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高铁走廊区域的“生活畅想”
1
研究缘起
2015年秋季,我的学业辗转到了南京。正式入学前,我没有买到从家乡内蒙古包头市到达南京市的Z字头火车票。坐了一夜的硬座到北京后换乘高铁。这似乎是我第一次乘坐真正意义上的高铁,比早前坐过的动车要快,比每年要乘坐至少四次的普通列车要舒适。靠在窗边,我回忆起这么多年来的求学之路。火车把我从家乡送到呼和浩特,又送到西安再到南京。它也从慢悠悠的“绿皮车”变成了“红皮车”,又变成了风驰电掣的“和谐号”。于我而言,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成为了一种助我成长的力量。我一边感叹火车伴随了我的求学之路,一边感慨我国中长距离客运工具变化之巨大。
博士入学后,我有幸参与了与高铁有关的课题。一方面着手大量的文献阅读,另一方面开始反复的问卷设计与推敲。半年已过,导师甄峰老师找到我认真交谈了一次,提醒我好的研究更需要理论的探索、支撑与指导。此时,我又回忆起有火车伴随着的求学之路,同时也开始畅想我国未来的出行与生活。2016年,因为问卷调研的缘故,我有机会经常乘坐高铁往返于沪宁沿线六大城市之间,更加深入具体地感受到了高铁走廊区域居民活动空间的巨大转变。而这种转变是因为高速铁路与信息通讯技术(ICT)的双重作用。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25)》也表示将形成“八纵八横”的高速铁路网。于是,在个人经历、未来畅想与国家发展规划的驱动下,我们开展了信息时代高铁走廊区域居民活动空间的理论探讨。最终,在《地理研究》今年第9期,刊出了相关研究成果《信息时代高铁走廊区域居民活动空间——概念模型与研究框架》。
2
科学认知
信息技术和高速铁路正加速影响居民的行为活动,以高流动性为基本特点的信息时代高铁走廊区域活动空间逐渐形成。新时期的居民活动空间是以时间轴和空间面为基本骨架,以高速铁路和信息通讯技术为重要技术支撑,以流动人群、居民活动、空间节点、活动路径和空间联系为主要构成要素,形成跨越城市边界、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融合的立体化空间形态。
同时,这一活动空间突破了传统活动空间在时空方面受到的约束,具有空间性质弹性化、空间尺度区域化、空间形态流动化以及空间结构网络化等特征。而其相关研究将是以流动空间为理论出发点,基于对相关经典理论的传承、拓展与联合,利用多元数据融合、集成分析的创新方法探索区域居民活动与空间要素的相互作用、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指导以人为本的区域规划实践的活动空间研究。
3
心灵感悟
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体会到了理论性文章写作的不易及其对于实证性研究的重要意义。理论探讨不仅源于理论本身,也源于现实,包括对于生活的观察以及对于宏观发展趋势的把握。这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主观性,但更重要的是大胆地探索,甚至是加入一些“畅想”。“畅想”并不意味着不切实际,而是与现实和趋势相结合的理性分析。未来,我们在期待“接地气”的实证研究不断出现的同时,也同样期望具有“畅想”意味的理论探讨。可能,这也是学术探索之路上对于“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的解读。
该文从一开始的粗浅到中间的提升到最终的付梓,不仅浇灌了自己的努力,也包括导师的大量投入以及审稿专家的宝贵建议和编辑部的辛勤付出。在这里表示诚挚感谢!
唐 佳
1988年10月出生于内蒙古,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生,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居民出行行为与城市规划、ICT与居民出行,发表或合作发表中英文文章10篇。
甄 峰
1973年3月出生于陕西,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工程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与区域规划、大数据应用与城市规划研究、智慧城市,主持、参与多项国家、部、省级基金项目及课题研究工作,发表或合作发表中英文文章300余篇,出版、参编10余部著作。
秦 萧
1987年12月出生于江苏,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与城乡规划方法,发表或合作发表中英文文章40余篇。
点
阅读原文,去知网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