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味俄罗斯"之前菜|专访著名青年指挥家焦飞虎,做最好的音乐会前导赏!

2016-08-23 音乐教育看 每晚古典音乐会




焦飞虎(指挥)

俄罗斯联邦文化部 “柴科夫斯基”金质奖章获得者

莫斯科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

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指挥博士、钢琴博士

毕业获俄罗斯联邦文化部颁发“全俄特优”毕业生称号


Q:二十多年的旅俄生活经历对您个人的艺术生涯有何影响?


A:其实我自己倒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既然你问到了,我可以谈一些感受性的想法。最近这段时间我在国内的演出很多,所以在我心里会做一些对中俄文化的对比。对于任何一个人,不管是哪个艺术门类的,他赖以生存的空气(环境)、文化、语言都会给他造成根深蒂固的影响。比如我在演奏柴科夫斯基的作品时,会感受到一些他在童年时期唱的俄罗斯民歌、跳的舞蹈,这些旋律、节奏都会不由自主地进入到我的血液里。所以应该说俄罗斯是我音乐基因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我所吸收的音乐,文学,哲学都是具有俄罗斯思维方式的。


焦指挥在八月二十五日音乐会排练中


Q:您出生在中国,父母也都是华人,中国文化对您又有何影响呢?


A:从宏观来讲,我个人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共通之处,只不过它的表现手段和思维方式会有不同。我在接触中国文化时,比如像是观赏齐白石这样的大师的水墨画作品,我觉得我自身会对它产生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不知道是不是我的中国血统为我带来了这种直观的感觉。中国很多20世纪初的大艺术家,比如京剧大师梅兰芳,也能够被欧洲或者俄罗斯艺术家所接受和喜爱,我觉得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坦率说,京剧这种艺术形式在现今中国本民族的人群中都不是那么普及,俄罗斯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Stanislavski)当时就特别欣赏梅兰芳的表演艺术,可见艺术在某些方面确实是有共通之处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相似的艺术层面上也是可以产生强烈的共鸣的。

Q:您所了解的俄罗斯钢琴学派是怎样的?


A:首先我想稍微解释一下“学派”这个概念。在我的理解中,“学派”无法脱离文化背景,包括语言、思维方式。如果我们谈到俄罗斯(钢琴)学派,必然会涉及俄罗斯文学、俄罗斯绘画的特点——它的文化呈现如何,它的宗旨是什么,区别于法、德、意大利学派又是怎样的。所以,我认为在说到“学派”时不要只是单纯地讲手指要抬多高、用断音还是连音弹、气息要更加厚重一些等等,一定要从大的文化角度来分析每一个学派的特点。“俄罗斯钢琴学派”是个很大的主题,这里面可以说它的人文主义精神,包括对于宗教的感受力、特殊的虔诚、对于上帝存在的信仰、人与大自然内在的沟通,这些因素都会反应在我们能够听到的音乐中。俄罗斯音乐会着重表现人的情感,挖掘人灵魂深处的一些东西。


焦指挥在八月二十五日音乐会排练中


Q:八月二十五日的安德烈·皮萨列夫钢琴协奏曲音乐会您将再度与安德烈·皮萨列夫大师同台献演。在以往的合作中,您觉得他的演奏风格是怎样的?他的哪些方面您个人比较推崇?


A:我跟他可以说是维持了十几年的友谊,所以我们在音乐方面非常有默契,沟通时不需要有过多的表现手段,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的示意彼此就能心领神会。皮萨列夫为人很文雅,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的感觉。 在钢琴艺术上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音乐他有一颗非常纯真的心,无论演奏什么样的作品他都会有一种整体感,除了会很好地处理一些非常细腻的段落以外,大型作品他也能够严丝合缝、不产生任何纰漏地演绎出来。我认为他是一个追求艺术上极致完美的人。


焦指挥在八月二十五日音乐会排练中


Q:关于音乐会的两首钢琴协奏曲——“柴一”、“拉二”,可否请您为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导赏?您认为值得推荐的演奏版本有哪些?


A:我想无论是对于音乐专业人士还是普通乐迷来讲,这两首乐曲都是非常“经典”的作品。再就它们做导赏,我觉得可能就算是锦上添花了。我以往也有过许多次演出这两部作品的经历——既用钢琴弹奏过,也在交响乐队中指挥过。我可以谈一些自己的感受。尽管对于熟悉这两首作品的人而言,它们的旋律都能轻易地哼唱出来。不过关于这两部作品的有些“内情”也是音乐学者刚刚才发现和探究到的,我对这些新的东西很感兴趣。

比如“柴一”第一个版本的手稿,我在柴可夫斯基的故居曾看到过,它和我们现在常见的版本是不太一样的。比如在最开始的一段,小提琴进入之前那些辉煌的和弦,在第一个版本中并不是这样的,第一个版本是很柔和的。中间还有很多技巧方面的内容也有差异。哪一个版本是最好的,这个问题并不好说,但是据当年认识柴可夫斯基的人所言,他们在口述时会说到柴可夫斯基并不是一个非常了解钢琴性能的作曲家,尽管他很热爱钢琴。所以他的朋友会帮助修改他创作中的一些乐句,包括“柴一”中有关钢琴织体、技巧方面的问题会做一些补充,形成了现在的“柴一”。这两部作品好的演奏版本太多了,但是说到我们这场音乐会,说到安德烈·皮萨列夫,我想提到金斯堡(Grigory Ginzburg)这个钢琴家,他是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奠基人之一,可以说是皮萨列夫“老师的老师”。他的演奏注重高雅、追求完美,推崇纯真的艺术效果。所以在这里,我认为金斯堡的演奏版本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焦指挥在八月二十五日音乐会排练中


关于“拉二”最近其实有一个新发现,莫斯科拉赫玛尼诺夫协会发布的,但是很少人知道。我觉得有可能在我说完之后,大家对拉赫马尼诺夫这个人性情的印象或许会产生实质性的改变,包括在对这首曲子的理解和把握上,以及聆听和感知的过程中都会发生转变。我尽可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大家都知道,“拉二”在完成写作之前,拉赫马尼诺夫是有三年的时间没有任何创作灵感,因为格拉祖诺夫指挥演出他的第一首钢琴协奏曲是获得了失败。按照我们目前有的一切资料,无论是俄文、英文还是汉语的,其中写得非常清楚:经过多年的折磨,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心理医生,叫达利(Nikolai Dahl)。经过几个月的调整和治疗,他的灵感又重现在了“拉二”的美妙旋律中。于是这首曲子就“献给了达利”。拉赫马尼诺夫在瑞士有一个房子,是以他和他夫人的名字为主的。管理那间房子的人是拉赫马尼诺夫的侄孙。在前不久他向全世界公开了拉赫马尼诺夫的一封信。这封信当时是被密封了起来,上面写着“在2000年以前这封信不许公开”。在2000年后又过了几年,他的侄孙出于好奇打开了信。原来,拉赫马尼诺夫在和他的夫人订婚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对达利的女儿产生了爱情。但是我猜想拉赫马尼诺夫的夫人当时可能阻止了这段关系的深入化。然而拉赫马尼诺夫已然将他的情感流露在这首乐曲的总谱里了。所以原本他未来的夫人认为这首曲子是要献给她本人,后来她担心这首曲子会被献给达利的女儿,于是她想到了一个折中的方法,就是让拉赫马尼诺夫将这首曲子献给达利。所以现在拉二乐谱的版本上都会有“题献给达利”的字样。这段情感也就这么无疾而终了。这里面有这样一段渊源。我自己知道这段故事之后可以说是耳目一新,对于这首曲子中的情感流露产生了一些新的感受。


Q:非常感谢焦指挥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预祝您八月二十五日的音乐会演出成功! 

更多现场报道

请实时关注谷米文化公众微信号


用音乐发现隐藏在心灵深处丰满却不可见的感情

用音乐证明每个人的自我价值并传达生命的意义
用音乐宣扬执着的音乐精神成就非凡的教育力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