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欣赏 | 中国大陆社会与文化地理学研究领域综观
编者按
对学科研究现状进行阶段性的评述和总结有利于在整体范畴上把握相关领域的发展脉络,厘清学科发展思路,反思学科发展问题,促进学科持续健康发展。文章从认识论的层面将社会与文化地理学看作是一种研究视域和分析框架。社会与文化地理学在“文化转向”的背景下,对自然、社会、空间、文化等复杂关系系统进行再认识和再发展,并且在该过程中不断地向其他领域渗透,并融合了不同学科的理论、思潮和方法。社会与文化地理学(新文化地理学)的“火种”孕育在西方语言哲学转向之中,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同时兼容吸收了众多学者的理论思想。社会与文化地理学脱胎于大的地理学领域,众多学科方向交叉紧密,而国内学者也在不同场合将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冠以“社会与文化地理”的标签,文化地理学逐渐扎根于社会现实,不断向空间实践靠拢。基于上述考量,对中国大陆社会与文化地理学研究进展进行评述。
To Cite:
陈晓亮,朱竑.中国大陆社会与文化地理学研究领域综观[J].地理研究,2018(10):2024-2038.
1
中国大陆社会与文化地理学的发展缘起
现代人文地理学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一直处在特定的张力之下——与全球化融合的不断增强不断促使地理学者强化对转型期中国社会问题的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地”关系研究一直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流范式,同时,这个时期的其他一些作品对特定的文化元素进行了空间关系的分析。早期社会与文化地理研究都遵循着“自然—文化”“空间—社会”相互独立的视角,以单要素、线性思维分析当前的社会现象,缺乏网络关系和相互建构的分析框架,忽略了空间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意义建构维度。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深化,但就社会与文化地理研究来讲,其在整个人文地理学中的所占的比重还比较弱小,所在位置相对边缘。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与文化地理学发展势头强劲,逐渐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因此,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中国大陆社会与文化地理研究进行综观性的概述,研究主旨仅从一个地理学者的视角出发,抽离出一些相对连贯性和较强解释性的学术著作,对其当前研究轨迹和发展态势进行多方面的概述。
2
中国大陆社会与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议题
01
文化区、文化传播与文化整合
在社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相比于新文化地理,索尔传统影响下的文化区、文化传播和文化整合等一直是文化地理研究的核心话题。总体来看,地理学者对文化变迁和整合的空间性研究视文化为一种区域生态系统,强调建立在地理环境基础上的人口迁移、社会经济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随着对“超有机体”理论的批判,学者愈发关注到微观层面的文化异质性,单一的文化总体性的观点逐渐被区域内的文化政治过程和地方实践多样性所取代。
02
民族文化地理
随着西方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后现代理论的影响,国内学者开始转向对身份认同、性别生产、地方想象等的关注,地方的隐喻作用渐受重视。总之,社会与文化地理学对于民族文化的研究,开始呈现出由民族元素的空间分异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逐渐过渡到民族身份的展演和建构上面来,尤其关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身份作为一种地方性权力是如何参与到复杂的地方建构过程,并积极的协商全球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关系。
03
文化景观与文化经济
国内社会与文化地理学者对景观的研究主要从两大方面展开,第一种是延续索尔学派的研究范式,分析景观中所表现出的特定观念和文化传统以及人地关系的时空演变过程。第二种是对景观的符号学研究,即景观的文化意义既非僵化,也非固定的,它与复杂的话语建构和多样的日常生活体验相互叠置和交织,因而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象征意义。总之,从“价值中立的景观”和“作为文化反映的景观”到“充满权力关系的景观”和“符号的景观”,虽然结构主义的方法在景观研究中依然占有显著地位,但国内的社会与文化地理学者开始强调将景观作为社会文本解读的重要性,即景观成为文化建构的核心,是地方意义协商冲突的载体。
04
地方和基于地方的政治
人文主义地理学将地方看作是个体体验媒介和个人情感的依靠以及文化意义的中心所在,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构成地方性和地方依恋的维度复杂而多元,集体记忆、地方传奇、宗教场所、怀旧空间、仪式活动、旅游地景、民俗节庆、饮食方式、社区文化站等都在不同尺度和层面对建构地方文化、重塑地方性和认同感产生影响。基于地方的意义和认同在再生产和重构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复杂权力关系的纠缠。在全球流动背景下,研究的视野也扩展到外来移民群体的身份认同上,此外,门禁社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地方也成为透析后改革时代中国城市社会空间政治的强有力视角,一些特殊的城市微观消费空间的符号意义及其对情感、身体的认同重塑的研究也开始兴起。总的来看,地方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本土力量不断参与全球化进程,地方的内涵和建构在全球化背景下将变得愈发复杂多元。
05
边缘群体研究
边缘群体研究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国内地理学主要聚焦于外来移民、农民工、女性、老人以及儿童等群体方面,社会与文化地理强调特定空间过程中的日常生活实践和行为分析。总之,近年来相关研究不仅仅满足于分析社会现象所呈现出的空间差异性,而是越来越多地深入到空间内部,探讨空间机制背后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空间实践分析中,人的能动性被赋予重要地位,不同社会群体的日常社会实践塑造了多样的空间性和地方性。同时,在广义社会赋权背景下,边缘社会群体的文化关怀渐受关注。
3
结论与讨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地理学开始了一场“文化转向”发展变革,在这一新的范式下,空间和地方不再是空洞的实体和容器,而是根植于特定的社会语境之下、非本质、非僵化的、文化意义生产和社会关系建构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
中国大陆社会与文化地理学研究呈现几个特征:① 在研究范式方面,多种研究范式并存,范式交替并存的层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与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激烈冲突性。② 在研究理论方面,跨学科趋势明显,多样化的理论促使社会与文化地理学研究愈发呈现出跨学科倾向,但对于国内来讲,这种百花齐放的现象也给学术交流和对话增加了难度和挑战。③ 在研究对象方面,研究话题不断得到拓展。同时,研究开始强调从宏观走向微观,制度性和人的主体性作用被赋予重要的地位。
总的来看,西方文明所发展起来的形式逻辑体系和系统实验的因果方法极大地扭转了东方世界融入全球化和现代性的行动方式。在学术研究领域,表现为不同方法论、认识论、本体论等哲学思维模式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深层理解提供了多样的视角。在“修正主义”范式下,西方理论转译进中国语境的过程中会引发诸多富有建设性的见解,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严重误解的情形,需要从批判性的自我反身性视角出发及其对西方知识和认知论霸权的深入解构中寻找。只有开展建设性的学术对话,通过实践构建富有建设性和启发性的“人—地”思想,才应是中国大陆人文地理学者的努力方向和发声方式。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社会与文化地理学在中国人文地理学科体系中依然处在相对边缘的地位。当前研究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体现在理论基础研究薄弱,方法创新不强,研究领域较为狭窄等问题,过于关注城市问题,对乡村社会文化地理研究不足等方面。并且,对社会现象的敏感度和介入性还有待加强,对表达和解决弱势、边缘群体的文化权利和机会公正的诉求等方面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存在些许知识碎片化的倾向,尊重差异和多元的社会视角对统一的公共政策的制定也提出了挑战。社会与文化地理学还应拓展多学科交叉的视角,除了深化已有研究领域,未来在制度主义、跨国移民、乡村性重构、环境保护、老龄化、文化公正、自然的社会建构和空间道德等方面也需有所加强。
(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章原文)
-The End-
资料来源 | 华南文化地理人
整理、排版 | 毛雅倩
责任编辑 | 陈诗音
审核人 | 任宇飞 王冠 常贵蒋
猜你喜欢
佳文赏析 | 重读叶笃正、朱抱真先生的《大气环流的若干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