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古典纪录片丨《朱晓玫:一位中国钢琴家与巴赫》丨“《哥德堡变奏曲》也是我生命的三十个乐章”。
影片信息
导演: Michel Mollard
主演: 朱晓玫
类型: 纪录片 / 音乐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2014-11-03
片长: 52分钟
又名: 一位中国钢琴家与巴赫的音缘 / A Chinese and Bach / The Return is the Movement of Tao / Zhu Xiao-Mei and the Goldberg Variations
影片简介
朱晓玫。哥德堡变奏曲。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语出中国哲学家老子。而德国巴洛克时期最著名的钢琴大师巴赫,其名字在德文中正是溪水、河流的意思。他的音乐也像溪水一样不舍昼夜,宁静地流淌。
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钢琴家朱晓玫,自小受到中国古典山水诗和中国哲学思想的熏陶,又将中国文化对山水自然的理解融入到她对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演奏中,从而将西方古典钢琴音乐弹奏出了水墨画的韵味。在她眼中,巴赫就是老子。这部纪录短片将中国山水诗文化、中国山水哲学与西方古典钢琴演奏融汇在一起,展示了在法国享有知名的中国钢琴家朱晓玫的高超演奏技艺和独特表演心路。
这部纪录片于2014年11月3日上映。同一时间,朱晓玫的《哥德堡变奏曲》也将展开首次中国巡演,历经香港、济南、上海、北京、成都,最后将于11月21日在广州画上圆满句号。演出会持续75分钟,在每场演出正式开始前,将播放纪录片《一位中国钢琴家与巴赫》,讲述她与巴赫的结缘。
1999年,Mundi唱片公司发行了这张朱晓玫的《哥德堡变奏曲》,被各古典音乐杂志评为五星级唱片,十几年常卖不衰,引发欧洲音乐界的震惊。美国巴洛克音乐专家布雷德利·雷曼将这张碟和加拿大钢琴大师格伦·古尔德1959年的演奏录音称为“并峙的双峰”。
看这个纪录片的时候想起一个故事。孔子学琴于师襄子,襄子曰:「吾虽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今子于琴已习,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孔子有所谬然思焉,有所睾然高望而远眺。曰:「丘迨得其为人矣。近黮而黑,颀然长,旷如望羊,奄有四方,非文王其孰能为此?」师襄子避席叶拱而对曰:「君子,圣人也,其传曰<文王操>。」
朱晓玫把巴赫的曲子揉进了生命里,用哲学、宗教和艺术思考音乐。她说,艺术应该站在弱者那边。现在思绪有点杂,我乱七八糟的写希望以后可以记得,记不得你就再滚回去看一遍视频。这个视频给我的最大的感受不是巴赫的音乐,而是朱晓玫对音乐的态度。在艺术方面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我听她手下的巴赫也会感动,会一遍遍的起鸡皮疙瘩,会勾起很多回忆。可我终究是不懂音乐的,我坚信这是音乐的魅力,是朱晓玫给了音乐灵魂。
我喜欢看红楼梦,也谈不上喜欢,不过身边人提得多了,这本书在我面前出现的频率太高,所有人都说这是一部好书一部巨著,所以我也去看了看,觉得没有咀嚼出别人说的味道,又去看了几本像模像样的XXX读红楼梦。偶尔有人提起,如果那人不是对红楼梦有那么清晰的观点的话我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唬一唬他,但那是别人的,我只是个小偷。思想的小偷。
20年的生命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我似乎是个定不下来的人,这两年才有意思的去增加思想的厚度,逼着自己去读一些巨著,早些年的时间好像全部浪费,只能一边安慰自己为时未晚一边抓紧时间多读一些。同学对我说建议我把一部书读透,我想想,光红楼一本就牵扯各行各业,若要读透依着我的性子恐怕得把那些书都给读个一遍才能再回去读一次红楼。
我现在说这话并不是说我不愿意,算是写给几年后的自己吧,走得再远也别忘记生命的初衷,只有当你专心致志的回归自己的本心,你才能听到心底的声音。
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
我一直无法热爱巴赫,听了很多次,喜欢他零星的几个作品,但整体来说,我不着迷巴赫。
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人爱极了巴赫,我知道巴赫是有魔力的,只不过我还没有发现。我想,那我就等时机吧。如果有缘,我会爱上他。如果他一定要躲着我,藏在云雾缭绕的浓雾后,我也没办法。
我喜欢一泻千里的音乐,比如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我喜欢凄美绝伦,要死要活的音乐,比如《皮尔金特组曲》里的“索尔维格之格”。我喜欢老柴,贝多芬,拉赫马尼诺夫,和一些现代的作曲家,比如约翰.威廉姆斯。我喜欢内心的自由,心带着情感驰骋千里。
巴赫总在一间方形的小房子里转圈,来来回回,没有高潮没有低谷。我似乎可以看见上帝在他头顶上方注视着,巴赫很守规矩,不敢越雷池一步。
偶尔星期日的上午在教堂坐着听布道,我一般都会睡着的。
直说了吧,我不喜欢宗教音乐,因此,不喜欢巴赫,他令我发困。
后来遇到朱晓玫。别误会,是在网上遇到。
偶尔会听她弹巴赫,边做事边听,巴赫不过是背景音乐,时隐时现,丝毫不干扰我做其他的事。
至于朱晓玫,第一次看到听到就喜欢,一个没有被光环包裹的真实的人。还以为她是台湾人呢,以为大陆不再出产这样朴实无华的艺术家了呢。
就是这样不刻意地,在优酷里看到纪录片《朱晓玫与哥德堡变奏曲》,一如既往,边做事边听,咏叹调轻袅飘来,我正在熨头发的双手在空中僵住了.......... 这天籁之声哪里来?盯住电脑的屏幕使劲看,高山小溪,白雪皑皑,朱晓玫在夜晚的雪路里,走向巴赫时代建造的山村小屋。那里有一只猫,她在安静的冬夜弹《哥德堡变奏曲》。
我不知道《哥德堡变奏曲》。准确地说,我听说过,但从来没有用心去听过,所以和不知道是一样的。是的,关于哥德堡我什么都不知道。
我有一种预感,也许今晚就是我等待的那个时刻,也许今夜巴赫要向我显灵了。
他真的向我显灵了,我完全被镇住。
那个后怕啊,万一这个世界上没有朱晓玫,难道我会一辈子错过巴赫吗?
那个庆幸啊,亏了朱晓玫今夜出现,否则我的灵魂将有多么巨大的缺陷,我会死不瞑目的。
那是四天前的夜晚,从那晚起,我没有停止过听巴赫。我把他的《哥德堡变奏曲》翻来覆去,颠来倒去,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听了无数遍,比较四五个钢琴家来听,不知道这些钢琴家是魔幻师,还是巴赫是魔幻师,每一次听,感觉到的不一样,看到的也不一样。
巴赫让人欲罢不能。
正如一个朋友说的,巴赫的确是在一个框子里打转,但惟其有了限制,更显自由。
这也合了朱晓玫说的“万变不离其宗”吧。巴赫走来走去,又回到原处。
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永无休止。
想到朱晓玫在纪录片里说的“道”,刹那间,就觉得天人合一了。
于是,我做了一个工程,用了几个小时,再一次从头看这部纪录片(第5次了)。听一句,pause,在电脑里打出一句。我要把朱晓玫的每句话都打在纸上,细细揣摩她对巴赫的诠释。
今夜,朱晓玫的声音是最柔和最动人的女声,与巴赫的哥德堡交叉变奏,我全部的神经一次次被牵动。
不懂法语,不知道朱晓玫的法语是不是有口音。但法语是今夜人类最美丽的语言。
几个小时后,我肩酸屁股疼,不过这真是一次和朱晓玫巴赫愉快的合作。我觉得和他们离的那么近,好像他么的呼吸我都感觉得到。
朱晓玫的旁白很有“禅意”,信不信由你。
我想,几百年来,各路大仙把巴赫演奏到今天,巴赫已经不是1685年出生的那个巴赫了。每一位音乐神都赋予巴赫他们自己一生的感悟。我们听众的喜好是我们个人的事,但每位音乐家的巴赫,也都是正确的巴赫,绝无孰是孰非。
希望你和我一样,淋漓尽致地沉浸在巴赫和朱晓玫给我们的美中。
以下是纪录片《朱晓玫与哥德堡变奏曲》朱晓玫旁白:
在自然界中我最喜爱山和水。
中国画中的“风景画”也被称作“山水画”,好像山水这两个字概括了自然界全部的美。
巴赫的名字在德文中是溪水,河流的意思。
他的音乐也像溪水一样,不舍昼夜,宁静地流淌。
我想这就是他的音乐既平静又深沉,而且感人的原因。
山给我以勇气。
它与中国人的想象联系在一起。
历代的画家,僧人隐逸山林,潜心创造或修行。
我的一位诗人朋友写道:
“生命是一座山,一切思与想的源头。灵魂,山里的行僧。”
《哥德堡变奏曲》是巴赫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三十年来,它伴随着我的生命,就像一个与我一起生活的人。
他已经成为我的一部分。
我喜欢到这个山村来,在这所巴赫时代建造的房子里弹琴,工作。
(朱晓玫开始弹《哥德堡变奏曲》)
这首咏叹调是巴赫从20年前为他妻子安娜.玛格达莲娜写的曲子改变而来的。
它如此简单,而又如此丰富。
我每弹这个曲子都觉得它来自寂静,就像一尊雕塑从岩石中脱胎而出。
这是一首寂静的乐曲。
(朱晓玫读了一段老子的话:)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对我而言,巴赫近似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老子。
老子以水为喻,水周而复始地流失,无所而不往。水性趋下居卑,善利万物,与世无争,然而,它可以穿透坚硬的岩石。
水,就是生命。
《哥德堡变奏曲》的咏叹调亦如此。
它告诉我们,生命中的强者莫若柔和。
《哥德堡变奏曲》几乎表达了人的所有情感,咏叹调的凝思后是欢快的第一变奏曲。
这个曲子,我弹得越来越自由。我越来越沉缅于多声部的对话。
我现在的弹法是20年前不敢想象的。
变奏曲是一个令人陶醉的曲式,巴赫使一个主题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
一个变奏曲的主题好像一个人,一生不断成长,变化,但始终如一。
对我而言,《哥德堡变奏曲》展示了人生的不同阶段。
我一生最难忘的旅行之一是踏着巴赫的足迹游历德国。
埃森纳赫,巴赫出生的地方。
奥尔德鲁夫,巴赫失去双亲后,被哥哥收养的地方。
阿恩施塔特,巴赫结婚的地方。
魏玛,克腾,莱比锡,巴赫谱写《哥德堡变奏曲》和去世的地方。
踏着巴赫的足迹旅行,就像回顾他的一生。
很久以来,我常问自己为什么《哥德堡变奏曲》能打动那么多听众,无论是在音乐厅,还是在学校,医院,甚至是在监狱里。
其实,原因很简单:在这部作品中,巴赫将生命谱写成乐曲。
他的生命,我们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
对我来说,《哥德堡变奏曲》也是我生命的三十个乐章。
我年轻时,正值文化大革命,西方音乐被禁,乐谱被销毁,有一天我得到了巴赫《平均律》的谱子,我偷偷把它抄下来。这在当时是危险的。
今天回想起来,能在那样的环境中认识巴赫实在是太幸运了。巴赫自己不也是常常在夜里抄写那些伟大作曲家的作品吗?
巴赫的音乐是复调音乐。复调音乐就是多声部的音乐。
有时,我觉得我这一生是在寻找不同声音之间的对话。
在生活中,当人们一起讲话时,一片喧闹,嘈杂。但在巴赫的音乐中,几个声部同时演奏亦不失和谐。这就是音乐的魔力。
复调音乐解释了一种生活观。要倾听每个人的声音,强者不能垄断话语权。
在《哥德堡变奏曲》中,最重要的主题在低音部,很少有人能听到。
政治不是我要说的话题,但我知道,艺术家应站在弱者和被损害的人一边。
巴赫亲笔注释的唯一一部《哥德堡变奏曲》珍藏在巴黎。
这部乐谱的手稿已经遗失。但在第一版的最后一页上,巴赫亲笔增加了14首卡农,其中之一出现在巴赫的最后一幅肖像上。
巴赫晚年偏爱变奏曲和复调音乐。
我在巴黎生活了近30年。
我喜爱这座城市,她对我无话不谈。
巴黎是艺术之都,所以有那么多外国艺术家在巴黎定居。
同时,巴黎也是一座冷酷的城市。初来乍到的人都有被压抑和排斥之感,因为她的大,她的美,她的反差。
然而,或许正是文化融合的多样性哺育了艺术家,使他们爱上了这座城市。
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比各种文化彼此交流,互通有无更重要的了。
中国借鉴西方,西方借鉴中国。
伟大的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的好:“统一性寓于多样性之中。”
对我来说,这首曲子与佛教音乐相通。
我常想对巴赫说:“您不认识中国人,但我们中国人热爱您。”
《哥德堡变奏曲》是一种协和万邦的普世音乐。我这辈子的愿望是在世界各地,为所有的观众演奏它。
第25首变奏是《哥德堡变奏曲》的核心,也是正部乐曲强度最大的一首。
它让我想起巴赫《圣约翰受难曲》中彼得背弃耶稣的那一段。
在基督教中,最令我震撼的就是这个故事。
耶稣被捕后,彼得连续三次否认他认识耶稣,这是背弃。但耶稣最终还是把建立基督教的重任托付给彼得。似乎怀疑是通往真理的必经之路。似乎软弱也能孕育真理。
《福音书》说:“彼得想起耶稣说过的话,伤心地哭了。”
第25首变奏曲是这样开始的:
“约翰福音:他否认说:我不是他的门徒。
大祭司的一个侍者对他说:我明明看见你和他一起在花园里。
彼得再次否认,这时鸡叫了。
彼得想起耶稣说过的话,他走出来,伤心地哭了。”
这首曲子让我想起萧沆的话:“上帝应该感谢巴赫。在巴赫的音乐中,一切都那么深沉,真实,好不矫揉造作。他唤起的是文学无法带给我们的情感,因为巴赫的音乐和语言无关。”
我想说,人也应该感谢巴赫。有谁比他更好地表达了人性?
这是我一生中最美的记忆之一。
在阿根廷的科隆剧院为两千多孩子演奏《哥德堡变奏曲》。
我们先让孩子们唱低声部的主题,这是哥德堡变奏曲的起源。
之后,我弹,他们唱了几首变奏曲。
我常问自己,未来的人还会喜欢这首乐曲么?我们有能力把它传给后代吗?
孩子们的歌声给了我信心,这首乐曲会传承下去。
后来,我们一起演唱第30首,也是最后一首变奏曲。
在这首变奏曲中,巴赫将低声部主题与两首德国民歌融合在一起:“我离开你太久了,快来吧,快来” …… “一闻到卷心菜我就想逃,要是母亲煮肉,我就会留下来。”
它是爱和世界荣光的赞歌。
世俗与神圣相生相合。
巴赫的一生历尽沧桑,从贫苦到辉煌,非如此不能写出这样伟大的音乐。
我认为,最能打动观众的是咏叹调在作品结尾的再现。
这一再现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巴赫的作品以不了了之。
再次听到咏叹调,我们好像有了另一个体验。
同时,好像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永无休止。
归根结蒂,《哥德堡变奏曲》告诉我们有比死亡更强大的东西。
对我来说,咏叹调再现唤起的感情,正如老子所言:“反者,道之动。”
“道”是什么?老子从不明言,但他写道:“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朱晓玫”歌单。
古典音乐、巴赫、莫扎特微信群欢迎加入,联系微信179747611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