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晚古典单曲丨朱莉娅·费舍尔、梅纽因、阿绍特演绎维尼亚夫斯基 《D大调华丽波兰舞曲》

2016-07-07 每日更新欢迎置顶 每晚古典音乐会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159fp9kyt&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朱莉娅·费舍尔演绎维尼亚夫斯基 《D大调波兰舞曲》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159l0sxjf&width=500&height=375&auto=0
梅纽因演绎维尼亚夫斯基 《D大调波兰舞曲》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198soabg3&width=500&height=375&auto=0

阿绍特演绎维尼亚夫斯基 《D大调波兰舞曲》


维尼亚夫斯基与D大调波兰舞曲


   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1835-1880),十九世纪波兰小提琴家、作曲家。他的创作范围只限于小提琴音乐方面。在浪漫主义炫技表演艺术流派中是继帕格尼尼之后又一位能够标新领异的人物,他不仅是演奏家,还是一位具有辉煌技巧的演奏家。维尼亚夫斯基是在帕格尼尼去世后的欧洲著名小提琴家,是19世纪前半期浪漫主义炫技表演艺术流派中个性最鲜明的大师,被人们称为“小提琴家的肖邦”,是因为他的创作与肖邦有某些相似的特点,尤以波兰民族风格最为显著。作有大量小提琴曲,包括两部协奏曲、《玛祖卡舞曲集》、《随想练习曲集》和几首波兰舞曲。还作有以古诺《浮士德》中的音乐为主题的《幻想曲》,运用俄罗斯音乐素材的《莫斯科的回忆》、《俄罗斯狂欢节》等。他的作品都是足以展现他个人技巧的艰难乐曲。

   维尼亚夫斯基从小由母亲启蒙,他母亲本身就是职业钢琴家,从小就想让维尼亚夫斯基成为杰出的音乐家。维尼亚夫斯基在经母亲启蒙后,五岁时又被送去学小提琴,八岁就获准进入著名的巴黎音乐院,超低的入学年龄和语言问题都未成为他入学的障碍。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巴黎音乐院后,继续随校中名师马沙特(Joseph L.Massart)学习,以精进自己的演奏技巧。之后维尼亚夫斯基就在母亲于巴黎的音乐沙龙中遇到同样来自波兰的作曲家肖邦,肖邦对他非常欣赏,为他安排了前往圣彼得堡音乐院演出三年的合约。而维尼亚夫斯基到圣彼得堡后,也受到俄国皇族的欢迎,因此一再留任他,维尼亚夫斯基乃与母亲前后共在俄国待了十二年之久。维尼亚夫斯基的一生与俄罗斯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并不是因为他的祖国那时正被沙俄帝国吞并大部分,而是因为19世纪中叶以后俄罗斯的文化逐渐发达,文学、美术、音乐都有很大发展,彼得堡已成为欧洲的文化艺术名城。从1851年到1859年间维尼亚夫斯基多次到俄罗斯演出,因为长期久居俄国,维尼亚夫斯基成为安东.鲁宾斯坦的好友,并组成一个弦乐四重奏团,成为不少俄国小提琴家的老师,乃成为俄国小提琴学派的主要起源。1827年维尼亚夫斯基结束与俄国皇族的十二年合约,返回欧洲大举展开巡回演出活动,行程包括美国,1875年他返回欧陆,担任布鲁塞尔音乐院的小提琴教授。因为长年奔波各地举行音乐会,积劳成疾,他的健康开始恶化,最后乃在1880年在前往俄国举行音乐会的途中过世。享年四十五岁。


    在帕格尼尼之后的众多小提琴家中,维尼亚夫斯基可说是最接近顶尖的一位,被视为十九世纪最具天才的小提琴宗师。其演奏风格属法比小提琴学派,他的演奏融合了法国学派的技巧以及斯拉夫民族的气质,是法国艺术技巧和波兰民族气质的结晶。开发出他个人的手法和风格,影响了当今俄国小提琴学派的成形。他不仅能轻松地炫耀过人的技巧,更能另听众感动得落泪。他以强烈的抖音(Vibrato)加强他优美动人且富有情感的音质。鲁宾斯坦称赞他为:“当代无庸置疑最伟大的小提琴家” 。维尼亚夫斯基的握弓方式与当时的习惯大不相同:他将右手肘抬得相当高,并且以食指第二关节以上部分压紧弓。后来许多小提琴家采用此种方式,尤其是俄国学派。Carl Flesch [傅雷胥(1873-1944),匈牙利小提琴家,教育家] 所称的‘俄国式握弓’应该正是源自维尼亚夫斯基。在作曲方面,维尼亚夫斯基结合了自帕格尼尼之后的崭新技法,并融入浪漫思想及斯拉夫民族色彩。从他的马祖卡舞曲及波兰舞曲便可证明他深具波兰民族主义的思想。他最重要的作品是二首小提琴协奏曲。另外则是在练习曲的创作上(L'ecole moderne与Etudes-caprices),可说是仅次于帕格尼尼的24首Caprices而最富有音乐性与挑战性的小提琴练习作品。

 这些作品多少受到帕格尼尼、魏欧当(Vieuxtemps)等人的影响。他最好的作品多半都是在他停留俄国的十二年间完成的,包括:奇想练习曲(Etudes Caprices)、华丽波兰舞曲,作品21、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等。其中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更是浪漫派小提琴的核心曲目。他的作品也可以视为波兰国民乐派的早期风范,和他的马祖卡或波兰舞曲一样,各自在小提琴和钢琴上创造了独特的民族风格。

 维尼亚夫斯基根据祖国波兰的乡土舞曲—波兰舞曲,为小提琴一共谱写了四首《华丽的波兰舞曲》(Polonaise de Concert),都需要绚丽纯熟的技巧,不易演奏。流传最广、经常被演奏的《D大调华丽的波兰舞曲》,它具有波兰舞曲所固有的3/4拍子,曲式为三段体。在一小段波兰舞曲节奏的引子之后,呈示出跳跃性十分剧烈的,像迸发出火花一般的第一主题,这一主题充满光彩与力度;乐曲的中间部转为b 小调,类似娓娓细说般的语气,优美动听而又带有一点忧郁色彩的第二主题出现,造成与第一主题迥然不同的,平静而又灰暗的气氛;不过,乐曲很快又回到第一主题,以热情而又蓬勃的情绪结束全曲。

     维尼亚夫斯基本身是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乐曲的流畅、华丽、尽可能的发挥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他的作品,法国沙龙气息太浓厚了,你必须拉得快速、轻巧,才能有味道。而且,速度一旦加快,对连顿弓的技巧要求很高的。


欢迎关注微信讲座公众号

听课

喜欢音乐岂能不加强人文素养

为您推荐最有营养的人文&社科&艺术讲座课程

来这里感受大师气息

古典音乐微信群开放,加入请联系微信179747611邀请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公众号推荐阅读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