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晚古典音乐会丨巴伦勃依姆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音乐会丨第六晚丨第十五、三、二十四、三十钢琴奏鸣曲

2016-06-11 新读者请戳→ 每晚古典音乐会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182ahebpw&width=500&height=375&auto=0


The 32 Piano Sonatas: Concert 6


Sonata No. 15 in D Op. 28 "Pastorale" 


Sonata No. 3 in C Op. 2 No. 3 

Sonata No. 24 in F sharp Op. 78 

Sonata No. 30 in E Op. 109




指尖流淌出的贝多芬——巴伦勃依姆

   音乐是个神奇曼妙的世界,有人喜欢帕瓦罗蒂高亢美声,有人喜欢莎拉布莱曼的空灵柔美,也有人喜欢Jay Chou吐字不清的Rap,在古典音乐中我还是最爱贝多芬和莫扎特。

   贝多芬《第三十钢琴奏鸣曲》(No.30 Op.109)是著名的钢琴奏鸣曲,其中犹太后裔钢琴家兼指挥家巴伦勃依姆是演奏贝多芬精神的最佳诠释者。在巴伦勃依姆看来,贝多芬的所有作品都是用手指和心灵去意会的出来的,想要靠抓起一把黑白键弹奏贝多芬恐怕不是很容易,因为不是所有琴者都能够长出贝多芬的大脑。

   大家都很熟知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却鲜有人知道这首曲子原名是《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该曲作于1801年,共三个乐章,前两个乐章是三部曲式,最后一个乐章是奏鸣曲式,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都用了升c小调,从慢板到快板再到急板,尤其是最后一个乐章一种势如破竹的高昂斗志顷刻流出,其中有着一定复杂的钢琴技巧成分,这其中不能不说是表达了贝多芬当时的一种愤懑。

   想到贝多芬,我总能想起一个和贝多芬风格相反的人,那就是钢琴之王李斯特,李斯特的《钟》是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一开头秒针似的滴滴答答的音乐临摹了时钟的声音,如此轻柔温婉,后面又出现了主题重负,曲式回环连绵,织体信手拈来,轻盈得像猫一样飞速划过,以至于此曲成为了世界十大演奏高难度曲目之一。

   我赞同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 @田艺苗 女士的观点,巴伦勃依姆还真是贝多芬精神的最佳诠释者之一。巴伦勃依姆演奏贝多芬《第三十钢琴奏鸣曲》(No.30 Op.109),给人一种遇柔则刚、遇刚则柔的感觉,正如那句话,我心中有猛虎细嗅蔷薇。

   巴伦勃依姆和莫扎特一样是一个钢琴神童,7岁就举行贝多芬作品演奏会,10岁即扬名国际乐坛,先后在萨尔茨堡、维也纳、罗马、巴黎、伦敦、纽约、柏林巡回举办演奏会。他在演奏Op.109时专注的表情,总能给人一种严谨的生活态度,一头白色的头发,像是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双手在琴键上的停留稍纵即逝,力度把控自然优美,像一条优美的弧线从空中划过。



古典音乐微信群欢迎加入,联系微信179747611邀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