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目录 |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9年第三期
本期目录
1 |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Cropland at the Global Level from 1992 to 2015 1992–2015全球耕地时空变化 谈明洪, 李圆圆 | |
2 | A Functional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Production and Living Spaces in the Taihang Mountains 太行山区“三生空间”的功能分类与空间分布 耿守保, 朱婉芮, 石培礼 | |
3 | Farmer-based Rice Cropping Systems in the Poyang Lake Region, China: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基于农户调查的鄱阳湖区水稻熟制特征及政策建议 Khampheng, 李 鹏, 肖池伟 等 | |
4 | Temporal Variation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Cultivated Land Use Intens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1980 to 2015 | |
1980–2015年山东省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序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李子君, 于元赫, 姜爱霞 | ||
5 | The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ans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and Economic Growth in Jilin Province | |
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脱钩关系研究 刘宝涛 | ||
6 |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Eco-asset Patterns and the Factors Driving Change in the Wanjiang Demonstration Area 皖江示范区生态资产格局时空变化与驱动因素 曹玉红, 陈 晨, 刘崇刚 等 | |
7 | Optimal Hybrid Power System Using Renewables for a Household in the UK | |
多种可再生能源在英国家庭的应用优化控制研究 缪春琼, 滕开良, 高 亚 等 | ||
8 | Interdependent Dynamics of LAI-ET across Roofing Landscapes: the Mongolian and Tibetan Plateaus | |
基于不同景观的LAI-ET时空协同效应研究—以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为例 田 莉 | ||
9 | Comparison of Soil Moisture in Different Soil Layers between Three Typical Forest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Lijiang River Basin, Southern China 华南地区漓江上游3种典型森林不同层次土壤湿度比较研究 李海防, 刘庆华, 李士美 | |
10 | Self-thinning Rules at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s— Based on a Permanent Density Trial in Southern China 基于长期密度试验的杉木人工林自然稀疏线研究 段爱国, 付立华, 张建国 | |
11 |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Application of the Homestay Agglomeration Location Selection 民宿集聚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 龙 飞, 刘家明, 虞 虎 | |
12 | Analysis of Multiple Tourist Agents’ Symbiotic Relationship on the View of Tourist Enterprises Based on a Grey Correlation Model: A Case Study of Qinghai Lake, China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旅游多主体共生关系研究—以青海湖为例 向 程, 唐仲霞, 刘梦琳 |
文章速览
1 1992–2015全球耕地时空变化
谈明洪 ,李圆圆
摘 要:人口和人均食物需求的增加对全球耕地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利用欧空局提供的精度为 300m 的最新土地覆被产品,文章分析了 1992~2015 年全球耕地的时空变化趋势和耕地转化特征。结果显示:1)在1992~2004年间全球耕地面积增长迅速, 而在 2004~2012 年间耕地增长缓慢,2012 年后耕地有缓慢减少的趋势; 2)在洲尺度上,非洲耕地有一直增长的态势,而其他洲耕地都经历了耕地转型,有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在收入较高的国家,耕地多有下降的趋势; 3)全球耕地增长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亚马逊林地、欧亚大草原和撒哈拉沙漠边缘。全球耕地减少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由于迅速的城市化,亚洲耕地扩张侵占了大量农田。
2015年全球耕地分布(绿色)
2 太行山区“三生空间”的功能分类与空间分布
耿守保,朱婉芮,石培礼
摘 要:为促进人类、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科学界定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是关键。太行山区作为华北平原和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障,存在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不合理和人地关系紧张等问题,但其“三生空间” 的研究至今仍是空白。因此,本研究以太行山作为研究区,基于多源数据,构建了“三生空间”的功能分类体系,并绘制了生态、 生产和生活空间的分布图。结果表明,太行山区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的面积分别为 7.84 万 km2、5.19 万 km2和 0.66 万 km2,各占全区总面积的 57.28%、37.87%和 4.85%。其中,生态空间占主导,以林草地为主,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承载调节和 维持生态安全的功能;生产空间以耕地为主,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平原丘陵和地势低缓的山间盆地,维系域内及域外的生计;生活空间比重最小,多数集中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地区,保障人类居住。
太行山生态空间格局
3 基于农户调查的鄱阳湖区水稻熟制特征及政策建议
Khampheng ,李 鹏,肖池伟,沈 镭 ,钟 帅
摘 要:对农户水稻熟制决策行为差异及其空间特征的研究是理解水稻熟制动态变化、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关键和提出应 对策略的前提。利用野外调研与室内统计分析等方法,以鄱阳湖区为研究区,对研究区 402 例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湖区水稻种植呈现南北差异,东南部(进贤县等)双季稻种植处于绝对优势,而西北部(德安县等)以单季 稻为主;2)不同县域的水稻熟制选择差异较大,以双季稻农户为主,占受访农户的63.57%,然而复种指数仍然偏低,仅 1.55,且有近三成的农户发生了水稻熟制变更。基于以上研究结果,通过种在哪、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等角度出发,鄱阳湖区应该从提高水稻生产比较效益、促进土地流转及适度规模经营和优化水稻种植环境等方面引导、规范农户水稻种植,提高区域水稻复种指数和粮食供给功能,务实农业供给侧改革,进而实现耕地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
鄱阳湖地区野外观测点分布图 (2014~2015)
文章转自: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
本文仅限行业学习交流之用,版权、著作权归原载平台及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he End-
文字、排版:常贵蒋
责任编辑:张梦翠
审核人:任宇飞 王波涛
猜你喜欢
会议手册 | 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会议指南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小可爱们,要记得点“在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