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晚古典单曲丨上海爱乐竖琴演奏家陈妤颖演奏亨德尔《降B大调竖琴协奏曲》

2016-06-21 新读者请戳→ 每晚古典音乐会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1638ckg88&width=500&height=375&auto=0

陈妤颖演奏亨德尔《降B大调竖琴协奏曲》



   陈妤颖,1983年出生,200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现为上海爱乐乐团年轻的竖琴演奏员。她在校期间专业成绩名列前茅,并首次在学校举行竖琴独奏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学院竖琴专业历史上的第一个),05年7月受世界竖琴协会邀请,作为中国大陆唯一代表,出席了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的第五届年会,并在年会上进行演出。06年4月又受邀参加了香港竖琴节。

   在2003年上海爱乐乐团组建伊始,她精湛的技艺征服了乐团的艺术家,被破格在在学期间就参加了乐团的演出,05年正式加入爱乐乐团,在乐团工作的三年时间里,她不但技艺精湛,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她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能顾全大局,每次排练前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有时抱病坚持演出,从不叫苦叫累,体现了一个职业音乐家的良好素质,几年实践下来,陈妤颖参加了乐团所有大大小小重要的演出数百场,难度较大的交响乐作品也被她一一征服,并且发挥出色,得到了中外指挥家、乐团演奏员及观众的赞赏,是我国乐坛中不可多得的竖琴演奏员。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17135c008&width=500&height=375&auto=0
竖琴演奏家陈妤颖采访片段

   2006年10月,陈妤颖作为中国参赛的唯一选手,首次出国参加“法国里尔竖琴比赛”,此次比赛共有来自法、俄、英、比、意、韩、土和中国等八个国家的35位选手参加了本次比赛的角逐。陈妤颖孤军奋战,经预、复、决赛,一路过关斩将,在最后一天与法国选手争夺第一名的角逐中,仍是平分秋色,难分上下。于是进行了演奏现场作品的加赛。年轻的上海选手陈妤颖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娴熟的技巧,深刻的理解作品内涵,淋漓尽致地演绎了一位法国评委“呼迪”的作品,获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国上海爱乐乐团青年竖琴演奏员陈妤颖以四票对三票胜出,最后荣获了本次比赛的唯一一个第一名。当场有数十位听众走上舞台,与陈妤颖一一拥抱。陈妤颖在本次大赛中摘得桂冠,成为上海培养的第一位在国际大赛中获奖的竖琴演奏员,评委们对中国的音乐教育水准刮目相看,也让世界音乐界知道了,中国不但有一流的钢琴家、小提琴家和歌唱家,也拥有在竖琴界可占有一席之地的竖琴演奏员。

   2009年9月,在圣彼得堡举行的“伊丽莎白皇后金竖琴”国际比赛中,她再次凭借雄厚的势力获得第一名,以及“柴可夫斯基奖”、“俄罗斯新作品奖”、“欧洲作品奖”三个特别奖。



   亨德尔的《降B大调竖琴协奏曲》Op.4 No.6, 可以说是最著名的竖琴协奏曲作品,其和op.4 No.5均改编自同编号的《管风琴协奏曲》。当竖琴作为主奏乐器后,赋予了作品全新的感觉,旋律优雅明快是本曲的特点。乐曲一开始就以明快积极的弦乐让听者心情愉悦,旋律带着明朗与优美的亮色。此后竖琴的主奏清脆欢快,如晶莹的鹅卵石点缀欢畅的浅溪,如从透明的水晶里传出的清凉灵动。也很喜欢抒情而优美的第二乐章,这时的竖琴相对安静了下来,舒缓的旋律流溢典雅柔美的诗意,仿佛经历愉悦后的宁静沉淀,焕发着另种魅力。通过此曲来感受竖琴与古典音乐的魅力,当旋律荡漾心间时,音乐带来的静心的清凉、舒适的明朗给人以美好的精神享受。


更多版本

欢迎关注微信讲座公众号

听课

喜欢音乐岂能不加强人文素养

为您推荐最有营养的人文&社科&艺术讲座课程

来这里见大师

古典音乐微信群开放,加入请联系微信179747611邀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