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学快讯 | 2018年中国人口地理学术年会暨中国地理学会人口地理专委会工作会议在同济大学召开

GSC人口地理 全国地研联 2019-06-30

点击蓝字关注“全国地研联”

       2018年中国人口地理学术年会暨中国地理学会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召开。会议主题为“新进展、新方法、新关系”,围绕人口地理学的新进展、大数据时代的人口研究方法、城镇化与城乡人口移动、城市发展与城市人口合理规模、乡村振兴与乡村人口、城镇化进程中人口与其他要素的关系演化等议题展开了深度探讨。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3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17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地理学会协办。


参会人员合影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德教授和中国地理学会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福建师范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宇教授担任主持。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教授,上海地理学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刘敏教授和中国地理学会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丁金宏教授在开幕式上先后致辞,向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原院长陶松龄教授、书记彭震伟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佘之祥教授、沈道齐教授,也出席了本次会议。


吴志强院士(左)、丁金宏教授(右下)致辞,王德教授(右上)主持

张国友秘书长(左上)、李振宇教授(右上)以及刘敏教授(左下)致辞,陶松龄教授(合照中)、彭震伟教授(合照左)与沈道齐教授(合照右)交谈

       在主题报告环节,六位学者分别就大会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吴志强教授回顾了世界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三类城镇化的典型模式,同时指出中国城镇化正处于转型分叉的关键期,需要走智力城镇化道路,吴教授还带领团队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研究世界城市演变规律;丁金宏教授从家的本源涵义出发,以研究上海人口分居模式为例,探讨了从人口地理学中演进出家庭地理学的可能性;朱宇教授梳理了中国人口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强调了学科交叉在人口地理学取得巨大进展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以及中国人口地理学回归地理学的必要性;香港中文大学沈建法教授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在中国不同区位的七个省选取了104个乡村对回流人口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性别和年龄、家庭成员及迁出地对迁出与回流时间间隔长短产生重要影响;中山大学刘晔教授结合人口普查、1%抽样、互联网大数据和实际调研等多种数据,分析了人才迁移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和人才分布的时空演变及对区域的创新驱动;同济大学王德教授利用上海市两周的中国移动手机信令数据,在街道尺度下估算出上海全市各街道基于手机数据的实有人口,并将实有人口分为居住人口、稳定流动人口、随机流动人口三部分。


朱宇教授(左上)、沈建法教授(右)以及刘晔教授(左下)演讲现场

会议现场

       会议设置了四个平行会议分会场进行学术研讨,各会场围绕不同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


       第一分会场为“人口地理学理论、数据与方法”专题,上半场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向华丽副教授主持,7位发言人针对“人口地理理论方法”的议题进行了发言,涵盖了农村人口、少数民族人口、婚姻结构、建筑属性等,同济大学朱玮教授作为评议人与发言人进行了良好的互动交流。下半场为“大数据与人口”议题,由天津师范大学赵美风老师主持,6位发言人基于大数据进行了多种场景的人口分布研究,中国地理学会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东霞教授作为评议人引导参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第二会场主题为“人口流动”。上半场由同济大学陆希刚副教授主持,上海大学亚洲人口研究所陈晨博士后分析农民工首次返乡风险;重庆交通大学陈春副教授分析农民工垂直移动影响因素;华东师范大学宋潮分析流动人口家庭收支;山西师范大学苗文对比城乡、城镇流动人口的差异;天津师范大学赵美凤分析流动人口医疗设施可达性;华中师范大学敖荣军教授担任本场评议人,对5位发言人的演讲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下半场由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汤爽爽副研究员主持,东北师范大学魏冶副教授分析“春运”人流网络非均衡性;同济大学陆希刚副教授分析聚落层级人口迁移;北京师范大学张华分析流动人口来源的城乡结构;华东师范大学王新贤聚焦老年流动人口特征;上海社会科学院杨传开分析县域流动人口集聚;南京大学李建学展现人口迁移预测的新方法;评议人上海大学陈晨与在场学者和听众进行了深度交流互动。


       第三分会场主题为“人口与城市”,发言人涵盖各高校的教授、研究员、研究生及设计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议题兼顾理论与实践。上半场关注于城市流动人口、外籍人口等方面,探讨城市各类人口的特异性及总体人口的城镇化情况、就业活动情况及规划中的规模控制。下半场聚焦于城市老龄化与健康,谈及了适于老年人生存生活的绿地、社区、环境空间,及宏观层面的老龄化水平空间分布特征等。上下半场分别由于一凡教授与刘涛研究员进行评议,分别就研究的规范性及研究议题本身提出了相关建议。最后的讨论环节引来现场听众提问与热议。


       第四分会场主题为“人口与区域”。上半场六位学者从大城市偏好、江苏县域人口城镇化、城镇群人口迁移与收入的空间互动关系、城镇群不同发展阶段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东北地区县域高龄化等角度对人口与城镇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中山大学周春山教授进行总结和评议。下半场也有六位学者从中国人口分布演变及其影响因素、长江经济带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协调性、广东省县域农村人口空心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一带一路”沿线国际人口迁移、中国人口迁移流格局的地理重构、中国乡村老龄化等角度对人口与城乡区域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邓智团研究员进行了总结和评议,会场讨论热烈。


       期间,还召开了中国地理学会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换届工作会议,会议酝酿产生了新一届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候选人名单,对上一届专业委员会工作进行了总结和高度肯定,商议第二届专委会的主要工作,布置了下一届会议的工作计划。


       6月17日,在会议主办方人员的带领下,会议代表们前往浦东新区和洋山港进行实地研讨,主要考察了包括陆家嘴、迪士尼小镇、临港新城滴水湖、东海大桥和洋山港等重要规划项目,涉及了上海中央商务区规划、大型旅游度假区规划、新城和产业区规划以及港口规划等多方面内容。


会后考察

       本次学术年会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口地理学的研究与国际、国内前沿保持紧密互动,关注时代、城乡、人口和人类发展的核心问题,遵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共生的学术伦理,对地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也有促进交融发展。2018年中国人口地理学术年会圆满落幕,由衷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远道而来与倾情分享,让我们继续期待人口地理学术年会的下一次思想碰撞吧!


资料来源: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本期编辑:徐晓凡 常贵蒋 芦志霞 毛雅倩

审核人:任宇飞 王冠


猜你喜欢

会议报道 | 第四届文化地理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办

名家观点丨该往哪走?跨境少数民族的现代性疑惑

干货分享 | 人手一份的SPSS统计分析方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