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佳文赏析 | 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协同效应及研究展望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EHS资讯 Author EHS资讯

EHS创刊于2015年3月,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与美国生态学会联合创建,中国生态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是一本开放获取具有国际化水准的生态学专业高级学术期刊。

01

导读


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适应与减缓是当今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措施,两者的协同对有效降低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有着积极的作用,不同领域和部门也对减缓和适应的协同性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工作。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Chunli Zhao、Yan Yan、Chenxing Wang、Mingfang Tang、Gang Wu、Ding Ding和Yang Song等,对协同效应的内涵与作用机制进行了辨析,梳理了当前协同效应评价的单一模型、综合分析模型、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及其各自的应用进展,并对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效应研究进行了展望。研究成果以“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for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 – from single to joint”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2018,4(4):85—94)上。


02

文章主要观点


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相辅相成的主要措施,以温室气体减排为主要选择的减缓行动有助于减小温室气体变化的速率与规模,以提高防御和恢复能力为目标的适应行动可以将气候变化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发挥减排与适应的协同效应M+A(Mitigation + Adaptation)实际上是一种双赢决策,这也将是未来低碳发展的主要模式。如何提升整体应对气候变化的效率,在具体制定减排和适应的政策措施上是否存在协同效应,以及如何评估协同效应的程度、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效应,是当前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图1)。


图1 减排与适应的协同-权衡效应内涵辨析


不仅在减缓措施与适应措施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在不同类型的适应措施之间,或减缓措施之间也都存在着协同效应。发掘具有协同效应的行动有利于低成本应对气候变化;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兼顾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双重目标,是气候脆弱性高、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地区或部门面临的急迫而现实的问题(图2)。


图2 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性(M+A)的关键内容


文章从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措施间的协同能力,完善协同效应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角度,提出落实M+A协同效应还需增强的几个方面:①加强减缓、适应等措施间相互关系与作用机理的研究;②建立并完善协同效应的监测评估体系;③提升区域/部门尺度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协同性;④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保障体系等。


03

研究展望


城市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脆弱区,未来影响与损失还将进一步扩大。城市地区的人口与经济高度聚集,已成为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承载体。当前我国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建设工作刚起步,还面临着城市区域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雾霾等各种气候变化相关问题。提升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并探究其与减缓措施之间的协同关系,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文章原文:

https://doi.org/10.1080/20964129.2018.1466632

 阅读原文扫描右侧二维码



转载自EHS资讯

经作者授权转载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公众号无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文标题: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协同效应及研究展望

图文排版:李倩

审编:李倩

终审:顾伟男  田巍  梁龙武



猜你喜欢




1.招贤纳士 | 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20年高层次人才招聘

2.JRE征稿∣土地利用与生态文明  特约主编:谢花林教授

3.地理数据 | 生态数据的在线获取

4.好书推荐 | 《黄河治理若干科学技术问题研究》

都看到这里了,点个【在看】再走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