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地理 | 舌尖上的白鹿原
昔日白鹿原上人们的吃食,对现在人来说,是极平常的饮食,可对过去白鹿原上的人来说,其中许多那可是只有过年或遇到红白事时才能吃到的。
1臊子面是珍贵的饮食
臊子面
过去大年初一,西安人每家都要围着火盆,包饺子。全家人穿着新衣,高高兴兴地吃饺子,过个团圆年。可是白鹿原上的人不同,他们不吃饺子,而是吃臊子面,而且是你给我端一碗、我给你端一碗,整个村子端来端去,热闹得很!
白鹿原上的人再穷,正月初一上午都要吃臊子面。小说《白鹿原》里写到遭年馑的时候,大年初一白孝文拿卖地的钱给田小娥买了五个罐罐馍,田小娥很感动,说“妹子给你擀碱面浇臊子。”可见臊子面在原上的重要性,就是现在原上人过红白喜事,主要还是吃臊子面。
臊子面是过去白鹿原上有代表性的面食做法,而不是近几年才兴起的裤带面。裤带面是扯出来的,而不是擀出来的,可是白鹿原从古到今,从原上到坡里,从南原到北原,妇女大多不会扯面,但是都会擀面,而且擀得很大很薄。除过较细的臊子面,由于切法不同,煮法不同,还产生了好多种面的名字:碎面、旗花面、biangbiang面、软面等。面粉里加上菠菜叶子汁,擀出来的叫菠菜面;煮好了的面条在凉水里一过,加上生菜油一拌,放凉吃,叫凉面;从花椒树上把青花椒连叶子剪下来熬成汤,把煮好的面条挑到了汤里吃,叫清汤面。
过去白鹿原盛产小麦、大麦、包谷、谷子(小米) 、碗豆、红苕、扁豆麦等,大麦是用来酿酒制醋的,小麦面、包谷面、扁豆面、红苕是主食,包谷糁和小米是早上熬稀饭用的,中午吃面,晚饭烙锅盔。白鹿原上菜的种类很少,就是白菜萝卜、豆腐粉条,过年才吃点肉。人们平常下地干活,拿两个扁豆、麦子做的黑馍,提一罐沙果叶子茶就行了。
蒸枣山蒸包子是春节前大事
蒸枣山
从初一到十五,那是白鹿原上的人吃得最好、穿得最好、玩得最好的半个月。腊月二十七打扫了卫生以后,就开始蒸馍,这是过去原上原下过年的头等大事,因为祭祖用的供品,祭神用的枣山,走亲戚提的花馍,招待来客的包子、馒头,全都要在这一天蒸出来,存放在瓮中备用。
蒸馒头分两种,一是祭神和祭祖先用的枣山,这可是蒸馍里的最大作品。先把发好的面搓成指头粗细五寸长的圆条,再把圆条面盘成上小下宽的螺旋形状,每个螺旋卷都留一个尾巴,作火焰状向上放射,在卷与卷的每个空档里放一枚大枣,蒸出来后给每个卷点上红点,就是一座光芒四射而美丽的枣山。当然,枣山的蒸制还有其它很多样式。
另一个就是蒸礼品花馍,白鹿原上再有钱的人家,过年媳妇回娘家、走亲戚都离不开提上花馍。蒸花馍较简单,用平常蒸馒头的四倍面,像叠被子那样卷好,中间轻轻切一刀上笼,蒸好后把馍放笼里放在硫磺上薰白就行,然后用红绿上色,显得吉庆!
陕西花馍
另一种过年吃的馒头,和平时不同,而是把每一个馒头都要揉成小罐形状,蒸出来后还要用洋红给每一馒头顶上点一点红,叫罐罐馍。
罐罐馍
白鹿原上人平常很少蒸包子,但在过年时都要蒸包子。包子分豆包和菜包,豆包是把红小豆煮烂加上红糖为馅,蒸出后外表看似馒头,但咬一口,看到里面的豆沙馅,就知道是豆沙包子。菜包因馅不同而分肉包子、素包子、地软包子。南方的肉包子是纯肉的,而白鹿原上的肉包子是在菜里加些肉丁的包子;地软包子是每家都有,地软是天生的野菜,它的颜色和形状都和木耳相似,所不同的就是薄了点,只要是天下过雨,到荒野的坡里捡就是了。
辛辛苦苦忙了一年的农民,到了腊月二十三,才会称一斤灶糖,请一张上边印着灶君、下边印着一匹马的长条木印红绿两色的灶马,到了晚上焚香点蜡,把灶马从中剪开,上半张印的是灶君灶王爷,把灶王爷这半张烧了送上天去,灶糖是甜灶君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还有下半张只印着一匹马,放在锅台上敬灶王爷的窑窝子里,这匹马就是年三十晚上烧了去接灶火爷下凡的。灶糖的形状像个小粽子,是土黄色的麦芽糖。每年只有腊月才有卖的,是祭灶的专用品。
最美的焦肴八大碗
八大碗
蓝田出勺勺客,其实白鹿原也有很多名厨,但是这些名厨也只善于蒸碗,而炒菜绝胜不过南方厨师,更不要说做海鲜,那时候恐怕那些师傅连海鲜这个名词听都没听说过。白鹿原上鸡和鱼是不上席桌的,兔子和鸭子人们根本不吃,就剩猪肉蒸的八大碗了。
八大碗就是八个蒸碗,有冰糖肘子、粉蒸肉、八宝饭、扣肉、四喜丸子等。白鹿原上的人,一辈子也吃不到几次的美味,当属八大碗,只有婚丧嫁娶,过红白喜事的时候,坐席才能吃到八大碗。
那时候上菜不像现在,摆满一桌子,而是吃完一盘再上下一盘。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嘉轩、鹿子霖给儿子娶媳妇时摆的婚宴,那是编剧的想象,为了热闹,和白鹿原上真正的宴席是两码事。
我在白鹿原上参加过婚宴。那时候虽小,但记忆很清楚,就是一个菜一个菜地往桌子上端,大家都不是吃,而是夹馒头,把夹了菜或肉的馒头往手巾里包,带回家给家人吃。甜盘子(八宝饭)上来了,这是最热闹的时候,小孩子哭着闹着要吃桌上的甜盘子,他妈又急着把甜米饭往馍里夹,着急了,在孩子的屁股上打两下,又忙着去夹馍,所以白鹿原上把甜盘子叫“打娃菜” ,坐席不是吃完的,而是让大家把肉和菜夹完的 。
除了坐席享受八大碗之外,白鹿原上人平常还有几种吃食,麻食、浆水鱼鱼、搅团、油糕、麻花、饸饹等。油糕可是白鹿镇特有的名小吃,平时没有,只有赶集那天才摆油糕摊子。只见摊主把水烧开放入面粉,用右手在滚开的油锅里取点清油去揉面,像做点心一样,把拌有青红丝和碎桃仁的白糖心包到面里拍成圆饼,放入滚油中,炸黄了捞出切成小块放入盘中,吃时又香、又甜、又酥、又脆,散集的时候再买几个带回去给家里人吃。现在也有油糕,可味道不同!
麻食
搅团
炸油糕
饸饹也是蓝田的特产,凉拌啦、烩荤素呀,反正都好吃。过去白鹿原上不管哪个村子过会,唱大戏或小戏,外地赶来卖吃的就是凉饸饹,喝的就是烧醪糟,别无其他。
饸饹
喝自家酿制的酒和茶
小说《白鹿原》里白嘉轩能喝酒,鹿子霖和冷先生更能喝酒,他们这些有钱人,可能喝的是烧酒,也就是现在的白酒,而绝大多数人是喝不起烧酒的,他们喝的是自己酿造的大麦酒。
人们把大麦煮熟拌上酒曲封缸酿造,经过几十天,酒酿好了,拿一根完整的麦管插入缸底的小孔,用碗接麦管流出来的乳液,这就是自制的酒,度数较低,喝起来有甜味,这种酒现在在白鹿原上是喝不到了,只有长安区农村还有。
说到茶,白鹿旱原自古其实不种茶,什么龙井、毛尖,听都没听说过,但是茶是要喝的,来了客人要敬上一碗茶,到地里去干活要提上一瓦罐茶。白鹿原没有茶树,但有的是沙果树,我们家就有一个六亩地大的沙果园。沙果果子不大,吃起来味道很像苹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白鹿原上和坡里的人们都用沙果叶子来制茶,把沙果叶子采下来经过揉搓发酵、炒制,就成了沙果叶子茶。这种茶喝起来清香可口,很具绿茶口味,可惜现在很少能见到沙果树了,沙果叶子茶也没了踪迹!
通往白鹿原路上的五家饭馆
过去上白鹿原有三条路可走,沿途有五个馆子可以吃饭歇脚:上南原高桥有两个,走狄寨这边,二台子有一个,走川道里面下了老牛坡,新街子有两个。这五个馆子什么时候开的,开了多久,我不知道,但上世纪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这二十年里馆子一直在。
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后,从西安坐马车上白鹿原,几乎要一整天时间,走到这三条路的五个馆子正好是吃中饭时间,也是骡马需要饮水吃草的时间。
那时人们走远途路是坐马车。一大早五六点钟,车户就驾着三套子马车在东关八仙庵到三中这一带等候,他们高喊“临潼临潼”、“洩湖洩湖”,谁要到哪就上去哪的车,十几个人坐满了就发车,三匹骡马拉着十几个人,慢悠悠地走着,差不多到了中午,马也乏了人也饿了,正好到了新街子,这里就是朱先生的原型牛兆濂的家。新街子有两家饭馆,车户要在这里饮牲口、喂草料,坐车的人也下来喝水、吃面。说明一点,这两个馆子和另三个馆子,都没有任何炒菜,而只有软面和臊子面,而且是细面。这种面很特殊,只有白鹿原这几个馆子有,现在没有了。
做面的过程现在的人是无法见到了。店家拿一斗麦子的面,适当加碱,放在大木盆里加水和面,然后把和好的面倒在一块大案板上铺开,拿一根胳膊粗的杠子,一头穿入大案靠墙边的固定铁环里,把杠子放在摊开的面上,人坐在杠子的另一头,用臀部的力量推着杠子压面。面压好后,用两根擀面扙,在案板上来回擀。把面擀好后,折叠放在一块土案上,这种土案是用砖垒好,上面抹上泥巴代替木板做的案,用铡草的铡刀在土案上把面切细,我很好奇,问我爸:“为什么他们要把面放在土案上切?”我爸说:“为了保护铡刃 。”
高桥的两个馆子和新街一样,二台子这路来往行人少,一个面馆就够了,甚至一年还要关几个月的门。不过有个卖粽子的老大爷倒是一年到头迟早都在,我每次过二台子,都要吃他的粽子,摊位就在现在思源学院的大门口。
文章来源:腾讯新闻
本期编辑:李咪 王丽佳 张英男 彭玏
审核人:任宇飞 王冠
猜 你 喜 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