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家观点 | 朱竑:文化地理学的新拓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时间:2018年7月26日下午

汇报:朱  竑 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

主持:赵振斌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撰写:蔡运花


延续往年的传统,今年除邀请国外专家带来国际化的讲座外,也为学员安排了高质量的本土学者汇报。本场讲座由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地理学会理事长朱竑教授主讲。

主持:赵振斌副院长                     汇报:朱竑教授

开场,朱竑教授就近几年的研修班举办情况进行了总结,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会,正是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才有研修班持续举办的动力。现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类似的培训班,如中山大学的“一带一路与政治地理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广州地理所的“人文地理学国际前沿研究”暑期研习班等,很多同仁共同来做这样的工作,说明学科得到了发展。同时,朱竑教授表示来年会继续举办研修班,并且会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所创新,敬请期待。


本场讲座分别从团队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未来将要做什么以及期望和结语等四个部分展开,结合具体的基金课题,就申报和答辩的各个细节进行讲解。参会学员不仅抓到了朱竑教授团队的课题内容精髓,而且学到了很多关于课题申报的技巧,大家获益匪浅,反响热烈。

做了什么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移民的人地互动与地方协商研究——以珠三角为例》

朱竑教授分享了其团队于2016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移民的人地互动与地方协商研究——以珠三角为例》。


从现实意义看:作为人口大国,中国更是世界重要的移民大国,已经从单一的国内移民国家逐渐向国内与国际并重的移民大国转变,而且“迁移”这一重要的空间现象给中国人力资源建设、环境资源调控、地方文化适应以及社会综合管治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从战略层面来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点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新型城镇化等政策的助推下,国际与国内人口在中国跨地域流动和迁移加剧的同时,移民群体也重构着地方社会,影响国家意志的实现。因此,移民研究是国家战略的重大需求。


从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看:国际方面,随着移民从客体到主体角色的变化,人-地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成为当下研究的主流趋势。研究对象以西方话语背景下的移民为主,研究案例地主要以西方社会文化空间为主,对非西方语境下的研究不足。而中国的移民研究呈现出学科交叉、话题多元的研究趋势。现有的研究侧重宏观分析,主要以农民工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往往采用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现象,注重研究对象在物理空间的分布与流动;而对“地方”以及移民地方融合关注不够,知识发现较零散,理论层面没有突破。


针对以上,该项目提出三个研究问题:

1.全球化背景下不同类型移民在城市空间的分布规律如何?

2.不同类型移民与不同尺度空间的互动机制及其地方协商过程怎样的?

3.国家与地方政府针对不同类型的移民会制定怎样的管治政策?


该项目采用了定性与定量、gis空间分析以及心理学(如眼动仪等)方法对珠江三角洲的四个城市(广州、深圳、东莞、江门)不同类型移民群体的生产、生活方式变迁和地方协商进行研究,力图探讨全球化以及社会主义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移民的新特征,构建中国移民研究的新体系。

正在做什么

2018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

《基于“人-地”视角的区域融合与发展:转型期广东自然的社会建构过程、机制及其效应研究》

朱竑教授在这部分跟大家分享了其团队于今年申请的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人-地”视角的区域融合与发展:转型期广东自然的社会建构过程、机制及其效应研究》。


该项目的提出响应了党的十九大关于“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的精神,着眼于现今存在的人地矛盾,旨在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该项目主要基于广东当前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需求而展开:基于自然禀赋的国土空间优化需求、环境质量改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需求、 资源节约与减排降碳需求、居民美好生活需要与人居环境改善需求、生态行为与生态意识普及需求以及生态保障制度建立需求等。


项目核心科学问题:如何在“自然的社会建构”理论视角下,构建符合“人—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新模式?主要探究广东区域自然与社会互动的时空现象、复杂互动过程及机制;构建跨学科综合视角下广东区域自然的社会建构研究体系;建立中国自然-社会系统治理的理论并提供实践指导等。该项目将重点研究广东自然的社会建构机制及其效应,从地理学理论和综合视角解决关键科学问题,为广东省可持续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和政策参考。


同时,朱竑教授还分享了团队今年申请的另一个海外重点基金延期项目《面向缅甸劳工的边境安全与理论创新》,此项目由俄勒冈大学地理系苏晓波副教授主持,国内负责人为华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蔡晓梅教授。研究成果将由本公众号第一时间为大家推送,敬请关注。

未来做什么

More-than-human Geographies

超越人类的地理学

这部分分享的是团队将要进行的研究领域:More-than-human Geographies(以下简称MTHG),朱竑教授通过其团队学生完成的综述文章,向在座的学员介绍了这一前沿领域。该概念的缘起是:随着西方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人们意识到越来越难以将世界整齐地划分为“人类”与“非人类”空间。后人类主义认为,受现代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的影响,人类主体已经无法被看作离散、独立的主体。应该通过人类与非人类的关系,把“人类”重新定义为“混合实体”(hybrid entities)。后人类主义于1990年代中期以后在西方地理学中得到快速发展。

作为对“后人类”的回应,Sarah Whatmore认为,对于我们所研究的非人类对象,更为准确的表述应该是超出人类的(more-than),而不是在人类之后出现的、由人类发展而来的事物。因此,Sarah Whatmore提出了More-than-human的概念,她认为,最持久的地理学关注是“地球”与“生命”之间的重要联结,这种联结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分工之前就已经存在。但随着分支学科的不断发展,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出现日益分离的趋势,自然地理学更多探索客观自然规律,而人文地理的理论维度却变得越来越抽象和复杂。新文化地理学者主张重新恢复唯物主义,向着世界的生命活力(livingness)回归。而MTHG借助于“物质转向”的思潮,致力于加强这种联结。那么,究竟该如何加强?具体而言,新文化地理学者通过地理学与生物哲学的交汇,结合科学研究方法、非表征理论,弱化它们的表征功能,而强调其具有积极的实践功能,从而将理论作为一种实践的技艺、一种对世界的干预,这种研究模式即为MTHG。MTHG发展过程中主要受到三大理论流派的影响,分别是科学研究,特别是行动者网络理论;生机论与德鲁兹发展的生物哲学以及非表征理论。


同时,朱竑教授介绍了其团队一篇关于《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杂志的分析文章,发现目前文化地理研究中,空间、政治、地方、认同、性别、种族、记忆、家、关怀等词出现频率最高,而国内的相关研究比较欠缺。其中,对关怀地理学、家的地理学的研究还不足,在中国发展的大环境下,这些可以成为很好的话题。

期望

最后,朱竑教授鼓励在座的年轻学者们多关注整个学科的总体动态变化,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可以发挥自身特长的研究,已得到不错的成果。 并希望大家铭记周尚意老师开班伊始就提到的研修班宗旨:有境界,无权威。要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学科的发展才有希望。

相关文章引用:朱竑,尹铎.自然的社会建构:西方人文地理学对自然的再认识[J].地理科学,2017,37(11):1609-1616.

资料来源:华南文化地理人

本期编辑:毛雅倩 常贵蒋 芦志霞 徐晓凡

审核:任宇飞 王冠

猜你喜欢

涨知识 | 全国旅游地图精简版,赶紧保存起来吧!

地理学新生第一课:傅伯杰讲新时代的地理学与地理人

年会专辑 | 周春山教授: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研究

年会专辑 | 袁林旺教授:数学思维与地理学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