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那部惊叹了一个时代的泰坦尼克号,居然已经20年了...

2017-12-23 煮酒君谈史


   煮酒君谈史,话古说今。点击标题下蓝字“煮酒君谈史”免费关注。让您享受深度阅读,聆听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声音。 

话说,

到今年的12月,《泰坦尼克号》上映已经满20周年了。


这些年我们仍对Jack和Rose这对恋人的爱情故事感慨不已,

仍在细细咀嚼有关1912年那艘沉船上一切令人意想不到的细节,

但事实上,

这部电影从诞生、制作直到上映,它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20世纪的惊叹号】

《泰坦尼克号》,

由它所创造的蝉联15周北美票房冠军记录至今仍然无人撼动,

而且也很有可能永远不会被超越。

然而,

一直到它正式上映前,人们心中除了期待,

其实更多的是“质疑”...


当时的一些影评人在听到电影时长竟然达到了3小时14分时,

他们直言,这部电影已经输在起跑线了:

“一部成功的电影不应该是冗长的,泰坦尼克号的真实结局众所周知,

可如此的长度绝对会让观众失去耐心。”华盛顿邮报在1997年的一份报道中写道...

感到糟心的还有当时的各大电影院,

要给时长惊人的这部电影排片,意味着他们不得不减少其它电影的场次,

但又没有人知道《泰坦尼克号》的票房到底会怎样,

上映前,一些影院的老板几乎都开始坚信:

1997年12月的收入可能要惨咯...

可事实是,

《泰坦尼克号》上映的首日,它就拿下了票房冠军。

但即便有了这样的好势头,影片的出品方派拉蒙和福斯还是忧心忡忡,

因为它的制作预算在立项时约1亿美元,到了正式完成总花费已经超过2亿美元,

按照首周票房2800万美元来计算,并且保持住票房第一的位置,

它在接下来的一周又一周里还需要重复同样的战绩才行!


这在当时近十年的影史上还没有哪电影做到过,


所以它不能只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它还要成为一种“文化痴迷”的现象才能完成这一切...

最终的结果,你们已经知道了,

《泰坦尼克号》在下映时,成为了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后来被《阿凡达》打破),

20年后的今天,它的全球总票房约22亿美元,

这,大获全胜...

1998年1月,福斯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

他们估计美国约有7%的青少年看过泰坦尼克电影2次。 

在那个年代,愿意去电影院二刷一部电影的观众,不过2%。 而对于泰坦尼克号来说,二刷的观众比例,打到了20%...


而1998年2月的一项调查更是显示:

有76%的《泰坦尼克号》影迷仍有重复观看的计划,

它在各大电影院上映第十一个周末赚的钱,比首周还要多,

这让那些曾经还对排片犹豫不决的影院老板们,开始停不下来的为它加场,场次甚至排到了凌晨3点。

这,是口碑上的史无前例...

20年前,就是这么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让无数人涌向电影院,

在这3小时14分钟里,人们的现实生活好像消失了,电影里的情节就是一切,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为我们创造的“泰坦尼克世界”,无论看多少次,

它都好像还和第一次看一样真实而震撼...


到底是什么让它的存在,变得不仅是一部电影,而成了一种情感寄托?

影片幕后的所有工作人员又是怎么让那个已经石沉大海的传奇,成为了现实?


【卡梅隆的梦想】

如果把《泰坦尼克号》比喻为一个工厂,那它只有一个产品:

卡梅隆的梦想...

————“只有他能做到”


从1985年Robert Ballard首次发现了沉船的残骸开始,

卡梅隆的梦里,就反复出现着泰坦尼克号。

而从1987年“国家地理”开始了相关专题报道后,

卡梅隆就已经开始准备这部电影的故事框架了:

“这里的镜头应该切换幸存者特写...还需要一段记忆闪回驱动情节发展...”

他在一本时间久远的笔记中潦草写道...

当他第一次带着《泰坦尼克号》的拍摄计划,见到福斯的主席Peter Chernin时,

他表示拍摄前自己需要200万美元的预算,去深海实地考察残骸,

这在当时是一笔相当惊人的数字,但为了让史实真实呈现,

他必须这么做...

1995年,他把详细的方案递交给了Peter ,

因为有《终结者》系列的成功在前,福斯很愿意和这位名导合作,

但当时在Peter看来,《泰坦尼克号》仍然是个高风险的项目:

“这不是他拍的第一部爱情片,爱情戏在《终结者》里或多或少也能看到,

但这确实是他第一部以爱情故事为主线的电影...”

福斯愿意实现卡梅隆的“爱情片梦想”,但问题是实现梦想需要多少钱?

最开始,卡梅隆表示自己需要1亿2千5百万美元的预算,

Peter有些犹豫,并告诉他,如果能在1997年夏天之前完成拍摄,

并保证投入保持在1亿1千万美元以内,就放手让他干。

卡梅隆同意了:

“他说这个预算够了,并提出建议说会放弃属于自己的薪水...”



可事实上,他们提出的这两个数字,都只是各自的“猜测”,

因为要想拍摄这么大工程的电影,福斯需要为卡梅隆建立全新的工作室,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没有哪个电影公司这么做过,

还有电影中要用到的很多电脑特效,也是全新的,

没人知道要拍摄这部电影到底要花多少钱,

但福斯上下坚信,有生之年无论谁想拍这艘沉船,只有卡梅隆可能成功...

然而,

《泰坦尼克号》才刚开拍没多久,就已经超出预算了...

在那个年代拍摄一部大型动作片,平均每天的花费大概在10万-15万美元,

可《泰坦尼克号》每天要花去22万-30万美元...

卡梅隆很努力的“节约”,关于拍摄地他几乎找遍全球,

最终确定在墨西哥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里劳动力成本较低,

但拍摄中,对于影片的质量,他又绝对不让步,

所以在投入拍摄的7个月以后,他就已经花掉了预算的四分之三,

这个时候,福斯的高管急了:

“那时候钱已经快花完了,可电影才拍了一半,我们只能尽力说服他,希望能从他接下来的拍摄计划中删除一些大场景。”

卡梅隆当然是拒绝的,他的回应也相当的霸气:

“如果你想剪掉我的电影,那你还是炒了我好了,如果你想炒我鱿鱼,那你只能杀了我才能做到。”

说完这话,他气冲冲的离开了,福斯的高管只能妥协,

因为他们知道,卡梅隆走了,就没人带的动剩下的《泰坦尼克号》了...


————“你是不是傻?”

无论多大的代价都要拍出最完美的《泰坦尼克号》,

这个代价,不仅在卡梅隆“舍得花”,还在于他真的是精益求精到了一个境界,

那段日子里,所有工作人员脑中的弦都绷的紧紧的,

但还是经常没有办法达到卡梅隆的要求:

“你是不是傻,这都做不好,怎么就想不明白呢?”

这句话,成了他当时在片场的一句口头禅...

他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

有时候他甚至宁愿自己完成所有的工作:

“常常有人说自己受够了,但是没有人真的撒手不干了,

我们能够理解导演的心情,因为这个梦想对于他而言太重要了...”

一名《泰坦尼克号》的制作人员回忆道...

卡梅隆曾在拍摄日志里写道:

“刚开始我想拍一部和泰坦尼克号有关的事,后来具体到了船上的一段爱情故事,

但最后我想呈现的是关于泰坦尼克号的一切情感真相,

不仅是杰克和露丝,我希望观众们看完能感受到到船上1316号乘客和891名船员的全部感受...”


我们现在知道,上映后的这部电影做到了他的一切期待,

但荧幕之外,为了达到这种效果,

卡梅隆对还原历史是极尽苛刻,事事都要亲力亲为...

经典的舞会场景,

道具组原本提供的一张地毯并不能让他满意,

他花了整整一天半的时间自己动手进行了大改造...

撞冰山的场景,

当重达几百吨的冰抵达片场时,为了呈现冰块掉到甲板上的画面,

卡梅隆抡起袖子拿起斧头就开始自己砍冰...

每段场景的剪辑,

1997年的夏天,卡梅隆娶了与自己相恋多年的女友Linda Hamilton,

但没有蜜月,他只休息了一天,


在婚后的第二天他就忙不迭的回到了自己的剪辑室,回到了泰坦尼克号...



可以说,最后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所有令人惊叹的细节,

如果没有卡梅隆团队的坚持,是都不可能实现的。


就像为了方便拍摄,他对船身进行了一些改造,大概用到了300吨钢铁,

是在约30名工人的努力下,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组装...


为了给每一位演员都塑造出饱满的形象,

包括临时演员在内,剧组共准备了超过8000件衣服,价值约840万美元...

即便是前面说过的,相对便宜的“人力成本”,

但在那个年代,一部电影的演职人员总数达到了好几百,这也是相当大的开销了,

而且这么多人的片场光想想都觉得很难协调。


但是卡梅隆,他做到了:

“我们几乎很少睡觉,我们常常问自己为什么要留在这里,但看到卡梅隆比我们都要更努力的工作,我们知道我们的信念是相同的,

我们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在还原史上最令人悲痛的一场灾难,只有做到最好,才对得起所有的遇难者...”


【唯一的他们】

除了卡梅隆团队,《泰坦尼克号》能够获得成功,

还离不开两位重要的演员: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莱特...

————“这是Rose在说话

1996年9月15日,凯特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

“现在是开拍前的夜晚,我蜷缩着,感到很饿,我就要出发了,

我正在想着Rose,她太年轻了,我需要好好思考她的童年,她的青春,在她的生命中找到属于我自己的路,今夜我不准备睡了...”

第二天早上,凯特又补充写道:

“我昨晚没有睡觉,现在我觉得我好像不是我自己了,很可能永远不会是了,

现在是Rose在说话...”

凯特表示在拍摄的那段时间里,她常常会感到很迷失,

好像自己到底是谁,她已经分不清了,

但其实从参加试镜的那一天起,Rose就已经住进了她的身体里...

那天结束表演后,卡梅隆让她回去等消息,

但她还是迫不及待的再次拨打了导演的电话,她说:

“我不知道怎么表达,但我就是你要的Rose...”

正式成为《泰坦尼克号》女一号的那一年,她20岁,

而到了她21岁生日的那天,她要拍摄的是Jack死亡的那一幕:

“我们躺在木筏上,两个人都冻的瑟瑟发抖,

我和小李说,嘿,今天其实是我的生日!

他好像不想我太伤感,回了我一句,‘太好了,亲爱的,你知道吗?这不重要’”


那一年,小李子也不过22岁,

回忆起和小李飚戏的岁月,凯特认为那是又有趣又艰难的时刻...

观众看到的沉船只是一瞬间的事,

可在拍摄期间,一夜又一夜,泰坦尼克号“沉没”了一次又一次,

他们两个人不得不一直泡在水里,

很多人可能认为他们泡着的水应该是温水吧,但并不是:

“每次拍摄水里的戏旁边都有一帮工作人员监测,

一旦发现我们有失去意识的征兆就需要救援,

我们没有要求加热水,因为寒冷才会让表演看起来更真实...”

在拍摄水中特写的时候,凯特要待在一个很深的水箱里,

尽管卡梅隆设置了很安全的保护措施,但她还是常常被吓坏了: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要淹死了...”

但她要求自己必须让自己真正成为Rose...


“我是不会认输的!”

凯特的拍摄日志里经常会出现对自己的喊话...



有趣的是,还好有小李子的陪伴...

凯特表示其实两个人在拍摄的时候很像“淘气的孩子”,

比如说,拍摄趴在木筏上等待救生艇的时候,

小李会故意缓解紧张气氛说:

“亲爱的,我想尿尿啦!”

凯特就会笑笑说:

“好啊,我这段拍完了也要尿!”


而他们最喜欢偷着“方便”的地方,就是影片中那个最浪漫的甲板...


尽管因为这些幕后的“段子”,凯特老开玩笑说小李并不是啥影迷心中的“完美男神”,

但她也承认,无论是对小李子还是Jack,在拍摄中,她都倾注了全部的爱:

“当Rose遇到Jack时,她把所有的事情都搞砸了,但她也第一次与自己灵魂中最真实,最活生生的东西联系在了一起,

对我而言,这种感受对我的生活也很重要,爱上一个人,让他体会我全部的情感,尽管冒着很大的风险。

当我第一次读剧本的时候我真的泪流满面,我感觉Rose给了我一切勇气,如果可以,我想我甚至想要穿越回去,阻止那艘船沉掉...”



————“Jack没有阴暗面”

凯特曾经在采访中说过,小李子的演技天赋是上天赐予的:

“他是个如此优秀的演员,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出色”

恩,他不知道...

因为,他曾经差一点就拒绝了Jack这个角色...

以拍广告出道的小李子,在拍摄《泰坦尼克号》前就积攒了不少人气,

那时的他已经凭借《不一样的天空》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因为《成长的烦恼》,也早已有很多小姑娘疯狂的追求着他,

但在1993年的一次采访中小李子就说过:

“我有一群狂热的粉丝,说实话我不喜欢这样,我不在乎成为啥大明星,任何人包装一下都可以成为偶像,我只想成为一位优秀的演员。”



心中虽有抱负,但当《泰坦尼克号》的本子来到他眼前时,

他却犹豫了...

“我从来没扮演过这样的角色,之前的作品里我都是有些叛逆的形象,但是Jack,他太阳光了,太不屈不挠了”

但没办法,卡梅隆认定了小李子就是他心中扮演Jack的最佳人选,

他力邀小李子来试镜:

“他来的时候刚开始还不愿意和凯特对戏,后来正式开始表演也有点漫不经心,我几乎以为要放弃这个演员了,但一瞬间,他进入状态了,那种感觉就像一瞬光突然普照大地,整个世界都亮了起来...”

然而,即便是正式来到片场拍摄以后,小李子心中的疑惑还是没有解开:

“我问副导演,我们难道不能为这个角色添加一些阴暗的东西吗,他看起来太完美了!”

小李子显然还一时无法适应这么自由、奔放的形象,

毕竟他之前所演绎的角色,大多都还人生满坎坷的...


后来,是卡梅隆的一句话才彻底让小李子释怀:

“Jack就是一个很正面的角色,他的内心没有阴暗面,但你需要知道,演好这样的形象比你之前的那些要更难...”

从那以后,小李子终于对自己的角色真正兴奋起来了...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他凭借《泰坦尼克号》里精彩的表演风靡全球,

那时甚至还刮起了一阵“LeoMania”的追星潮,

甚至可以说,他是影史上的第一位超级爱豆....

“这是一部打破文化界限的电影,而我是它的一部分,我记得我去巴西热带雨林的时候,连那深山老林的原住民都知道泰坦尼克号,这太神奇了...”


【人们在怀念什么】

《泰坦尼克号》所带来的,不仅是商业上的奇迹,也不只是一代有影响力影人的诞生,

它更加深刻的影响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可为什么,一部电影会带来这么大的改变?

人们究竟又在怀念些什么呢?

在那个年代,很多影评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人们愿意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重温它?


美国曾经有一位影迷因为已经买票去电影院看了84次《泰坦尼克号》,

她对剧情倒背如流,

甚至在影院里大背台词,搞得其他人没法继续看了而被赶了出去...


1998年,曾有一位12岁的意大利女孩,

她因为已经连续50次跑去电影院看《泰坦尼克号》,剧场都不好意思收她门票了。



这段悲壮的爱情故事让老百姓为之疯狂也就算了,它的爆火还深刻影响了很多行业,

首先,任何打上了“泰坦尼克号”烙印的东西都稳赚不赔,

当年的同款“海洋之心”项链很快就销售一空,

席琳·迪翁的献唱的电影主题曲《我心永恒》也成为了全球最畅销的单曲之一,

并且,与它有关的制作花絮、传记都能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泰坦尼克号》所讲述的故事似乎比任何作品都要有魅力,

因为Jack和Rose他们有能力去爱,特别是Jack,

他就是女性们心中最完美的英雄形象,他救了无数像Rose这样的女孩两次:

一次是将她们从社会和自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一次是让她们永远带着爱好好活下去...

Rose的原型也曾在看了《泰坦尼克号》后表示:

“其实看完电影后,我相信每个人心中的那些纠结、困惑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

电影里呈现的激情、恐惧、麻木和希望都是人们常见的情绪,

影片结束,你也好像一名幸存者一样感到重获新生,

你会知道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要用爱面对一切,

因为有这样的体会,所以我们愿意一次又一次回到泰坦尼克号上...”

对于这部电影,

我们怀念的是其实不只是Rose和Jack,我们怀念船上的每一个人,

也许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生活和泰坦尼克号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我们能够彻底摆脱性别、阶级和种族等等压迫之前,

可能我们所处的“船”不得不沉没,

但爱,会给我们所有人重新站起来的力量...


ref 

https://www.buzzfeed.com/sarahmarshall/20-years-ago-titanic-took-over-the-world-heres-why


--------------------------------------

魔格洛:那对死无所畏惧的老夫妇,那个不为外界干扰的乐队,那个为生而做一次假父亲的男人,那个为爱人吹响口哨的女人。都是为了一种心灵上的执着。


NoMalLy_INsAne_:南安普顿的鸣笛,北大西洋的满天星,爱尔兰风笛,我记得泰坦尼克的前世今生,也记得人性与爱是永远的主题


一只大大的饺子:看了很多次,前几天又看了一次,每次都能认识新的人物,发现新的细节,这部电影真的太用心了


FREEBRONZE:初中,我们看的是无删节版本,然而那时太小,还看不懂这部影片里动人的爱情。后来的3D重映,和谐版,但在影院看到泪流满面。有些电影啊,只有岁月才能赋予其意义。


卞大頭愛Play:八岁时进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电影 震撼心灵 买回碟片 看了十几二十遍 2012年大学毕业那年 3D重映 又去电影院看了好几遍 我大概很多情 会陆陆续续喜欢很多东西和人 但我也很长情 一旦喜欢上 是很难忘怀的


玛丽_二腿是最机智的二腿:记得后来3d重映。。虽然情节都知道但还是看到泪目


微提斐特:永远记得小李子这个下等舱的穷小子穿着礼服进入上等舱的舞会期待rose的到来,一个特写,他的脸上写着盛世美颜四个大字,不管日后他怎么放飞自我怎么欢脱,永远记得这一幕,载入电影史册的一幕,太美好太经典。


雅启oo:致敬那个用心的年代和用心的人

--------------------------------------

[版权声明]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侵权处理] 图文无从溯源,如涉版权问题,24小时内删除。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推荐】向大家推荐一个有品质的公众号,长按二维码关注他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