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快讯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
专栏导言
“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新型国际合作倡议。该倡议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新思维和新选择,成为沿线各国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2013年以来,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者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理差异巨大,既表现为海陆格局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表现在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产业布局、社会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另外,沿线各国之间有着复杂的空间联系,涉及经济、军事、政治、宗教、能源矿产、水资源等各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发展需求和利益诉求。这种差异性和空间联系影响着“一带一路”倡议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路径与模式。这蕴含着各种与地理相关的科学研究命题,亟需地理学及相关学科深入研究。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需要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科学认知,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条件寻求不同的建设方案和路径。自2013年9月以来,刘卫东研究员带领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一带一路”研究团队,联合有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力量,深入开展了“一带一路”研究,产出了大量科研成果。2015年,该团队在《地理科学进展》发表了“一带一路”专辑,产生了巨大影响。截至目前,专辑论文在中国知网的下载量近19万次,引用次数近1900次。之后,该团队在《地理科学进展》开设了“一带一路”研究专栏,围绕自然地理环境基础、生态环境系统、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贸易网络与投资模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自然灾害、贫困与可持续生计等科学命题,相继推出系列研究成果。本专栏将不断加大“一带一路”地理认知的研究深度与广度,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地理科学支撑。 ——刘卫东
上图:2018年在缅甸考察亚洲公路AH1公路
下图:2018年在德国考察中欧班列终点——杜伊斯堡港
上 图:2018年在缅甸考察莱比塘铜矿
下图左:2019年在哈萨克与KIMAP大学进行访问交流
下图右:2019年在肯尼亚乡村地区与当地农民座谈
专栏文章精彩呈现
01
“一带一路”生产网络及中国参与程度
郑智,刘卫东,宋周莺,叶尔肯·吾扎提,梁宜
摘要: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生产网络已经成为协调和组织全球生产活动最主要的组织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标志着包容性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也将更快速、深入地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中。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内部是否形成了较强的生产网络联系,中国在其中的参与程度又如何,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议题。论文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增加值分解以及网络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① 研究期内,“一带一路”区域内部生产网络联系强度不断提升;② 中国在“一带一路”生产网络价值流动中处于核心和首位地位,且首位优势不断增强;③ 中国获取增加值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东高西低、东南集聚的空间特征,东南亚是中国获取增加值的最主要来源地;④ 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终品中获取增加值效率较低,面临着“低端锁定”的困境,价值捕获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因此,中国应加大空间整合力度,最大化与“一带一路”区域的生产合作,同时进行由增量到提质的发展方式转型,提升增加值获取效率,为中国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全球生产网络;投入产出分析;价值流动;网络分析;格局演变;“一带一路”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生产网络
捕获增加值来源(a)及变化(b)
02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国际航空网络的
空间格局及演变
杜方叶 ,王姣娥,谢家昊 ,杜德林
摘要:2013 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将设施联通作为合作战略重点之一,航空网络作为设施联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提升到新的高度。为评“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中国国际航空网络的影响,论文选取了2013 年和2018年数据,从国际航线、国际航班以及通航城市3 个方面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国际航空网络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 整体上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国际航空网络的空间格局,仍以东亚、东南亚、美国以及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为主,5 a 来其变化主要集中在进一步加深与已有城市的联系;② 从沿线国家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增加了与中国直接通航的沿线国家数量,并提升了沿线国家在中国国际航空网络中的地位;③ 越来越多的境内城市参与到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且航线和航班在北京、上海、广州的聚集程度下降,而其他城市的航线和航班占比逐渐增加。
关键词:国际航空网络;一带一路;国际航线;国际航班;演变
通航城市的区域分布
03
中国海外港口投资格局的
空间演化及其机理
陈沛然,王成金,刘卫东
摘要:伴随着2000 年“走出去”写入国家战略和2013 年“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中国正在不断加快海外港口投资的步伐。论文构建了中国企业海外港口投资案例的数据库,分析了1978 年至今中国海外港口投资格局在全球范围的空间演化过程,并从地域结构、参与主体、股权变化等多个方面阐明了中国企业进入海外港口的特征与路径,总结了企业进入海外港口的主要模式,进一步探索了进入模式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基于为什么“走出去”、为什么在这里布局、为什么选择这种模式3 个递进的过程探讨了中国海外港口投资的发展机理。研究表明:中国海外港口投资的空间格局经历了零星分布、就近布局、全球扩散、局部集聚和总体稳定5 个发展阶段,总体上集中布局于西北欧和地中海航区,投资主体包括大型航运企业、码头运营商和基建企业,海外港口投资的目标从参股转为控股。海外港口进入模式包括基础设施项目承建、港口经营权转让、港口股权收购和码头管理输出4 种,进入模式具有交错演化的特点。中国企业进入海外港口的内在动因可以总结为国家经济发展环境、重大对外开放战略、全球航运格局和地理替代性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
关键词:海外港口投资;空间格局演化;股权变化;进入模式;中国
中资海外港口的国别(a)和航区(b)分布
04
高速铁路情景下的俄罗斯远东铁路可达性及其空间效应研究
初楠臣,张平宇,李鹤
摘要:以俄罗斯远东联邦区的布拉戈维申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布符)沿边铁路为研究对象,在高速铁路情景下,利用可达性指标测度高铁运行前(普铁)后(高铁)沿线节点的可达性动态变化,探讨该线路升级提速后对沿线各个节点的贡献作用与空间效应。研究表明:未来布符高铁的建设运营使其沿线可达性得到大幅提升,时空收敛获益多,8 h 交流圈覆盖全线,可达性最优要素由末端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向线路中间城市(哈巴罗夫斯克)自南向北、继而向首端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自东向西扩散,呈布符铁路首末可达性改善幅度大、部分中间线路可达性改善稍弱的空间特征。可达性的变化加速远东的西南沿边地区空间格局的演变与重塑,布符沿边高铁集散场的空间延拓、袭夺态势加;铁路轴带的空间极化加深,呈现新“核心—边缘”格局;跨城流动性突显,加速空间对接与同城空间发展模式。
关键词:可达性;布拉戈维申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铁路;空间格局;俄罗斯远东联邦区
布符沿边铁路的“核心—边缘”格局
05
“一带一路”技术贸易格局演化研究
段德忠,谌颖,杜德斌
摘要:论文利用2001—2015 年国家(地区)间的知识产权贸易额,通过构建全球和“一带一路”技术贸易网络,从技术供给和技术销售层面刻画了“一带一路”技术贸易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研究发现:① 在“一带一路”内部技术贸易网络中,内部技术进口格局由独联体、中东欧地区主导向东亚地区主导转变,内部技术出口格局由西亚地区“一极主导”向东盟-西亚-东亚“三极主导”格局转变,“一带一路”在内部国家(地区)技术供给链中的地位非常低下,大量的技术需要从外部进口,但“一带一路”作为技术销售市场在内部国家(地区)技术销售链中的地位显著提升;② “一带一路”外部技术贸易网络中,外部技术进口格局由东盟向东亚更替,而外部技术出口格局始终由以新加坡为核心的东盟地区主导,“一带一路”在国际技术销售市场中的地位显著提升,但其在国际技术供给链中的地位十分低下;③ 从技术贸易类型上看,内流型国家(地区)占主导,大部分“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依赖内部技术贸易来实现技术互补,而高技术贸易额国家(地区)大多都为“两头在外”型,“一带一路”区域技术贸易网络尚未形成。
关键词:一带一路;技术贸易网络;技术进口;技术出口;技术贸易类型
2001—2015年分时段“一带一路”内部技术出口格局
06
“一带一路”若干区域社会发展态势大数据分析
马明清,袁武,葛全胜,袁文,
杨林生,李汉青,李萌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际政策,及时掌握沿线国家的社会发展态势,对确保该倡议的稳步推进与顺利实施至关重要。为此,论文将GDELT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获取了“一带一路”沿线25 个国家近5 a 的英文新闻全文数据,引入主题模型,结合无监督方法(LDA)与监督方法(Labeled LDA)挖掘新闻数据中蕴含的主题,构建社会稳定度模型,分析各国社会发展态势。研究发现:① 沿线国家社会发展态势不均衡,可划分为4 类,即稳定型,如阿曼、越南等;较稳定型,如乌兹别克斯坦、伊朗等;较高风险型,如科威特、约旦、巴基斯坦、缅甸;高风险型,如叙利亚、阿富汗等。② 通过新闻主题时空挖掘,可有效发现热点区域,例如论文发现安集延对中亚地区社会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③ 利用监督主题模型,能够发现乌兹别克斯坦经济产业结构,识别出重大社会事件,发现其社会安全风险及变化趋势。采用论文方法可有效挖掘新闻事件时空变化规律,发现各国潜在风险,支撑对沿线国家社会发展态势的实时动态监控,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一带一路;时空数据挖掘;主题模型;社会发展态势;社会稳定度;大数据
乌兹别克斯坦2013—2017 年新闻数据词云图
资料来源: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
文字、排版:张小路
责任编辑:常贵蒋
审核:任宇飞、王波涛
猜你喜欢
2、会议通知 | 第十九届全国红层与丹霞地貌学术讨论会(二号通知)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都是成年人了,要懂得夸地小联“好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