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普 | 什么是磁器口
🔺专注研究8.24万平方公里的重庆大地
嘉陵东流处 渝州上风地
主编 | 李静 本期主笔 | 张海鹏 姜海涛
巍巍昆仑
东延横贯岷山、秦岭、泰岳后入黄海
一脉相承、分界南北
化山为土滋养华夏文明
构成中国大地的脊梁
(《史记》称秦岭“天下之大阻”,秦岭实为中国的“中央山脉”)
浩浩长江
东流串联11个省区市后入东海
一江之水、沟通海陆
日夜奔腾养育数亿子民
堪为华夏民族的动脉
连接这脊梁与动脉的
则是源自秦岭腹地、最终汇入长江的
南北天然“大运河”、秦巴文明大走廊
——嘉陵江
(嘉陵江北接秦岭,蜿蜒流过四川盆地,在重庆汇入长江)
🔻
而距古渝城三十里的北大门磁器口
正是两千里嘉陵江转向东流之处
也是其汇入长江前的最后一站
向为水路咽喉、商旅咸集之地
“白日里万人拱手
入夜后万盏明灯”
富庶繁华仅次渝城
故又有“小重庆”之称
(抗战时期,林森感慨磁器口之繁华,为其题字“小重庆”)
🔻
1
山形水势
磁器口地处歌乐山麓、嘉陵江畔
悠悠嘉陵水与苍苍中梁山在此相伴
(歌乐山为中梁山脉沙坪坝区段之一部分)
其后嘉陵水脉转而东去
中梁山脉也在歌乐山以南往东衍发
最终与长江水脉“三脉”齐聚朝天
此即重庆老城一带之山水大势
(磁器口及重庆大形势图 制图@蒋雪)
🔻
大山大水之下
又造化出磁器口这方小天地
中梁山脉与嘉陵水脉之间
金碧、马鞍、凤凰“三山品峙”
清水、凤凰“二水肘腋”
这里踞渝城上游
山水相依、层层辉映
可谓上风上水
A 山成水造,真清秀地
细观磁镇之所处
西依中梁苍翠来龙
东面嘉陵九曲朝水
处蔡家与渝中南北两大半岛之间
又正当重庆最大的江北半岛之顶部
(磁器口在重庆城区的山水形势)
🔻
扼“山东”“江西”间之孔道
(“山东”指中梁山东麓,“江西”指嘉陵江西岸)
自古为渝城北上、西去之水陆咽喉
商旅擦踵
兵家必争
(磁器口当水陆要冲,商贸繁荣,民国初年常有军阀驻兵。图为1922年天津《大公报》对川军刘湘、杨森两部混战的一则报道)
🔻
再观磁镇之山水
中梁山脉衍昆仑
在今沙坪坝段往东衍出二支脉
(中梁山东支两脉图 图@史地牛)
🔻
南支即为古渝城之脉
其分于山洞二郎关一带
过平顶山、鹅岭而至大梁子一线
左右襟带嘉陵、长江二水
鹰瞵鹗视雄巴渝
造就渝中母城两千年之格局
北支则为磁器口之脉
其分于歌乐山云顶峰
沿山体东麓陡降后起伏为马鞍山
左右襟带凤凰、清水二溪
端庄清秀甲渝州
始有磁器口千年之繁华
因此
磁器口与古渝城乃同根同源
远溯至秦巴、昆仑
近发于歌乐、中梁
最后又俱由两曲水合围成一半岛
只不过一个是大形势
一个是小造化
从这个意义上讲
磁器口在地理上天生也是一座“小重庆”
(磁器口龙隐山被一江两溪缠绕成一天然的半岛 制图@王亚楠)
🔻
B 歌乐有灵,山隐成镇
与重庆老城一样
磁器口依山建镇
也是一座典型的山城
发于歌乐山的金碧、马鞍、凤凰三脉
自北往南呈“品”字型沿江依次摆开
并各呈一线东衍入江
(磁器口三山两溪东入嘉陵)
🔻
居中的马鞍山由歌乐而下至此入江
形如蛟龙藏首
故又称龙隐山
磁器口也称龙隐
(磁器口在历史上有龙隐场、龙隐镇、龙隐乡等称。近世广传龙隐之名系因明建文帝曾流落于磁器口宝轮寺中避难而得名,然我国各地此类传闻甚多,故不足为信)
磁器口古镇
便建在这山环水绕之中
或漫步其中
无论是从江岸码头上到古镇的梯坎
还是随山势起伏转折的老街
抑或是依山沿江而建的吊脚楼
无时不在外露着它的山城气质
(古镇里的梯坎与依山而建、高低层次分明的建筑)
🔻
或登高揽胜
于凤凰、马鞍、金碧三山之顶
鸟瞰古镇
下为溪、中为街、上为山
见山见水见乡愁
好一幅小山城的立体画卷
(从金碧山向南鸟瞰马鞍山、凤凰山)
🔻
或出得古镇
从嘉陵彼岸的顺水寺远眺
江山之间
两溪三山中一片青瓦白墙
山水形胜尽在眼中
就似南山观母城、江北望渝中
又是一番忘不了的山城印象
(从顺水寺望出,远处歌乐山发来的三山矗立江岸)
🔻
C 嘉陵蜿蜒,水回为市
磁器口因水成市
更是一座地道的江城
源自中梁山的清水、凤凰二溪
流经古镇东入嘉陵
分凤凰、马鞍、金碧三山于四岸
真真一个缩小版的“两江四岸”
(位于凤凰溪上的金碧古桥 彭世良摄于2005年)
🔻
磁器口是水运时代嘉陵江繁华的
见证者和受益者
相对于身后的中梁山
更加近在咫尺的嘉陵江
对其影响也更历久弥远
两千里的嘉陵江九曲蜿蜒奔流至此
在凤凰山下受到九石缸河滩的阻隔
以及清水溪入江溪水对的持续顶托
于马鞍山下形成了一湾巨大的回水
使磁器口成为一处天然的深水良港
(磁器口码头的形成与形势)
🔻
加上紧靠渝城、扼水控陆的稀缺区位
磁器口的水陆枢纽地位最终形成
当年的磁器口
上可溯至陕西白水江口
沟通秦陇陕甘以远
下则仅三十里即连长江
东出三峡通江达海
南北土产杂货在此集散转运
为渝城上游第一大商贸中心
(水运时代磁器口在嘉陵江水道的黄金区位 手绘@张洵)
🔻
早在宋代
这里即有白崖市的记载
可见其时磁器口已成为区域重要的经济中心
(这里“市”不是一种行政单元,更偏向于“市场”之意。宋代市镇,主要是县以下区域的经济中心,小者称市,大者称镇)
这里有着往来的船只、如织的商旅
有着数量众多的纤夫、船工、挑夫
繁华绵延千年
(清代重庆老地图中的码头,磁器口码头的格局与此十分相像)
🔻
(民国时期的磁器口老照片上,嘉陵江边和清水溪、凤凰溪口密密麻麻停满了各种船只)
🔻
2
历史溯源
磁器口曾名白崖、龙隐
其有明确记载可追溯到北宋
此后历代其名称数次变化
一部磁器口名称的演变史
就是一部磁器口的千年发展史
A 千年白崖,西里首会
白崖
是目前已知的磁器口最古老的名字
明清及近代文献、舆图中对此多有记载
其最早出现在北宋蜀人吕陶所作的
《朝散郎费君墓志铭》中
(《铭》载“元丰三年正月某日,朝散郎费君以疾卒于渝州白崖舟中”,元丰为北宋神宗年号,渝州白崖即今磁器口)
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对白崖最早的记录
南宋时的《舆地纪胜》则记载更详
“白崖,在(重庆)府北三十里
有白崖山及白崖市、白崖寺
又有白崖神墓”
能载入这种全国性地理总志
足见其时白崖之重要
(《舆地纪胜》中关于白崖的记载)
🔻
至于为何叫白崖
今人多认为其得名于马鞍山山体的崖壁
远望一片白色故称白崖
但根据《舆地纪胜》中“白崖神墓”的记载
结合两宋时期四川地区广祀白崖神的传统
白崖一名应是得名于该处供奉有白崖神
(白崖神原型为五代梁时咸阳人陆弼,传其“谏君泽民”,后卒于川地,到北宋时成为当时蜀三大神之一,在四川乃至南方各省民间都多有供祀)
到了明代
在万历《重庆府志》中
又同时出现了“白崖乡”“白崖镇”
如“白崖乡有沙平、宝轮二里”
“镇凡十......西三十里白崖镇”
(乡是宋代县级以下的基层行政单位,鉴于明代乡已不再作为县以下一级行政单位,但人们仍习惯沿用某乡某里的称法,因此白崖乡极大可能是沿自宋元;明代的镇也与今天的镇完全不同,并不是一级行政单元,而是沿袭了宋代“市镇”制度,是仅次于县城的区域经济中心)
(在万历《重庆府志》舆图中,白崖是城西少有的几个地名之一)
🔻
明清两代
白崖一直是巴县境内为数不多的几个“镇”之一
并牢牢占据西城中心之地位
堪称“西里首会”
(明末巴县有72里,因明末战乱人口损失十之八九,到清初时一下子缩编为4里,即西城里、江北里、居义里、怀石里。其中西城里简称西里,大致是重庆中心城区两江以西沙坪坝、九龙坡、大渡口、北碚的广大区域,而白崖即为西里中心)
(清初顺治、康熙年间《重庆府境全图》中的白崖山)
🔻
著名的乾隆《巴县志》中也几次提到了白崖
“白崖镇,县西三十里,直(里)一甲
渡船三十三,通璧山、铜梁......”
铺递中有“西北路次冲......十里白崖”
(清代铺递主要负责县内的公文递送,一般十里一铺。)
塘汛中则有“西北路旱塘......三十里白岩镇”
“西北路水塘......三十里白岩,中营兵二名”
(清代塘汛的功能“游巡盘奸,缉匪差防”,即负责重要地方的治安。据水路而水塘,把旱路而旱塘)
在一地同时设置铺递和旱塘、水塘
再次说明清代白崖地位之重要
(清乾隆年间《四川全图》中的白岩塘)
🔻
B 三百年磁镇,渝州名邑
清代中期
在白崖一名仍广泛使用的同时
龙隐、磁器、磁器口三名近乎同时出现
(乾隆四十二年,重庆府衙在一条告示中,第一次以官方公文的形式明确提出磁器镇;而在两份俱是嘉庆五年的《巴县档案》卷宗中,则分别提到了“龙隐镇”和“磁器镇”)
并与白崖、白岩一起成为官、民共用之名
其中龙隐镇以龙隐山得名
磁器镇、磁器口则以瓷器贸易得名
(磁器口地区制瓷业始于清康熙年间,时有福建江氏三兄弟落户青草坡开窑制瓷,带动磁器口陶瓷业迅速发展,号称甲全县)
(青草坡磁窑遗址航拍)
🔻
(从青草坡方向鸟瞰磁器口)
🔻
(青草坡窑址附近遍布田间的碎瓷)
🔻
在乾隆年间的《巴县档案》中
有一幅珍贵的《重庆府图》
其中在今磁器口的位置
同时标注了两个地名
一个是“龙隐镇”
另一个依稀可辨就是“磁器口”
(《巴县档案》中的府图局部)
🔻
在重庆众多的地名当中
“口”多指口岸、码头
也是对河、溪入江处这类“口状”地貌的表达
如磁器口即运销瓷器之口岸
(古代“瓷”通“磁”,古渝城中也有磁器街)
同时也是清水溪、凤凰溪入江之口
(1940年老地图上磁器口及上游的另外几个“口”)
🔻
与龙隐、磁器相比
“磁器口”因为更符合重庆方言的习惯
易记易诵、便于传播
因此使用越来越广
到民国初年已成为主流
在建国后更是正式成为一级行政单元的专名
并一直沿用至今
(与磁器口相类似的是,龙隐镇也由清代的非行政性的市镇,到民国逐渐行政化,正式取代“里”,成为巴县以下一级行政单位,龙隐镇始成为真正的行政建制上的镇)
C 百年沙磁,中华脊梁
进入20世纪的磁器口
继续在交通、产业、商贸及政治、文化等领域
保持着“西里首会”的地位
并逐渐成为重庆城西近代工业的发源地
以1909年合川人张明金
在磁器口创办恒源丝厂为肇始
到1925年
磁器口已有华康、天福、谦吉祥、同孚等4家丝厂
缫丝机1700余台
工人近3000人
生丝产量占四川地区的一半
成为丝绸重镇
丝绸业也继制瓷业之后
成为磁器口又一重要产业
1934年
川省主席刘湘在磁器口上游筹建电力炼钢厂
并于1937年初实现发电、炼钢
到抗战前夕
磁器口初步建立起缫丝、冶炼、酿造、瓷器等
门类多样的工业体系
抗战开始后
随着东部大批工厂、机构和人员内迁到
磁器口、沙坪坝一带
这里成为抗战大后方的主要文化教育中心
社会各界以抗日救亡为目标
在这一地区蓬勃发展
社会运动、文化教育、科技传授
民生体育、城乡开发等各项事业
奠定了今天沙坪坝乃至重庆的工业、文教基础
(1948年《重庆市全图》中的第十四区,是今沙坪坝区的基础,抗战时沙磁文化区也主要位于这一带)
🔻
这一时期
在工业方面
通过有“东方敦刻尔克大撤退”之称的宜昌大撤退
大批工厂和工业设备转移到重庆
以磁器口为中心
沿嘉陵江北至双碑、井口
南至小龙坎、土湾、化龙桥的沿江区域
发展成为重庆最重要的工业区
到1945年
沙磁地区有工厂250余家
工人40000余人
占全区人口的1/4
形成机械、纺织、冶金、化工、医药等5大支柱产业
沙磁地区的工业发展延续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血脉
为抗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文教方面
这里聚集了重庆大学、中央大学
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国立中央工业职业学校
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国立女子职业学校
等一大批教育机构
驰名海内外的沙磁文化区
即由这些学校发起、参与而成立
(沙磁文化区其他的成员单位还包括豫丰纱厂、渝鑫钢铁厂、重庆电力炼钢厂、中央短波广播电台、川康平民商业银行、巴县汽车公司、龙隐实验乡乡公所等二十多个团体)
(胡庶华,沙磁文化区的首倡者,重庆大学第二任校长)
🔻
这里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科学家摇篮
从沙磁走出的优秀人才遍布世界
仅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和中央研究院院士的才俊就逾200人
其中23名“两弹一星元勋”
沙磁独占6人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
1943年到1945年即就读于
四川省立教育学院附属嘉陵实验小学
也就是现在的磁器口小学
这里也吸引了众多文艺名流尤其是著名画家
徐悲鸿就以金碧山“架高来”临江石壁为灵感
创作了著名的《巴人汲水图》
(左为“架高来”石壁,右为《巴人汲水图》)
🔻
工作和居住在凤凰山上
教育部美术教育委员会的
王临乙、常书鸿、秦宣夫、吕斯百等归国画家
也磁器口为背景创作了大量的画作
(1944年秦宣夫画作《磁器口》)
🔻
八年间
文化、教育、艺术、科技、实业等各领域名家巨擘
以及众多学校、机构
在沙磁地区齐聚一堂、交相辉映
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引人瞩目的
“沙磁文化现象”
3
再铸辉煌
抗战胜利之后
磁器口一带众多机构和人员离渝
加上建国以后公路、铁路的发展
使得磁器口的水运优势逐渐丧失
昔日繁华的古镇老街归于平静
直到2000年
以市政府审批通过《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规划与设计》为标志
磁器口开始启动实施保护性开发
迈入发展的新时代
今天的磁器口
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更是重庆古镇游、都市游、山水游的集大成者
更作为城市文化名片、旅游地标
享誉全国和世界
A 熙熙攘攘,烟火天街
在很多外地游客眼中
“小重庆”磁器口
几乎是来渝旅游的必选景点
近年来其节假日日均人流量超10万
年接待游客逾1300万人次
2019年中秋
磁器口在全国十大人气古镇中排名第三
仅次于南浔古镇和同里古镇
(人气古镇磁器口,天天如赶场,街上人挤人)
🔻
当年的磁器口水运繁华
码头千帆簇拥
镇内商贾云集
店铺鳞次栉比
远近乡里咸聚
极盛时有商号、货栈一千多家
一派繁华的烟火人间气象
(1940年代磁器口老地图)
🔻
今天的磁器口依旧繁华
古镇依然人来人往、店铺林立
只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成为新的主角
昔日乡人脚下的石板老街
已变成了游人们的漫步“天街”
(老街上川剧扮相的女孩)
🔻
琳琅满目的各色重庆特产
以及毛血旺、千张、麻花等
数不清的传统特色小吃
可以让人从街头买到巷尾
从白日吃到黑夜
尽情享受重庆的风情与美味
(毛血旺麻辣爽口,麻花香脆诱人)
🔻
B 乡愁萦绕,清雅古镇
与众多的人气网红景点不同
磁器口在重塑繁华的同时
依旧固守着传统与初心
在这里
吊脚楼、石板路、黄桷树、老茶馆......
以及大量的原住民得以保留
浓郁的乡愁和民风民俗得到延续
这里是世人了解老重庆的一扇窗户
这里是闹市中守护乡愁的一方净土
静静矗立于马鞍山上
肃穆庄严的古刹宝轮寺
(因所在的马鞍山又称龙隐山,故寺又称龙隐禅院。乾隆《巴县志》称寺建于北宋治平年间,嘉庆《四川通志》及嘉庆年间出土的《宝轮寺田界碑》上则载其建于北宋咸平年间。无论哪种观点,其建于北宋应无疑问,距今正好千年)
(宝轮寺,磁器口悠久宗教文化的代表)
🔻
既是历代高僧大能的清修之处
也留下了皇家、乡俗的传说故事
千百年来
它默默注视着嘉陵江上的潮起潮落
见证着渝州古城的风云翻涌
(磁器口确实是一个小一号的重庆,历代文人多有驻足、题咏,仅乾隆《巴县志》里就收录有多首有关白崖、宝轮寺的诗篇。下图中周开丰为巴县乡贤,王尔鉴为巴县知县、河南人)
🔻
2018年建成开放的后街公园
则在热闹的古镇背后马鞍山上
打造了一个文艺清新的世外桃源
重庆记忆博物馆、重庆磁场......
尽是细品巴渝风情的雅致处
(磁器口后街之“重庆磁场”)
🔻
磁器口是一个适合走路的地方
在这里
眼前的繁华喧闹是真
转角就会遇到的古朴宁静
也是真
(吊脚楼里的吉他手奏出乡音,冲走喧嚣与浮华)
🔻
(古镇民俗馆里也另藏着一个安静的世界 图@海飘)
🔻
C 大器磁镇,重装启航
20年一个里程碑
2020年是磁器口生命中的一个新起点
“老重庆缩影、山水城名片”的千年磁镇
正快步提档升级、重新起航
继重庆大学设计创意产业园和沙磁巷之后
磁童路步行街改造、磁横街风貌整治提升
磁器口后街、金碧正街、特钢厂等
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正持续呈现
(沙磁巷城市文旅综合体)
🔻
(金碧山北侧原特钢厂,“西南一切工业之母”)
🔻
届时
磁器口可与紧邻的歌乐山
联袂打造文商旅融合的大沙磁景区
磁器口的古镇游、滨江游
文创产业游、工业遗产游
近可与歌乐山的乡村休闲游
以及白公馆、渣滓洞的红岩文化游
优势互补、共同发力
远可与下游大朝天门景区遥相呼应
成为面向世界的重庆都市旅游两极之一
(大沙磁景区区位示意)
🔻
未来的磁器口
北牵井双新地、南引沙区老城
东西连接两江、高新两大发展引擎
并通过两江四岸城市主轴
上承嘉陵传续文明
下接长江拥抱世界
将为沙坪坝东部城区及重庆主城核心区的发展
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P.S.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来自重庆地理图书馆,部分照片购自图虫网
转载自 八二四研究所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公众号无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The End...
责任编辑:黄莘绒
审编:鲁嘉颐
终审:顾伟男 田巍 梁龙武
猜你喜欢
1、招贤纳士 | 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20年高层次人才招聘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都看到这里了,点个【在看】再走呗~