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学史》包括古代卷、近现代卷两卷,由杨文衡、杨勤业主编。本书紧密结合历史背景,探索中国地学发生、发展、繁荣和衰落的某些规律,涵盖了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背景、学术思想、科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科学著作、著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重大科学活动、科学机构、科学教育、科学刊物、科学仪器、科学交流等,史料准确,资料翔实,有史有论,史论结合。
“文化自信”是我国当前的一个重要命题,举国上下已意识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兴起了国学热。“文化”和“国学”中应该包含科技,但迄今对中国传统科技成就的挖掘、梳理、凝练和发扬远远不够,有人甚至采取历史虚无甚至否定的态度处之,君不见目前社会上对中国传统科技中的瑰宝——中医,也居然有那么多的质疑和贬损。就地学而言,中国传统的认识也不乏独到之处。例如,我们所说的“地理”,是“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这比之西方传统的geography(地表之描述),是不是更深刻、更准确呢!中国传统学人“探究天人之际、谋求经世致用”的追求,是不是更明确地表现了地学的科学地位和社会功能呢!遗憾的是,认为中国现代地学是舶来品的大有人在,对国际前沿趋之若鹜,却少有人重视自己的传统。幸而有甘坐冷板凳的学者在踏踏实实地挖掘、梳理、凝练和发扬中国地学遗产,对这种历史虚无主义说“不”。
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杨文衡,艾素珍,陈丽娟 著;主编:杨文衡 杨勤业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杨文衡、杨勤业主编的《中国地学史》(广西教育出版社,古代卷2014年2月,近现代卷2015年12月),是鸿篇巨制《中国科学史》丛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晰地展现了从原始社会直到当代的中国地学发展脉络,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文化积累价值。两位主编和各位作者,都是当今著名的地学学者,亲自参与了现代地学发展进程,与对中国地学做出卓越贡献的大师有过亲密接触,这就使得该书具有相当的权威性。该书的写作于1997年启动,历经近20年才正式出版,真是“十年磨一剑,不敢试锋芒”,作者们严谨的治学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一部学科史,最关键的要素和最有价值的史料,无非是重大事件、突出人物和经典文献,《中国地学史》在这三个方面都有全面而要言不烦的阐述。
该书对中国地学发展历史中的重大事件,或按时间顺序(古代卷),或以分支学科为纲(近现代卷),娓娓道来。对地学知识积累和地学科研活动的梳理和集成堪称全面,而且重点突出。例如,挖掘了原始生产活动、石器、居住环境、交通、墓葬、文字等所反映的地学知识,这是笔者所见的第一份。然后从关于夏禹治水的传说、张骞通西域、地理志的肇始、裴秀创立“制图六体”、玄奘西游、方志的滥觞、郑和航海,到西方近代地学的传入和吸收、民国初期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中美联合中亚考察,抗日战争时期的嘉陵江流域地理考察、汉中盆地区域地理考察、川东地区考察、大巴山区考察、西北开发研究,再到新中国时期的区域综合科学考察与资源开发研究、历次全国地层会议、冰冻圈考察研究、国土开发与整治……中国地学发展历程中的重大活动尽得再现。该书对中国地学高等教育的肇始和发展,以及中国地学学术团体(如舆地学会和新亚地学社、中国地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的历史,地学机构(如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资源委员会、中国地理研究所)的建立,也都有清楚的追忆和精到的评价。特别是对中国本土的地学学派(如地质力学学派、多旋回构造学派、地洼构造学派、断块构造学派、波浪镶嵌构造学派、综合自然地理学派等)的介绍,更凸显了中国地学的特色。
对于中国地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从古代的张骞、班固、玄奘、裴秀、郑和、王士性、徐霞客,到近现代的章鸿钊、张相文、丁文江、翁文灏、竺可桢、胡焕庸、李四光、张其昀、黄国璋、谢家荣、叶良辅、刘东生、黄秉维、林超、吴传钧、施雅风、周廷儒、陈述彭、王鸿祯等,都在相关部分做了专门介绍。对当代知名学者如郑度、刘昌明、肖序常、李廷栋、陆大道、刘嘉琪、丁仲礼、傅伯杰等,也都述及了他们的学术贡献。尤有特色的是,两卷的书末都有人名索引,古代卷列出了千余名、近现代卷列出了1500余名地学人物,凡对中国地学发展做出贡献者,几无遗漏,都可按索引在书中找到人物简介或相关论著。详尽的地学人物介绍,既反映出了中国地学共同体独特的历史全貌,也使后来者可以方便地“站在巨人肩上”攀登新高。
该书对中国地学经典文献做了精到的介绍和评述。例如,古代卷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学”有一节专门的“文献综述”,既提纲挈领地介绍了重要典籍如《山海经》《禹贡》《穆天子传》《管子·地员》等的精华内容,又以专题(“物候知识的总结”“文化地理内容”等)为纲,对其他典籍做了全面的再现。对其他历史时期的地学经典文献,从《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到《元和郡县图志》《徐霞客游记》《嘉庆重修一统志》,再到竺可桢《地学通论》《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林超《乡土调查手册》、任美锷《建设地理新论》,以及《中华地理志》《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中国农业地理丛书》《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地图集》《中国区域地质概论》《中国区域地质图》《中国地层概论》《中国区域地层表》《中国矿物志》《中国沉积学》等,也都有简明扼要的介绍,充分显示了中国地学的辉煌成就。古代卷所集成的资料,除古文献之外,还有考古发掘的文物资料和当代学者的实验分析数据等,将各种资料素材融会贯通,熔于一炉。这就使有兴趣的读者省去了钻故纸堆的困难和麻烦,两册书在手,中国地学典籍之大端一目了然。
这套《中国地学史》在勾画中国地学发展轨迹的同时,还紧密联系中国的独特国情和社会背景(如政治、经济、宗教、风俗等),联系中外地学发展的异同,来说明中国地学发展的背景条件和驱动因素以及地学发展对社会经济的贡献。例如,在古代卷在每章的第一节,都专门论述当时社会环境对地学的影响。在近现代卷里,专门设了一章论述“地学研究与社会需求”,论及地学对社会观念的影响、地学对社会经济的价值、社会环境对地学的影响、社会思潮对地学的影响等重要论题。在其他章节还可看到诸如西学东渐的影响、东西方地学团体之比较等内容。这就使读者了解了中国地学发展的内外动因,从而加深了对地学发展规律和中国地学独特性的认识。
涉及中国地学史的著作,笔者所见按出版年份先后有:王庸《中国地理学史》(商务印书馆,1960),侯仁之《中国古代地理学简史》(科学出版社,196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地学》(科学出版社,1976),陈正祥《中国地图学史》(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79),刘昭民《中华气象学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王成组《中国地理学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科学出版社,1984),卢良志《中国地图学史》(测绘出版社,1984),刘昭民《中华地质学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鞠继武《中国地理学发展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章鸿钊《中国地质学发展小史》(上海书店,1989),刘盛佳《(中国)地理学思想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冯立升《中国古代测量学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赵荣《中国地理学史》(清代)(商务印书馆,1998)。其中除英国人李约瑟的著作以“地学”为对象外,其余皆针对地学某一分支,真正由中国人著述的地学史尚付阙如,因此可以说目前呈现给读者的这套《中国地学史》,填补了中国学者研究地学史的空白。其实李约瑟是在整个科技史中谈地学,加之所掌握的地学史料毕竟有限,翔实的中国地学史也是尚付阙如的,这套《中国地学史》还填补了这个空白。
地学至少应该包含研究固体地球的地质学,研究地球表层的地理学、测绘科学、水文学,研究大气圈的气象学和气候学,研究海洋的海洋科学,乃至生态学、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这些学科共同构成现代地球系统科学。此套《中国地学史》对中国地质学和地理学的发展历史有较为全面的阐述,其他学科虽有述及,但史料不足,未能显示发展全貌。正如本书作者所言:《中国地学史》这一书名和书中所阐述的实际内容并不完全贴切,至少远远没有涵盖现代地学的全部内容。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期望有条件再版时弥补。
尽管如此,该书仍不失为具有开创性和深远影响的中国地学史著作,其被列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古代卷还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古代卷在短短两年内3次印刷,就是明证。
在高新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中国传统的科学技术是否还有现实意义呢?中医的振兴已启示了中国传统医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国地学史》所显现的中国地学中的参天大树,也必可独立于世界地学之林。笔者年轻时曾以“无知者无畏”的勇气,提倡“建立中华民族的地理学”,因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何谓中华民族的地理学?笔者以为就是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地学认识(包括阴阳五行学说、天人感应及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乃至风水学说中的合理内核等),与现代地理学相结合,更全面、更深入、更综合地“探究天人之际、谋求经世致用”。中华民族的地学应该源于传统的优秀地学遗产,基于今天显赫的地球系统科学成果。我们应该树立中国地学(包括中国传统地学,以及结合中国国情和学术传统引进吸收西方现代科学而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地学)的自信,这套《中国地学史》无疑为此提供了难得的借鉴,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地学的传统功莫大焉。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蔡云龙)
本期编辑:梁峰 许雪爽 徐晨
猜 你 喜 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