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目录 |《世界地理研究》2019年28卷4期目录
本期推出“中美科技竞争与合作”、“世界政治与经济”、“城市与区域”、“产业与布局”、“文化与社会“5个栏目,共21篇论文,让我们先睹为快!
中美科技竞争与合作
中美科技竞争力比较研究
——杜德斌, 段德忠, 夏启繁
中美城际科技创新合作网络的空间演化
——许佳琪, 梁滨, 刘承良, 杜德斌
中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段德忠, 杜德斌, 张 杨
中美科技竞争力比较研究
杜德斌, 段德忠, 夏启繁
摘 要:在界定国家科技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从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科技财力资源竞争力、 科学研究竞争力、技术创新竞争力和科技国际化竞争力五个方面建构了国家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而详细对比了中美两国在科技发展上的差异。研究发现,无论是整体竞争力还是科技投入、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科技国际化等单项竞争力,中国都与美国都存在不小差距,中国科技竞争力虽然加速提升,但仍显著落后于美国,中国科技发展任重道远。基于中美两国科技竞争力的现状对比及趋势研判,本文认为:中国进一步提升科技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既需要对标先进、参照一流,进一步深化开放式创新,充分学习和借鉴美国等科技强国的成功经验,更需要立足自身、正视短板,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发展速度和创新质量有机统一、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相互促进,着力推动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创新战略,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集聚高端科创人才,以实现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持续稳步增强。
世界政治与经济
中非农产品贸易强度及其国际地位演变分析
——栾一博, 曹桂英, 史培军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东盟研究的智力支持
——高璇雨, 孟 玉, 贾丹丹, 等
中国对金砖国家直接投资效益与投资环境时空耦合分析
—— 黎玲君, 陈 瑛, 周 进
基于影视作品的情感地缘政治研究
——程国宇, 安 宁, 林铭亮
中非农产品贸易强度及其国际地位演变分析
栾一博, 曹桂英, 史培军
摘 要:近年来中国和非洲农业合作日渐频繁,中非农产品贸易也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非农产品贸易在全球中的横向对比、中国与非洲各国之间的横向对比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为掌握在全球背景下中非农产品贸易关系及强度的历史状况,利用FAOSTAT中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对中非农产品贸易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农产品贸易展开横向对比,并对中国与非洲各国之间贸易强度的历史变化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尽管非洲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不断上升,但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持续徘徊在低位,并无显著变化;2)中非之间的贸易关系在1986-2013年间的变化并不突出,欧美仍是其主要的贸易伙伴;3)大多数非洲国家对华年次贸易频率低且贸易量小;4)南非、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马里、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马达加斯加、毛里塔尼亚和尼日尔等国不仅拥有较多农用地资源,且具有较好的对华农业贸易的历史基础。
城市与区域
伦敦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及其对上海的启示
——楚天骄
基于WoS和Citespace的应急避难场所知识图谱和进展分析
——唐 波, 邱锦安
污染型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变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 燕, 赵海霞
西部欠发达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演变
——陈 浩, 权东计, 赵新正,等
再生性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异质性
——郑紫颜, 仇方道, 王立韬
伦敦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及其对上海的启示
楚天骄
摘 要:运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超大型城市管理的新路子,是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世界领先的智慧城市建设实践者,伦敦在凸显以人和企业为核心、充分利用城市数据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高地、融合数字基础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本文从上述四个方面考察伦敦的具体做法,总结其成功经验,并结合上海的现状,提出了以数据为核心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建议。
产业与布局
2000—2015年中国大陆人才的空间聚集及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张 波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中国高学历人才时空分异研究
——王若宇, 薛德升, 刘 晔,等
中国旅游投资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苏建军, 朱海艳
东亚制造业生产网络的变化特征研究
——梁经伟, 文淑惠, 李 彦
交易型展览创新功能的理论研究动向
——贾岷江, 甘 霞, 练红宇
2000—2015年中国大陆人才的空间聚集及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张波
摘 要: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市数据,以人才密度为核心指标,运用计量地理学方法,对2000—2015年期间中国人才的空间聚集特征及时空演变格局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有:1)中国各省市人才分布表现出非随机性和空间非均衡性,人才主要聚集在京、沪、津等省市,呈现一横两带 “Π”型的空间格局,北方人才密度高于南方且逐渐向南偏移,中部出现“塌陷现象”;2)从局部聚集特征来看,高—高型人才集聚地区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低—低型则集中在西南地区;3)人才集聚“冷点地区”位于西南地区,且出现逐渐扩大趋势。对此,建议中央政府加强鼓励和引导人才向相对落后地区特别是向人才薄弱地区转移,同时这些地区要主动对接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 转移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吸引优秀人才聚集,实现各地区均衡协调发展。
文化与社会
离散旅游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
——徐晓晟, 刘培学, 张建新, 等
基于视觉方法的历史街区“微改造”空间感知研究
——何慧妍, 王 敏
基于扎根理论与文本分析的海洋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
——蔡礼彬, 罗 威
厦门城市自助游网络结构及机制研究
——李蕊蕊, 赵 伟, 陈思雯
离散旅游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
徐晓晟, 刘培学, 张建新, 丁蕾, 马莉
摘 要:离散旅游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回家”的形式,而随着交通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旅游活动变得愈发便捷,也愈发国际化,这些背井离乡、散居他国的群体回到故乡的旅游体验更为复杂和多样化。这个趋势使得离散研究开始在地理学和旅游学的领域迅速发展,离散群体的旅游行为成为学术界一个新的焦点,也同样逐渐得到旅游市场的重视。文章在对近20年的相关文献和已有实证研究基础上,从离散研究范式的演变入手,梳理了离散旅游的研究进展并归纳其研究视角:地方依恋为内在心理驱动,跨国主义为外在地理特征。结合其他学者研究,从离散旅游活动的空间性和旅游活动的参与者角度对离散旅游进行了界定与分类。重点分析了离散旅游的时空特征、离散群体的旅游体验以及这一细分市场对祖国旅游市场的影响。最后将离散旅游的概念引入中国,指出现有华侨旅游研究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构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研究框架,阐明我国发展华人华侨离散旅游研究的意义和重点。
文字、排版:罗冬梅
责任编辑:郝 娜
审核:任宇飞、王波涛
猜你喜欢
1、会议通知 | 2019 年江苏省研究生 地理大数据理论与方法学术创新论坛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都看到这里了,点个“在看”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