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佳文赏析 | 人均GDP增长,预期寿命就会变长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经济地理杂志 Author 龚胜生 陈云





建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预期寿命也不断提升。据统计数据,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人均GDP仅为142元,预期寿命为40.30岁;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人均GDP已迅速提高至43852元,预期寿命也提升至74.83岁;2018年二者则分别为64644元、77.00岁(图1)。

图1 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与人均GDP的时间变化









从1953至2018年的65年间,人均GDP增幅高达45423.94%,预期寿命增幅达到91.07%。经济发展对预期寿命是否有影响?其影响具体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索,相关成果《1990—2010年中国人口预期寿命与人均GDP的相关关系及其变化特征》已经刊发在《经济地理》2020年第2期上。

(原文请到中国知网下载阅读)









一个区域人口寿命水平的高低,既受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也受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以1990—2010年为研究时段,利用1990年、2000年、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和人均GDP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地理加权分析,从市域、县域两个尺度对我国人均GDP与预期寿命的时空关系进行分析,我们的发现如下:

(1)人均GDP与预期寿命呈中度显著正相关,人均GDP对预期寿命有较强的即年影响和滞后影响,但滞后影响要强于即年影响(图2)。

图2 人均GDP 与预期寿命相关系数比较图









(2)人均GDP提高对预期寿命增长具有边际效应,临界点大致是人均GDP在3000~5000元之间(1990年可比价格),在此区间之前,人均GDP的提高对预期寿命的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区间之后,虽然仍为正向影响,但影响强度明显降低(图3)。

图3 人均GDP 与预期寿命集合的函数曲线拟合









(3)人均GDP对预期寿命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总体而言,人均GDP对预期寿命的影响强度是西高东低,即东部地区人均GDP对预期寿命的敏感性要弱于西部地区(图4)。

图4 人均GDP 对预期寿命回归系数的空间分布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但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种种因素,经济发展的东西地带性差异客观存在,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高,而西部地区经济仍然相对较为落后,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研究发现,人均GDP对预期寿命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和边际效应,并存在空间分异,说明不同地区、不同阶段人均GDP对预期寿命的贡献率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在人均GDP较低的地区和较低的阶段,其对预期寿命的影响要相对显著一些。因此,今后,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应主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等途径来进一步提高预期寿命,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则应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努力提高生活水平,以迅速缩小与东部地区的预期寿命的差距。






作者信息





龚胜生 教授

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健康地理学、可持续发展。

陈云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地理与健康可持续发展。





转载自 经济地理杂志

经作者授权转载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公众号无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文标题:人均GDP增长,预期寿命就会变长吗?

-The end-


图文排版:张永红

责任编辑:王佳雯

审编:王波涛  王佳雯   

终审:顾伟男  田巍  梁龙武


猜你喜欢

1.招贤纳士 | 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20年高层次人才招聘

2.招纳贤士 | 中科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招聘启事

3.招纳贤士 | 中科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招聘启事

4.佳文赏析 | 中国省域碳排放的国内外转移研究:基于嵌套网络视角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我要睁大眼睛看看,是哪个小可爱也【在看】鸭~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