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赢家的诅咒:娶走校花的兄弟,往往过得不幸福!

2017-11-14 煮酒君谈史

   煮酒君谈史,话古说今。点击标题下蓝字“煮酒君谈史”免费关注。让您享受深度阅读,聆听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声音。

通过层层加码,辛辛苦苦终于赢了,然后发现自己被“诅咒”了,这就是“the winner's curse”(赢者诅咒)。


最早提出赢者诅咒的是Atlantic Richfield公司的三位工程师(Capen, Clapp and Campbell,1971)。


为什么标王总是报价太高?


20世纪70年代,研究油田拍卖的几位工程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假设有个油田的开采权要拍卖,有很多家石油公司来竞拍。谁也不知道这个油田在地下的储量到底有多少,只能靠自己猜。每个公司都会给这个油田一个估值。每个公司都按照自己对这个油田的估值报价。


一般来说,公司会按照比自己的估值低一些的价格报价,而报价最高的公司获得油田的开采权。但在现实的拍卖中结果如何呢?这三位工程师发现,一般来说,竞拍中的赢家往往会变成输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最糟糕的情况是,油田的价值没有竞拍成功的公司的报价高,这家公司花的钱越多,亏得也就越多。稍微好一点的情况是,这个油田的价值比公司的报价高,但没有公司当初的估值高,所以公司也会觉得吃亏了。这就叫“赢家的诅咒”。


真的有“赢家的诅咒”吗?还是说这只是一种极为反常的现象呢?1983年,两位经济学家马克斯·巴泽尔曼和威廉姆·萨缪尔森做了个实验。他们在课堂上拍卖一个存钱罐子,罐子里装满了硬币。学生们不知道里面有多少钱。每个学生都来猜,到底里面有多少钱。猜完了就竞价,出价最高的学生获得这个罐子和里面的硬币。罐子里实际上有8美元的硬币。他们做了很多次实验。学生们的猜测各不相同,平均估值是5.13美元。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对罐子的估值都远低于真实价值。赢家的出价平均是10.01美元,这意味着,平均每个赢家要亏损2.01美元。要是经济学家每堂课都做一回这个实验,他们还能赚一笔小小的外快呢。


赢家的苦恼


课堂实验或许无法代表真实世界。但在现实生活中,“赢家的诅咒”比比皆是。比如,在1969年阿拉斯加北湾油田的拍卖中,赢家的出价是9亿美元,而次高的标价是3.7亿美元。这是不符合理性假设的。如果按照理性假设,赢家的报价和次高的报价应该相差不多才对。这只是一个特例吗?不是。研究者观察了很多油田竞拍,发现在26%的案例中,中标价是次高价的4倍甚至更高,在77%的案例中,中标价至少是次高价的2倍以上。


从1954年到1969年,墨西哥海湾地区拍卖出了1000多份租约,其中有62%的租约是赔钱的,另有16%的租约勉强持平,只有22%的租约最后虽然赚了钱,但收益率并不高。我们再来看看身边的例子,最典型的就是央视广告“标王”。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各家企业争相在央视砸下重金,抢夺“标王”的桂冠。1995年孔府宴酒的中标金额是0.31亿元,2015年翼龙贷花了3.6951亿元,才拿下“标王”称号。翼龙贷是一家P2P企业,董事长是王思聪。荣登“标王”宝座的企业当然有好企业,比如茅台,但大部分“标王”很快就变成了“倒王”。听我给你报报它们的名字:孔府宴酒、秦池酒、爱多VCD、步步高和熊猫手机。你要是知道这些名字,只能暴露自己的年龄了。


“赢家的诅咒”纠缠着这些曾经风光一时的企业:2002年,孔府宴酒宣告破产;秦池酒已经无人知晓;2004年爱多VCD的掌门人胡志标被判有期徒刑8年;2005年熊猫手机的前掌门人马志平因涉嫌“虚报注册资本”被批捕。即使是那些没有沦为破产的“标王”企业,在成为“标王”之后就真的平步青云了吗?恐怕这里面的苦闷,只有它们自己知道。


2007年,中投还没有正式成立,就匆忙宣布投资30亿美元购买美国黑石集团的股权。我在当时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反对这笔交易。结果如何呢?这成了中投第一笔赔钱的买卖。最近,中国足协以年薪1.47亿元的天价聘请意大利教练里皮为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我仍然反对这笔交易。我当然希望里皮能够创造奇迹,不过,奇迹会不会发生,我们还是等等再看吧。


该不该追求校花?


为什么总是会有“赢家的诅咒”呢?有两个原因。首先,最根本的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因为竞拍者不知道标的物的真正价值,所以只能靠主观猜测,这就会带来判断失误。其次,最直接的原因是傲慢。赢家过于自负,总认为自己比市场上的其他参与者判断更为准确,而且求胜心切,志在必得。抱着这样的心态,不犯错误那才叫反常。


这就好比屌丝赢得女神,永远伴随着喜当爹的风险(诅咒)。


其本质是信息不对称。女神的生活作风(或妆前形象)如何,一般人是不知道的。但有些人会对此有更多信息(请自行脑补)。因此,一旦一个人赢得了女神,有可能是他运气特别地好,但更可能的是:那些有更多信息的人,由于这些(负面)信息,而没有参与竞争(因此提高了屌丝“获胜”的概率)。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获胜者不可避免的产生被“诅咒”的怀疑:一旦赢了,更有可能是“女神”并非女神。


这可以部分地解释很多相关的现象。例如,对于长期交往而言,往往一个群体中最受男性欢迎的不是高冷型女生,而是亲民型的。因为接触和了解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文综合自何帆丨北大汇丰经济学教授 海上丝路研究中心主任

[版权声明]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侵权处理] 图文无从溯源,如涉版权问题,24小时内删除。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深读历史,方可看清未来。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即可免费订阅“国史古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