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货分享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美丽中国

地理科学进展 全国地研联 2021-09-20


专栏导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949年以来,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等显著成效。同时,受城市偏向、工业偏向的发展导向影响,乡村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向城市不对称流动,乡村发展面临生产要素非农化、人口空心化、环境退化等诸多问题。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阶段,亟需创新体制机制,通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根本性问题,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推进乡村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


鉴于此,《地理科学进展》编辑部邀请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文琦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陈秧分研究员作为特约编辑,组织了2019年第9期的“乡村振兴”专辑,重点围绕乡村振兴主体与发展、类型与功能、规划与重构、路径与模式4个方面开展系列研究,以期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重视,并展开广泛讨论,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本期专辑传承乡村地理学前辈的优良传统,重点围绕乡村振兴主体与发展、类型与功能、规划与重构、路径与模式4个方面开展系列研究,分析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从产业兴旺、村庄类型划分、乡村地域功能、土地利用、农村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第一部分乡村振兴主体与发展,回顾了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5大振兴主题演化过程,探讨了贫困山区农户人力资本、劳动力转移与乡村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了微观尺度下新型职业农民对大棚化设施农业转型的影响,探究了典型村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于区域乡村转型发展的启示。


第二部分主要从乡村振兴类型与功能展开,以县域为研究单元,揭示了2000—2015年中国县域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空间分异特征,识别了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功能农业的发展过程和农业功能时空差异的理论基础,对农业多功能的地域类型及优化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农业生产转型的类型划分,系统诊断不同农业生产转型类型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方案。村庄类型划分方面主要探讨了影响村庄分布、演进与发展潜力的主要因素,按照“自然因素→振兴潜力→发展现状→资源基础”的逻辑思路逐级识别乡村主导类型。


第三部分乡村振兴规划与重构,构建了主体规划系统、制度保障系统、技术支持系统、多规协调系统和参与反馈系统的“五位一体”乡村振兴规划系统体系。从生产、生活与生态功能方面评价城市边缘区多功能时空变化,结合图斑尺度“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研判乡村多功能“三生”空间适宜性。以村域为单元,从乡村聚落、土地、人口、经济和人居环境5个维度综合评价了乡村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及规模等级结构,并探讨了乡村土地利用的效率。


第四部分乡村振兴路径与模式,剖析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功能体系演变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基于多功能视角剖析贫困村域乡村发展的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从景观基因修补和文化基因修复的视角出发,探讨了自组织和他组织模式下乡村人居环境演变路径和空间特征,从大都市郊区乡村发展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模式,探讨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专栏文章精彩呈现

主题一

乡村振兴主体与发展

01

1949—2019年中国乡村振兴主题演化过程与研究展望

文    琦,郑殿元,施琳娜

论文系统回顾了乡村发展的历程,将1949年以来中国乡村发展分为:人民公社为主体的城乡二元结构阶段、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城市反哺农村的城乡统筹发展阶段、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阶段4个发展时段。从时间序列深入刻画了乡村振兴的主体分化、产业演变、环境整治、文化重构、乡村治理5个振兴主题及乡村规划的演化过程与研究趋势。最后,着眼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与研究热点,从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提质增效研究、乡村“三生”空间融合发展研究、乡村跨区域协作与联动研究5个方面对乡村振兴未来研究趋势展开了讨论。

乡村振兴主题

02

贫困山区农户人力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何仁伟,方    方,刘运伟

 人力资本是山区农户生计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不同,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教育文化、健康状况对非农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正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健康状况对河谷区农户生计选择影响不显著;非农技能培训对非农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农业技能培训对非农生计策略选择具有负向影响,且高山区<二半山区<河谷区,但其对高山区农户生计选择并不显著;青壮年劳动力倾向于选择非农生计,务农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高山区表现最为突出,二半山区次之,河谷区较不明显。

样本村落分布

主题二

乡村振兴主体与发展

03

中国县域乡村地域多功能格局及影响因素识别

   杨    忍,罗秀丽,陈燕纯

论文揭示了中国县域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空间分异特征,定量识别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① 中国乡村地域多功能在空间上呈现出平原、东部沿海等地区高值集聚,高原、山地等地区低值集聚,各县域乡村地域多功能整体呈现出逐渐提升态势;② 经济发展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对乡村地域多功能的贡献率逐渐增大,农业生产功能和生态保育功能对乡村地域多功能的贡献率逐渐减小;③ 2000—2015年,中国大陆范围内县域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自相关范围和强度总体呈现减小的趋势,随机性因子成为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力;④ 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是影响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各影响因素之间的两两交互作用会增强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空间分异;社会环境因素对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的影响程度逐渐上升,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

2000-2015年中国乡村地域多功能指数分布

04

农业生产转型类型诊断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以黄淮海地区为例

戈大专,周    礼,龙花楼,乔伟峰,李裕瑞

论文以中国传统农区黄淮海地区为例,以农业生产转型的类型划分为突破口,系统诊断不同农业生产转型类型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方案。研究发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尺度分析法是分析农业生产转型阶段差异的有效手段;空间弹性视角下,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转型类型可以划分为传统农耕型、现代市场型和城郊休闲型3类;传统农耕型地区耕地利用转型与农业劳动力转型的失调、缺乏核心产业支撑及实际城镇化率较低是限制乡村有序转型的关键问题;现代市场型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状态和小农户的有效组织是当前亟需突破的难题;城郊休闲型地区完善农户的市场参与方式和降低资本风险是当前必须考虑的问题。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结合的农业生产转型类型解析概念模式

主题三

乡村振兴规划与重构

05

乡村振兴规划的性质及其体系构建探讨

王介勇,周墨竹,王祥峰

 论文基于地理学综合视角,深入分析乡村概念内涵与乡村发展的基本特征,总结乡村振兴规划的基本性质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构建了乡村振兴规划体系框架。结果表明:① 乡村包含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和地理空间多重属性,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功能,乡村振兴发展是乡村资源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人文耦合的综合过程;② 乡村系统具有要素分散性和发展自组织性、空间异质性和类型多样性、对区域和城市依赖性与产业发展受自然因素强限制的基本特征;③ 乡村振兴规划是对乡村空间要素资源配置的统筹协调过程;④ 当前中国乡村规划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缺少法律基础,规划技术理论发展较滞后,规划边界模糊、规划深度不够,规划实施保障机制不健全;⑤ 基于上述理论和问题分析,构建了包含主体规划系统、制度保障系统、技术支持系统、多规协调系统和参与反馈系统的“五位一体”乡村振兴规划体系

乡村振兴规划体系框架 

06

武汉市新城区乡村发展水平评价及规模等级结构研究

罗    静,蒋    亮,罗名海,田玲玲,陈国磊,田    野,吴益坤

论文以行政村为研究单元,从乡村聚落、土地、人口、经济和人居环境5个维度出发,构建乡村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和评价乡村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及规模等级结构。结果显示:① 武汉市新城区乡村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明显,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乡村发展水平高的行政村集中分布在黄陂区南部与东西湖区东部的交界处、汉南区东部和江夏区北部,发展水平一般及以下的行政村广泛分布。② 新城区乡村发展规模符合位序-规模法则,且高位次行政村发育不足,中低位序行政村广泛发育,乡村规模较为分散,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③ 新城区乡村聚落等级体系呈现出金字塔结构,并与按市场原则(K=3)分布的中心地理论模型相接近,中心地等级较低

武汉市新城区乡村发展规模等级金字塔

主题四

乡村振兴路径与模式

07

大都市乡村发展比较及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陈秧分,刘    玉,王国刚

 论文选取14个国家中心城市与潜在中心城市,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比较分析了2000年以来我国大都市的乡村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进而挖掘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含义。研究表明:南方都市的乡村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北方城市,高低不一的乡村发展水平意味着较高的城市发展阶段并不必然实现真正的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地方财政能力、农户生计分化、农业产业结构等因素高度相关,因此,乡村振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推进过程,需要立足自身发展基础制订科学的乡村振兴目标与振兴措施;也需要立足农业、跳出农业,一方面通过转移支付保障粮食主产区、传统农区的发展权益,另一方面“接二连三”拓展乡村产业增值空间;尤需打破城乡治理分割现状,在理念、规划、政策、法规等多个方面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各大都市分维度的乡村发展评价结果

08

“双修”视角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模式研究——以湖南省2个典型村为例

李伯华,郑始年,窦银娣,刘沛林,曾    灿

 论文以湖南岳阳张谷英村和通道皇都村为例,从景观基因修补和文化基因修复的视角,探讨自组织和他组织模式下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演变路径和空间特征。研究显示:① 自组织模式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机制较为灵活,实效性强,但短期稳定性差;他组织模式下的转型机制短期稳定性较强,但缺乏一定的实效性。② 自组织模式下的转型发展由内生力量自下而上推动,“双修”理念下沉发展较好,创新与适应能力强,但“双修”效果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整体性;他组织模式下的转型发展由外部力量自上而下推动,“双修”效果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秩序性,整体呈环状格局,但内生力量较弱,理念下沉较差,主动创新能力与适应能力低。③ 自组织模式下的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他组织模式下的发展逻辑与自组织相反。④ 自组织模式在传统村落未来发展中能够稳固延续;他组织模式下,虽短期内可以延续,但随着内外主体的强弱转化,最终将被自组织模式取代。

传统村落“双修”内涵示意图


资料来源: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

文字、排版:张小路

责任编辑:常贵蒋

审核:任宇飞、王波涛

猜你喜欢

1、会议通知 | 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2019年学术年会

2、佳文欣赏 | 数据挖掘: 青藏高原的人类足迹

3、期刊目录 | 《地理学报》第74卷第9期

4、读研生活 | 导师催论文的操作指南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都是成年人了,要懂得夸地小联“好看”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