代的佘太君”。




心向黎明,舍生忘死!

今天,向了不起的她们致敬!




猜你喜欢



下载央视频APP

关注“国家记忆”

收看更多精彩节目!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