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佳文欣赏 | 朱华华: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家传承及贡献

坐标网 全国地研联 2019-06-30


朱华华: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家传承及贡献

中国是世界上地理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地理学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深厚根基和源泉。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地理学家,走出国门,探索地理科学知识,学成归国后献身祖国的地学教育与建设工作,引领中国地理学的现代化发展。本文重点分析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家的传承关系,以及主要的地理学家的主要贡献。

一、第一代地理学奠基者

中国近现代地理学的孕育与奠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封建社会。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的一些仁人志士开始认识到地理学在国外资本主义产生、形成中的巨大作用,中国要摆脱列强的侵略和掠夺,必须走富国强兵之路,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态势,调查清楚国内的资源和配置,探讨经济发展的战略,这种爱国思想为中国近代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张相文、竺可桢、翁文灏、等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第一代奠基者。由于他们的辛勤缔造,中国近代地理学逐渐萌生,并初显规模,而竺可桢贡献尤多。中国地学会的成立、各大学地理系的创设,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引进与传播,地理学研究领域的开拓与人才的培育,以及中国地理研究所的建立都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形成与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1、现代地理学家的开山鼻祖--张相文

张相文(1866~1933),革新中国地理学的先驱,教育家。字蔚西,号沌谷。宿迁泗阳人。在上海南洋公学、北京大学等长期任教。1901年出版中国最早的地理教本《初等地理教科书》、《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1908年出版中国最早的自然地理学著作《地文学》。1909年在天津发起成立中国最早的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并当选为会长。次年创办中国最早的地理刊物《地学杂志》。推动中国地理学发展达二三十年之久,为20世纪中国第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


2、现代地理学集大成者--竺可桢

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商人家庭。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 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20岁),竺可桢考取美国“庚子赔款”第二期留美公费生。他选择进入伊利诺大学农学院学习。1913年毕业后,他转入哈佛大学地理系攻读气象学。1918年(28岁),获博士学位。

竺可桢是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49年以后,他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开辟了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事业。他从1936年1月1日至逝世,对每天的天气与物候均有记载,共300余万字。论文有《远东台风的新分类》、《台风的源地和转向》、《东南季风与中国雨量》、《中国气侯区域论》、《一年内生物物侯推移的原动力》以及《中国近五千年来气侯变迁的初步研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物候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竺可桢在国立东南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工作期间,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第二代地理学家,如胡焕庸、黄国璋、张其昀、叶良辅、李承三等国内外知名的地理学家,为中国的地理学教育和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跨界学者--翁文灏

翁文灏(1889—1971),字咏霓,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出生于绅商家庭,清末留学比利时,专攻地质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于1912年回国。是民国时期著名学者,中国早期的最著名地质学家。对中国地质学教育、矿产开探、地震研究等多方面有杰出贡献。

他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的编写者、第一位撰写中国矿产志的中国学者、中国第一张着色全国地质图的编制者、中国第一位考查地震灾害并出版地震专著的学者、第一份《中国矿业纪要》的创办者之一、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会议的地质学者、第一位系统而科学地研究中国山脉的中国学者、第一位对中国煤炭按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的学者、燕山运动及与之有关的岩浆活动和金属矿床形成理论的首创者、开发中国第一个油田的组织领导者。

曾以名学者之身份在国民政府内任事,在抗战期间主管矿务资源与其生产。翁文灏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者从政派”中官位最高、经历最曲折者,作为一名杰出的地质学家,翁氏本是一粹然学者,时乎运乎,却一度做到了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的高位,晚年又翩然海外来归,以政协委员终老。

二、第二代地理学家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地理学的研究,大多在各大学以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其中,中央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和北平师范大学是地理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中心。黄国璋、胡焕庸、张其昀、叶良辅、李承三、吴尚时等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第二代创建人。胡焕庸、黄国璋、张其昀于1929年在中央大学理学院共同创办第一个地理学系。下面介绍第二代地理学家。


1、胡焕庸线--胡焕庸

胡焕庸(1901-1998),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早在30年代,胡焕庸就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我国人口地理和农业地理方面第一批论文。其中,最重要的论文,是《中国人口之分布》与《中国的农业区域》。前者是第一次用等值线的方法,绘制《中国人口密度图》;后者是我国最早的农业区域研究。他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人口问题和农业问题。提出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以瑷珲―腾冲一线(胡焕庸线)为界而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基本差异区;并首次提出中国农业区划方案。他在培养地理人才,创建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学术刊物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胡焕庸在国立中央大学工作期间,建立和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地理学家队,如徐近之、李旭旦、任美锷、李海晨等地理学家,各自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图学方面取得巨大的成绩。


2、中国地理“三杰”--黄国璋

黄国璋,1896年8月5日生,湖南省湘乡人,1926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地理系攻读研究生。1928年10月学成归国,任南京中央大学地理系教授。1936年8月任北平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北联大训导长兼地理系主任。1944年底,与许德珩、潘菽等发起民主科学座谈会(翌年9月3日更名九三学社)。抗战胜利后,复任北平师范大学教授、地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952年高等院校调整,调任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主任。在1930年代,中国地理学界有“南胡北黄”之说,南方以胡焕庸教授为首,北方以黄国璋教授为首。黄国璋教授培养了周廷儒、李春芬等一批地理学家。


3、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创人--张其昀

张其昀(1900年9月29日-1985年8月26日),字晓峰,浙江宁波鄞县人,中国地理学家、历史学家,

1923年张其昀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国立浙江大学史地系、哈佛大学等单位任职。1949年到台,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作为学者,张其昀是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创人,也是历史地理学的鼻祖。国际权威之《科学》杂志对他在自然地理学上的成就也有好评。在方志学方面,其主编的《遵义新志》,在地方志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开创了中国人进行土地利用调查研究的先河。他也是中国第一位研究现代国家战略学(方略学)的学者。

张其昀在台湾担任“教育部长”期间,促成多所大学的复校和新学校的建立,开创博士学位教育,著力中小学基础义务教育,基本奠定了台湾的教育格局。


4、地理教育家—叶良辅

叶良辅,字左之,杭州人。是我国早期的地质学家、岩石学家。1913年叶良辅考入工商部地质研究所学习地质,1916年毕业后,进入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1920年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22年回国,仍在地质调查所工作,后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27年任广州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5月杭州解放,他任浙江大学地理系系主任,不幸于同年病逝。

叶良辅对中国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火成岩石学、地貌学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对地质学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地貌学开创者之一,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自浙江大学任教后,呕心沥血地培养人才,他指导研究生的过程是:指定必读书刊,按时审阅论文报告,注重启蒙式教育,引导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叶良辅为研究生拟定毕业论文,修改毕业论文,有时还要带病亲自到野外指导,最后他们毕业了,还要为他们的工作筹划和推荐,他的研究生莫不深感“恩师情深”。

叶良辅是德高望重的教育家,桃李满天下,他先后指导的研究生9人,即严钦尚(与任美锷共同指导)、丁锡祉、沈玉昌、杨怀仁、施雅风、蔡钟瑞、陈述彭、陈吉余和李治孝等,他们专攻地貌学或地质学某个方面,在新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中起了骨干作用,并开拓了若干新领域。其中以严钦尚的第四纪沉积研究与地貌教育,丁锡祉的区域地貌学,沈玉昌的河流地貌学,杨怀仁的第四纪地质环境变化研究与地貌教育,蔡钟瑞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研究,陈述彭的遥感应用、地理信息与地貌制图,施雅风的冰川研究,陈吉余的河口与海岸研究与教育,李治孝的浙江地质矿产方面的研究、应用和地质教育,均卓有成效。施雅风和陈述彭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良辅教导过的学生中还有原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海洋学家毛汉礼,地理学家杨利普,美国匹兹堡大学地理学教授谢觉民,台湾文化大学董事长张镜湖等,今日叶良辅的学生们很多是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和教授。


4、地质教育学家—李承三

李承三(1899-1967),号继五,河北涉县人。192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31年8月至1936年7月赴德国柏林大学地质系,师从著名构造地质学家施蒂勒(Wilhelm HansStille)教授研究构造地质学,获博士(哲学)学位。历任前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地勘系(现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重庆大学地质系主任,原成都地质学院教务长,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特约研究员,前中央地理研究所研究员、自然地理组主任、代所长,中国地质学会多届理事、会志和地质论评编辑。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理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他为我国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三、第三代地理学家

第三代地理学家主要是第二代地理学家培养出来,主要从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培养出来,主要师承胡焕庸、黄国璋、叶良辅等第二代地理学家,第三代地理学家大多出生在1908-1920期间,早期学者徐近之、李旭旦、任美锷、李海晨、周廷儒、李春芳等,大多有留美、留英、留德等海外留学的经历。浙江大学叶良辅先生培养大量的地理学家,在地理学各分支成果卓越。中山大学培养了黄秉维、林超、周廷儒、周立三等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地理学家。

1、徐近之   (1908—1981)

徐近之,名念庄,光绪三十四年(1908)一月十八日生于朱沱乡渡牛村(原江津县,现永川区),民国11年(1922)进重庆市私立求精中学,民国16年考取南京东南大学地理学系。

1931年,当时我国正谋开辟欧亚航空路线,协议联合组织中、瑞(典)西北科学考察团,我方派正在中央大学读书的徐近之配合德国人进行气象观察,并详细记录资料寄南京中央气象台,为研究冬季寒潮发生和演变以及欧亚航空线飞行提供可靠数据,他的5篇文章在《地理杂志》和《方志》月刊上发表。

1934年,徐近之被竺可桢派到拉萨,在拉萨建立了第一个青藏高原气象站。民国27年徐近之进入爱丁堡大学攻读地形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解放初,中国科学院成立,徐近之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学术委员,研究历史气候。1953年,他整理西藏外文文献,编有《关于青、康、藏主要西文文献介绍》(195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还编著了青藏高原自然地理资料,分地质、地形、气候、植物、动物等分册(195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


2、 李海晨(1909—1999) 

李海晨,字玉林,1909年7月14日生于江苏江阴。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早年就读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附属中学和江阴南菁中学,1928年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地理学系,193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留系任助教。此后,曾任钟山书局编辑、资源委员会助理研究员、浙江大学史地系助教等职。1937年去德国柏林大学地理研究所深造,师从著名地理学家Norbea Krebs,修习自然地理学,1939年学成,途经伦敦回国。1940年3月任教于重庆北碚复旦大学,同年8月,回母校(时在重庆沙坪坝)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任教授,1946年随校复员到南京。1999年12月2日辞世,享年九十一岁。


3、周廷儒(1909—1989)

周廷儒,地貌学家,自然地理学家,古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系主任,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地理学报》副主编等职。30年代初,曾到大理及鸡足山进行野外工作。还参加嘉陵江考察队;参加中央研究院西北史地考察团;参加华南地貌考察。他与施雅风、陈述彭撰写的《中国地形区划草案》首次提出中国地形三大区划分的思想。在中苏合作新疆综合考察工作中任中方地貌组组长,与人合作编写了《新疆地貌》一书。重建了第三纪和第四纪的自然地带和自然区。


4、周立三(1910—1998)

周立三,浙江杭州人,经济地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3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1949年后主要从事农业地理方面研究。50年代率领新疆综合考察队对全疆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合理生产布局,进行了长达5年的深入考察,提供了系列专著和建议,卓有建树。周立三作为中国农业区划理论与实践的开拓人之一,对推动全国各省、市、县大规模农业资源调查与农业区划研究,为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5、李旭旦(1911—1985)  

李旭旦,江苏江阴人。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1939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理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央大学教授、地理系主任。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地理系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专于人文地理学,提出用综合方法划分地理区域的观点,晚年大力提倡复兴区域地理和人文地理研究。撰有论文《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

 

6、侯仁之  (1911—2013)

侯仁之,中国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2年任教于北大地质地理系,曾兼任地质地理系系主任和北大副教务长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曾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被英国利物浦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称号。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同年为表彰侯仁之在历史地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美国地理学会授予他“乔治·戴维森勋章”,侯仁之成为全世界获此殊荣的第6位著名科学家。1950年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第一次在中国从理论上阐明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的区别及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和任务,率先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1952年,侯仁之在北京大学正式开设中国第一个“历史地理学”专业。 主编有《北京历史地图集》,出版有《侯仁之文集》。


7、谭其骧(1911-1992)

谭其骧,字季龙,浙江嘉善人,中国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中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获燕京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谭其骧长期从事中国史和中国历史地理的教学和研究,他对中国历代疆域、政区、民族迁移和文化区域做了大量研究,对黄河、长江水系、湖泊、海岸变迁均有精辟见解,建树颇多。主要著作有《长水集》《长水集续编》等。


8、李春芬  (1912—1996)

李春芬,江苏兴化白驹镇人,我国近代区域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研究涉及自然地理、自然区划、理论地理、城市地理、农业地理、区域地理等学科领域,其中以世界区域地理的成果最为卓著。

1933年考入中央大学外语系,次年转入地理系。1937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40年转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生院受教于地理学家泰勒(G.Taylor)教授。1943年获加拿大第一个地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赴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44年进美国内政部地名局工作。 

1952年转入华东师范大学,出任地理系首任系主任,并在担任该系主任26年的时间里,将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建成了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地理系科。


9、黄秉维(1913—2000)

黄秉维,广东惠阳人。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地理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和带头人。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科院地学部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美国地理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名誉通讯会员、国际山地学会顾问。获得1996年国际地理联合会特别荣誉奖、1997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黄秉维长期从事地貌和自然区划的研究,开拓了热量和水分平衡、化学地理和生物地理群落等自然地理3个方向;先后组织了水土保持、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热量与水分平衡的大规模研究,倡议开展陆地地球系统科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新方向。


10、任美锷(1913—2008)

任美锷,地貌学家、海洋地质学家,自然地理学与海岸科学家,南京大学教授,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193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任美锷长期从事自然地理学与海岸科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撰写的中国自然地理著作已被译成英、西班牙和日文出版发行,海岸科学方面,主持了江苏省海岸带调查。总结陆相油田的储油规律,应用浊流沉积理论提出“沉积圈闭”的观点,为油田开发带来新的希望。


11、吴传钧 ( 1918—2009)

吴传钧,江苏苏州人,人文地理与经济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地理学的综合研究,是中国现代经济地理学与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带头人。提出经济地理学是具有自然-技术-经济三结合特点的边缘科学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发展过程、机理和结构特征、发展趋向和优化调控,这些学术见解推进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吴传钧主持全国1∶100万土地利用图编制和研究的国家重点课题,编制的《中国1∶100万土地利用图》,是世界上第一本全国规模的小比例尺土地利用图集。吴传钧在该图集中创造性地设计了用底色、线条、符号、注记来表现3个层次66个类型的方法,图面直观地反映了中国土地利用的地域差异和分布规律,超过了美、英、日、苏等国土地利用分类和制图水平,在设计水平、分类系统、图幅载量等各个方面均位居国际领先地位,成为中国制定农业发展规划,进行国力综合研究的科学依据。同时,在吴传钧领导下制定的《1∶100万土地利用制图规范》成为编制土地利用图以及开展全国性土地利用研究的指南。


12、施雅风(1919—2011)

施雅风,地理学家、冰川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冰川学的奠基人,中国冻土学和泥石流研究的开创者,被誉为中国现代冰川之父。施雅风一生致力于冰川学和地理学研究,领导和促进开展冻土学与泥石流的研究,在发展中国地貌学、干旱区水文学、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第四纪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施雅风领导的科研团队,历时24年,在大量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编纂完成了《中国冰川目录》;在此基础上,他组织编写了《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这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里程碑,并提出中国东部中低山地面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意见。


13、陈述彭 (1920—2008)

陈述彭,江西萍乡人,地理学家、地图学家、遥感地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遥感应用和地理信息系统科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地球信息科学的倡导者。创建了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编制有《中国地形鸟瞰图集》,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图集》的组织领导工作,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总设计书,并主持和编制,为中国大型地图集的研制做出了开创性贡献。长期从事地理制图、航空像片综合制图和地图编制自动化的实验研究。开拓了中国遥感应用新领域,倡导并组织了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发展地球信息科学、推动“数字地球”战略研究,探索“地学信息图谱”的新概念和新方法。


14、陈吉余(1921-2017)

陈吉余,河口海岸学家。江苏省灌云县人。1947年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研究生)。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主要从事与水利交通等工程建设有关的地学研究工作。

四、后记

1848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为中国地理学的现代化打开了一扇窗户。一大批近现代地理学者走出国门,学习西方地理科学知识,回到祖国,奋斗在教学、科研、工程等各领域,为中国地理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

谨以此文献给为中国地理学奋斗的近现代地理学家们。

参照资料:

1、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郑度 杨勤业

2、中国著名地理学家素描

3、盘点中国当代成就最高的九位地理学家

作者简介:

朱华华,江苏灌南人,理学硕士,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先后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中国电信连云港分公司行业经理,高级工程师。

以上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坐标网(geomapcn)

图文编辑:石笑阳

责任编辑:郝娜

审核:任宇飞、王波涛

猜你喜欢

地学人物 | 李德仁院士:顺时做“帽子”逆时做“垫子”

地学快讯 | 第五届人文地理学青年学者逸仙论坛在河南开封成功举办

干货分享 | 中国一点都不能少!一文教你鉴别“问题地图”

趣味地理 | 我们找到了好看的中国城市纪录片

地学资讯 |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人文地理学博士后招聘启事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小可爱们,点个【在看】再走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