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振兴|龙花楼:依托土地整治重构中国乡村

乡村重构,即为适应乡村内部要素和外部调控的变化,通过优化配置和有效管理影响乡村发展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重构乡村社会经济形态和优化地域空间格局,以实现乡村地域系统内部结构优化、功能提升以及城乡地域系统之间结构协调、功能互补的过程。土地是人类主要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载体。土地利用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乡村重构进程中暴露出来的形形色色的经济社会与环境问题均可在土地利用上得以反映,也可通过开展土地整治加以调解。土地整治可在农村生产力提升、城乡发展空间优化和平台搭建等层面为乡村重构提供有力支撑。土地整治只是推进乡村重构的重要途径,它能否为乡村重构搭建好平台,关键在于与土地管理相关的政策机制与模式的创新,应注重通过管控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变化来创新土地管理政策制度。土地整治和乡村重构是乡村振兴的手段和过程,结果是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格局。


国土部通过政策制度的创新,能够使得土地利用的隐性形态发生变化,进而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乡村重构


(一)乡村重构的概念内涵

乡村重构是为适应乡村内部要素和外部调控的变化,通过优化配置和有效管理影响乡村发展的物质(人、土地等)和非物质要素(资金、技术、信息等),重构乡村社会经济形态和优化地域空间格局,以实现乡村地域内部结构优化,功能提升,以及城乡地域系统之间结构协调功能互补的过程。


(二)“要素-结构-功能”演化助推乡村重构的机制

乡村地域系统包括乡村内核系统和外缘系统,内核系统包括自然要素、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外缘系统包括全球化、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区域政策等。随着城镇化进展的推进,乡村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发生改变,比如人力资源、土地资源、产业的变化,相应导致人口结构、土地利用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乡村地域系统的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功能的发挥。这些变化也会引起乡村的形态发生变化,空间形态呈现为生活空间的分散化、生产空间无序化、生态空间的污损化。经济形态呈现为农业生产功能衰退、工业生产功能增强、旅游服务功能凸显。社会形态呈现为乡村发展主体弱化、基层组织体系衰微、乡村社会阶层分化。当出现这些形态变化时,当地的行为主体(农民和政府管理部门)必须进行人为的干预和调控,通过要素整合、结构重组、功能优化,来实现乡村的经济重构、空间重构和社会重构。


(三)乡村重构的实现路径

乡村重构实现路径包括三个方面,空间、经济、社会。空间重构要依据村镇发展规模、空间分布、地域功能,来构建村镇规划空间结构网络,建立统筹城乡的村镇空间体系,按照空间相对集中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重构村落内部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经济重构,应强调改造活化乡村传统产业,积极培育乡村经济新业,主要要凸显乡村的生态、文化功能,发展养老,养生,生态旅游产业,重塑乡村发展的新动力。社会重构,主要是完善乡村社会组织治理体系,促进农村多元化组织结构体系的形成,还有保护特色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文化功能。空间重构为乡村发展提供空间载体,主要是村镇体系的优化布局和乡村生产生活空间的重构。经济重构为乡村的发展打下物质基础,涉及产业的培育、转型、升级和调整。社会重构是乡村重构的保障,也是乡村重构的终极目标,涉及城乡差距的缩小、公共服务的改善、社保体系的完善、乡村文化的传承和行为主体的培育。


二、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管理


(一)土地利用转型的科学问题

要通过土地利用转型过程的研究来理解人地关系变化的机理,通过土地利用转型格局的分析认识人地关系的表观,通过耦合格局与过程来综合研究人地关系调控机理途径,以推进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及城乡发展的一体化。


(二)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背景

当今国际上人地关系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关健词,一个是转型,另一个是重构,这和全球土地计划、未来地球计划这两大国际研究计划有关。而国内是侧重传统要素的变化和新因素的介入,工业化带来资源环境问题,通过研究探索调控的措施,国内的研究也面临着来自数据采集,指标定量化,理论模型的构建,机理模式的构建等方面的挑战。


(三)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引入及概念内涵的拓展

土地利用转型就是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通常某个时间点的区域土地利用形态与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不同时点的土地利用形态均对应其特有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土地利用形态有两种,一种显现形态,也就是其数量、空间结构属性。另一种是隐性形态,依附于显性形态,必须通过分析、化验、调查、检测等才能获取的土地利用形态,涉及到质量、产权、经营方式、投入产出、功能等方面。土地利用转型是一个土地利用形态不断演变的过程,并不是形成一个固有不变的形态格局。


(四)土地利用转型研究国内发展现状

2001年我把它引入中国并陆续发表20余篇论文,2006年国内学者开始开展相关的研究,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把土地利用转型列入人文地理学科的关健词。到2017年,基金委共资助了27项相关的面上项目和1项重点项目,全国有40多篇相关博/硕士学位论文,国土资源部也启动了相关公益性项目。


(五)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理论模式及互馈机制

土地利用转型本质上是代表不同部门利益的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上发生了冲 突,在时间上通过形态的转变来缓解这一冲突的过程,基于这个理念提出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理论模式。也就是区域土地利用形态格局由强冲突逐渐向弱冲突转变,进而实现该时段城乡土地利用系统由形态向质态的转变。


我借鉴美国土地经济学家巴洛维提出的三重框架来探讨土地利用转型和土地资源管理之间的互馈机制。在经济社会变化和革新的驱动下土地利用发生转型,它的隐性和显性形态都发生变化。对自然系统产生资源环境效应,当然自然系统也会对经济系统有个反馈,体现为灾害的发生、土地的退化等等。自然系统的变化,包括关键资源的枯竭及其引起社会生态负反馈,如耕地资源减少,减少到影响粮食安全保障,土地污染影响到人类的健康,这些问题足够严重以引起公众关注的时候,管理体制系统就会起作用,会通过土地管理制度政策影响土地利用者主体行为,这些作用又通过土地资源管理和工程措施的实施来具体影响经济系统,经济系统它也会通过管理措施的实施产生一些经济社会效应,管理部门又根据这个效应来调整管理措施,这就是一个互馈机制。


三、土地整治助推乡村重构


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一方面出现快速的城镇化,一方面是乡村的发展转型与重构,导致剧烈的土地利用转型,目前我国的土地利用形态已不适合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必须通过土地整治来破解困境,通过土地整治来统筹配置城乡用地格局,搭建空间支撑平台,优化生产格局。


影响乡村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是人口和土地。在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呈现非农化和兼业化,导致农村的空心化、宅基地闲置、门槛人口减少影响基础设施的铺设、耕地弃耕和粗放经营等。土地呈现非农化和非粮化,耕地减少和破碎化、工业污染转移和产业布局无秩序、农业生产污染和乡镇生活污染、乡村景观格局发生变化。种种这些导致乡村的生活空间不便、生产空间受限和生态空间的恶化。所以我提出开展空心村整治、农用地整治和工矿用地整治来重构乡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土地整治能不能起作用,还依赖于相关的工程技术、政策机制和模式的创新。


我认为空心村整治要通过管控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变化来创新土地管理政策制度。因为在既定的国家宏观土地管理政策框架下,土地利用显性形态的转型受诸多刚性政策的约束,难以突破。通过创新土地管理政策制度,促成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转型,进而可实现土地利用显性形态的转型。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资料来源:区域经济

本期编辑: 张英男 王波涛 梁龙武

粉丝福利|GeoHey极海致全国地研联小粉丝们的一封信!

招聘启事|中科院地理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生

新书推荐|“桑神”:《星球大战的世界》

新书推荐|《城市星球》:直面全球城市扩张的7个问题

地学快讯|第三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获奖名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