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 | 乡愁,一种文化疾病?
2017年11月4日上午,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旅游学科建设会议暨现代旅游与传统社会学术研讨会第一场“乡愁、乡村与现代旅游”议题在中大学人馆举行。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孙九霞教授主持,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徐新建教授、海南大学旅游学院谢彦君教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段颖副教授和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魏雷博士后等四位嘉宾进行主题发言。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纳日碧力戈教授和香港大学地理学系钱俊希助理教授作为评议人分别进行点评。
会议现场
首先发言的是徐新建教授,主题为“走向过去:现代旅游中的怀旧和乡愁”。徐新建教授从人类学角度阐释“旅游人”研究论纲,认为人类学关注的“旅游三角”是旅游人、旅游地和旅行社。在这样的三角结构中,旅游参与者被分成了互为主体的不同类型。而从旅游者作为主体的维度来看,旅游人类学所要研究的便是行者,即行走的人。徐教授认为,乡愁(homesickness)是一种文化疾病。在人类学意义上,是人的身心因时空分离而产生的后果。怀旧是变形的乡愁,故而也是变形的文化病痛。二者都既是个人的生命史挫折,亦是人类的社会史扭曲。同理,如今盛行于中国大地的乡村旅游、遗址观光,也是被现在填满的往昔,是被乡愁心灵驱动怀旧身体朝向过去的集体行走。在这个意义上,乡愁与怀旧就成为了具有时间与空间关联的整体,并且也并非仅为现代人或城里人独有,而是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普遍境遇中。
徐新建教授发言
随后,谢彦君教授以“乡愁的慰藉——乡村旅游发展的困惑与出路”为题进行演讲。围绕乡愁,谢教授提出了三个问题“何处是乡愁?”“乡愁何所寄?”“什么是美丽乡村?”,并分别进行了详细阐述。谢教授认为,流动性、失范性社会都引致乡愁。乡村旅游潮,带来的是表演的乡愁。而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口号说的有关经济、社会、卫生、政治等方面,无关乎“美丽”,让乡愁无处容身。接着,谢教授举了几个“美丽乡村”的案例进行阐述,并对塑造了“美丽乡村”之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呼吁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尊重“乡村性”,因地制宜,根据差异化的原则,在市场导向、竞争格局和资源优势三种要素中实事求是谋发展。
谢彦君教授发言
段颖副教授发言的题目为“谁的古镇?谁的侨乡?——旅游发展、多重表述与文化建构”。段颖副教授通过对腾冲和顺古镇的旅游发展与社会变迁进行研究,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1)和顺居民如何通过旅游重构地方文化认同;(2)如何利用文化遗产与跨国关系争取自身权益,进而形成地方政府、当地居民、开发商之间的“权益三角”;(3)如何激发“文化自觉”,积极融入古镇旅游发展,并与不同的利益主体协商、共谋,营造侨乡文化与旅游地景;(4)如何激发“文化自觉”,积极融入古镇旅游发展,并与不同的利益主体协商、共谋,营造侨乡文化与旅游地景。
段颖副教授总结了旅游发展中多重表述与文化建构的侨乡景观,反思文化遗产作为社会场域、现代旅游与传统社会等问题。
段颖副教授发言
最后,魏雷博士后以“作为旅游地的传统村落:从原真文化到原真自我”为题进行演讲。魏雷博士先回顾了原真性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试图探讨两个问题:(1)源自海德格尔哲学的存在主义原真性能否完全解释旅行者在地的本真性体验?(2)如果不能的话,哪些理论视角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旅行者在地的主体本真性体验?接着,以沙溪古镇为案例地进行详细阐述,最后得出结论:人的地方感的确建构了作为自我的真实性体验;旅行者的原真自我所依附的地方,建立在一种更加进步的地方观之上。据此,通过与地方的联系,人们可以在旅行当中寻找本真的自我。
魏雷博士后发言
【精彩评议】
纳日碧力戈教授:我们不能把自己用汉语表达、用英语表达的分类系统想当然地变成一个标准的分类系统。比如有学者在研究美拉尼西亚岛民时,发现那里的分类系统和英语的不同。那里最小的单位不是人,而是partical,颗粒,这个颗粒就可以进入到山山水水中,进入到与万象共生中,里面有每个人的份。所以我也经常举例子,中国人吃饭为什么要用筷子,筷子夹的颗粒大家一起吃,变成颗粒共同体。
钱俊希助理教授:乡愁到底是一个既有的东西,还是它本身就是被现代人制作出来的?实际上我们是在不断地制造和发掘乡愁。城市人在旅游中会带着“寻找乡愁”的感觉,但是本地人并不是十分在意乡愁的有无。他们似乎更希望将旅游作为通向现代社会的一种路径。
评议人纳日碧力戈教授评议
【现场提问】
Q:乡愁除了是一种病,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徐新建教授:现在很多人有种误解,把乡愁跟乡村旅游等同。其实乡愁就是人在异乡对故乡的思念,这是它的基本意义,并不是现代人才有的,自古以来人就有的。怀旧式的乡愁有现代性的规定性,但其实也在变,工业社会是对乡土社会的怀旧,后工业社会对工业社会又有乡愁。你看成都、北京,那种五六十年代的厂房、机车,也变成一种怀旧的欣赏品。所以怀旧的乡愁有历史的维度的,也是可以讨论的。
Q:学理上的乡愁和实践主体是多元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的“美丽乡村”的实践主体可能是单一的。这二者之间会不会存在一个悖论?
谢彦君教授:我倒觉得这个提法可以相反的,我们学术界在探讨的时候就是在千变万化的实践中去寻求一个单一理论解释。所以呢,其实我们理论是单一的,而实践才恰恰是丰富多彩的。但现在为什么呈现的实践是单一的?这是实践的思想有问题。
Q:和顺当地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并未抛弃传统,那在维持内在景观和制造外在景观来满足旅游的需求时,这个社会是怎么保持平衡的呢?
段颖副教授:当地人可能生活在平行的世界,可能有旅游的前台、后台。他们清楚什么样的故事、情景是营造给游客的。但回到自己社区氛围里面,他们知道社区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这个平行世界偶尔会交织,交织的时候当然会有利益冲突。这个是一个比较值得研究的状态,没有一边倒拒斥,也没有完全旅游化,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Q:魏老师,刚刚您提到是从王宁老师存在主义本真性出发,那王老师强调的是个人在旅游地自己的情感、思考和互动,那您这个理论发展点是在哪里?
魏雷博士后:首先他们觉得环境作为一个物质的基底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包括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人一种视觉的美学体验,这是他们感知的基础。我想王宁老师存在主义原真性理论的基本条件也是这些。但这些游客喜欢的地方,或者说能给他们寻求自我本真性的地方并不是一个非常僵化的地方。比如说其实我思考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在访谈过程中,发现有很多人本身就来自旅游地,比如说有来自凤凰的,还有人来自侗寨苗寨啊。那我就问他们为什么不回到他们那个地方去,他们就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自我合理化的理由。那我就讨论沙溪到底能够给他们提供什么,让他们不回去。后来我的思考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现场互动讨论
资料来源:逸仙旅研
本期编辑: 许雪爽 李咪 王晨
猜
你
喜
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